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駕駛手動擋車,擋位與速度怎樣配合才算最適合?

Q6girl


手動擋車型每個檔位都對應一定的速度區間,檔位與速度如果不匹配,就會造成換擋頓挫、行駛不平順,另外還需要結合發動機轉速高低來綜合考慮,才可以達到配合默契的地步。

明確各個檔位對應的速度區間

1擋:0-20公里/小時、2擋:20-30公里/小時;

3擋:30-60公里/小時、4擋:60-80公里/小時;

5擋:80公里/小時以上,有的會增加6擋,速度區間與5擋差不多。

每個檔位對應的速度區間不是不可變的,這個速度區間更看重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平順性、靜謐性、節油性。

當然,我們也可以2擋跑到40公里/小時甚至更高速,那時候發動機轉速必然更高,升檔容易出現油門跟不上的情況;我們還可以三擋慢跑到20公里/小時,發動機轉速又低很多,升檔容易出現託檔、抖動甚至熄火的情況。

明確合理有效的換擋時機

上面提到的各個速度區間,我們只要合理把控就可以把發動機轉速控制在2000-2500轉之間,最合理有效的轉速應該控制在2500轉附近,這樣以來汽油燃燒比較充分、換擋頓挫感較低、行駛平順性較高。所以說,我們應該儘量把速度拉昇到每個速度區間的上限,然後再升檔才是最合適的。但是大多數人會在速度較低或者轉速較低情況下去升檔,這樣容易導致託檔、頓挫、抖動等現象發生。

舉例說明:當3擋跑40公里/小時,發動機轉速估計在2000轉以下,我們不要急於升檔,繼續踩油門拉昇速度到50公里以上,轉速會提升到2500轉附近,就可以考慮升檔了,這種操作就是把發動機、變速箱的配合發揮到最優化。

綜上所述,要想把手動擋開出水平,除了要考慮速度的因素,還應該根據發動機轉速的變化情況做出調整,把速度+轉速結合起來,才可以營造極佳的換擋時機。


貓眼看車


駕駛手動檔的汽車,檔位與速度的配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

有人按速度換擋,有人按轉速換擋,有人憑感覺換擋。

按速度換擋。

就是按車輛行進的速度快慢來進行換擋動作。


一檔,0 - 15公里,

二擋,15 - 25公里,

三擋,25 - 35公里,

四擋,35 - 40公里,

五檔,40 - 55公里及以上;

普通純手動檔的家用車,檔位基本上不會超過6個,

各個檔位的速度區間劃分也不會有太大差異,

不過這種換擋方法在降檔減速的時候用得比較多,

在加速的時候,除了需要死記硬背的初學者,已經很少人用了。

按轉速換擋。

就是按發動機的轉速大小,配合速度來進行換擋動作。


1、一檔,起步後,轉速達到1000-1500轉,車速10公里左右,可以換到二擋;

2、二擋,持續踩油門,轉速達到1500-2000轉,車速30公里左右,可以換到三擋;

3、三擋,持續踩油門,轉速達到1500-2000轉,車速40公里左右,可以換到四擋;

4、四擋,持續踩油門,轉速達到1500-2000轉,車速50-70公里左右,可以換到五擋;

5、五擋時,持續踩油門,發動機轉速1500-3000轉左右,車速達到80-120公里每小時。

如果還有檔位,根據需求和規律繼續升檔。

這種方法在初學駕駛的人群中應用比較廣泛。

需要注意的是,車速與轉速的關係並不是一一對應的,

這是因為各個變速箱的速比不同,

例如:當發動機轉速為2000轉時,4擋和5擋的速度相差是比較大的。

憑感覺換擋。

就是按駕駛者聽到的發動機的聲音,和感受到的發動機的狀態來進行換擋。


憑感覺換擋的,基本都是能熟練駕駛且有一定的駕駛經驗的司機。

實際上這種方法也是憑藉發動機轉速來進行換擋,

只不過駕駛者已經能很熟練的通過發動機轉速高低發出的不同聲音來判斷出發動機的狀態,

不再需要去看轉速錶,刻板的按照轉速錶去換擋而已。

其實就是《賣油翁》裡描述的那樣:“唯手熟爾”。


峰川裡


對於新手來說,開手動擋的車型最困難的就是換擋時機把握不好,不知道什麼時候需要換什麼檔位,什麼檔位與速度如何匹配?

我們開車在道路上行駛,車速不是一直不變的,隨著速度變化,檔位也需要跟著變化,始終保持速度與檔位相匹配。速度和檔位如何才能保持相匹配呢?加速加檔原則,依次加檔,不可跳檔,先加速後加檔。1檔起步,車速達到15km/h,可以換到2檔;車速達到25km/h,可以換到3檔;車速達到35km/h,可以換到4檔;車速達到45km/h,可以換到5檔。減速減檔原則,先減速,後減檔,可以跳檔。

一、加減檔基本原則:檔速與檔位相適當,原則上只要達到檔速範圍,就能換檔,檔位的取捨要考慮車速、動力性和經濟性;

二、拖檔:低於最低檔速一般稱為拖檔,拖檔會使車輛行駛無力、前後竄動,嚴重時會造成發動機熄火;

