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太極拳大師孫祿堂之——孫祿堂確立江湖地位的本事

孫祿堂是被民間過分神話了的武術人物,其生平被後人肆意地塗上了無數傳奇色彩,真真假假,難以分辨,有點“假做真時真亦假,真做假時假還真”的感覺。不過,彈去歷史塵埃矇蔽在他身上的拂塵,依稀能夠看到一個武術大師孑孓躑躅,砥礪前行的足跡。

太極拳大師孫祿堂之——孫祿堂確立江湖地位的本事

孫祿堂北京時期的照片

一 功夫好手的好功夫

1907年,翰林出身的徐世昌即將去東北擔任東北三省首任總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以“東三省吏治因循,民生困苦,亟應認真整頓,以除積弊而專責成”為由,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兼管三省將軍事務,徐世昌補授東三省總督,東三省正式改為行省制度。出任總督是徐世昌的夢想,是他施展人生抱負的機會。徐世昌躊躇滿志,他需要各色各樣的人才。

他從他曾經的同事河北定興人鹿傳霖那裡聽說過功夫奇人孫祿堂。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帝西逃,徐世昌與鹿傳霖一樣也是在隨行護駕中得到青睞。1905年徐世昌奉旨入值軍機處,同年年底即授軍機大臣,比鹿傳霖晚三年進入軍機處。對孫祿堂出神入化的武功,以及他的學識、品德和修養,徐世昌從鹿傳霖那裡有所耳聞,出行東北正是需要人才之際,徐世昌特地聘請孫祿堂隨同去東北作他的幕賓。幕賓即幕友,古時對將帥幕府中的參謀、書記及地方軍政官延聘的文書、刑名、錢穀等佐理人員的通稱。實際上他要孫祿堂負責他的安全保衛工作,幕賓是給他的名分,但並非一個官職。他要招一個武術好手做自己的私人保鏢,非凡功夫的孫祿堂自然進入他的視野。

孫祿堂是年46歲,正值人生的壯年,一個男人開花的年齡。雄鷹終究骨子裡終是雄鷹的基因,它也要在逡巡中等待起飛的時機。孫祿堂的身體裡埋伏著一顆不安分的心,他要在四處闖蕩中完成人生的涅槃。上天賦予一個武術天才天然的使命感,他要在不斷衝撞中展現自己的天賦才華。

練成文武技,賣鬻帝王家!這是孫祿堂等待已久的機會,他欣然接受了徐世昌的聘任。

1907年孫祿堂隨東北三省總督徐世昌赴奉天,做幕賓。

孫祿堂能夠出人頭地與徐世昌的賞識是分不開的。徐世昌是清末重臣,民國北洋時期出任過國務卿、大總統,其人在清末民國顯赫一時,至於國家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孫祿堂出道能夠被其時還是大清重臣的徐世昌看中,時時留在身邊,一定有其過人之處,他的奇異之處在哪裡呢?

功夫一 奔跑縱跳顯身手

金恩忠著《國術名人錄》記載了孫祿堂的一則軼事:“清軍機大臣鹿傳霖之季子,性嗜武,喜騎馬,延孫師之。一日,鹿季子新得駿騎,乞孫同至郊外試馬,季子首先騎騁一匝,霜蹄逐風,誠良驥也,季子復懇孫策馬一試。孫曰:餘勉強行之,未有所長,待季子放駛數趟,餘再效顰可耳。於是季子整橛飾挾鞭策,孫俟馬行數弓,乃躡其後,縱身若飛燕穿廉,附於馬上,如蜻蜓之點水,以兩手輕按季子之肩,斯時駓駓馳驟,馬行若飛,而季子不之覺也,觀者鹹彩聲雷動,嘆孫體矯捷輕靈,得未曾有。”[1]

出生漢族的孫祿堂並不像出身滿族的吳鑑泉那樣是個好騎手,他不會騎馬,但是孫祿堂過人的超強身體素質,長於奔跑,善於跳躍,身體敏捷。“鹿季子”騎馬奔馳,他能夠不僅緊緊跟在後面,還能夠縱身附於馬上。孫祿堂“附於馬上”使鹿季子不能覺察,並非世上沒有人能夠做到的事情。雜技中有“立馬”的馬術表演,表演者不僅可以站在奔馬的背上,而且還能同時做其它有難度的各種動作,據說吳鑑泉可以單手倒立在奔馬上。

