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評價特朗普和加拿大總理談判不和,回懟加拿大總理:“燒白宮的不是你們嗎”?

史殼郎先生


看來大家都集中在分析特朗普所說這句話可能對美加關係的影響上了,那我就主要談一下1812年戰爭吧。這裡特朗普所說的是1812年戰爭,所謂1812年戰爭是美國與英國及他們各自的盟友之間發生的一次衝突。


1812年戰爭

(上方英軍焚燬華盛頓特區後損壞的國會大廈;中右伊麗莎白高地的戰鬥中,受傷的伊薩克·布羅克(Isaac Brock)刺激了約克志願者;下左USS Constitution Vs. HMS Guerriere;下右1813年特庫姆塞之死:中右安德魯·傑克遜擊敗了英國對新奧爾良的襲擊)


事實上,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英美之間的領土和主權爭端仍然存在,而且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人口稀少,美國想要將加拿大囊括進美國,並期望加拿大人將美國看做是解放者。所以,美國在拿破崙戰爭期間宣稱英國侵犯了美國的主權,主張進行大陸擴張的詹姆斯·麥迪遜總統向國會陳述了美國對英國的不滿。1812年6月美國眾議院以79票對49票支持宣戰,美國參議院以19對13票支持宣戰。麥迪遜將美國的戰爭宣言簽署為法律。在這種情況下,戰爭在1812年6月18日爆發。雖然戰爭已經爆發,但是英美雙方都沒有進行充分備戰。當時英國忙於拿破崙戰爭,在北美的正規軍只有6000多人,其他剩餘一半的兵員基本上屬於加拿大民兵。而美國的正規軍也只有不到12000人,雖然開戰後,國會將正式批准擴軍到35000人,但素質堪憂,部隊戰鬥力不足。更不要說美國國內反對這次戰爭的聲音還比較大。


1812年戰爭時雙方的政府首腦:美國總統麥迪遜和英國首相利物浦勳爵


戰爭主要發生在四條戰線上,即大西洋、五大湖地區和加拿大邊境、美國海岸和美國南部州。戰爭中最出名的戰役是切薩皮克戰役,英軍在此次戰爭中最出名的行動是縱火焚燬包括白宮在內的華盛頓特區。這一行動發生在1814年8月19日到29日。8月24日,美國民兵在,華盛頓保衛戰中被英軍擊敗,麥迪遜總統被迫逃亡到弗吉尼亞,美國的士氣衰落,英國攻佔華盛頓後,縱火焚燬了包括白宮在內的華盛頓特區。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開始團結一致,在接下來的巴爾的摩戰役中,堅決抵抗英軍,今天美國國歌“星光燦爛的旗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創作出來的。最終1814年12月24日英美雙方簽署了《根特條約》,1815年2月17日,麥迪遜簽署了《根特條約》,1812年戰爭結束。


美國的1812年戰爭宣言


特朗普所說的1812年的戰爭就是這次戰爭,但是特朗普顯然亂說話。1812年戰爭是發生在英國和美國之間,焚燬白宮的也是英國軍隊。雖然,當時加拿大民兵參與了這次戰爭,但是當時的加拿大是英國的殖民地,加拿大民兵是作為英國軍隊的一部分而參加戰爭的,所以特朗普說“你們(指加拿大)難道沒有燒過白宮嗎”明顯弄錯了對象。這句話應該是對英國人,而非加拿大人說。畢竟,雖然加拿大民兵參與了對美國作戰,但當時加拿大還並非獨立的國家,只能說是英國軍隊所為。


1812年戰爭紀念碑

(多倫多,道格拉斯·庫普蘭,2008,描繪了一位比美國人更勝一籌的加拿大士兵;而且兩者都被描繪成金屬玩具士兵)


