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歷史最牛的兩位人物,項羽名聲強於劉邦的原因

引言:

人的一生就是奮鬥的一生,無論古人還是今人,上山的路是那麼的狹窄,因此,很多人倒在了半山腰,無法一覽眾山小。但對於這些失敗的人,歷史並不能掩蓋他們曾經做出的努力,所以,成敗固然重要,不過,不能僅以成敗論英雄!

歷史最牛的兩位人物,項羽名聲強於劉邦的原因

(鴻門宴)

劉邦是英雄嗎?

當然是,這是毫無疑問的。只是,當人們談論這個英雄時,總結他的一生總是"鄉村無賴漢,厚黑成帝王。"因為他對待功臣的態度和自身的一些令人詬病的地方,後世之人對他評價總是帶著那麼一點貶義的味道。

其實,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今天的人們,也會在茶餘飯後討論一些朋友同事,往往因為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各人素質也參差不齊,往往教育程度低的說話做事會有些偏差因而被一些人鄙視這也是一種慣例吧。因為劉邦並沒有受過什麼正經的教育,拋開皇帝的稱號,他實際上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民混混兒,所以,他粗鄙,好色,滑頭,甚至於有些無恥。因為他的這些缺點,所以劉邦的歷史形象就大打折扣。

歷史最牛的兩位人物,項羽名聲強於劉邦的原因

同樣,項羽是英雄嗎?

答案是肯定的,秦朝末年,項羽叔侄揭竿而起,帶領八千子弟兵溯江而上,反抗暴秦,拯救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只是,他遭遇了更適合那個時代的劉邦,曾經的榮光在垓下之圍中灰飛煙滅,最終自刎身亡,不亦悲乎。

在評論這兩個人物時,我們不能僅僅以成敗去討論他們,而是他們一生的是非功過,才是對歷史最大的尊敬,也是對兩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那麼,為什麼今天的人們更多的喜歡項羽,對劉邦則有些不感冒呢?

歷史最牛的兩位人物,項羽名聲強於劉邦的原因

我們都有同情心

在我們走在馬路上時,如果碰到乞丐和遇到困難的人時,總會停下腳步,從口袋裡掏出零錢,或者詢問情況,看看能否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因為,人都有七情六慾,也都有惻隱之心,面對比自己差的人時,我們總會伸出援手。

劉邦與項羽就是如此,劉邦坐擁天下,妻妾成群,我們對他更多的是羨慕,而項羽呢,這個力拔山河的西楚霸王面對四面楚歌,也悲情地喊道:"時不利兮騅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言。面對給自己提供一條生路的烏江亭長,他毅然赴死,不願苟且偷生。他的這些故事是那麼的悲壯,即使他最終失敗也讓人猶然生出一股敬意。

歷史最牛的兩位人物,項羽名聲強於劉邦的原因

(影視劇中的項羽)

其實,不光是今人,唐宋時期的詩詞大家面對這兩人時也和我們一樣的選擇,所以才有了杜牧的"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還有李清照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因為,我們都是富有同情心的人啊!

我們沒有切身體會

《史記·高祖本紀第八》的記載: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好酒及色。

對劉邦嗤之以鼻,對項羽則比較崇拜,除了富有同情心外,還有一點是對於項羽的所作所為,我們沒有親身經歷!為什麼討厭劉邦呢?因為他是混混兒!在起義之前,他只不過是個沛縣的二流子,古時候有混混兒,今天同樣有,每個地方總有這樣的人,我們或多或少也都會遇到。對於混混兒,我想,所有人的印象都不會太好吧,每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欺軟怕硬,擾亂社會治安,今天的切身體會讓我們知道了劉邦曾經的為人,對他評價自然不會太高。

歷史最牛的兩位人物,項羽名聲強於劉邦的原因

(影視劇中的劉邦)

反觀項羽,可以說是戰神級別的人物,破釜沉舟,幾萬楚軍可以擊潰章邯二十萬精銳,彭城之戰,三萬子弟兵拿下劉邦五十六萬部隊,這是何等的雄邁,以至於我們都曾夢想成為項羽一樣的男子漢。只是,我們不瞭解的是,項羽的殘忍,一把火燒掉了阿房宮,無數瑰寶付之一炬,活埋二十萬秦國士兵,面對齊國百姓,更是拿下一座城市就選擇屠城,以至於哀鴻遍野,百姓流離失所,對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沒有經歷過是無法想象那種痛苦的。易子而食,遍地白骨,這我們是知道的,那只是書上的字而已,當我們真正體驗過,可能我們的想法就會改變吧!

歷史最牛的兩位人物,項羽名聲強於劉邦的原因

影視劇中的項羽

史學家的個人情感

由於年代久遠,所以,我們所瞭解的過去只能通過前人所寫的史書來了解過去,像劉邦和項羽,更多的是通過太史公所寫《史記》中的《高祖本紀》和《項羽本紀》來了解。但是,史書畢竟也是人寫的!既然是人寫的,總不免摻雜進作者的個人情感在裡面。像我們在高中語文課本曾經學過的《垓下之圍》裡,項羽即使窮途末路也不改英雄本色,帶領二十八騎衝出重圍,司馬遷對項羽也是頗為崇敬的,所以,他選擇"本紀"作為對項羽的描寫(本紀是專門用來寫帝王的)足見太史公對於項羽的偏愛。

歷史最牛的兩位人物,項羽名聲強於劉邦的原因

(影視劇中的項羽)

《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項籍少時,劍一人敵,不足,學萬人敵。

項羽毫無疑問是更有魅力的那個,項羽少年時力大無窮,能扛千斤鼎。項羽戎馬一生,起兵8年,打了70多場仗,從無敗績!只有最後一場戰敗。以少打多是基本操作,打仗都是正面剛。幾萬人對陣幾十萬人照樣正面A過去。臨死前項羽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依然沒人敢上前取他首級,他最後自殺。後人評價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項羽也有很多缺點,比如殘暴,沽名釣譽,不善用人等,這種缺點使他形象更加真實,他最後的悲劇收場也賦予他一種悲劇美。

歷史最牛的兩位人物,項羽名聲強於劉邦的原因

影視劇中的項羽形象

劉邦的優點在於他是個天生的政治天才,無論是鴻門宴之前與項伯的兄事之,還是韓信的假齊王,機敏都是一流水平。劉邦遠比項羽慷慨大方,英布看到劉邦邊洗腳邊接待他就想自殺,回去發現自己的衣待遇和劉邦一模一樣。劉邦重視平民,進入漢中後與民眾約法三章,對民眾徵發不多,還婉拒了 民眾送來的牛羊酒食。

歷史最牛的兩位人物,項羽名聲強於劉邦的原因

像太史公這樣秉筆直書的史學家,在寫書時都有所偏愛,更不要說其他史學家,像之後的《三國演義》,很多小孩聽到劉備打敗仗就嚎啕大哭,聽到曹操打敗仗卻歡呼雀躍,是一個道理的。綜上所述,劉邦和項羽之間總有一個失敗者,但是,這並不能抹去他們英雄的身份,只是在後世流傳中,因為種種原因而對兩人褒貶不一。

參考文獻:

1、 《史記》

2、 《史記.高祖本紀》

3、 《史記·項羽本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