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香港電影全盛時期代表男星,兩位去世,只有最後一位不是影帝

在香港電影曾經的盛世中,香港電影人並未缺失危機意識,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就有圈內人曾發出過“香港電影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的聲音,正當大批香港電影人在好萊塢尋找更大的市場時,然而後院已經起火,在迅速崛起的韓國電影面前,香港電影在亞洲市場的優勢損失殆盡。失落,強烈的失落,帶來了內心強烈的失衡,因為就在不到十幾年前,整個亞洲電影市場只有一個品牌:

香港製造。但失落與失衡也阻止不了香港電影日暮江山的現實。

今天小編帶領大家一起追憶香港電影最後的繁華,我們記憶中的那些男神。

香港電影全盛時期代表男星,兩位去世,只有最後一位不是影帝

千面影帝——梁家輝

他風趣幽默,相貌骨骼稜角尖銳,卻搭配得極有性格,雖不俊也不帥但卻格外英氣勃發。他多變,你完全看不透他是哪一類演員,他搞笑不比周星馳遜色,演的狠毒冷酷卻也多情難禁的政客讓你難辨真假,他胃口脾氣極佳,從不對角色挑肥揀瘦,只因為他深信自己可以挑戰任何難度,他那完美情人般的臀部名動天下,可他不為名聲所動,依然我行我素,在他看來名氣不過是過眼雲煙,他像孤傲不群的東邪似的難以捉摸,你根本無法猜測他下一步會怎麼做。

他不求名,演戲只是他的職業,他就是天上緩緩流溢的浮雲,你看得到他卻永遠也不可能抓住他,因為他始終離你是那麼的遠,可望而不可及,他是一片感性變幻的白雲,你永遠把握不到他的行蹤,在風的助力下他輕鬆自在可能任意漫遊,他實際而又簡單,直接但又含蓄,他擁有極強烈的人格魅力讓你為之著迷。

香港電影全盛時期代表男星,兩位去世,只有最後一位不是影帝

功夫皇帝——李連杰

徐克稱李連杰為“中華之寶”,更多的人則稱李連杰為“功夫皇帝”,都是相當傳神的形容,這是因為李連杰的武功是純中國式的,而且這種中國式的功夫並不基於實戰技巧,而是取其神而舍其形的。李連杰的武術充滿了中國武術的神韻、高貴、典雅、雍容大方,是中國文化的最佳武術代言人。李連杰拳腳優雅美妙的韻味不必多說,更像是宋詞的意境,巧妙而華麗,變化多端,大多溫柔平和而不具有攻擊性。

2010年9月12日,李連杰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面對面》採訪時透露,從05年籌備“壹基金”以來,他一直就是真孫子,遇到重重困難,到處求人,但他從未退縮;他曾希望一位身價上百億的朋友能多捐點錢,但其一番辛酸感言讓他頓悟,堅定創立“壹基金”每人一塊錢的想法,他夢想壹基金能獨立成長,不依賴憐憫和人情。

香港電影全盛時期代表男星,兩位去世,只有最後一位不是影帝

天才演員——梁朝偉

過分帥氣的外表總會讓人誤以為他是落魄的貴族,氣質超然,神情淡定,眼神憂鬱,卻成就了熒幕上諸多經典角色的男人。一位深沉內斂又充滿激情,豪情萬丈卻又謙虛自省,眉宇間極盡寫意,神態中盡顯精彩的男人,迄今為止,他是香港影壇唯一奪得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的影星,他就是當今叱吒華人影壇的風雲人物——梁朝偉。從影二十多年來,簡單而內向的梁朝偉,將各個年代各種性情的人物演繹的形神畢現,扮演的角色無論是江湖俠客還是花心大少、憂鬱情人抑或是黑幫混混,他那份專注的神情皆能獲得觀眾的認可。即便是陳腔濫調的商業電影,因為有了他的參與就讓觀眾看到了亮點。

梁朝偉以他非凡的演技賦予完全不同的人物以不同的神韻,在自己鍾愛的電影世界裡,演繹人生的榮辱起伏,真切地表現出他熾熱的情懷。而他那深藏不漏、冷峻深沉的表演早已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融外在演技於內心,化個人魅力於無形,不張揚,不急功近利的梁朝偉更是以五次金像稱帝震驚影壇,成為當今的影壇巨星。

香港電影全盛時期代表男星,兩位去世,只有最後一位不是影帝

藝人楷模——劉德華

如今,在當年的巨星逐漸老去之時,劉德華仍然在延續不老的神話。30年來,即便是在香港電影的低谷和華語樂壇的低潮期,劉德華都沒有離開過觀眾和歌迷的視線,他一直在努力,從不好高騖遠,一直勤勤懇懇,為喜愛他的人帶來快樂,對於這樣一個男人,你可以不喜歡他,但你很難找到討厭他的理由,正如香港影評人張偉雄所說,“劉德華一直在成長,他一心一意要走出自己,挑戰自己的未曾與不能,是一個偶像不斷跟過去的階段說再見,他的堅持以及成長,都是香港電影目前值得珍重的品質,回顧他的歷程,正是為下一頁香港電影而寫的導言。”