當然,1812年戰爭對於參戰各方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經過這次戰爭美國在心理上取得了完全的獨立,美利堅民族主義飆升。而且在美國對於這場戰爭的記憶是英國人在1814年焚燬了華盛頓,但對於美國在這場戰爭之前想要吞併英屬北美卻選擇性遺忘了。美國人記住的是在巴爾的摩,普拉茨堡和新奧爾良的勝利,認為1812年戰爭體現了美國的民族榮譽,強大的英帝國在面對美國時被羞辱,只能選擇謙卑。而在英屬北美,也就是今天的加拿大,他們認為1812年戰爭也是他們的勝利,他們宣稱通過這場戰爭成功的將英屬北美從美國的虎視眈眈中解放出來。特朗普受這種話來,實際上某種意義上體現了特朗普的那種自大,體現了特朗普對1812年戰爭具有著典型美國人的看法,即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羞辱了大英帝國,戰爭是一個完整的美國勝利,《根特條約》是“任何人所發生的最光榮的戰爭的光榮終結”。因此個人以為特朗普提到了焚燬白宮這件事,即體現了他的美國式的自大和傲慢,又體現了他對加拿大的羞辱。因此,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才會如此的憤怒。


焚燬華盛頓(1814年8月)


應該說,特朗普這一言論必然將會影響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關係。


hording


這就是特朗普,完全沒有一個超級大國總統的基本氣度風範。他能夠在跟鄰國領導人談貿易問題時像一個小孩子賭氣一樣情緒化的翻起歷史舊賬,這讓特魯多情何以堪?

關於加拿大攻打白宮,這個賬實在算的太遠了。因為那個時候的加拿大還算不上是一個國家,還只是跟前不久的美國一樣,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而已。只不過美國獨立了,加拿大卻沒有跟上腳步。

美國獨立了也就算了,還沒有把老東家英國放在眼裡,加拿大作為英國殖民地在英美開戰時自然只能跟著英國走,一起打美國。嚴格說來根本就不是加拿大攻擊白宮,而是英國攻擊了白宮而已。

所以特魯多無論多麼聰明也不會想到特朗普會拿這個事情摻和貿易問題,頓時一臉懵逼,不明所以。加拿大這些年對美國忠心耿耿,亦步亦趨,作為世界上領土第二大國家,基本上連獨立外交都談不上,從來美國說二,加拿大絕對不敢說一,就差沒有併為美國一個州了。

儘管如此,特朗普並沒有半分相讓的意思,只要這錢不是美國的,放在誰手裡都不行,這是有國際政治一來難得一見的自私。看上去給美國做一條狗都真心不易,不但不給骨頭吃,還得喊你去外面給他找點吃的回來。所以這一次,歐日加都有一點寒心。










謝金澎


一切都是為了經濟

1812年建國百年的美利堅合眾國看著歐洲被拿破崙搞的天翻地覆,英國人岌岌可危無暇顧及加拿大魁北克的殖民地,於是出動了軍隊跨過五大湖直入加拿大多倫多地區,美國軍隊人數上佔絕對優勢,可是訓練上和裝備上與英國職業軍人相差懸殊,駐防加拿大的3000英軍奮力抵抗住了5萬美軍的進攻,美軍士兵大多數是臨時招募的民兵和牛仔,雙方一接觸美軍就潰不成軍,被英軍一路追殺,英軍攻入了美利堅首都華盛頓火燒了白宮,如果不是美國軍隊在英軍援軍到來路上成功埋伏偷襲的話,美利堅合眾國早就灰飛煙滅了!