孫祿堂這種表演有先天體質因素,也有訓練的因素,這種追逐奔跑是傳統武術訓練中鍛鍊身體素質的一種手段。《孫式太極拳的創立與發展》一文寫道:

“郭雲深經常往來各省,訪友傳藝,祿堂必同行。為了習練輕功,他從不騎馬,總是徒步跟隨在郭雲深的馬後,有時縱身一躍,立於馬背,雙手輕按郭雲深的肩頭;有時又飛身躍下,仍舊手攬馬尾,緊隨其後。”[2]

追、躍、附、按一氣呵成,孫祿堂身法顯得矯捷輕靈異乎尋常。追馬是訓練的身體素質的手段,也演變成了孫祿堂的一種特殊的本領。早年間的功夫十分重視身體素質的訓練,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等等一種也不少,而且古人創造了許多綜合性的訓練手段,通過一種手段的練習達到提高多重身體素質的目的。孫祿堂的追馬、跳馬就是這種綜合性訓練手段的一種表現形式。今天的民間傳統武術訓練似乎遺忘了這些優秀的訓練方式,尤其是太極拳功夫的愛好者,只是注重技巧訓練,似乎以此就可以“四兩撥千斤”,從沒有想到還有“一力降十會”,這是他們難以參與現代對抗的重要原因之一。孫祿堂能成為一代武術高手與他強大的身體素質不無關係,它是所有武技賴以存在的基石。

太極拳大師孫祿堂之——孫祿堂確立江湖地位的本事

在東北作幕賓時期的孫祿堂照片

【以下是孫祿堂傳說中的功夫,一個是現實中可以練就,一個可以在他的著作中找到相似的功夫描述。不過孫祿堂著作中從來沒有提及過自己有這些本領,所以完全可以有一百個理由質疑。】

功夫二 “高舉腿平衡”的柔韌功夫

作為徐世昌的幕賓,孫祿堂有機會在濟濟一堂的眾人集會場合表演自己的功夫,當然他也需要通過表演來展示總督侍衛的非凡功夫。

《孫祿堂絕藝驚眾》中有孫祿堂在奉天總督府表演貼壁抬腿的內容,“孫祿堂走到牆邊,左側身子從腳到肩緊貼壁上,隨即把右腿輕輕抬起,停了好一陣,才放了下來”。孫祿堂對這種功夫解釋為“這是個身體重心之理,本人多年研練武術,全身無處不是重心,所以才能勉強一立。”[3]

從描述無法確定腿舉起的高度,但是孫祿堂對這個動作的解釋似乎不甚正確。這個動作是現在武術套路競技技術中的高舉腿平衡,動作的完成需要訓練有素的腰腿靜止力量和柔韌性及支撐腿的平衡能力。女子完成這個動作的水平和能力要遠遠高於男子。孫祿堂在完成這個動作是,左側身子從腳到肩緊貼壁上,這樣增加了附加支撐維持平衡,所需要的能力是右腿的靜止力量以控制舉腿,腿部柔韌性的訓練水平是腿部能夠舉起高度的限制。對於普通沒有受到過武術、雜技及京劇武功訓練的大眾來說,能完成這樣的動作,都是值得嘖嘖稱道的稀奇事。事實上,距離孫祿堂老家不遠的河北滄州吳橋歷史上就是有名的雜技之鄉,練習過這種功夫的不乏其人,尤其雜技訓練的女孩子。而清末的北京城裡京劇已經成熟,京劇引入中國傳統武術功夫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武行,武行演員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經過嚴格專業的訓練,過去通常稱為“坐科”即科班,自幼經過系統訓練的人稱為“科班出身”。經過練的武行演員一點兒都不比同時代的練習武術的武者功夫差,更何況京劇武功非常強調“幼功”訓練,即功夫從兒童訓練抓起。孫祿堂必須從少時練武才能練就這樣的功夫,他接受形意拳八卦掌訓練時已經二十多歲,而這兩種技術體系都不要求過分的柔韌素質訓練。也許正是他少兒時期少林拳體系技能訓練包含了較為全面的身體素質訓練,才是他成年後有機會學習形意拳時仍然能夠把技術演練得十分地道的原因所在。

