12.23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人道是LED行業2018年難熬,有誰知2019年更難熬。

然而不管怎麼說,19年讀者諸君也算是熬過去了,此刻我們需要關心的是,2020年LED行業會怎樣?

本文將從供需兩個面向分析行業2019年的情況,並對2020年中國LED產業的趨勢根據LEDinside的觀察和思考,做出展望。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01/全球LED產業規模及現狀

在開始討論中國的LED產業供需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全球LED芯片產業的整體狀況。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中國的LED芯片企業的收入已經佔到全球市場的67%(2018),相比2017年提高了6個點,2019年這一比例仍然在繼續提升,估計會超過70%(2019e)。中國大陸廠商的份額提升主要是擠佔臺灣地區芯片廠商的份額,兩岸廠商的市場份額此消彼長的態勢鮮明,主要系商業模式及客戶群有較高的重合度。隨著陸廠17年以來新增產能的持續投放,這一趨勢或難逆轉。臺廠唯以差異化定位尋求破局之機會。

從芯片銷售額來看,2018年全球的LED芯片銷售額就已經開始出現了衰退的情形,2018年全球LED芯片市場規模僅為35億美金,跌幅達到6.1%,進入2019年,由於全行業不同應用別芯片價格陸續補跌,部分應用別之芯片售價跌破廠商平均可變成本,加之廠商產能利用率持續低位徘徊,預計全球LED芯片市場規模縮水幅度超過15%(2019e)。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從LED封裝環節來看,2019年估計會出現全行業歷史上的第一次負增長,估計下跌約6.4%。2018年芯片行業銷售收入大幅下跌,但是封裝環節仍然能夠保持正向成長。這是因為18年主要是芯片供給端出問題,芯片產出大幅供過於求,因此芯片價格大跌,但是小間距,景觀照明等細分市場需求仍然旺盛,因此封裝價格相對跌幅較小,維持了行業增長的趨勢。也因此封裝廠2018年獲得了一定比例的價格傳導時滯效應帶來的利潤。

根據LEDinside價格跟蹤也發現,封裝價格大幅下跌主要出現在1Q19,估計主要影響因素在於芯片價格下跌傳導的時滯效應和需求疲弱信號在當時的集中釋放。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2019年由於中美貿易戰影響加深及全球新興市場需求疲軟,導致照明,背光等大宗需求明顯衰退,而新興應用增長乏力,屬於需求端出了問題。封裝廠不得不持續降價,以至於出現行業整體性衰退。

展望2020年不同應用領域的需求預計會呈現出此消彼長的格局,但是整體上還是休養生息為主。行業重拾上升態勢預計要到2021年以後,並主要仰賴mini LED和micro LED應用的陸續商業化。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以上的市場規模如果折算成對應的需求量的話,我們可以建立以下的芯片產業供需模型,藍色陰影的部分表示未來預計的氮化鎵(藍綠光LED)外延片(約當4寸)需求量規模,預計到2023年約為目前的1.6倍。但是供給的部分,2019年總量上就已足以滿足5年後的需求。只是由於機臺性能升級和設備汰換的要求,未來數家LED芯片大廠還會根據經營需要增設新產能,因此行業總供需上的失衡長期來看仍會持續。大部分效率不高的產能和產線由於難以轉做他用,將持續處於閒置狀態。

以2019年時間截面來看,雖然部分2012年之前投產的產能徹底退出市場,總供給相比2018年略有收縮,然而總體影響非常有限,供需之間的鴻溝高達40%。換言之,只有全行業的產能利用率維持在60%,才有機會實現基本的產銷平衡。目前龍頭廠商遠高於70%的產能利用率,則意味著搶佔了更多中小供應商的市場份額,亦或者部分轉化為行業庫存。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相比之下,用於紅光LED的砷/磷化物產能供過於求的程度較小,且紅光與藍色綠色在自發光顯示應用中R:G:B以1:1:1比例固定,因此總體與顯示用氮化鎵呈現1:2的比例,與藍綠光產能有很強的互補性。mini和micro LED自發光顯示屏對紅光的需求邊際影響更為明顯,因此未來AS/P需求增長的幅度也較藍綠光更大。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從廠商的角度來看,2018年以來,國際LED大廠的LED封測類營收整體呈現了逐季下滑的特徵。到2019年上半年同比跌幅平均達到20%。如此慘烈的下跌整體上是受到經濟環境的衝擊,其中還疊加了一定的轉單效應。部分國際大廠長期把持的如車用照明,中高階消費電子背光等LED的中高端市場的訂單也開始被中國廠商瓜分。

