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高鐵第一股”開啟鐵路資產證券化大潮

世界高鐵看中國,中國高鐵看京滬。2020年1月16日上午九點半,隨著一聲鑼響,“中國高鐵第一股”京滬高鐵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開盤迅速大漲43.2%,市值一秒鐘增長了1036億元。截至收盤,漲幅收窄至38.73%,報6.77元,總市值3324.51億元。

作為中國最賺錢的高鐵,京滬高鐵未來增長空間如何?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滬高鐵公司”)董事長劉洪潤在現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會有更好的成績。未來將從線路型企業向路網型企業過渡。在資本運作方面,會對併購和重組項目進行密切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京滬高鐵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不僅預示著其本身邁上了新的發展高點,也標誌著我國鐵路資產資本化、證券化、股權化實現了重要突破,國鐵企業直接融資邁出重要一步,鐵路資產有望迎來上市潮。

“最賺錢高鐵”掛牌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京滬高鐵公司是2007年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核心資產京滬高鐵全長1318公里,於2011年6月30日開通運營,縱貫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等七省市。2017年9月21日,復興號在京滬高鐵實現時速350公里的商業運營,是世界上技術標準最高、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的高速鐵路。截至目前,京滬高鐵已安全運營超過8年,累計發送旅客超過11億人次。

2019年10月22日,京滬高鐵首度報送招股書,11月14日首次上會順利通過,累計用時23天,打破工業富聯創下的36天最快IPO審核紀錄。

京滬高鐵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示,其發行價為4.88元/股,首次IPO募集總額306.74億元,規模僅次於郵儲銀行,在近十年的A股歷史上位居第二。發行市盈率為23.39倍,突破了A股主板IPO市盈率23倍的“紅線”。

據瞭解,人民日報、易方達基金等21家國有資本、扶貧投資基金、戰略配售基金積極參與了京滬高鐵戰略配售,獲配30.74億股,其中6只戰略配售基金獲配7億股,佔戰略配售股數的22.73%,成為京滬高鐵重要的戰略投資者。

京滬高鐵公司為何會受到如此青睞?劉洪潤表示,京滬高鐵連接“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優質的高速鐵路資產。

自2014年以來,京滬高鐵已連續5年實現盈利,被譽為“中國最賺錢高鐵”。京滬高鐵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京滬高鐵分別實現營收262.58億元、295.55億元、311.58億元和250.02億元;同期,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79.03億元、90.53億元、102.48億元和95.2億元。

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京滬高鐵預計2019年淨利潤110億元至120億元,同比增長7.34%至17.1%,按此估算,預計2019年京滬高鐵日賺3014萬元至3288萬元。

“京滬高鐵是核心資產中最閃亮的一張名片,它的上市意義非常大。如果把京滬高鐵比作一根銀線的話,把沿途24個車站比作珍珠,等於把24顆珍珠串在一起,做成了一條非常漂亮的項鍊。我相信沿途的經濟發達地區、成長好的地區,也會反哺京滬高鐵,我們對京滬高鐵接下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作為京滬高鐵公司的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中信建投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常青在上市現場接受採訪時表示。

未來密切關注併購重組

高鐵第一股、閃電過會、最賺錢高鐵……種種標籤讓京滬高鐵這隻“巨無霸”股票受到高度關注。不過,投資者更關心的問題是:京滬高鐵未來還有增長空間嗎?

