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準備半程馬拉松,現在每週有個10km,能參賽嗎?

秦瀟銘


第一:你要完全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態,有麼有心臟病或者其它傷病,不利於長時間的運動。

第二:年輕人沒有疾病的正常情況下,不要太追求速度,半馬是都可以參加完賽的。

第三:如果距離參加半馬還有訓練的時間,那還是每天堅持跑步鍛鍊的好。馬拉松是有氧運動,通過堅持鍛鍊首先可提高我們的心肺功能;再者訓練要注意找到適合自己的配速。跑馬最重要的就是呼吸和節奏!10公里一小時左右能跑下來的話,跑完後不是很疲勞的話,半馬都能完賽的。

第四:建議備戰的時候練練腿部力量是很有必要的,跑前的準備活動和跑後的拉伸都很重要。

希望對你有用!跑者無疆,加油!





觀體育看世界


我認為「能」

說說自己親身經歷,以供參考。

本人今年2月初體重170斤,4月底降到132斤。

為了保持體重,開始練習跑步;

純跑渣一枚,中學大學的時候每次1000米,1500米考試都要補考,年齡43週歲。

今年5月份第一次跑10.6公里,用時74分鐘。

6月份,跑量4個6公里;

7月份,跑量4個6公里、1個8公里、1個12公里;

8月份,跑量累計50公里;

9月份,跑量4個10公里;報名蘇州馬拉松半馬;

10月份,跑了1個10公里,之後一天下樓看手機,扭傷腳踝,休息2周後聽說半馬會猝死,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在操場上先跑了53圈,用時2小時13秒。

11月份,跑量2個10公里,1個7公里,1個6公里。17號直接參賽,完賽成績1:51:56。12000參賽選手裡面排名1117名。

達到中國田徑協會馬拉松大眾一級選手標準1:54內(39-44年齡組)。

所以,只要平時10公里可以跑的很輕鬆,參加半馬是可以完成的。



呂傳左


我認為「不能」

我也在備戰半馬,規劃一週5次10公里,

週一早上跑10公里,週二晚上跑10公里,這樣可以休息36個小時左右,然後週三休息一天,週四早上10公里,以此類推。月跑量200公里。明年4月計劃參賽!



楊梅林


我認為「能」我從2016年開始,第一次跑的是歡樂跑4公里,然後一個月後參加了10公里迷你跑。

17年開始報名寧波奉化桃花馬拉松半程,跑進2小時。然後陸續跑了甬馬等。成績基本上2小時左右。一年我的目標3次馬拉松。

不求成績,只求挑戰自我。鍛鍊身體而已。平常就是每週打籃球維持體力[捂臉]

從下半年開始,我帶著9歲的兒子開始跑10公里。培養他,鍛鍊意志


明鋒哥


我也是從10公里開始準備半馬的,我是娛樂跑,大約準備了4個月,總跑量才300km。從8月4日聖彼得堡半馬233、8月11跑了個10公里,8日18莫斯科盧日尼基半馬230.只有抱著娛樂心態去跑就可以了,不為速度。







俄羅斯情結


這個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說。

說說我吧,勉強算是四年跑齡,斷斷續續跑,總跑量累計達2000公里,半馬最好成績138,經常跑的話配速是440左右,現在好幾個月沒跑又開始準備半馬了,一次十公里510左右配速,跑一次休兩三天。就這種狀態,還有半個月就要到參賽時間了,我還是保持這種狀態,跑一次休三天,一次可能5公里,10公里,15公里,看情況而來。就這樣我也敢去參賽,一點壓力也沒


我是大唐啊


我認為「能」

本人跑過兩次半程馬拉松,分別是2016和2017年的重慶國際半程馬拉松。獲得了兩塊完賽獎牌。其實馬拉松完賽不難,我參賽之前,有過一段時間的跑步的基礎,大概一週跑2-3次,每次6-7km,然後參賽前兩個月開始,適當增加一下跑動的距離,有的時候10km,最多的時候一次跑了15km,但是這樣的次數不多,所以樓主如果能經常跑過10km,應該來說,不考慮成績的情況下,完賽是沒問題的,但是還是在跑馬過程中,最好是戴個運動手錶,監測心率,心率過快的話,要適當停下來慢走一段路,我的第二次半馬,有個人大概在我前面一兩百米左右,猝死了,沒搶救過來,跟我差不多的年紀,所以想想還是挺恐怖的,我在跑到11-12km的時候,也有點心率過快,自己果斷速度慢下來,走了大概三百米,才繼續跑,不然我覺得我也有可能心臟出問題。所以跑馬的熱情重要,但是性命更重要。享受過跑馬的熱情後,我現在也沒有再參加馬拉松類比賽了,但是平常還是在堅持跑步,一次6㎞左右。跑馬只是為了堅持跑步,所以不要本末倒置。最好量力而行。






