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家門口的綠道


市民黃桂先每天都要去家門口的一條綠道去散步。這條路從實業街西郊支河橋起,止於青羊正街的送仙橋,在河邊按成都綠道標準而建,兩岸全長3公里皆可通行。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步道寬敞平坦,清澈的河水,倒映著枝頭怒放的花朵;成片的草坪,點綴著川西民居特色的青瓦、石磨等景觀小品。而間隔其中的座椅,可以隨時供走累的人們片刻小憩。

現在,每當有朋友到家裡來做客,黃桂先都會領著客人到河邊去逛逛,而每次也都會引來朋友們的一片讚歎和羨慕。“又有花,又有草,又有鳥,又上檔次,而且就在家門口。這就是公園城市啊!這已經是公園城市了我們覺得。”黃桂先高興地對記者說。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市民的切身感受讓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變得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儘管公園城市的規劃已經做到了本世紀中葉。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公園城市的內涵當然不僅是綠道風景美好這麼簡單。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去年在一次研究公園城市規劃工作專題會上強調:

“公園城市建設,核心是以人為本、美好生活,根本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關鍵是優化佈局、塑造形態,目標是迴歸城市建設的初心——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

成都對公園城市的破題

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在成都天府新區考察時,總書記指出,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據悉,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而探索和實踐這一偉大命題的歷史重任就這樣賦予了成都。

為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成都市委市政府在2018年兩會期間提出,成都將聚焦高標準規劃,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時,成都明確提出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將通過優化城鄉空間格局、重塑產業經濟地理,努力塑造“開窗見田、推門見綠”的田園風光和大美公園城市形態。

什麼是公園城市?公園城市≠公園+城市

 

那麼,公園城市究竟是什麼?它和我們之前聽到過的花園城市、園林城市、綠色城市、低碳城市等概念有哪些不同?又該如何挖掘、理解其豐富的內涵,形成城市建設的具體路徑呢?

成都邁出的第一步就是借力全球智慧、集思廣益,對“公園城市”破題。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2018年5月11日,全國首個專門研究公園城市建設理念的研究院——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掛牌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等多個領域的權威專家組成了顧問委員會。同時還與聯合國人居署、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騰訊雲等國內外頂尖研究團隊開展了八個相關課題研究,全面系統探索公園城市理論體系,為公園城市建設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5月12日,《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也正式亮相。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兩個月後,成都發布《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決定》,對公園城市理念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闡述,

指出公園城市是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堅持奉“公”服務人民、聯“園”涵養生態、塑“城”美化生活、興“市”推動轉型,城市發展思路從原來的“產-城-人”轉變為“人-城-產”, 在世界城市規劃建設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決定》還明確了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和建設路徑。

到2020年,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公園城市特點初步顯現;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開創生態文明引領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至此正式從零星思索走向系統謀劃,從頂層設計進入全面實施的新階段。

公園城市的建設路徑


“根據充分研究分析,我們認為公園城市是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以生態文明引領城市發展,以人民為中心,構築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體,形成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的城市發展新模式。”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曾九利回答了什麼是公園城市這一問題。

“人、城、境、業”,成都將圍繞著四個要素來探索建設公園城市的路徑。

“人”。服務好“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建設公園城市的首要目標。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而圍繞著“人”,公園城市將構建城市文態,延續城市文脈,統籌歷史文物保護和城市更新,傳承成都故事和民風民俗,推進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構建“一環兩軸四線六片”歷史文化空間展示體系,留住反映和留存城市風貌與文化特色的

“鄉愁”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在天府文化的發展上,構建城市文化標識體系,促進多元文化交流和社會包容。

公共服務供給方面,營造綠色舒適的公園式社區,打造

生態優質的公共服務空間,倡導綠色消費和低碳出行,建設綠色智慧城市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城”。公園城市長啥樣?成都給自己繪製了骨骼和經脈。

未來的成都城市形態,用“蜀風雅韻”、“大氣秀麗”、“國際現代”三個詞才能形容。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公園城市的格局,“將大力涵養自然生態格局,以全域生態資源為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本底,形成‘

園中建城、城中有園、城園相融、人城和諧’的公園城市美麗格局。”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如何形成這樣的生態格局?


成都將實施差異化區域發展戰略,推動市域城鄉形態從“兩山夾一城”轉變為“一山連兩翼”。用三級天府綠道體系為骨架,串聯五級綠化和各種公園體系,形成覆蓋全域的生態“綠脈”。營造蜀風雅韻的城市風貌,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建築群落和文化景觀,打造光彩靚麗城市夜景體系。

“境”。骨骼脈絡的城市形態描出,接下來要造“景”

成都要構建的是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城市綠態。不同的地形地貌,將實施不同的造“景”方式。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城市增花添彩上,實施花園式特色街區、園林景觀大道、市花市樹增量提質等呈現花重錦官的錦繡盛景。

林盤景緻方面,打造精品林盤聚落體系,重塑川西田園景觀。河湖景色上,提升水環境質量,保護水生態系統,打造宜居水岸,

重現水潤天府。讓美麗城鎮和美麗鄉村交相輝映、美麗山川和美麗人居有機融合。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業”。與公園城市的肌理和形態相對應的生產方式,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循環高效

毫無疑問,以新經濟為引領的環境友好型產業將唱“主角”,知識、技術、信息等創新生產要素與傳統產業融合聚變。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在綠色資源體系,促進

