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做到遠離結直腸癌?

甦醒的記憶160112291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食用食物,“證據顯示,有40%的癌症病人是因飲食不當而引發,這其中就包括大腸癌(結直腸癌)。”我國居民飲食不當的突出特點是糖、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等攝入過多,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等明顯缺乏,以及在高熱量攝入同時伴隨運動過少等情況。保持理想的體重是預防大腸癌的第一步,注意從以下七種飲食習慣做起。

  不吃隔夜飯

  都市人少吃醃製品,不要吃隔夜飯,多吃五穀雜糧等膳食纖維高的食物。老年人不要貪圖一時的節省換來更大的經濟負擔,因為隔夜飯菜不新鮮,尤其夏天容易滋生細菌,吃了以後容易引發腸胃疾病,為大腸癌種下隱患。

  生吃蘿蔔

  蘿蔔具有特有的辣味,生吃可以幫助消化、健胃消食、增加食慾。而且蘿蔔含有較多膳食纖維,可以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胃蠕動,使人體減少洗手廢物中的有毒和致癌物質,預防腸癌的發生。

  多吃澱粉類食物

  英國劍橋大學營養學家賓漢姆曾分析研究十二個國家的飲食習慣和患癌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食用澱粉類食物越多,小腸、結腸和直腸癌的發病率越低。據介紹,常見的澱粉類食物包括穀類、豆類、根莖類食物(如馬鈴薯、芋頭、地瓜、南瓜、蓮藕等),還有澱粉含量高的水果(如香蕉、大蕉、蘋果、棗、桃子等)。

  合理補鈣

  由於鈣質能吸收和結合腸道中的脂肪、膽汁酸等致癌物;鈣質還會調控細胞生長,從而起到預防腸道腫瘤的作用。“每天從飲食中攝取超過412毫克鈣質,從補鈣產品中攝取至少800毫克鈣質的女性,患直腸癌風險降低46%”。補鈣重要,但不是越多越好,建議正常人每天鈣攝入量不要超過2000毫克,主張通過食物(蝦米、海帶、黑芝麻、花生以及豆類、豆製品)補鈣,一瓶250毫升的牛奶即可獲得250毫克的鈣。

  喝綠茶飲紅酒

  每天適量喝紅酒、綠茶。喝紅酒要警惕假紅酒。綠茶含有多酚物質可以減少患結腸癌的幾率,每天喝上兩杯有好處。

  慎用減肥藥

  “由於長期服用減肥產品,結腸黑變病患者開始激增,而結腸黑變病患者,30%可發生結腸癌。”便秘和長期口服瀉藥是目前公認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尤其以服用蒽醌類藥物為主。

  食用橄欖油

  國際公認,橄欖油可以抗衰老,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大腸癌,其所含的歐咪伽—3對多種腫瘤都有抑制作用,是人體內必需的脂肪酸之一,只能從食物中獲取。


健康養生週刊


大腸是人體消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腸主要分為結腸和直腸兩部分,結腸是大腸中從盲腸到乙狀結腸這一段,它的功能是儲存、分泌黏液,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形成和輸送糞便。結腸黏膜內有杯狀細胞,可分泌鹼性液體,保護結腸黏膜,潤滑大便,以助排便。結腸的吸收功能以後半結腸為最強,主要吸收水分與鈉,也吸收少量鉀、氯、尿素、葡萄糖、氨基酸與一些藥物。結腸不產生酶,無消化作用,結腸內有很多細菌以幫助消化。直腸是大腸的最後一部分,與肛門相通,其作用是儲存糞便,具有產生便意、控制排便、分泌等生理功能,當直腸中的糞便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向大腦發出通知,人就會排出糞便。結直腸癌,一般也稱為大腸癌,包括結腸癌、直腸癌,是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想要遠離結直腸癌要從以下幾方面預防:

(1) 初級預防 初級預防的目的就是預防健康人群罹患結直腸癌。下面幾點有一定預防作用:

① 加強身體鍛鍊;

② 防止生物鐘的紊亂,不生悶氣;

③ 控制體重,避免超重、肥胖;

④ 戒菸、戒酒;

⑤ 飲食方面少吃含動物脂肪較多的紅肉,多吃乳製品及高鈣或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吃醃漬食品;

⑥ 多吃高纖維食物(蔬菜)。

⑦ 另外,富含硒、β-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 等食物並不能降低患癌風險,甚至維生素E 還有增加患大腸腺瘤的可能。

