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协助“企业安全管理” 化解“劳务矛盾纠纷”|哈尔滨采取“6+10”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近日,哈尔滨市司法局为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特意推出了“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网上专区、编制“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指引”等多项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高效的公益法律服务。

推出法律专线等措施,

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全方位服务

1 开通一条“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专线。依托12348法律服务热线,组织专业律师专门解答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提供24小时无休日的法律咨询服务。

2 开辟一个“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网上专区。利用市律师协会协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辟网上“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专区,及时汇总发布与企业复工复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支持性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律政策指引。

3 设立一个“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服务窗口。在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服务窗口,专门接待解答企业复工复产有关的法律咨询,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酌情开展现场接待。

4 编制一套“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指引”。组织市律师协会各专门专业委员会,根据疫情期间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整理编制一套涉及企业复工复产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指引,为企业复工复产企业提供法律指引服务。

5 组建一支市级“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公益律师团。组建以市律师行业党委委员、市律师协会会长、副会长、监事长,各专业、专门委员会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律师服务团,及时研究企业疑难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指导意见建议。加强与工商联及企业商会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企业需求信息。

6 组建区县“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分队(或党员律师先锋队)。重点做好生产企业、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法律服务工作,协助企业依法履行疫情防控义务,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

在法律方面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全领域服务

1 当好“政府法律顾问”。做好有关部门出台复工复产政策举措的合法性审查和法律论证工作,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政策,为企业作出复工复产决策把好法律关、政策关。

2 开展“法治宣传推送”。及时整理推送与企业复工复产有关的典型案(事)例,以案释法、以案普法、释法说理,为企业复工复产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3 做好“政策解读指引”。组织专业律师撰写解读文章、制作视频,宣讲解读企业普遍关心的政策性金融、减费降税、社会保险延期缴纳等政策措施,及时回应企业关切。

4 进行“公益法治体检”。要继续夯实“六诊服务惠民企、法治体检促发展”主题活动,通过远程办公、网络问诊、线上服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法律顾问企业开展一次公益法治体检活动,落实《指南》中的 19项工作任务,为企业提供普惠式法律服务。

5 防范“法律潜在风险”。协助企业做好对于因疫情影响发生的合同违约、债权债务等问题,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法律服务,将疫情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6 化解“劳务矛盾纠纷”。引导企业采用在线调解、视频调解等方式,及时化解物业租赁、劳务合同等方面矛盾纠纷,避免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

7 协助“企业安全管理”。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协助已接管企业做好复工申请、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等工作,坚持防控复工两手抓。

8 提供“法律帮扶援助”。倡导律师事务所对困难中小微企业减、缓、免收费,支持鼓励律师事务所为生产经营困难、濒临破产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帮助,为农民工在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就业和劳务纠纷提供法律援助。

9 关注“涉外法律服务”。重点帮助本市(新区)有涉外业务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协助企业积极应对因受疫情影响引发的涉外诉讼、仲裁。

10 注重“服务方式效果”。广大律师要注意防控与服务相结合,选择适当的服务方式。党员律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关键时刻有担当。各律师事务所每周要报送服务信息,市司法局和市律师协会将对先进事迹进行通报表扬,并作为今年律师行业评优表彰的重要指标。

记者 :王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