清潔能源高效利用,促進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創新鄉村振興的產業模式,鄉村將成為體現公園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基底最大載體。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示範走廊建設,將鄉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隨著公園城市建設的發展,還將打造新業態培育新場景創造新消費

“三大示範工程”引領公園城市建設


2018年7月,成都在歷史街區、現代新城和未來新區,分別啟動了以天府錦城、交子公園和鹿溪智谷為載體的三大公園城市示範工程,藉此以點帶面,引領推動全域公園城市建設。

作為“中優”戰略支撐性項目,天府錦城項目以塑造“公園城市”歷史街坊為目標,按照“八街九坊十景”的總體佈局,針對街、坊、景進行功能業態植入、景觀提升、交通改造,依託深厚的文化本底和歷史文化旅遊資源打造“老成都、蜀都味、國際範”的高品質生活場景和旅遊消費場景,使其成為成都人的“精神家園”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交子公園位於成都金融城,佔地450畝,面積相當於42個標準足球場。它連天府大道,東臨科華南路,正對天府國際金融中心,橫越錦江中軸線,分三期建設,總面積約83萬平方米(含錦江水體),含有一個水域面積3.8萬平方米的生態湖區,被譽為成都的“中央公園”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位於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的鹿溪智谷,規劃面積約98平方公里,沿著長約50公里的鹿溪河規劃佈局。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本底,建設“一區三鎮多點”的科技創新和高技術產業服務功能區。構建“溼地綠心、沙湖覽勝、瓦窯古韻、溪流碧波、蝶舞興隆、紫光智灣、田林風光、籍田夜色”等鹿溪八景。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避免出現沿交通主幹道佈局城市功能帶來的‘大城市病’,鹿溪智谷在規劃上進行了創新,那就是沿河佈局,最大限度保持了整體山水格局的連續性,以及對原生植物的保留。”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總規劃師匡曉明說。

全球最長綠道構築公園城市血管動脈


天府綠道是成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全新實踐,是生態區、綠道、公園、小遊園、微綠地五級城市綠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全域增綠”的重大舉措。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天府綠道自2017年9月啟動建設,全域規劃形成以“一軸兩山三環七帶”為主體骨架的區域級、城區級、社區級三級天府綠道體系,全長共16930公里,是目前全球最長的綠道慢行系統。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天府綠道按照“可進入、可參與、景觀化、景區化”的原則,以人民為中心、以生態為本底、以文化為特色,建設展現天府文化體現國際水準的綠道體系,描繪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蜀川畫卷。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2018年,全市建成各級綠道1914公里,天府綠道總體達到2607公里。其中熊貓綠道建成開放,錦江綠道、錦城綠道加快建設。綠道如同粘合劑,有機串聯起人氣、產業和資本,為公園城市建設注入可續的綠色發展動能。

高標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綠道,正構築起公園城市的血管動脈。

世界最大城市森林公園助推公園城市建設


2017年,成都強力實施“東進”戰略,跨越龍泉山向東發展。成都由此迎來千年立城之變,城市發展格局由原來的“兩山夾一城”轉變為“一山連兩翼”成都以龍泉山為界,分為西部中心城區和東部產業新城,而龍泉山也由原來的外圍生態屏障轉變為城市中央綠心。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打造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是成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發展理念,助推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的一項重大工程。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規劃兩大功能分區、十個遊憩單元、三段特色景觀、三環骨幹交通以及全域森林綠道,涵蓋生態保育、休閒旅遊、體育健身、文化展示、高端服務、對外交往六大功能,總體定位是“世界級品質的城市綠心和國際化的城市會客廳”。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全面建成以後,將對城市的生態、生產、生活產生明顯影響。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生態方面,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森林覆蓋率將達到

70%,全市人均將增加10平方米淨森林,每年將提升8.4億立方米蓄水能力(相當於3.6個三岔湖的容量)、固碳31萬噸、釋放23萬噸氧氣(可供84萬人一年呼吸),同時將有利於形成多樣化生境系統。

生活方面,將為市民提供便捷的城市休閒服務,有效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生產方面,將與周邊城區形成產業互動,提供高端產業服務,支撐成都的對外交往中心職能,大力提升現代化新天府的國際影響力。

公園城市管理局為公園城建設保駕護航


今年的1月14日,新組建的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掛牌成立。據悉,成立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這在全國還是第一家。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成都市將原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國土局、建委、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等部門的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管理職能,以及城市綠道、綠地廣場、公園和小遊園(微綠地)的建設職能進行整合,因地制宜設置了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統一領導和管理。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新成立的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基本涵蓋了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職責,優化了職能配置,避免了力量分散、統籌協調不足、多頭指導、多重彙報等問題,提升了規劃建設管理的系統性和行政效率,為成都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公園城市局成立後,將用科學規劃組織城市建設,將公園城市理念貫穿於國際門戶樞紐、主體功能區佈局、城市格局優化、特色鎮(街區)和美麗鄉村建設,構築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大美形態,彰顯城市創新創造、開放包容

的文化特色,實現人、城、境、業和諧統一,充分綻放獨特的自然人文之美。”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局長楊小廣告訴記者。

前所未有開新篇 成都建設大美公園城市


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副院長王波認為,公園城市作為城市發展的高級階段,未來整個成都市都將是一個大公園,人們能親近自然,安居樂業,享受高品質生活。

“這是一個全新的城市範式,我們將努力做更多探索,力爭為世界未來城市建設提供一箇中國方案,一個成都樣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