02/中國LED芯片產業規模及現狀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中國LED芯片市場規模2018年仍然實現了成長,雖然2018年全年價格下跌最為劇烈,然而產出數量相比17年仍然有大幅成長,因此整體收入仍然有所增長。LED芯片的國產化率達到81%並維持了穩定的狀態,臺廠保住了18%的份額,部分原因是因為顯示用RGB芯片需求較旺,晶電等臺廠在紅光LED市場佔比較高,更為受益。此外部分特定功能和專利要求較為嚴苛的細分市場,大陸封裝廠仍然傾向進口芯片。19年的市場規模數據目前仍沒有完成統計工作,但由於國產化率達到81%,因此我們可以從中國廠商的產值規模角度先做一個估計。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從國內廠商的營收角度統計觀察,2019年整體收入規模估計下滑18%,從150億跌至123億。如果進口的比例保持不變的話,那麼預計2019年的市場規模也將會是超過10%的下滑(2019e)。

還原到具體的廠商,整體來看2019年的收入相比2018年都不同程度的大幅跌落。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較為例外的是聚燦,因為宿遷新廠在2019年二季度達產,選擇了低價搶佔市場的策略。由於新廠機臺效率較高,加之採取部分政府補貼與在建工程衝抵的政策,固定資產折舊較低,超低售價令部分觀望態度的邊緣化芯片廠商加速退出市場。

對應的則是LED芯片行業在2Q19出現了歷史上的首次全行業主要廠商加權平均淨利潤虧損4%的現象,而扣去非經常性利潤的真實加權平均利潤率為-10%。這行業,太難了。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更難的是盈利下滑的同時,還有持續堆積的庫存。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從上市公司披露的庫存狀況來看,總體庫存水平仍然在逐季增加,隨著4Q需求季度性復甦,預料未來一兩個季度庫存可能會出現環比下降,但整體形勢仍然很不樂觀,全行業存貨週轉天數高達200多天,庫存問題回到良性的狀態可能需要數個季度。

而且這兩年來芯片價格持續下跌,但是廠商庫存卻持續走高。那麼存在兩種可能,一種就是庫存減值有水分,另外一種可能則是庫存量的增加更遠超過金額的增加。三安在答覆投資者的時候表示公司採用的是先進先出的存貨管理政策,那麼就意味著是後一種可能。這對行業來說,就意味著庫存壓力更為真實和巨大。

行業這麼難,究其背後的原因,政府對產業的過度補貼和MOCVD設備國產化是兩個關鍵變量,本文不再贅述。

值得觀察的是以HHI指數計量的行業集中度在2016年,2017年出現了持續上升後轉而調頭向下。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紅線中的實線和虛線是在考慮與不考慮兆馳芯片項目的情況下對行業產能集中度所造成的影響差異。由於兆馳是新進入LED芯片行業的廠商,而且規劃產能規模巨大,因此對整個行業的產能集中度影響的差異相當明顯。隨著兆馳繼續追加紅黃光LED芯片項目投資10億元,因為與藍綠光存在互補性,因此100%可以確認兆馳的藍綠光項目會繼續進行。且存在趕在南昌補貼政策退坡之前繼續上馬藍綠光二期項目的可能,彼時可造成國內產能第二大芯片廠商的既定事實,成為行業不可忽視的供給新勢力。

HHI指數是將各廠商的份額百分比平方以後加總的數字,這個數字分母是10000,分子則是集中度的指標。通過對頭部廠商賦予更高的權重,放大領導廠商的市場勢力,來衡量產業競爭強度。由於LED芯片行業新廠商的加入和後位廠商持續擴產,短期內也很難看到有大型廠商退出的可能,因此集中度預計會穩定在當前區間,直到新的重大影響變量的出現。

那麼是不是集中度不提升就沒有機會了呢,結論是相反的。以LED封裝環節為例,整體的LED封裝環節的集中度非常低,HHI指數只有不到500(2018)。然而如果深入分析應用別市場,部分子行業由於進入門檻高,玩家數量稀少,反而有著高於芯片的行業集中度。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舉例來說,在顯示屏LED和小尺寸背光這樣的細分市場,參與廠商的數量遠低於照明LED市場,因為供給集中度較高,因此這些市場裡的領導廠商如國星光電和聚飛光電即使在2018年和2019年這樣行業下行週期中也保持了較高的盈利水平。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因此,對LED芯片廠商來說,全行業整體的供過於求短期內是難以克服的既定事實。未來的機會仍在於技術力,品牌力,市場力的持續強化,選擇與公司資源及能力相匹配的某些細分應用市場和特定客戶群深度經營,並在其中建立強大的壁壘以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