三、升檔:當車速達到高一檔的速度時,就應該實施升檔。

四、退檔:當車速接近檔位最低車速時,就應該選擇退檔,高速車退檔時機應該掌握在本檔速度中—中偏低的範圍內,最晚不能低於本檔的最低車速。

未進入正常行駛速度前,應該儘量在本檔將車速提高,以便加檔後車輛行駛有足夠的動力。特別行駛在上坡道路上尤為重要。上坡行駛和一般路面調整速度行駛時,檔位選擇應讓保持讓發動機中速運轉狀態,使車輛行駛時有足夠的衝力和速度可調節性能,正常行駛時,速度不需要太大的調整,檔位選擇相應高檔,以利於行駛的經濟性。如果需要超車時,為了讓發動機提供足夠動力,應選擇退一個檔位,提高發動機轉速,更有利於加速超車。如果速度與檔位不相適應,出現高速低檔,低速高檔等現象,不僅會增加油耗,而且會給發動機和變速器帶來損壞,因此在行駛過程中必須保持檔位和速度相匹配。


東和99


一檔起步,二檔過渡,三檔四檔正常上路,五檔只存在高架和高速。

起步用一檔,兩腳油門後掛二擋,速度超過20掛三檔,速度到了40以後掛四檔,速度達到60 掛五檔。

開一段時間車後,轉速穩定在1500到2500 ,超過2500以上,就可以升檔,低於1000可以降檔。

再開一段時間,聽發動機的聲音,發動機噪聲較大時升檔,發動機聲音無力時降檔。


徽幽


你好!

我是大牛,一名二手車中介從業者!

座標四川宜賓。

駕駛手動擋車,擋位與速度怎樣配合才算最適合?

關於駕駛手動擋車型,什麼速度應該掛幾擋合適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

擋位與速度怎樣配合合適,主要受到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



第一,車型,不同的車型,可能在發動機的排量,轉速,功率,扭矩,變速箱齒比等方面都有所差異。體現在駕駛操作上,就是在車速相同的情況下,需要獲得同等的動力,往往需要把變速箱切換到入不同的擋位!我個人曾經就用一輛起亞K3和長安麵包車在一段山路上做過嘗試,兩臺車在差不多速度行駛的情況下,要想保持同樣的動力狀態,長安麵包車擋位最低的時候只需要降到3擋,而起亞K3則需要降到2擋才行!



第二,車輛負重情況,當空車行駛和滿載行駛的時候也有較大的差異!這個很好理解,在車速相同時,車子越重,需要的牽引力也就越大,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降擋,提升發動機轉速,獲取更好的動力響應。



第三,路況,這一點與第二點的原理差不多,上坡的時候,要想和平路保持相同的速度,需要更大的牽引力,必然也就會通過降擋,拉高發動機轉速,從而獲取更好的動力了。

駕駛手動擋車型,是一個技術活,速度,擋位,發動機轉速的匹配是很重要,但關鍵在於多跑,多練!

大牛以前是一名出租車駕駛員,說實話我開車的時候,很少刻意去關注擋位和速度應該怎樣配合的問題,什麼速度,該掛哪個擋,全憑感覺,升擋降擋也都在一念之間。而且我建議題主,也不要太過於關注這些問題,試想一下,你在開車的時候,眼睛隨時盯著車速,轉速錶,腦子裡想著該掛啥擋,這車不但開著累,而且很不安全!還是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前方的路況上,確保行車安全才是正道!至於,駕駛操作上的問題,我相信會隨著駕駛里程的增加會越來越熟練的,熟話說得好,熟能生巧嘛!

題主現在只要把握住以下兩點:

第一,當你需要加速的時候,車子有足夠的動力,如果動力不好,說明就應該降擋了。

第二,不需要加速的時候,只要車子能夠平穩的行駛,不會拖擋,那擋位就是合適的,而且還能保證經濟性!


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有關於二手車車況和價格方面的問題,請關注和評論。


大牛淘車


貌似沒有什麼正確標準。第一階段:2000轉換擋。第二階段:1500 ~2500,甚至極端時候4000才換擋,看你要幹什麼。第三階段:聽發動機聲音換擋。最後: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換的檔。一檔起步,車子走順後,大概就10m這樣子吧,轉速無所謂,反正一檔最好不要超過2500轉就行了,因為一檔扭力很大,一檔高轉速對車子負荷挺大的,一檔車子走順了2000轉內就換二檔。二檔2500轉-2800轉之間換三檔,三檔2800轉換四檔,四檔2800轉換五檔。


深根固柢63


新手看轉速,老手聽聲音,老司機憑感覺!

看轉速和速度,換擋提速並當轉速達到1500到2000轉時可以考慮升檔!建議每次只升一檔!

聽聲音,在高檔位低速度時,發動機在載荷過大時會發出比較大的噪音,該降檔了!當低擋位高速度時,發動機轉速高,噪音大,該升檔了!


陳彪星通汽車


一擋加油都不會再加速,發動機很響,證明已經到盡頭了,再加油也是那麼快了,必需換二擋,以此類推,多練幾次,就知道到那個時候該換擋,不需要每次踩油門踩到發動機要爆炸才換擋,換進去不拖擋就是對的,自己慢慢調節。


能量包


1檔15以上換2檔,2檔35以上換3檔,3檔50以上換4檔,4檔70以上換5檔,5檔80以上換6檔。車子有力,不頓挫。按照如此操作可以快速放開離合。


山村之子


沒有車撞現象,車撞現象就是擋位高而轉速低引起的。車底盤會發出咣咣咣的聲音,進而發動機死火。

沒有逼擋現象,逼擋現象就是擋位低而轉速高,這時的感覺加重油,發動機聲音增大而速度增加不明顯。

避免這二種現象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