(2) 藥物預防

①非甾體抗炎藥能減少結腸腺瘤的發生,而其中的昔布類可治療家族性腸腺瘤,故考慮此類藥物有預防結直腸癌的作用;

②氨基水楊酸及5- 對氨基水楊酸鈉可預防結直腸癌;

③熊去氧膽酸可降低男性結腸腺瘤惡化的概率;

④口服他汀類藥物5 年以上者患結直腸癌概率可能減低;

⑤絕經後行激素替代治療的女性可能帶來實質性的降低結直腸癌風險益處,但是可能造成已患腸癌女性病情的進展;

⑥抗性澱粉有預防結直腸癌的功效。

(3) 炎性腸病

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者結直腸癌發病率高,而熊去氧膽酸可治療以上疾病。

(4) 家族史及篩查

有家族史的人患結直腸癌的概率較高,因此家族史的篩查就很重要了。美國胃腸病學會建議年齡超過50歲者如有以下情況,須每10年行一次結腸鏡檢查:

① 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中有1人患結直腸癌或高危腺瘤者;

② 腺瘤大小超過1 釐米者,或伴高度異型性增生;

③ 診斷腺瘤時年齡超過60歲者。

建議年齡超過40歲,或明確診斷的時間比其患結直腸癌的最年輕親屬的年齡小10歲者,如有以下情況,須每5 年行一次結腸鏡檢查:

①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中有1 人患結直腸癌或不到60歲時即被診斷為進展期腺瘤;

②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中有2人患結直腸癌或高危腺瘤。家族中如有人患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遺傳病者,就建議行基因檢測。檢測癌胚抗原(CEA)、CA19-9 等血清腫瘤標誌物,亦可提高結直腸癌的檢出率。到60歲時即被診斷為進展期腺瘤;

便潛血試驗應用廣泛,因此提高了結直腸癌的早期發現率而終將結直腸癌的死亡率降低了15%~ 33%;而免疫化學便潛血試驗,更加準確,但較昂貴。

美國胃腸病學會建議:

①無結直腸癌家族史者,50歲以後每10年查一次結腸鏡,且可每年行一次免疫化學便潛血試驗;②如患者拒絕行結腸鏡,則可選擇每5~10年行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或每5年行一次CT 結腸成像。推薦應用免疫化學便潛血試驗方法行癌症檢測。

(5) 監測

結腸鏡可發現及鑑別結直腸癌,並能切除息肉。有3 枚及以上腺瘤,並至少有1 枚的大小超過1 釐米者被視為高危人群,3年內均需行結腸鏡。通過結腸鏡切除至少1 枚大小超過5毫米的息肉,就能降低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所以結腸鏡對腺瘤及息肉的監測非常重要。


康愛在線


分享一張圖片,簡單易懂,快快學起來。


普外科曾醫生


遠離結直腸癌藥做到以下預防工作:

預防結直腸癌可以通過減少、消除結直腸癌的致病因素,抑制正常細胞的癌變過程。具體如下:

① 減少能量攝入:能量攝入與結直腸癌發生有關。大部分的研究表明,總的能量攝入與結直腸癌危險性有關係,無論攝入的能量是蛋白質、脂肪還是碳水化合物。減少能量的攝入有可能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

② 減少脂肪與紅肉攝入:結直腸癌的發生與動物脂肪和肉類密切相關,有研究表明高脂攝入者結直腸癌發生風險是低脂者的3.26倍。而肉類中攝入紅肉是結直腸癌發生的一個強的危險因素。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別是儘量少吃煎烤後的棕色肉類,有助於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機會。

③ 增加水果、蔬菜和膳食纖維:纖維素能增加糞便量,稀釋結腸內的致癌劑,吸附膽汁酸鹽,從而能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流行病學資料表明,最高果蔬攝入者結直腸癌發生風險僅為最低者的一半。因此在平時的飲食,應該儘量多攝入蔬菜、水果、纖維素,合理飲食,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

④ 維生素與微量元素:有研究表明,補充維生素A、C、E能使腺瘤患者的結腸上皮過度增生轉化為正常,但目前資料並不支持用抗氧化維生素來預防結直腸癌。葉酸能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病,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另有研究發現,增加鈣和鎂的攝入可能能降低結直腸癌發病率,但目前研究還不甚詳細。

