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是做銀行借貸的,為什麼好多人不願意用我們銀行幾釐的利息,卻熱衷於網貸?

蔡賢毅


網貸的利率普遍來講要比銀行利率高很多,可為什麼就有那麼多人不選擇去銀行卻熱衷網貸呢?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供交流:

一、網貸的便利性

網貸的數據支撐主要源於信貸平臺的大數據分析,借款人無非就是輸入自己的身份證件信息,最終得出授信額度,可能只需要個把小時的時間。而傳統銀行的信貸業務大多要經歷借款人:線下諮詢—貸款書面申請—線下徵信查詢—面談面籤—額度審批—放款。這個流程一般最快也要1到3天時間。辦理時間和信貸業務的流程便利性,網貸要高於銀行信貸。

二、網貸的目標人群低齡化

網貸的目標人群大多為85到90以後人群,這類人群的儲蓄能力並不強,但超前消費的意識卻在不斷增長。其特點多以:申請額度低,消費時間短,循環額度申請為主。而傳統銀行業往往為信貸額度基礎相對較高,一次性使用為住。

三、貸款申請人羞於直面接觸

借款人羞於直面開口自己錢不夠用。網貸不需要跟信貸平臺客戶經理直面接觸,做的最多的無非對著手機眨眨眼、搖搖頭。而傳統銀行信貸需要直面客戶經理,甚至在面談面籤時直面機器的視頻和錄音,心理壓力大,羞於啟齒。

說了網貸的便利性,以下我想談談網貸的危害:

一、網貸平臺質量參差不齊,“套路貸”害人不淺

正規的網貸平臺在一定程度上確實給借款人提供了申請貸款的便利性,但近些年來網上很多的“套路貸”卻毀掉了不少年輕人的未來。主要表現為過度宣傳提前消費的舒適性,什麼

“沒錢了不用愁”、“哇,別擔心,只要點一下就有多少多少額度”,年輕人借的時候簡單,還不起怎麼辦?你這不是害人麼?更甚之,很多不良平臺都是所謂的“砍頭息”,還不起了之後暴力催收造成了很多的悲劇,現實中屢見不鮮。

二、網貸需求功能性變異,無貸後跟蹤,貸款用途嚴重不符

貸款在申請之初都會有一個貸款用途的申請,比如消費類貸款,我申請貸款的項目是想買一臺筆記本電腦,而實際上是這個月我沒有錢花了,需要額外資金補充。“消費了”和“需要還錢”是兩個天壤之別的概念,長期且多次的虛假貸款用途也是造成借款申請人負債累累的原因之一,多次借新還舊行為,高額利息壓力會導致負債累累。

三、徵信報告複雜,遺留問題多多

銀行在評判個人還款能力的最重要的一個標準之一就是我們的個人信用報告,在網貸平臺的每一筆借貸行為都會反應在這個報告中,假若個人徵信報告中顯示的網絡借貸次數過多或者小金額消費貸款反覆使用的情況出現,大多都會被評判為償還貸款能力低的表現,最終導致貸款申請被拒絕。那當我們在真正需要開展事業融資或者房產按揭等事項到銀行申請貸款時,只會後悔莫及。

傳統銀行業與網貸融合的思考:

現在很多傳承銀行也在積極的開展線上信貸業務,鼓勵借款人從手機銀行APP申請貸款。如果能夠做到數據共享,科技先行,加上銀行業嚴格的貸款申請受理和豐富的貸後風險控制,那必將開啟銀行業一個新的信貸歷史。於此同時,也能讓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普惠金融的便利性。

總結:消費或融資時請選擇利息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切勿迷戀於借貸過程簡單和過度提前消費,珍愛個人信用,努力創造美好明天!


飛奔吧2狗子


銀行貸款要求嚴格,徵信查的滴水不漏、面面俱到。不是我們不貸,是銀行卡的過緊,年息2.3釐的貸款,我們根本借不到,資質方面哪樣都不過關。

國有四大銀行,這種低息貸款是針對公務員、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其它人員根本不符合條件。

當勞苦大眾有資金需求時,只能借月息5、8釐的貸款或者刷信用卡,甚至是高利貸!!!借一萬元每月最少要還50~80元利息(手續費),

平民百姓即使個人徵信非常好,也借不到銀行一萬年息200~300元的貸款!這種貸款只有事業單位人員能貸,平民百姓個人徵信再好,一點瑕疵照樣玩完,一樣被拒。一個回訪電話就差問你吃喝拉屎幾點幾分幾秒。

無語了……



邢臺7709


這個問題是從銀行工作人員口中說出來的,真讓人感覺不可思議!你知道嗎?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誰不願意用銀行貸款?特別是對中小企業來說,從銀行貸款比登天還難,不僅門檻高,而且還有各種收費。

退一步講,即使銀行願意降低貸款門檻,向中小企業或個人放貸,融資成本也很高。從表面上看,銀行貸款利率不高,即年利率為6-7%。

但是,如果利率上升,貸款資金就是銀行承兌匯票,還需要銀行工作人員的貸款保證金,需要諮詢費、服務費和福利費等,銀行工作人員藉此機會收取各種好處費。如果利率較低,融資成本為15-18%,如果利率較高,則超過20%。更重要的是,這種需要審批、那項需要審核,市場發展瞬息萬變,等資金下來時,可能已經錯過了最好的賺錢時機。

這樣一來,融資成本不低於網上貸款,但貸款手續卻比網上貸款繁瑣得多,還需要陪著笑臉,需要說各種好話,誰願意用銀行貸款?

