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排畸以後,為什麼還要再做至少2次B超?真的重要嗎?

武新旺


B超是孕期最重要的輔助檢查手段和方式,除了檢查胎兒的生長髮育情況,羊水量,胎盤位置及狀態,還有排除胎兒畸形的作用。在我國整個孕周至少需要5次左右的B超檢查。

大排畸也就是我們講的系統B超,三維或四維B超,檢查時間20-24周,主要的作用就是排除胎兒的嚴重結構畸形。在大排畸檢查後一般還至少需要做兩次B超,這兩次B超的檢查時間一般在孕32周時的胎兒生長髮育B超。孕足月後B超評估胎兒情況及羊水量。

而現實生活中,大排畸後往往做的B超次數會大於2次,尤其是那些羊水少的或胎兒發育受限的,有些甚至每隔3天就要複查B超的。

總結,大排畸後至少再做2次B超是真的,但是現實中寶媽會作更多的B超,作為一個專業的產科,只能說一句,做有意義的B超,B超不再於做的勤。祝好孕。

知識創造價值,專業產科醫生為你的孕期保駕護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專業推算孕周,評估胎兒體重,規化產檢。帶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孕期體驗

產科俞醫生


01

導語

我懷二寶的時候,做完大排畸,家人就說不要再做b超了,照太多怕對寶寶不好,反正是打算剖腹產的,胎位正不正都沒有關係了。後來我朋友知道了就催我去做,她孕期比我大一個半月。剛做完第四次b超。

她說醫生跟她說後面一次b超是檢查肚子裡的五臟六腑的,看看有沒異常。被他一說我有點擔心,到29周的時候就去檢查了第四次b超。結果真的查出寶寶腹部囊腫,幸好有驚無險,是個顯示性別的囊腫。不過我卻著實折騰了幾天。

02

所以後面兩次的b超還是要做的,因為

一:第四次b超,在孕28-34周。主要檢查的是胎兒的腹部。也會再一次排查前兩次b超的部位。因為胎兒是持續發育的,有的情況只能在寶寶發育到一定大小的時候看的到,太小或太大就看不到了。像我寶寶這次查出的腹部囊腫,前幾次b超都看不到。醫生說只有這次b超才能看到胎兒的內臟情況。前幾次是一團黑。一個是寶寶長到這個月份,更容易看了,另一個是寶寶的體位也有關係。


還有評估寶寶的發育情況,如果寶寶太大或者太小醫生可以根據情況給予指導。

所以在這個時候發現的話,我們還可以有補救措施。

二:第五次B超,在孕37-41周的時候。這次的B超是專門針對生產時候做的。看看適合哪種分娩方式。

檢查寶寶的大小,胎位情況有無臍帶異常、羊水指數、胎盤位置及成熟度,來確定適宜的分娩方式


所以每一次b超都有特定的檢查任務,都是必須的,如果有異產還要複查。


郭郭親子


T:大排畸後為什麼還要再做兩次B超,真的很重要嗎?

孕期裡,B超檢測是非常常見的手段,那麼孕期裡B超需要做幾次?第三次B超大排畸後為什麼還要做兩次?都檢查些什麼?

對於身體較健康的準媽媽來說,基本上整個孕期需做至少4-5次B超,而對於有特殊情況如有高危因素的準媽媽,則需適當增加檢查次數。

第一次:6-8周

檢查項目:

  1. 檢查胚胎髮育情況,單胎或多胎,基本上6周可看到胎芽和胎心原始搏動;
  2. 確定胎囊位置,排除異常妊娠可能,如宮外孕,早期先兆流產等;
  3. 根據胎芽大小核對孕周,基本上胎芽頭臀長➕6.5就是估算的孕周,對於記不清末次月經日期或月經不規律準媽媽具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偏差範圍2周左右是正常的)。


第二次:11周-13周+6天

檢查項目:NT檢查也稱胎兒頸後透明層掃描

具體為通過B超檢測胎兒頸項部下無回聲透明帶,通過檢測最厚部位來評估胎兒患唐氏綜合徵的風險。

  1. 如果厚度小於3mm表示低風險;
  2. 如果大於3mm,則需進一步做羊穿或無創進行判斷;
  3. 如果大於6mm,表示風險極高,需羊穿或絨毛活檢進行精準確認。


第三次:21-24周

檢查項目:四維大排畸

檢測胎兒是否存在明顯的結構上的畸形和異常,如面部畸形、腦部畸形、四肢畸形、水腫情況等,檢測時間雙胎22周前,單胎24周前,基本遲於28周就不可再做,因為胎兒體積的增大使得在羊膜腔內再也無法自由活動如之前,檢測時難以看到全部,檢測效果不理想。