至此兩百多年過去了,美國人在兩次大戰後都有吞併加拿大的想法,可是為了制衡俄羅斯人,美國需要英國人做堅定盟友,也需要加拿大做緩衝戰略要地,所以資源豐富的五大湖區與加拿大共享。加拿大人憑藉著新聞紙和農業出口創匯,加上廣闊領土造就移民天堂,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即使美國人次貸危機重重,加拿大依然吃定美國人。

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準備開戰了

特朗普對自己盟友歐盟,墨西哥,加拿大徵收懲罰性關稅即是25%的鋼鐵鋁和10%鋁材鋁,理由是他們對美國出口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歐盟與墨西哥及加拿大表示這太荒唐了,紛紛準備反制措施,步調一致的對準了特朗普的選票倉庫州的農業及農副產品市場加收25%和10%兩檔關稅,同時反制規模也將與美國同步,另外會就美國肆意妄為的增加關稅壁壘的行為向世界貿易組織起訴。



加拿大總理是一個陽光青年,他就像本國的歌唱明星賈斯丁•比伯一樣得到了美國人民的信賴與支持,可是他卻傷了商人總統的心,特朗普對他說談感情傷錢,特魯多你需要反省一下,加拿大為了自己對美國出口順差都做了些什麼,私自提高政府貿易補貼損害了公平競爭環境,讓美國人民默默承受損失,甚至是某些產業瀕臨破產,不要指望美國人會啞巴吃黃連!

全球鋼鐵過剩

90年代日本人與美國人簽署了廣場協議,日本經濟泡沫迅速破滅,金融陷入惡性循環之中,實體經濟增長陷入停滯狀態,美國人通過石油與美元對標大發橫財。

1998年華爾街之狼索羅斯做空東南亞國家主權基金,利用東南亞國家黃金儲備不足和金融外匯監管漏洞,做空泰銖和越南盾及港幣,讓很多國家及地區陷入金融危機,直到現在泰國與馬來西亞還沒有恢復元氣。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對歐盟及日本韓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產生巨大影響。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 crisis)也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丙戌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次貸危機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

金融脫離了實體經濟,淪為了龐氏騙局的工具,失去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屬性,新興經濟體痛定思痛之後,開始規劃自己的實體經濟,紛紛提出製造業升級發展計劃,如德國的工業4.0,中國的製造業2025規劃,美國的再造製造業規劃等,這些規劃背後都需要國家安全來保障,那麼各國的鋼鐵及鋁材產業開始加足馬力提升產量,出於國家安全戰略考量,沒有國家願意共享自己鋼鐵與鋁材產量指標數據,於是產生巨大產能過剩壓力。

特朗普不願意美國作出對自己鋼鐵及鋁材產能過剩進行調整,那將影響到就業及稅收,這關係到自己2020年的選票,於是自己的智囊團隊殺氣騰騰拋出了懲罰全世界,救贖美利堅的新廣場協議方案。

特朗普對特魯多說:今年北美的楓葉不夠紅,那就賞你一丈紅吧!

特魯多說:我來自楓葉之國,給你點顏色看看!好嗎?


唐俊龍55398571


特朗普看不上特魯多,並非是因為個人恩怨,主要是因為雙方在執政理念和外交政策上的衝突和碰撞。在世界上能讓特朗普看上的領導人屈指可數,這也是為何特朗普會讓美國的不少盟友心寒了。作為曾經美國的好鄰居,加拿大有理由對特朗普更加失望。最能體現當今美國與加拿大緊張關係的便是特朗普與特魯多糟糕的私人關係了。

美國和加拿大兩國此前一直給外界呈現出和諧友好的雙邊關係。是好鄰居的典範。除了歷史原因和地緣政治的考慮,也來源於加拿大的國民特性和外交風格。加拿大是一個相對友好的西方國家,外交整體風格是溫和,重視美洲外交和對亞非拉的對外發展援助,外交,貿易和對外援助是其國際關係的三架馬車,2010年代初的機構改革也印證和加強了這一定位,自由貿易是加拿大的一個重要領域和外交目標,在其展開外交和對外援助的進程中會涵蓋推廣對外自由貿易的目標和原則。那麼,問題來了,兩個好鄰居為何要互掐呢?這要從特朗普對加拿大徵收鋼鋁關稅,挑起貿易戰說起。特朗普的貿易戰行為,是具有攻擊性的,既包括針對加拿大的貿易戰,也與加拿大積極推廣的自由貿易原則相互衝突,特朗普和特魯多的矛盾也就容易理解了。

