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良種與良法配套,絲瓜每畝純利潤可達1.2萬

1 特徵特性

優比一號

是由常德市鼎牌種苗有限公司選育的特早熟高品質絲瓜新品種,其植株生長勢中等,節較短,葉較小,耐寒、抗熱能力較強,適宜早春大棚和露地栽培,同時適宜夏播秋收;該品種的最大優勢是成瓜率高,創下了單株連續坐瓜16個的記錄,並且,個個果形端正,標準的中棒形;腰果上市時,果長30釐米左右,果徑約5~6釐米,單果重300~500克;果皮翠綠,果肉乳白,肉質細滑,湯汁不汙,高品質;果皮有微皺,便於削皮,同時微皺有減輕碰撞的作用,加上果皮有蠟質,更耐運輸。

良種與良法配套,絲瓜每畝純利潤可達1.2萬

2 高效栽培技術

2.1 播種育苗

長江流域大棚春提早栽培適宜在2月上中旬採用電熱溫床播種育苗。每667 ㎡需種量300 g左右。播種前宜先用55℃左右的溫水浸種6小時以上,撈出洗淨後放置在28~32℃環境下催芽,當60%以上的種子發芽後即可播種到50孔的穴盤。

將穴盤裝好已消毒的基質後再放到事先鋪好的電熱溫床上,澆足底水,然後打孔播種,每孔播種2粒,未發芽的種子再催芽後播種或直接播到另外的穴盤,以確保出苗整齊一致。蓋好基質後隨即覆蓋地膜,根據棚溫高低決定是否加蓋小拱棚保溫。

幼苗開始拱土即揭開地膜,加強通風降溼,防止猝倒病發生。待絲瓜幼苗破心後,加強肥水管理,促使幼苗健壯成長。當絲瓜幼苗長至2葉1心時即可移栽到大棚。

良種與良法配套,絲瓜每畝純利潤可達1.2萬

2.2 定植方式與密度

春播畝(667㎡)栽1200株左右、夏播畝(667㎡)栽1500株左右,畦寬2米包溝,單株雙行定植,爬架或吊蔓。定植後加蓋小拱棚,以利緩苗。

2.3 田間管理

①棚溫調節

定植後一週內以閉棚保溫為主,促進緩苗。當棚內夜溫穩定在15℃以上時,應及時拆去小拱棚;當白天氣溫在30℃以上時應卷膜通風。後期溫度過高時應揭掉大棚棚膜。

②水肥管理

絲瓜連續結瓜期長,應進行多次追肥。絲瓜定植後2~3天天氣晴朗時進行第一次追肥,一般追衝施肥,每667 ㎡用量5 kg左右,以促進其早緩苗,早發新根;植株開花前適當加大濃度進行第二次追肥,促進果實生長髮育;開始採摘後每採收一次重追肥一次,每667 ㎡用量10 kg左右;氣溫高時,在三涼時結合澆水溝施衝施肥。整個生育期間保持大棚土壤呈溼潤狀態,以確保絲瓜連續坐果。

③吊蔓整枝

當瓜蔓長60 cm左右時,開始搭架吊蔓,多用尼龍繩吊蔓,搭架方式以“一條龍”架式為好。搭架後及時引蔓,引蔓一般在晴天下午進行,以防折蔓。引蔓的同時將所有的側蔓及時摘除,以確保主蔓生長粗壯,當主蔓14葉左右時留2~3朵雌花打頂,促進成瓜。留一健壯的側枝,側枝上出現2~3朵雌花後繼續打頂同時放蔓至合適高度。依次循環打頂管理,及時摘除老葉,利於通風透光,延長結果期。

良種與良法配套,絲瓜每畝純利潤可達1.2萬

④人工輔助授粉

由於長江流域早春低溫多雨,昆蟲活動較少,且絲瓜生長前期雄花也較少,影響其坐果,一般可用0.003%的2,4-D點花或50倍的高效坐果靈塗抹果柄。人工輔助授粉一般在9:00前進行,1朵雄花可授3~4朵雌花。

⑤病蟲害防治

採取以提早預防、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進行絲瓜病蟲害的合理防治。主要病害有霜黴病、疫病、病毒病、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地老虎、瓜絹螟和瓜實蠅等。

a.主要病害防治。

霜黴病、疫病可用烯酰嗎啉或霜疫剋星(霜黴威鹽酸鹽)防治;病毒病首先用吡蟲啉控制好蚜蟲,再用鹽酸嗎啉胍+細胞分裂素進行防治;枯萎病用腐黴利、噁黴靈灌蔸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可用中生菌素防治;白粉病可用嘧菌酯防治。

b.主要蟲害防治。

蚜蟲可用阿維·吡蟲啉進行防治;地老虎可用辛硫磷進行防治;瓜絹螟可用甲維鹽或氯氰菊酯進行防治;瓜實蠅可用銳勁特(氟蟲腈)或滅蠅胺進行防治,同時在棚內懸掛瓜實蠅粘蟲板誘殺成蟲。

良種與良法配套,絲瓜每畝純利潤可達1.2萬

2.4 採收

絲瓜以嫩瓜為商品瓜,因此要及時採收。絲瓜開花授粉後10天左右果實膨大到300~500 g就可以採收。提早栽培的優比一號絲瓜一般比其他露地栽培的絲瓜品種提早上市1個月左右,最早一批可在4月採收,可持續採收到7月下旬,一般667 ㎡產量7000 kg以上,純利潤可達1.2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