第四次:30-32周

檢查項目:

  1. 胎兒發育是否符合孕周;
  2. 繼續對胎兒進行排畸;
  3. 羊水情況是否合理;
  4. 胎盤成熟度是否理想;
  5. 臍帶纏繞情況;
  6. 胎位是否正常,基本來說這階段是定胎位的黃金時期,如果胎位不正可諮詢醫生進行轉胎位,否則就要做好剖宮產的準備;

第五次:36-37周

檢查項目:進行臨產前最後評估

基本與第四次內容大致相同,因為將近足月,也作為最後一次檢測,觀察羊水量和羊水情況、胎兒大小、胎位、胎盤成熟度、臍動脈血流情況,確認生產方式等,因此非常重要,畢竟只差臨門一腳,誰也不想功虧一簣。

我是小皮育兒經,一個關注孕產育兒知識百科的一孩之媽,感謝你的閱讀,如果你有更好建議,歡迎留言一起探討,方便的話加個關注哦,謝謝!

小皮育兒經


大排畸以後,為什麼還要再做至少2次B超?真的重要嗎?

懷孕期間要定時做一些檢查,這些檢查都是非常重要的,關係到能不能儘快的發現問題、儘快的去解決,所以不能偷懶、為了省錢而忽略這些。而且有的媽媽們可能在做完大排畸之後就覺得已經完事了,但是,一般來說還要再做兩次。

1、大排畸查的是什麼?

這主要是檢查臉部、頭部、頸部是否正常,而且還能檢查有沒有先天性的疾病。

2、為什麼還要做兩次檢查?這兩次檢查要檢查什麼?

後面的兩次檢查主要是檢查寶寶的位置是不是正常的、寶寶的大小和肚子裡的環境是不是正常的。第一次在30到32周檢查,如果位置不對可以進行調整,第二次在34到37周,如果環境不正常也可以進行調整。

3、有必要嗎?

當然有必要,胎位和羊水是否正常關係著嬰兒是否能夠順利的被產出,儘早檢查的話就可以儘早去調整,只要還沒有定型,就可以進行調整,可以挽救。

最後的兩次檢查是很重要的,所以不要圖省事就不做。

看J媽學堂主頁的微頭條,加入J媽粉絲圈,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重要呀!這就和今天吃了飯,不代表明後天都可以不用吃了一樣。寶寶在肚子裡是不斷生長的,需要通過B超去觀察他是否正常生長。可能有人會說沒做也沒事呀。對於整個社會,不健康的寶寶只是一小部分,對於一個家庭,確是百分之百的不幸。所以我在這裡建議寶媽們按常規流程產檢,規避生產風險。

後期的B超主要作用是什麼呢?首先是看寶寶的發育情況,頭圍、腹圍、肱骨長、股骨長都可以用來推測寶寶的體重,看看是否營養不良。胎兒體重過小的話,建議媽媽們多吃優質蛋白,比如瘦豬肉、鴨肉、魚肉,適當增加水果攝入。胎兒體重過重的話,對於生產不利,同時未來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率會增加,所以建議媽媽增加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等。

觀察雙頂徑的大小判斷能不能順利生產,如果大於骨盆橫徑的話,容易難產。

觀察羊水深度,清晰度。觀察有沒有臍帶繞頸,供氧困難。觀察胎位是否為頭位,有麼有胎盤前置。為了胎兒和產婦的安全,產檢不可大意。


阿卡醬醫生


大排畸是孕中期6個月左右對胎兒全身進行檢查的項目,而在此之後到胎兒出生通常還需要做至少2次B超,這是很重要的。

大排畸以後,為什麼還要再做至少2次B超


  1. 檢測胎兒發育情況:大排畸以後,還要做至少兩次B超是很有必要的。這是因為從懷孕6個月到胎兒出生,還有大概3個多月的時間,如此長的時間,如果不用B超檢測,就無法瞭解胎兒的發育情況,這其中的風險是很大的。

  2. 評估胎兒的體重:一般在孕34周左右會做一次B超來評估胎兒的體重,以便於指導孕晚期的飲食,而臨產之前做B超也要估算胎兒大概的體重,以便於更好得選擇分娩方式。

  3. 及時發現異常:大排畸之後,一般還需要做B超來檢查子宮內出現的異常情況。比如如果羊水量過少,胎兒很容易缺氧,但不做B超可能就發現不了。
  4. 為分娩做準備:臨產前做B超可以提前瞭解分娩時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便於提前做好準備,避免意外的發生。例如,如果胎頭過大,孕媽咪可能會發生難產。



總之,大排畸以後至少2次的B超檢查很有必要,當然也很重要,建議孕媽咪聽從醫囑,積極配合產檢。


學而時習之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