在與特魯多一次電話爭吵中,特魯多質問特朗普對加拿大徵收鋼鋁關稅為何事關美國國家安全。氣急敗壞的特朗普一時語噻,怒髮衝冠地言道:美國白宮曾是加拿大人燒的。這鬧了一個天大的歷史笑話,美國白宮是英國人在1812年戰爭中燒的,加拿大人可不背這個鍋。撇開特朗普的歷史白痴特質不說,此事更為彰顯了特朗普與特魯多的嚴重不和,個性不合,政見更是不和。

特朗普與特魯多的關係迄今仍沒有緩和的跡象。在9月26日的聯合國大會午宴上,特朗普與特魯多依然沒有把手言歡。特朗普有意疏遠特魯多,更為大度的特魯多主動與特朗普寒暄,但二人也只是冷淡交流了幾句。正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10月1日,特朗普拒絕了特魯多要求會見的請求,明顯是對特魯多得羞辱。估計二人將來也很難形成融洽的關係了。美國與加拿大可能要繼續做尷尬的鄰居了。


睿恪煦


白宮是誰燒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特朗普在拉仇恨。

白宮是不是加拿大燒的?

1814年8月4日,英軍和加拿大民兵殺入華盛頓,火燒總統官邸,為了能夠連續燒兩個,還特地的養裡面搬了很多“燃料”,可惜後來只燒了一天,就下了一場雨把火撲滅了,戰爭結束後,為了遮掩被火燒的痕跡,把總統官邸刷成白色,此後總統官邸才改名“白宮”。

其實英軍和加拿大民兵不但燒了白宮,也燒了美國國會大廈。

那麼事情的真相是什麼?

當時英國和法國正在歐洲爭奪“霸權”,拿破崙想用法國在北美路易安那殖民土地賣給美國,以此拉攏美國對抗英國。

英國知道後,大力的給印第安人武器彈藥,給美國人制造麻煩,還利用海上的優勢對美國進行貿易襲擾,劫持美國近一千艘艦船,試圖封鎖美國海上貿易。

當時的美國領土很小,只有十三個州,美國一直希望向西擴張領土,但是英國堅決的阻止美國向西擴張,發展壯大。於是美國人堅定的認為,只有征服加拿大,才能驅逐英國在北美的力量,美國向西擴張領土才不會有阻力,因為英國一直通過加拿大方向給印第安人輸送武器對抗美國向西擴張的腳步。

所以美國人以“航海自由”的名字向英國宣戰,出兵加拿大。一度殺入加拿大的首都,並且進行洗劫,據說在洗劫加拿大國會的時候還搶走了一個獅子雕像,那座雕像是英國日不落帝國對加拿大統治的象徵。當然了美國在加拿大也是燒殺搶掠,比較出名的就是“多佛港暴行”。

1814年4月英國在歐洲擊敗了法國,拿破崙被流放,英國終於騰出手來了,把軍艦調往美國方向,英軍和加拿大民兵向美國進行報復式反擊。同樣在美國進行燒殺搶掠,所以就有了火燒白宮的報復行動。

2014年8月24日英國駐美國大使館舉報了一場紀念火燒白宮200週年的燒烤宴會,驚呆了當時美國的小朋友。

特朗普在談判不理想的時候怒懟加拿大總理“燒白宮的不是你們嗎?”