“我們有信心,因為京滬高鐵是鐵路最優質的資產,我們相信還會有更好的成績。”劉洪潤在現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於京滬高鐵公司來說,在緊緊跟隨國家政策的同時,未來運營水平、管理水平、安全水平上都練好核心競爭能力,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安全保障水平,回報社會和股東。

“定價、成本、產能和再投資,將是未來影響京滬高鐵經濟回報的四個核心變量。”國泰君安的研報指出。東北證券分析師瞿永忠也認為,京滬高鐵未來的產能仍有10%的成長空間,高鐵客運定價已具有自主權,募集資金擬收購京福安徽公司,短期盈利受影響,長期業績轉好。

根據招股書,此次京滬高鐵募集資金全部用於收購京福安徽公司65.08%股權,收購對價為500億元,這意味著京滬高鐵還需自籌193.66億元。

據瞭解,京福安徽公司主營業務為高鐵旅客運輸,是合蚌客專、合福鐵路安徽段、商合杭鐵路安徽段、鄭阜鐵路安徽段的投資、建設、運營主體。

“我們的發展規劃是,通過收購京福安徽公司,從原來的線路型企業向未來的路網型企業過渡,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立足運輸主業的同時,積極拓展各種多元化經營,打造最先進的鐵路運輸企業。”劉洪潤解釋稱。

他進一步表示,首先,京滬高鐵的本線能力在徐州到蚌埠段有飽和,收購京福安徽公司後,從西邊來的車將不再經過徐州,京滬高鐵北線的能力就會提高,整體協同能力就有了。其次,京福安徽公司處在南北通道和東西通道的交叉點上,是個絕佳位置,所有車都要從這裡過,收購後對於京滬高鐵公司的成長很有幫助。此外,安徽省是長三角潛力最大的省份,收購京福安徽公司後,整個長三角地區都有所擴展,這也是國家下一步重點發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1月至9月,京福安徽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約17.66億元、13.8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12億元、-8.84億元,合計虧損超過20億元。

對於後續如何改善京福安徽公司的經營情況,劉洪潤表示,正在研究採取各種措施,相信應該很快就會見到效果。

業內人士認為,後續還應關注的是京滬高鐵未來的資本運作。對此,劉洪潤表示,對所有併購和重組項目都會密切關注,結合公司的情況進行充分論證,經過股東會和董事會決策後,如果有這類項目一定會及時向社會披露。目前暫時未有其他優質的高鐵裝入京滬高鐵平臺的計劃。

鐵路資產將迎上市潮

“京滬高鐵具有強勁的盈利能力,這也意味著京滬高鐵的上市並不是為了單純募資解決經營過程中資金短缺問題,意義還在於推進中國鐵路資產證券化。”長江商學院大企業治理與創新中心研究員李錦指出,中國鐵路系統總共8萬多億元的資產,2.5萬億元的淨資產,相比美國、日本鐵路資產證券化的83%和60%的水平,中國鐵路系統的資產證券化率依然很低,僅有2.23%左右,還有大量的優質資產未上市。隨著鐵路改革的推進,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鐵路資產走向資本市場。

在今年國鐵集團年度工作會議上,國鐵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陸東福表示,2020年要繼續推動優質資產股改上市和上市企業再融資。確保京滬高鐵、中鐵特貨、金鷹重工、鐵科軌道公司等企業股改上市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果,研究探索區域鐵路公司、設計集團公司等重點企業股改上市工作。充分利用既有上市公司,推進資產併購重組,盤活存量資產。

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桂章表示,京滬高鐵作為中國高鐵品牌標杆,1月16日登陸A股掛牌上市,標誌著鐵路資產資本化、股權化、證券化取得重要進展。作為京滬高鐵的國鐵集團出資者代表,中國鐵路投資公司在資本市場將開啟新的局面,未來還將承擔國鐵企業股改上市任務,將履行好股東職責,積極支持京滬高鐵公司依法依規治理。

下一個離上市目標最近的國鐵企業應該是鐵科軌道公司,其主營業務是以高鐵釦件為核心的高鐵工務工程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9年11月25日,上交所受理了這家公司的科創板上市申請。

中鐵特貨也於2019年9月開啟上市輔導工作。中鐵特貨是國鐵集團三大直屬專業運輸公司之一,主要從事商品汽車、大件貨物、冷藏貨物的鐵路運輸。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淨利潤為5.76億元。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