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县(市)区领导(主管领导)谈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乡村振兴“唐山样板”

——县(市)区领导(主管领导)谈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

以乡村振兴战略带动特色田园城市建设

中共开平区委副书记 邱强

开平作为中心城区之一,紧紧围绕建设特色田园城市的定位,深入探索城市蕴含田园、田园包容城市、城乡同步发展的共赢之路,力争用一年的时间,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构建“乡荣民富、美丽宜居、和谐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

一、聚焦田园特色,打造两个亮点。立足优势打造“山水双桥”。划定重点区域和重点村,因地制宜,分步实施2000亩山体修复、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水体综合治理、休闲采摘提升等项目。产业升级打造“芳香栗园”。充分利用交通干道周边林地和北湖区域采煤塌陷土地资源,建设特色花卉观赏景观带和花卉、药材种植基地,将其打造为栗园镇的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农业提质,推进三项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实施粮油提优行动,全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普及率保持在98%以上;推行高效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推进绿色农业生产,做响品牌农业,培育农产品品牌2个。推进农村三项改革,全面完成土地确权任务,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推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推进供销社改革,农村综合服务社(站)村级覆盖率达到100%。

三、聚焦乡风文明,狠抓四个提升。抓民主建设提升,高标准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村级事务“四议一行两监督”工作机制;培树民主法治示范村,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抓乡村文明提升,区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60%以上,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70%以上。抓生态宜居新乡村整体水平提升,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庄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完成气代煤、电代煤改造35947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大力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年内完成6个“空心村”就地治理任务。抓农村现代治理体系建设水平提升,加强农村平安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村级法律工作站覆盖面达到100%。

四是聚焦带动引领,建强五个示范。按照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区标准,培树样板,重点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5个区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每个区包含5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

五是聚焦产业发展,实施六项工程。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工程,年内谋划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农业重点项目3个。年内力争创建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1家,培育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实施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工程,年内建设千亩药材、千亩采摘、千亩花卉和千亩绿园等“四个千亩基地”。充分利用创森成果,建设“环城万亩林下经济带”。实施“雪亮”工程,实现农村公共区域、重点部位等视频点位全覆盖。实施清水润城工程,开展“清岸、还绿、纳网、提标、增容”,抓好三个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全域消灭黑臭水体。实施休闲农业提质工程,抢抓唐山花海建设机遇,打造唐山记忆风情小镇、半钢文化创意产业园,提升开平城市休闲品位。实施民生提升工程,确保新识别贫困户年内全部脱贫,培育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孵化基地1-2家,镇劳动保障站覆盖率达到100%。

夯实举措 统筹发展

奋力谱写路北乡村振兴新篇章

中共路北区委副书记 李强

路北作为市中心城区,落实好乡村振兴工作不仅是政治要求,更是民心所向,全区上下将坚持共建共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突出重点,着力培育韩城镇乡村振兴区级示范片区,打造大张刘、店子等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动李家庄、小崔庄等17个村实现全面提升,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显著成效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一港双城”战略布局,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为原则,结合园区规划、塌陷区搬迁、村庄平改等各类因素,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城乡结构布局和乡村产业发展布局,推进城乡统一规划,高标准科学编制《路北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路北区乡村建设规划》《路北区村庄建设规划》《路北区产业发展规划》等三个专项规划。规划编制充分结合一乡一镇和各村实际,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对一些人文和历史遗产予以保留,对搬迁新建村庄突出现代特色,对保留村加大投入,方方面面考虑周全,让规划成为今后建设的总纲,一任接着一任干下去。

二、以生活富裕为核心,大力推动农村产业振兴。依托区位优势,着力推动城郊经济、园区经济、文旅经济发展,瞄准市区服务需求,为市区提供优质的果蔬、花卉、苗木等农产品。加大扶持培育力度,重点打造一批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及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品牌农业,将现有“富李果蔬、“天善草莓”等品牌做大做强。结合站西片区、西部经济开发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将城市功能向乡村延伸。

三、以生态宜居为标准,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按照“五清三建一改”标准全面清理农村环境。实行生活垃圾市场化运营,进一步完善检查考核制度,确保农村垃圾市场化运营实现良性运转,做到保洁到位、长效保洁。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河湖清理行动。今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持续整治韩城镇潴龙河。将果园乡和韩城镇河西村等十个村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实现农村污水规范化处理。

四、以补齐短板为重点,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6月底前完成韩城镇新建或翻修连村路12条,用两年时间,把路网、村内的道路全部完善。持续开展改厕工作,今年完成5461座旱厕的改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严格按照标准建设村址、文化广场、学校、卫生室、普惠性幼儿园等。大力开展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村容村貌水平。完成韩城镇36个村的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五、以乡风文明为抓手,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开展“五星村庄”创建。创建农村思想文化宣传工作新载体,全力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制度,加强农村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农村各项改革措施,破除制约“三农”发展的制度障碍,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六、以率先脱贫为目标,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突出精准摸排、精准包联、精准统筹、精准施策,强化就业、教育、医疗等扶贫措施,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确保22户5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内全部脱贫,在全市率先实现高质量整体脱贫。