其實就是想用歷史仇恨來給加拿大施加壓力,潛在的含義就是要報復加拿大燒過白宮,特朗普滿記仇的,就問你們怕不怕。

其實特朗普莫名其妙的說這句話,不但是要給加拿大施加壓力,還可能會為他贏的選票。

特朗普現在是想通過擴張和加拿大的爭端,加劇和加拿大的緊張關係,讓加拿大感受到美國的壓力,尤其是軍事壓力,迫使加拿大屈服。

除此之外,特朗普還想通過和加拿大拉仇恨的方式,煽動美國國民情緒,轉移國內矛盾,把內部爭奪轉化為對外部的爭鬥,從而掌控國內輿論的節奏,為贏的未來選舉鋪路。

特朗普其實挺自私的,這樣做,如果激起了美國的國民情緒,對他未來的選舉的確有利,但是這樣會讓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留下不可消除的隔膜,增加雙方的不信任感。

加拿大面對特朗普的這句話,肯定會有危機感,加拿大以後肯定會對美國產生警惕。





一號風手


這叫“君子報仇,204年不算太晚”。雖然1814年火燒白宮的時候加拿大還沒有建國,但是當時打進華盛頓的英國聯軍確實包括了來自加拿大殖民地區的軍隊。所以,如果說燒白宮有加拿大的份,也不算過分。

簡單提一下歷史,1812年,美國獨立不久,繼續向西部擴張,而英國卻支持紅毛土著人抵抗美國的西進,因此英美兩國爆發衝突,美國對英國宣戰,號稱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1814年英軍率領北美殖民地(加拿大)軍隊和土著部落武裝一起打入華盛頓,一把火燒了包括白宮在內的很多政府大樓。這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次被外國佔領。

從這一點來看,雖然特朗普行事、說話有點瘋瘋癲癲,但是他內心之中還是一個知國恥、有仇必報的美國人。哪怕這是一句玩笑話,也代表了他內心深處對這些曾經欺侮國美國的外國人有一種恨。

只要特朗普心中有恨,哪怕在他的執政中表現出一點點,都有可能削弱美國和其盟國的關係。對世界政治天平的另一邊來說,就是一個好消息。


梅絲露


在特朗普的貿易大棒下,世界哀鴻遍野,就連美國最親密的盟友加拿大也不能倖免。近日,年輕氣盛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實在想不明白加拿大的鋼鐵與鋁怎麼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咄咄逼人地找特朗普討要說法,這可把特朗普逼急了,在電話裡甩了一口大黑鍋給特魯多——燒白宮的不是你們嗎?200年前,加拿大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根本沒有火燒白宮的權力,200年後卻被特朗普強行讓加拿大給前殖民者背黑鍋,氣暈了,與特朗普通完這通不愉快的電話後上電視喊冤,指責特朗普沒有對加拿大網開一面的做法是對於美軍並肩作戰的加拿大士兵的是一種侮辱!然而,噴完特朗普,加拿大根本無法阻擋特朗普的貿易戰車,必須乖乖地向美國繳納高額關稅,這是國家實力決定的無言的結局。

1、特朗普只認利益,不講關係,在他發動的貿易大戰中,最親密的盟友也難逃一劫!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當上總統後,仍然延續他的商人思維與做法——逐利是最高宗旨!只認利益,不講關係是他的行事準則!特朗普於今年發動的全球貿易戰,眼光並沒有只盯著非盟友,而是六親不認,連最親密的盟友也不放過,完全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做法。

面對特朗普開足馬力的貿易戰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實力阻擋,要麼舉白旗,按照美國的話去做;要麼被碾壓。美國的親密盟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等等等,看到特朗普通殺通吃的頑固做派徹底慌了,有的像特朗普求情,有的跟特朗普博感情,有的與特朗普拉關係,統統以失敗告別,紛紛怒羞成怒,站出來怒噴這個不可一世的地球大統領。然而,特朗普根本不予理會,志得意滿地我行我素,或許,他心裡的想法是:小樣,你們耍嘴皮子,我輸錢,看誰更爽!