⑤ 膳食抗致癌原:膳食中的大蒜、洋蔥、韭菜、蔥中含有的硫醚;柑桔類含有的萜;葡萄、草莓、蘋果中含有的植物酚以及胡蘿蔔、薯蕷類,西瓜中含有的胡蘿蔔素,都被認為是能夠抑制突變,具有抗癌作用。尤其是大蒜,有研究表明,大蒜是具有最強保護作用而使人們免患遠端結腸癌的蔬菜。

⑥ 改變生活習慣:戒酒、戒菸,多運動,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體力活動過少是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減肥和鍛鍊能起到預防結直腸癌的作用。

⑦ 藥物服用:許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者,結直腸癌發病率降低。但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的用量、用藥時間、長期應用所致的副作用也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⑧ 治療癌前病變: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有結直腸癌或腺瘤的個人或家族史者,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增高,通過普查與隨訪,儘早切除腺瘤,治療結腸炎,可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尤其是對於有家族史者,通過遺傳學檢查,篩查高危人群,進行結腸鏡檢查,是結直腸癌預防工作的重要方面。

以上就是吉利德康關於結直腸癌的原因、危害及預防給出的相關介紹,由於結直腸癌的治療難度大,因此不能大意,關鍵是對結直腸癌要有積極配合的態度,同時保持好心情,同時生活中結直腸癌的預防工作也必不可少。關注頭條號 吉利德康,更多健康知識與您分享。


用戶53360287239


剛好這幾天有個臺灣主持,人稱“豬哥亮”的謝新達,因大腸癌離世。這種惡性腫瘤,是結直腸癌的統稱,實實在在的隱形殺手,這個惡性腫瘤,早期幾乎一點徵兆都沒有,而後病人一出現便血,就意味著晚期了。


結直腸癌是腸壁惡性腫瘤細胞,有1/4的病人在確診時候,就已經出現擴散,整體的5年生存率約是6%,但比較喜人的是,早期的患者,在經過手術後,5年生存率會高達74%。

目前防治結直腸癌也非常簡單,主要是有二早,即早發現,早篩查。

第一、要早發現:

1、早期排便習慣會改變。如出現腹瀉,便秘,或者兩者交替的情況。反覆出現要檢查。

2、腹部不適。在結直腸癌增殖的時候,會導致腹部脹痛,或者隱痛,但卻又沒有腸胃道症狀表現出來。

3、出現便血。這是因為結直腸癌腫瘤表面與大便摩擦,進而導致便血的出現,而且便血量會隨時間增多。

4、出現貧血。腫瘤的增殖需要血液供應,如果貧血越來越嚴重,並伴隨以上症狀,需警惕結直腸癌。

第二、養成定期檢查習慣

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如果發現有息肉,就要及時手術切除,以減小其癌變的風險。

這是因為大多的結直腸癌都是因腸道息肉癌變而來,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是癌變成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在10年以內,有1/6的可能會癌變。因此建議要定期檢查,一旦發現息肉要及時切除,如果能發現早期病變,患者的生存率能達到90%以上。

除了二早,防癌抗癌的調理也需跟上:主要是指針對癌症患者的專門調理,其中以補充微量元素硒為主。這是因為微量元素硒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


首先說硒防癌:

對於有息肉的高危人群而言,補硒能降低癌變風險。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癌症中心曾進行為期13年的“硒防癌”臨床試驗,得出結論:每日補充200微克硒,癌症死亡率下降50%,癌症總髮病率下降37%。其中有3種癌症發病率降低最為明顯:前列腺癌下降63%,結、直腸癌下降64%,肺癌下降46%。


其次談硒抗癌:

我國化學教課書(九年級下冊96頁)以及高等院校醫藥教材(微量元素與健康262頁)有明確寫出:"硒能抑制癌細胞生長及其DNA RNA和蛋白質合成,抑制癌基因的轉錄,干擾致癌物質的代謝"。

國內大量癌症臨床醫學研究也表明,補硒能幫助癌症患者穩定病情,降低復發轉移的幾率。同時也能緩解放化療副作用反應,提升免疫,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最後說補硒方式:

一般適合人體吸收利用的是有機硒,而據《人和動物的微量元素營養》一書指出,在所有的有機硒裡面,麥芽硒的人體吸收最好,因此補硒不妨補充麥芽硒。主要分食補和藥補,藥補是口服硒維康 口嚼片等麥芽硒製品。食補是指日常生活多吃蘆筍,蘑菇,牡蠣,海產品等富含硒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