谱写古冶乡村振兴新篇章

为搬迁企业农民工人找出路

古冶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葛昌琨

古冶区委、区政府把全区实现乡村振兴作为践行对党绝对忠诚的有力彰显,作为推动古冶转型的关键环节,强势推进,全面开局,努力谱写出古冶特色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古冶区今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由于地少人多,区内大型资源型企业众多,就业资源丰富,农村大部分青壮年瞄准了上班就业,使得现住村内人口多为老人和儿童。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区现有大规模支柱性工业企业要搬迁到沿海地区,势必会造成大批青壮年面临失业。这一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到哪里去?干什么?乡村振兴发展为我区打开了一扇新窗。

一、推进示范片区建设、提高农民返乡热情。

我区今年打造示范村3个村,提升村20个村,含括习家套乡、大庄坨乡两个乡镇。项目建设一是建设污水处理厂解决3个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二是示范村既有节能型改造;三是示范村基础设施、道路硬化、绿化建设;四是为示范村进行整体入户污水管道建设铺设入户管网,项目投入3000万元,彻底改善农村现有人居生活环境,还古冶“绿水青山”,吸引在城区就业居住农民工人返乡居住,既减少日常生活开支又能回家侍奉供养老人。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古冶特色乡情。

一是积极推动四远香糕点建设项目,既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也解决企业生产原料需求,还带动周边村庄种养积极性;二是积极推进鲜花小镇项目,依托现有的鲜花种植经验,毗邻京津的优越地理位置,承接从首都疏解的鲜花种养商户,通过“农户+基地+市场+物流”的运作模式,实现专群结合,安置职工就业,带动农民致富,把本项目打造成为集生态农业、花卉观光、产品精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农业项目,改善一方生态,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项目竣工后年平均销售收入9.3亿元左右,现已开工建设。三是积极推进被国家列入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的构树产业扶贫项目,采取公司加农户形式,积极引导周边农民大量种植构树。建立起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摸索出一条绿色生态种养结合发展之路,计划发展3000亩杂交构树种植,扩大草鱼构树饲养2000亩,饲养构树猪5000头,把原来分散的一家一户种植,变成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把原来的农机合作社、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食品加工企业、海子湖湿地公园统一规划,盘活各种资源存量,把住宿、餐饮、专卖、旅游、采摘、种养加工融为一体,让乡村更美丽、让农民更富裕、真正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

三、积极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培育环境整治热情。

积极开展村庄清洁及“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清理闲置宅基地及残垣断臂、清理沟渠坑塘黑水污水、清理畜禽粪便乱倒乱摊乱堆”行动。第一季度,我区累计共出动人次19311人,出动车辆8991次,处理垃圾7411处,处理垃圾16024吨,建成垃圾分拣点49个。

“六措并举”助推路南乡村振兴

中共路南区委副书记 侯树立

路南区乡村振兴工作动员大会已经召开,任务已经明确,责任已经理清,时限和标准也都敲定,接下来就需要全区党员干部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形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

一是要转变一个观念。路南区是中心城区,农村数量少,农业占比小,但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一定要认识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就是讲政治、顾大局。不管我们的占比多小、不管到什么时候,农业农村工作都不能再放任不管,必须主动把责任担起来、把任务完成好。一定要认识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就是促发展、谋长远,全区有55个村,既有产业资源、也有发展空间、还有增长后劲。一定要认识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就是保稳定、惠民生。从现在起,对农业农村工作必须用心用力用情、抓紧抓实抓好。

二是要正视一个现实。当前我区的农业农村工作水平与先进县区相比还有差距。比如,经济发展方面,农业发展缺少规划,产业化、标准化程度偏低,品牌建设滞后,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现有的一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不能与时俱进。乡村环境方面,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与外县相比还有差距。所以,更要有底线思维、忧患意识,正视现状问题和差距短板,唯有如此才能迎头赶上、实现赶超。

三是要做实一个规划。要抓紧出台我区的相关发展规划,并突出三个原则:一要融入大局。主动融入全市“一港双城”布局。二要体现特色。各项规划要突出路南特色。三要契合路南实际、能够指导实践。

四是要抓住一个关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农村经济要活起来,农民兄弟要富起来。要用寸土寸金的理念去经营、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育龙头、上项目、促融合。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要鼓励那些能人回乡创业,更要引入战略投资者,谋划引进现代农业产业项目。要着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用活用好扶持政策、争取发展基金,坚持一村一品,培育壮大有影响力、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要扎实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农业“新六产”,加快推出休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五是要提升一个环境。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下大力抓好厕所革命、道路提升、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整治等各项任务。要深入落实好“十百千”工程,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特色小镇。要扎实抓好生态环保,重点推进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确保年底前全域消除劣五类水体和黑臭水体。要加强和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是要打赢一场攻坚。要集中力量、集中精神,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确保今年剩余建档立卡户42户80人整体高质量脱贫。要建立健全精准识贫、扶贫、脱贫、防贫长效机制,探索实行动态化长效管理模式,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当前,路南区已经成立了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相关工作已经扎实起步,全区上下都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造福百姓的责任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奋力谱写路南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为建设现代化主城区创新引领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