2、特朗普肆意破壞自由貿易與多邊體系,是因為他深刻地認識到在一個集體裡,即使貴為老大的美國也是雙拳難敵四掌,同樣被規則束縛,無法按照自己的利益訴求與意志行事,不利於維護霸權。

曾經,美國是世界秩序與規則的創建者與維護者,對世界的進步與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由於無法解決自身的各種疑難雜症,百病沉痾,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的重擊下,世界霸主美國開始走上了衰落的不歸路。這才有“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吶喊,以及特朗普意外地進駐白宮。

特朗普並不是一個安邦治國的能人,而是一個卓越的薅人羊毛給美國止血的頂級商人。為了實現讓世界各國給美國輸血,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的,特朗普扛著美國優先的大旗,義無反顧地發動全球貿易大戰,肆意破壞美國先輩含辛茹苦建立的世界秩序、自由貿易與多邊體系,特朗普號貿易戰車在全球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為美國攫取了數之不盡的財富與利益。

特朗普為何要大搞特稿單邊主義?因為這樣他就可以憑藉美國別人望塵莫及的強大實力,單挑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沒有誰是唯一的霸主的對手。如果還留在多邊主義裡,美國再強大也抗禦不了眾國的群起圍毆。

特朗普只是美利堅這家合眾公司的高級職業經理人,他要的是利益,是政績,至於是不是能夠名垂千史不是他關心的事情。對他而言,短期利益大於天。這樣,他就能夠讓外債高過GDP的胖子美國一夜暴富,就能夠給他的支持者一個漂亮的答卷,這就夠了,因為劣幣特朗普卸任後,哪管美國與世界洪水滔天!


飛狼


很顯然,不懂歷史的特朗普又犯了一個啼笑皆非的低級錯誤,他張冠李戴,讓加拿大頓時躺槍。

火燒白宮的並非加拿大,而是另有其人

特朗普口中的火燒白宮指的是1812年英國入侵華盛頓的那場戰爭。1814年8月24日,在羅伯特·羅斯將軍的領導下,英軍取得了布萊登斯堡戰役的勝利,直搗黃龍、火燒白宮和國會。在美國曆史上,英國也是唯一一個入侵其首都華盛頓的國家。火燒華盛頓和白宮也是自美國獨立戰爭以來,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外國入侵併拿下了美國首都華盛頓。

1812年大火之後的白宮


一場暴風雨拯救了華盛頓

神奇的是,火燒不到一天後,一場暴風雨拯救了烈火中的華盛頓和白宮。英國發動襲擊不到一天之後,一場猛烈的暴風雨來襲,穿越了整個華盛頓中心,還刮跑了英軍的兩門大炮。暴風雨後,英軍撤回到船上,很多人還因為暴風雨受了重傷。因此,英軍對華盛頓的佔領只持續了26個小時就落荒而走。不過,過於猛烈的暴風雨也對已經奄奄一息的白宮造成了二次重創。

1812年英軍火燒華盛頓


折射特朗普對待盟友的不理智態度

特朗普的張冠李戴反映出特朗普對盟友加拿大的荒謬態度。一方面,特朗普對加拿大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中的強硬態度十分不滿,認為美國已經吃了虧,加拿大得了便宜還賣乖。另一方面,特朗普這樣攻擊加拿大,不僅不提加拿大曾經和美國並肩作戰的歲月,反而倒打一耙,這種言語明顯反映出特朗普內心深處對盟友的不敬,因此也讓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心寒不已。


以上是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轉發、關注!


臨冬大俠客


據外媒報道,在週三特朗普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討論有關制裁法案的時候,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理由表示要繼續制裁加拿大,並且引用了一條1962年以來幾乎沒怎麼用過的貿易法條款。特魯多立刻否認這會威脅到美國,特朗普回答說:“你們難道沒有燒過白宮嗎?”