太極拳大師孫祿堂之——孫祿堂確立江湖地位的本事

今天競技武術的平衡動作

傳說孫祿堂在總督府還表演過另外一項技巧,牆上掛畫。

功夫三 “牆上掛畫”的絕技

孫祿堂在奉天總督府牆上表演此功,“後背緊緊貼伏在牆壁上”,“整個身子驟然間凌空一旋,猶如大鵬展翅,把個後背緊緊貼伏在牆壁上。”[4]堅持了十來秒。孫祿堂弟子劉如桐描述的最為具體:“孫氏有一絕技,能將雙手雙足貼掛於壁上,面向外,體空懸,歷半小時不墜。”從這些記述中約略可以描繪出孫祿堂“牆上掛畫”的大致面貌:

孫祿堂通過短距離助跑,靠近牆壁時“整個身子驟然間凌空一旋”身體旋轉後,呈現身體背部朝向牆面,然後兩臂展開如同大鵬展翅,整個人在牆壁上有短暫的停留,好似一幅畫掛在了牆壁上一樣。

孫祿堂在正面朝向牆壁或者與牆壁保持一定角度狀態下,通過快速助跑,在空中完成轉體,獲得的平動和轉動慣性力能夠是孫祿堂的身體在牆壁上保持瞬間的停留,這種對停留時間的感覺是相對的,表演者個人可能覺得時間非常長,而觀看者可能只是覺得一瞬。所說的“十來秒”更為恰當的描述,劉如桐的文章說孫祿堂“體空懸,歷半小時不墜”,是後世人對一個功成名就的武者誇張的傳記。

儘管可以使用今天的力學知識解釋孫祿堂特殊技能,但是要成功地完成這個技巧仍然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大量的技巧練習,把它稱之為孫祿堂的絕技也未嘗不可。孫祿堂這種技巧也許並非獨創,可以找到他的技術來源。

孫祿堂的這種“牆上掛畫”與形意拳中“狸貓上樹”的技巧本質非常相似。

孫祿堂《拳意述真》中記載:“宋世榮先生……又練狸貓上樹(此係拳中一著之名目),身子往上一躍,手足平貼於牆,能粘一二分鐘時。”[5]

孫祿堂的記述中沒有詳細說明宋世榮“狸貓上樹”是面向牆壁或是背向牆壁,“一躍”不知是否有助跑,但是平整的牆壁又有何物可依靠。其技術方法與孫祿堂的牆上掛畫頗為類似,或者孫祿堂又對此技術有改進和提高。無論狸貓上樹或是牆上掛畫都是雜技類技巧,從現代武術觀點看都是功夫表演,與武術技擊無關。中國傳統文化中把許多雜技類功夫或者表現個人身體素質的功夫歸類於武術之中,這是不同時代的人對武術的不同認定結果吧!

孫祿堂在東北被徐世昌推薦知縣,也許因為沒有實缺而沒有就任。

二 武術著作成就大師盛名

1909年,作為幕僚的孫祿堂追隨東北三省總督徐世昌赴京任職。幕僚孫祿堂的身份地位也水漲船高。在北京穩定下來之後,次年孫祿堂舉家遷入北京生活。1910年孫祿堂已經五十,在傳統文化裡“知天命”的年紀。輔佐守護國家重臣,大約是許多習武者的終極歸宿,武者孫祿堂似乎已經有了習武者豔羨的地位。穩定的生活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意味著養尊處優,但是一生嗜好武術的孫祿堂,卻是專心致志研究武術的便利保證。孫祿堂的北京時代開始了,他以自己對武術的執著追求和勤奮習練,要在新時代裡寫下武術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因《形意拳學》揚名