香港電影全盛時期代表男星,兩位去世,只有最後一位不是影帝

喜劇之王——周星馳

一副普通的相貌和孱弱的身體,往往成為他自嘲的對象,對電影的熱愛使他甘願作踐自己來博取觀眾的粲然一笑,他用自創的自成一家的無厘頭方式,向人們推銷了童話夢想和電影的同時也推銷了自己,他獨特的語言被大肆流傳成為華人青少年口中的常用語,也許此時此刻他更恍如一位文化大師似的以絕對權威推廣著自己的創造,他製造的每一個小丑變英雄的童話給了庸碌的世人一個個夢想。

他是個奇特的人,有人封他為後現代大師,他卻向世人告白,其實我是一個演員,他像個哲學家地探討肯定一切,卻在頃刻間推翻,在他手裡哲學被搞笑的方式表達出來,真理淪落為謬論,他告訴我們,他有一個夢,就是將中國功夫推廣到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而且能為之奮鬥拼搏。是他告訴了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堅持,他為我們帶來了生活裡欠缺的快樂開心,他是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

香港電影全盛時期代表男星,兩位去世,只有最後一位不是影帝

演技之神——周潤發

和所有偉大的影星一樣,周潤發印證了一個時代,一個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風衣墨鏡,冷血雙槍,陽光微笑,都封存在膠片之中,當我們回首尋望的時候,發哥已被刻為一個時代的座標。《喋血雙雄》裡周潤發對朱江說:“這個世界變啦,我們都不再適合這個江湖,因為我們太念舊啦!”。從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到現在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這個世界比任何時候變得都快,大家以身段靈活而自矜,看,我多麼能適應這個世界,當你沉下心來細想時,也許那些不變的部分才彌足珍惜。

香港電影全盛時期代表男星,兩位去世,只有最後一位不是影帝

影壇大哥——成龍

單看成龍的長相就充滿了草根氣質,柔和的臉部輪廓和樸實的面容,有點鄰家男孩的陽光感覺。功夫巨星李小龍去世之後,沒有人能延續他在銀幕上的神話,這時候成龍在吳思遠和袁和平的幫助下,憑藉《醉拳》、《蛇形刁手》等作品開創了功夫喜劇電影,並且從此大行其道。銀幕上的成龍粗獷豪邁,義薄雲天,他的電影追求高難度,大場景,為了滿足觀眾對自己的期待,他不斷親身上陣挑戰高危動作,但新聞裡的成龍又會因“失言”常常招致外界的不理解,甚至負面報道。

這位不介意嘲笑自己鼻子大的國際動作巨星主演過太多英雄電影,但他不是打出一拳會捏緊拳頭擺造型,被打一拳會酷帥啐一口,以示輕蔑的硬漢英雄李小龍,也不是衣袂飄飄動作優美如舞蹈的儒雅式英雄李連杰,電影裡成龍打出一拳就會痛得甩手,經常在各種尷尬境地裡連滾帶爬,也許就像他總結的那樣:“大多數動作片裡的英雄都是一部完美的格鬥機器,一個難以受傷戰無不勝的殺手,而我在影片裡自始至終都被打得很慘,你失敗、失敗、再失敗,然後憑藉某種運氣最終設法取勝,那才是真正的生活。”

香港電影全盛時期代表男星,兩位去世,只有最後一位不是影帝

風華絕代——張國榮

張國榮演過56部電影,影迷或許難以記起他的全部角色,但每一部電影卻都傾注了他的足夠心血,通過分析他較為分散的角色類型,會驚人的發現,他那些最令人著迷的銀幕形象是最離經叛道的,並非循規蹈矩。正如他的感情和他的離去一樣,在他逝世後的十多年,這些個性鮮明深入人心的角色,仍然賦予他以永恆的生命力。

十六年前他縱身一躍,卻在世人面前留下永恆的美的形象,我們永遠也不會看到他皺紋滿臉、白髮蒼蒼的樣子,但我們會永遠記得宋子傑、程蝶衣、寧採臣。無論是音樂、電影還是他的為人處世,會發現他身上有一種超越時間侷限的永恆魅力,這種渾然天成的帶有強烈風格的獨特魅力,在如今的時代裡更像一首輓歌,就像歌詞裡那句:你喜歡我,讓薔薇開出一種結果,孤獨的沙漠裡,一樣盛放得赤裸裸。

香港電影全盛時期代表男星,兩位去世,只有最後一位不是影帝

永遠的傳奇——李小龍

他的功夫電影影響的不只是一代人,而是幾代人,他是第一個登上好萊塢星光大道的華人明星,他影響的不只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種族,而是全世界。他可以作為不同民族之間的偶像,以他的信念來平息紛爭。他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武術家之一,他的功夫電影波及全世界,導致大批外國人來學習中國功夫,有的甚至是放棄自己的事業,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李小龍是一個武者、哲人和電影明星,終其一生都在為研究和發揚武術而傾盡全力,出演電影不過是他為儘快宣揚其武學精神選擇的一種捷徑,他的成就遠遠不止被後世頂禮膜拜的工作電影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