1812年美國已經從英國手底下獨立出來,但是加拿大依然在英國人手裡面,時任美國總統麥迪遜發動了對加拿大英軍的進攻,妄圖在北美擴張領土,把英國人徹底趕出去。但是事實上美國因為種種原因戰敗,還被後來攻入華盛頓特區的部隊燒了當時的“白宮”,後來因為重建刷了一層白漆,因此被稱為“白宮”。但是後來加拿大獨立,美國成為世界老大,這件事情早就被美加兩國淡化。


特朗普這一次提出“火燒白宮”的事件是被逼急了。加拿大是受美國製裁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加拿大被美國宣佈鋼鐵、鋁材制裁以後,特魯多自然是十萬個不願意,並且攢了一肚子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面對加拿大總理的質問,特朗普反駁不過,只好半開玩笑的提到“火燒白宮”以證明自己觀點。另外現在的加拿大完全不會對美國構成威脅,特朗普之所以引用62年貿易法條款,不過是為自己實施制裁找個藉口。

政治技巧極不成熟,特朗普這一言論立刻引起了特魯多的強烈反對。特朗普嘴巴大這一毛病始終沒有改,加拿大在美國盟友裡面的地位毋庸置疑,加拿大和美國現在誰也不能離開誰,但是特朗普卻特異挑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疤痕,看來只有歐洲國家遠離美國還沒有達到特朗普的目的,特朗普這是要把北方的鄰居也得罪了。

在會議結束之後,特魯多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的士兵在二戰、阿富汗戰場並肩作戰,特朗普的說法是對我們的羞辱。”其中不難看出特魯多的憤怒,特朗普現在如果繼續一條路走到黑,未來美國和盟友的關係上的裂痕,恐怕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另外說句題外話,特朗普言語之間的味道,到有一種窮小子(第二次獨立戰爭失敗被攻破首都)翻身之後,對以前敵人的羞辱和諷刺。(透露著弄弄的傲慢)

虎賁軍huben


這就是特朗普,大嘴的外號可真是沒白叫。1812年戰爭,就是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是美英之間的戰爭,歷史上還沒人將其稱為美加戰爭。

特朗普在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週三(6月5日)的貿易談判中指責加拿大威脅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並提到:你們難道沒有燒過白宮嗎?


特朗普拿1812年戰爭說事,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那就是一場美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結果美國戰敗:被英軍攻入華盛頓,一把火燒了總統官邸(那時候還不叫白宮),若不是當時的第一夫人多莉•麥迪遜,在逃跑時帶出了華盛頓的肖像、《獨立宣言》的原件等,現在的《獨立宣言》就只剩下副本了。

這場戰爭始於1812年6月18日,是美國獨立後發動的第一次對外侵略戰爭——妄圖佔領加拿大,把英國人趕出加拿大,實現領土擴張。美國的藉口是:維護航行自由,英國威脅到了美國西部安全。美國為這場侵略戰爭付出了1.5萬名士兵死亡的代價,最後與英國簽訂了《根特條約》,恢復了戰前的邊界。



特朗普這麼說,真不知道他是對這段歷史不瞭解,還是故意把“火燒白宮”的帽子扣在加拿大的頭上。是英國人率軍攻入了華盛頓,“火燒白宮”的命令也是英國人下的,說加拿大放火燒了白宮?特魯多應該懟回去:美國人要不是入侵加拿大,又怎麼會被人燒了白宮?


如何對特朗普進行評價?

第一,無知。無論特朗普的目的是什麼,這麼說的理由是什麼,他的這種言論只能表現出他的無知。

第二,無賴。200多年前的事,拿出來為今天美國的行為辯護?這就是無賴的行為。

第三,幼稚。加拿大自獨立後,一直都是美國的盟友,特朗普如此言論,太過幼稚——只有小孩子間的吵架,才會去翻舊帳。

第四,霸道。特朗普這是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除了霸道,還是霸道。

第五,大嘴。這好像就不用說了,腦袋一熱,什麼話都能說出口,不管真假,不計後果。

美國優先,自然以美國這位大哥的利益為重,至於那些兄弟的利益?不在我們這位“最偉大的總統”考慮範圍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