太極拳大師孫祿堂之——孫祿堂確立江湖地位的本事

孫祿堂精湛的形意拳功夫

1915年孫祿堂在北京出版自己的著作《形意拳學》。《形意拳學》是孫祿堂的第一部武術著作,也是民國時期第一部公開出版的武術著作,至1920年代武術被國家大力提倡一時勃興,各種武術著作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形成了一個高峰期,孫祿堂的武術著作算是一個引爆點。他的著作在民國時期就被後來的研究者經常引用,他為武術著作立下了一個標杆。

孫祿堂的武學著作使用的當時在中國還是很稀罕的照相機拍照作為插圖。孫祿堂生逢其時,大時代為發展武術提供了最先進的工具,而他處的環境有機會也有條件接觸到這些工具。就如同他毫不諱言拳術是體操一樣,率先把照相機這種時代最先進的工具用來作為傳播武術的手段,他開了時代的先河。

孫祿堂的書出版了,在偌大的1915年的北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民國期間這本書印刷過多次,1919年陳微明還為它做過序,序中寫道“餘從祿堂先生學形意拳術,將及四載,始知勢簡而意精,學易而習難無過於形意者矣”。這句話也說明了1915年陳微明始從孫祿堂學習武術。據說,孫祿堂的《形意拳學》出版之後,孫家門前車水馬龍,前來拜訪者絡繹不絕。

新作不斷終成大師

民國六年(1916年)六月,袁世凱稱帝未遂,患病去世。徐世昌試圖調解“府院之爭”,終於無法調停,見國事難為,又一次選擇退隱,孫祿堂隨之辭職。國家政治風起雲湧,那是政治人物的事情。在多數人的中國歷史知識之外,民國北洋時期實行的是民主憲政,政治人物的爭鬥並不多麼影響大眾的生產生活。儘管追隨政要徐世昌,政要之間的鬥爭絲毫也妨礙不著他什麼事情。相反,經濟上穩定的收入,反倒使痴迷武術的孫祿堂可以專心致志地致力於武術研究。這一年底孫祿堂出版了他的第二部著作《八卦拳學》。

他出眾的才華也讓徐世昌對他刮目相看。民國七年(1918年)徐世昌被選舉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孫祿堂被徐世昌推薦出任武承宣官,授予陸軍中尉軍銜。1922年徐世昌辭去總統,孫祿堂隨之辭職。此時的孫祿堂在武術界已是聲名遠揚。

太極拳大師孫祿堂之——孫祿堂確立江湖地位的本事

孫祿堂在總統府任武承宣官時的照片,陸軍中尉軍銜。

1919年孫祿堂完成《太極拳學》書稿,1923年正式出版。1924年孫祿堂出版《拳意述真》,1927年出版《八卦劍學》,自此孫祿堂的主要著作悉數完成。

孫祿堂生活在一個特殊的歷史轉折時期,全國上下一致在追求國家強盛,許多文人志士把我國固有之武術作為振興國家的一種手段,竭力在社會上在學校中推廣,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練習傳統武術強身健體,在這個並不崇尚“武”的國家形成習武的風氣。孫祿堂先生撰寫《形意拳學》也有此等夙願,“俾諸生文武兼進,可謂法良意美已”[6],就是這個意思。

無疑開創了武術書籍出版先河的孫祿堂恰逢其時,他因為不斷地創作武術作品而名噪一時,被捧上了神壇。

孫祿堂自1909年來北京至1927年,前後十八年時間,完成了武術理論中的幾部重要著作,他從四十八歲的壯年步入了六十六的花甲之年,完成了從一個追隨達官的武士到一名蜚聲武壇的武學大師華麗的蛻變。

註釋:

[1]金恩忠.國術名人錄[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0

[2]完縣政協辦公室整理.“孫式太極拳”的創立與發展,載於1989年《保定文史資料選輯》(第6輯) [C]

[3]李慎澤.武林名宗孫祿堂[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4]《彩圖中國俠義英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5]孫祿堂著,孫淑雲校注.拳意述真[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6

[6]孫祿堂著,孫淑雲校注.形意拳學[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