銀行工作人員不願意貸款給中小微企業,是因為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大,如果出現問題,銀行工作人員應該承擔責任。然而,向開發商、大中型國有企業放貸是沒有風險的,這些企業很容易得到幾億、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的貸款?如果不是被這些放款人綁架,銀行的貸款風險就會爆發。像萬科這樣的開發商,擁有數千億的銀行貸款,一旦出現風險,將是許多中小企業的貸款總額。

尤其是對國有企業來說,近年來,在處置殭屍企業的過程中,消化了多少不良貸款?如果將這些不良貸款用於中小微企業,可以扶持多少中小微企業,增加多少就業崗位?就因為這些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好多人不願意去銀行貸款。

因此,不是中小微企業和個人不願意去銀行貸款,而是銀行不願意給中小微企業貸款,他們剝奪了中小微企業在銀行貸款的權利。因此,應該解決的是銀行的信貸理念和服務意識,而不是中小企業和個人的貸款意願。


百元理財


平安普惠公司大量向不特定次貸人群推銷貸款,以簡單的貸款審查對應極大的信用風險,積聚和放大國家金融風險。

平安普惠公司招聘大量無信貸經驗和無從業資格人員,包裝客戶和業務。

平安普惠公司大規模違規使用及洩露客戶信息,違法催收和騷擾。

平安普惠公司的合作金融機構未盡職調查客戶貸款業務和借款人資格審查,涉嫌違法放貸;放任第三方合作機構亂收費用,違反國家有關部委“七不準、四公開、兩禁兩限”規定。

平安普惠公司推銷中介貸款,貸前宣傳隱瞞服務費、保險費等,綜合年化利率超過24%。

平安集團及平安普惠公司和合作金融機構漠視和侵害消費者利益,成倍推高借款人融資成本等,嚴重違反國家消費者保護法,違反多個國家部門有關規定。


強渡


銀行借款,要抵押物啊,App借款多方便一張身份證就借到錢了,銀行敢這樣借款?就像支付寶我可以借30000。幾分鐘就到賬,銀行能做到?而且支付寶可以隨時還款。銀行借款太麻煩了,沒得關係的還借不到錢。銀行借50000款,還要找擔保人,還必須是公務員工作的。真的是麻煩。


王帥帥的慾望


不是我們不借,年息二釐~三釐的貸款,我們根本借不到,也沒有資格借,你們銀行,尤其是國有四大銀行,你們這種低息貸款的客戶,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其它人員根本不符合條件,所以他們有資金需求時,只能借月息5~8釐的貸款,甚至是高利貸!!!借一萬元每月最少要還50~80元利息(手續費),即使他個人徵信非常好,也借不到你們一萬年息200~300元的貸款!


USA88931


昨天接到某四大銀行經理電話:本人屬於優質客戶,可以提供五萬額度借款,不收取利息,只收手續費,一萬每月50元。粗算一下,借一萬一年要600元,比貸款還坑!


沃爾夫26441173


其實大家都知道銀行貸款利息低,而且安全,為什麼大部分人還是喜歡網貸,我覺得有這幾個方面:

1.銀行貸款門檻高,普通人和一般渠道貸款比較難,除非是本人名下有不動產,或者很難小款.

2銀行貸款手續比較繁瑣,如果是遇到貸款工作人員業務熟悉的還好,或者可能要跑銀行好幾次,關鍵還不一定能有額度[捂臉][捂臉]

3.網貸方便,隨借隨還,操作簡單,靈活度高。如果是已婚的話就跟能體現網貸的方便了,銀行貸款必須要夫妻雙方到場。


南昌笨笨媽


大多數人喜歡網貸的原因就幾個字:門檻低、下款快。這是主要原因,具體分析銀行貸款與網貸的區別以及各自利弊:

銀行貸款:銀行貸款對借款人的資產、負債會進行綜合考量,而且會看你的擔保方式,銀行貸款下款速度最快的就是固定資產抵押的方式,但是現在社會上很多固定資產證明不齊全,造成無法辦理抵押貸款的局面,又著急用錢,就會想其他方法。再就是銀行貸款的審批流程較為複雜,審批流程較為繁瑣,週期較長,適合於大額貸款、週期較長貸款且借款人固定資產證件較為完善,大部分人不符合要求,所以會選擇網貸。

網絡貸款:網絡貸款雖然利率高於銀行貸款,但是網絡貸款對借款人要求的門檻較低,不用考慮那麼多,審批流程較為簡單,下款的速度也比較快,基本想借錢都能借到,比較應急,方便快捷,所以大多數人喜歡網絡貸款。

不管銀行貸款還是網絡貸款都要找正規機構貸款,且預算出利率自己能夠承受,以免到時候逾期,造成徵信不良。




小旺財


銀行的疫情就是認錢。。。。

2、中小企業營業執照貸款 一般來說,銀行主要先對貸款的中小企業進行信用的考察,首先考察的是結算信用和借款信用,還有商業信用,財務信用,納稅信用,考察好以上信用問題後,才算是企業具備貸款資格。 具備以上資格後,企業需根據銀行的要求,提交以下資料: 貸款申請書,公司簡介,公司營業執照副本,企業代碼證,納稅登記證,特殊行業生產、經營許可證,資質證明,公司章程,驗資報告,法人代表簡介,法人貸款身份證,由公司出具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等銀行所需的資料。之後就可以交與銀行等待審核,經過銀行審核後就可以貸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