Mini LED,Micro LED都是這樣的潛在市場,更廣義的LED,包括不可見光的部分,其中深紫外線LED,遠紅外線LED也存在這樣的機會。再向外延伸,利用LED產業積累的氣相沉積的技術能力還可以在化合物半導體領域尋找增長機遇。

03/2020年LED需求展望

儘管供給端死水微瀾,然而如果展望需求,卻會有不同的觀感。只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需求端難以指望短期內大規模的反轉復甦。但是冬至過了,春天自然也不會太遠。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有兩大細分市場或許在2020年會有突出表現。

第一個是背光型Mini LED,經過幾年技術儲備和上下游產業的協同推動,mini LED在車載屏電競屏一類的利基市場已經開始批量出貨。iPad Pro大概率也會引入mini LED背光,將會至少推升背光mini LED出貨量上升一個數量級。下一步則是TV這個大市場,龍頭TV廠商動作頻頻,一旦引爆mini 背光LED TV的趨勢,則mini LED的需求有望再上升一個數量級。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根據廣發證券的測算,如果mini LED在電視市場滲透率達到10%,則有望消耗7.7%的行業產能。

LED產業鏈中,看好mini這個方向佈局的企業不在少數,大家都希望從這個即將爆發的市場中挖掘出新的成長機遇和利潤來源。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以藍海市場的三個要素來看,目前mini LED已經具備了創造新的客戶價值和學習曲線效益兩大條件,唯一欠缺的就是大批量生產之後的規模效應發酵。這個條件極有可能在2020年變成現實,並持續強化。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另一個潛在爆發的細分市場則是LED電影屏幕。電影院投影機領導廠商 BARCO 對於 2006-2026 電影院發展趨勢分析認為,2018 年起後的八年即將進入新興市場 (東南亞、印度、拉丁美洲) 與中國電影院替換潮。尤其中國市場,在新裝與替換市場疊加之下,2022年之後需求量總量有望超過歐美成熟市場替換需求的總和。

根據LEDinside估算,全球目前的存量的院線屏幕2018年約在17.6萬張,預計到2023年會增加到20萬張。僅以每年替換10%的水平來估算,需求規模即可達到2萬張/年。三星的Onyx Cinema系統價格約在500-600萬RMB,換成國產廠商有望售價減半,即使如此也是一個每年500億的潛在市場。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然而到目前為止,LED電影屏在全國範圍內的安裝數字止於兩位數,一方面是Onyx Cinema定價遠高於激光投影,因此相對激光投影的競爭力仍然不夠。另一方面則是DCI規範把大部分有能力生產LED電影屏幕的顯示屏廠商擋在了這個市場的門外。

只要國產廠商能夠拿到DCI認證,進入到這個市場,預計LED電影屏幕售價將會大幅下降,彼時與激光投影的性價比將會不相上下各有千秋,市場規模上有望與激光投影分庭抗禮。利亞德,洲明,奧拓電子等廠商已經為了取得DCI認證做了大量佈局,預計2020年將會看到拿到DCI認證的國產電影院屏幕出現。

在這兩大需求爆發型的市場之外,UVC LED和VCSEL預計也將在2020年迎來明顯的需求大幅成長。此外,只要宏觀經濟不繼續惡化,照明,背光等大宗需求也有望在2020年止跌。

04/總結

孤陽不生,獨陰不長,陰陽調和,方可否極泰來。我想用下面這幅太極圖來表達LEDinside對2020年LED行業的展望。

2020年中國LED產業展望——LEDinside

2016年需求反轉,廠商稼動率回升,芯片供不應求,廠商紛紛開啟擴產計劃,2017年行業上升期,大部分廠商都在備貨,囤貨,漲價,缺貨這樣的旺盛需求中加碼瘋狂擴產,是為陽盛陰衰;2018年行業被過度擴張反噬,訂單取消,庫存高企,質押爆倉,現金告罄不絕於耳,再到2019年,貿易戰打打停停,實體經濟不振,需求出現大幅下滑,行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難之中,是為陰盛陽衰。2016動而生陽,2017動極而靜,2018靜而生陰,2019靜極復動。

展望2020年,行業或許不會迎來像16,17年一樣波瀾壯闊的大反轉,但是對產業來說,陰陽平衡豈不是就最好的麼?在困境中滿懷著希望,在機遇中保持著警惕,可長久矣。

作者:LEDinside首席分析師 王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