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武漢“造謠”醫生髮聲:看了最高法文章後輕鬆了些;科學家曾光表示,被武漢警方約談的8人是“可敬”的

新京報報道,1月30日,在群裡稱“確診7例SARS”被訓誡的武漢醫生接受《緊急呼叫》採訪。他稱,群裡發消息是想提醒同學注意防範,沒想到被截圖外傳。Sars說法來源於看到的報告,7例這一數字是和同事交流了解的。他還說被談話、籤《訓誡書》後壓力很大,害怕事後被處分。近期最高法發文提及此事,稱他發的內容非完全捏造,如當時聽信“謠言”可能對防控疫情是幸事。

我們回顧一下近幾天8人“造謠”案的發展進程:

1月28日,中國青年報刊發了一篇題為《最高法公號為武漢“造謠者”正名 糾錯還有多遠》的評論文章。作者是知名評論人士曹林先生。

文章說,“萬眾一心防疫抗疫,馳援武漢,同舟共渡,但無法迴避的是,很多人心中都有個心理障礙,這個障礙不去除,共渡難關的人會覺得很彆扭——就是疫情爆發前武漢公安機關處罰8名發佈‘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7例SARS’的案件……這事兒不說清楚,沒有一個尊重法律的處置,人們心理就很難痛快。”“如果能真正重新審視這個案件,作出正義的判斷,如果錯了就勇敢糾錯,這將是比治癒了多少個患者更好的消息。這樣的正本清源,不也是抗疫應有的重要部分嗎?”


1月28日,最高法在官方微信上發文表示武漢8人散佈的“虛假信息”並非完全捏造,應予寬容。詳情如下 ↓


比如,在武漢市公安機關處罰的8名發佈“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7例SARS”的案件中,如果機械地理解適用法律,我們的確可以認定,鑑於新型肺炎不是SARS,說武漢出現了SARS,屬於編造不實信息,且該信息造成了社會秩序的混亂,符合法律規定的編造並傳播虛假信息的行為,給予其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處罰,有其正當性。

但是,事實證明,儘管新型肺炎並不是SARS,但是信息發佈者發佈的內容,並非完全捏造。如果社會公眾當時聽信了這個“謠言”,並且基於對SARS的恐慌而採取了佩戴口罩、嚴格消毒、避免再去野生動物市場等措施,這對我們今天更好地防控新型肺炎,可能是一件幸事。

所以,執法機關面對虛假信息,應充分考慮信息發佈者、傳播者在主觀上的惡性程度,及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只要信息基本屬實,發佈者、傳播者主觀上並無惡意,行為客觀上並未造成嚴重的危害,我們對這樣的“虛假信息”理應保持寬容態度。


1月29日,武漢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武漢 通報了關於處罰8人不實言論情況。全文如下:

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部門發佈關於肺炎疫情的情況通報。隨後,多名網民舉報有人在網上傳發不實信息。為查明情況,公安機關先後對8名行為人進行了調查、核實。

根據調查情況,8人分別傳發了“X醫院已有多例SARS確診病例”、“確診了7例SARS”、“Y醫院接收了一家三口從某洲回來的,然後就疑似非典了”等未經核實的信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因上述8人情節特別輕微,當時,公安機關分別進行了教育、批評,均未給予警告、罰款、拘留的處罰。


武漢“造謠”醫生髮聲:看了最高法文章後輕鬆了些;科學家曾光表示,被武漢警方約談的8人是“可敬”的


1月29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接受《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採訪時表示,疫情初期曾因“傳謠”被武漢警方約談的8名錶示武漢出現"SARS”的武漢市民是“可敬”的。


曾光說,他們是“事前諸葛亮”,可以給他們很高的評價。但曾光也表示,科學講究的是相信證據,做出判斷還是得拿出依據。


曾光還表示:與時俱進,根據病毒發展我們不斷調整我們認識,我們也不斷否定自己,我覺得這是個真實的過程。我覺得對我們來講的話呢,如果都能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


武漢“造謠”醫生髮聲:看了最高法文章後輕鬆了些;科學家曾光表示,被武漢警方約談的8人是“可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