開小刀


可以,跑馬拉松是根據個人身體素質,有很多人不需練習即能完成馬拉松。如果科學訓練準備,會讓你跑的更輕鬆、體驗更豐富。

馬拉松運動,是一項集體力和意志力於一身的高強度運動,必須同時重視體力和意志力的訓練,才能順利完成馬拉松運動。

準備參加半程馬拉松,對大多數人而言,需要一個較長的準備時間,因為高強度運動不是僅憑著熱情就能行的,貿然參賽,有可能完不成比賽,或是會造成身體損傷甚至有生命危險。

根據本人的實踐,準備馬拉松跑,最好制定一個為期半年的規劃,每兩個月左右為一個階段。第一階段,每週跑量達到三十公里,每日跑量五公里左右,一定要視自已身體情況量力而行,這個階段,主要是讓身體適應跑步狀態,讓軀幹四肢接受一遍“乳痠痛”,讓肌肉適應運動強度。第二階段,提高耐力階段,每週跑量三十至四十公里,每日可根據身體情況跑五至十公里,也可有一次超十公里的長時間慢跑,此階段以提高耐力為主,同時要注重練習運動與呼吸的協調,建議有意識練習腹式呼吸。第三階段開始,可以考慮報名半程馬拉松,同時充分準備。此時,每週跑量要達到四十公里以上,其中每週最好有一次十五公里左右的耐力慢跑。在此階段,要更加註重跑步的姿勢動作,養成一個正確的邁步、擺臂姿勢並固定下來,一個良好而輕鬆的跑姿對你在漫長的馬拉松跑途中非常重要。

跑半程馬拉松,並不神秘,只不過是兩個萬米長跑而已,跑不快還跑不慢嗎!我一直認為,跑步是為了鍛鍊身體,享受運動的樂趣,而不是片面追求配速快或炫耀給別人看。如果把跑馬拉松作為一個炫耀的資本,片面追求速度,則會跑的很累,還可能受傷。

本人今年跑了六個半程馬拉松,體會是重視成績的跑馬,非常勞累;自由跑的,非常舒服,配速也不慢。初跑半程馬拉松,容易受賽場氣氛感染,開始跑得太快,在後半程極易跑崩。

本人認為,跑馬拉松還是要先慢後快,重點講究配速要均勻,呼吸不急促、兩腿不僵硬,一邊略帶壓力的輕鬆自然跑,一邊能欣賞賽程沿路的風景,一邊與賽道兩邊的觀眾適當互動,才是一個有享受有質量的馬拉松,充分起到愉悅身心的作用。

跑步訓練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耐力基礎後,實際上就是一個意志力的較量,是自已與自已的較量,你會在不斷地堅持中體會到戰勝自己的快樂。練意志力比練體力耐力更重要,通過跑馬訓練,形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在任何堅難困苦下信念不動搖,這個品格形成了,在你的工作生活中還有什麼攻克不了的難關嗎?


星下靜思


我認為「能」

除了去喝水走兩步之外。其他時候都是在跑的狀態下完賽的情況下。

首先,假設平時你跑步十公里速度用6分鐘的話,跑完10公里有沒有“力竭”的感覺?如果是感覺繼續用這個速度還能再跑兩三公里就認為不是“力竭”。如果你跑了十公里,一停下來就不想動了,喘氣的厲害,只想休息就算“力竭”。

其次,如果這個速度十公里是“力竭”,那麼你跑半馬的時候用7分鐘一公里的速度去跑。如果這個速度跑十公里不是“力竭”,那麼用6分30秒的配速去跑。

應該能順利跑完半程馬拉松!

最後,半程馬拉松,比較危險!不要在“感冒”,“咳嗽”等身體狀態不是特別好的時候去跑。跑前好好休息。並且在最後幾公里的時候,禁止加速去拼成績!!這是非常危險的!!

跑的時候要儘量不讓自己處於“難受”的狀態下,除了累,別讓自己心跳太快,太喘等。“用心”去感受身體的感覺,四肢的痠痛都問題不大,身體的感覺最重要!!

希望你能安全,無傷的去跑步,去享受馬拉松的樂趣[靈光一閃]


9527人生隨緣


如果只是每週跑一次10公里的話,那麼我認為你的跑量是不夠的。當然你有跑步基礎的話,還是可以參賽的。如果你是個新手的話,僅憑每週一次的10公里,我認為你還是需要加量的,還有就是你跑10公里的時間是怎麼樣的,你的配速是多少都是很具有參考價值的。我說說我的情況供你參考吧。本人跑步3年,但是我基本不追求速度,每週工作日每天跑步5公里,週六日的話會加練到10公里,半馬最好成績152。基本每週跑量在40公里左右,如果我是準備全馬比賽的話,基本每週是會跑到60公里左右,相比較跑步大神來說我的跑量是遠遠不夠的,我每次參賽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安全完賽。所以我給你的建議是每週至少跑步3-4次,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增加一些跑量。參加半馬的話,強度其實不比全馬差,所以你一定要在比賽前爭取跑個半馬試試,這樣可以讓你的心理有個準備,可以堅持完賽的話看看具體時間是多少,切記不要硬撐,如果堅持不下來,就走幾步也是沒有問題的,平安完賽才是最關鍵的,預祝取得好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