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神鵰俠侶》哪個版本最經典?

全村第一帥


對於內地觀眾而言,以下幾個版本是比較熟悉的,最近的一版應該是陳曉陳妍希的這版神鵰俠侶,也是觀眾吐槽小龍最嚴重的一版,當時注意力都在小龍女身上,陳妍希的氣質更像是一個鄰家妹妹,確實不適合出演從小在古墓長大的對人情世故沒有任何慾望和概念的小龍女。陳曉也是被耽誤的演員,看看他後來在《那是花開月正圓》中的表演多精彩!但是在這版《神鵰俠侶》中,表演尷尬到看了第一集就想放棄,不得不說一個好演員也是需要一個好導演來指導的。

時間倒退,接下來就是黃曉明和劉亦菲的版本了,這個版本中,劉亦菲飾演的小龍女表演的還是很不錯的,毀就毀在了黃曉明身上,那段時間黃曉明可能對自己有了什麼誤解,渾身散發出老子天下第一帥的感覺,連金庸先生都吐槽這版的楊過,大概意思就是說感覺是個浮誇的小青年在勾引師傅……具體可見B站。

接下來,是任賢齊和吳倩蓮的版本,對於這個版本小編意見很大,就不多說了。

最後是最經典的,古天樂和李若彤的版本。無論是形象氣質還是演技,這個版本的兩個人都將楊過和小龍女這樣兩個角色演的就跟真的一樣。楊過從街頭混混到華山論劍位列西狂,這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小龍女的高冷和愛上楊過之後自己在世間經歷的一切前後變化,古天樂和李若彤都演出了那種潛移默化的個人與角色交融的感覺,所以這個版本最經典。


星光邦


說實話我只完整的看過陳玉蓮版的,看好多遍都不厭,我覺得這一版最經典了,他的風格和83版的很像,而且拍攝時間也相近,兩個劇中很多演員用的都是一個人,我覺得這一版和射鵰很完美的銜接上了。

很多其他的版本我都沒仔細看過,我最喜歡的劉亦菲我都沒有陳玉蓮版看的仔細,當初張紀中版出來的時候我是不喜歡的,因為比較喜歡陳玉蓮版的,後來粉上了劉亦菲,才喜歡上了她那一版神鵰,喜歡上了她的小龍女,她那時候18歲,打戲很出色,眼神,身姿都“定”的住,腿部很有力量,可見私下很刻苦的在練了,我覺得演的很不錯,她眼神很有感情。重新看一次之後發現大鬍子很良心啊,很多實景都特別美,帶著演員到處奔波取實景,場面很大氣,而且平均一集的打戲,演員都是實打實的上,打戲有板有眼,每個人的打戲都很有風格,看得人很過癮。不像現在的劇大袖子揮兩下就完了??大鬍子雖然有個糙漢子的外表,但我覺得他是粗中帶細,內心其實住了個小公舉,這一版很有浪漫色彩,我現在蠻喜歡的。

我覺得陳玉蓮這一版是我心中最經典的神鵰俠侶。

當初可喜歡她頭上的兩朵白花了,我心中最經典的小龍女,長相極其古典,簡直不要太美啊!而且她也演過王語嫣,也是特別出彩的啊!



我最喜歡的小龍女,我沒小龍女的圖片,放張白淺上神鎮樓吧


愛是一個瘋子333


作為一個90後,其實對《神鵰俠侶》的印象更深的還是劉亦菲黃曉明版本的吧,古天樂那個版本是95年播出的,那個時候畫質不是很清晰,而且年齡也太小,確實記得不是很清楚了。而劉亦菲黃曉明版本的神鵰播出時間是2006年,是90後的我對電視劇比較痴迷的年代,所以我心目中的經典是06版。

其實黃曉明有點牆倒眾人推的意味,出演楊過的黃曉明,正好是他事業的巔峰,那一年之前他憑藉著《大漢天子》走紅,而出演神鵰的那一年,黃曉明也躋身四大小生,那個時候他的榮耀和獎項真的不是錢買來的,那個時候的他也沒有錢 。

據說黃曉明楊過這個角色當年也是打敗聶遠、胡歌試鏡得到的,張紀中選中黃曉明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他飾演的楊過雖然和劉亦菲飾演的姑姑沒有多少CP感,但是黃曉明把楊過的傲氣和邪氣演繹的還是很到位的。除此之外,黃曉明把楊過的狂傲釋放的很好,和最後被封為“西狂”相得益彰。

之所以該版本是我心目中的經典和女主角劉亦菲也是分不開的,她飾演的小龍女真的就像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仙般的美人,那種靈氣真的讓人無法忘懷,說到小龍女第一個浮現的就是劉亦菲一身白衣飄飄的仙女模樣,讓男生和女生都非常喜歡。

當然,張靚穎演唱的主題曲《天下無雙》也是我喜歡該版本的原因之一。


愚記談娛樂


我是朝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最近在做《神鵰俠侶》視頻盤點,有幸瞭解到了好幾個版本,從潘迎紫版本到陳妍希版本,不過潘迎紫版本年代太過久遠,網絡上又沒有高清畫質版本,所以瞭解不多,所以我就從劉德華版本來說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劉德華版的《神鵰俠侶》緊挨著黃日華版的《射鵰英雄傳》,所以說劉德華版中的很多演員都是黃日華版中的原版人物,最顯而易見的莫過於天下五絕和裘千仞,很多人喜歡看黃日華版的《射鵰英雄傳》,那麼肯定是喜歡劇中的人物,劉德華版正好可以滿足大家對這種想法,我最開始也是因為人物原因才對劉德華版感興趣,不過劉德華版最大的問題就是配音,那配音尤其是五絕的配音簡直慘不忍睹,最明顯的北丐洪七公,在《神鵰》中的配音簡直像個流氓,對此我表示非常無奈。

然後是古天樂版《神鵰俠侶》,它接檔是朱茵版《射鵰英雄傳》很多人物都是來自那一版《射鵰》,當然了這一版應該是最為經典的一版,不過也有問題,我在盤點《郭靖逼退歐陽鋒》那個視頻時,有不少人說這一版的郭靖太弱了居然打不過歐陽鋒,針對這個問題,我也查閱了相關資料,其實這一版裡場面上看確實是歐陽鋒佔優,但是實際上後面也提到了歐陽鋒受了重傷要很久才能恢復,而郭靖年輕體壯,很快就復原了,相較於別的版本歐陽鋒被郭靖暴打,我認為還是這一版最還原原著,我也最喜歡這一版,當然了最後的三絕戰金,絕對是誇大了金輪的實力。

在然後《神鵰俠侶》(范文芳版)和《神鵰俠侶》(任賢齊版)各有優點吧,范文芳版我比較喜歡,主要是因為我單純喜歡范文芳,相較於任賢齊版的黑衣小龍女吳倩蓮,范文芳版不知比她高到哪裡去,當然了,任賢齊版有他自己的特點———改編狂魔。這版的改編簡直是改頭換面,如果不仔細看你甚至會認為這不是神鵰俠侶,而是西毒北丐外傳,西毒北丐居然可以活到最後幾集才決鬥而死,不得不說新奇的劇情也是可以吸引到一大批觀眾的。

最後兩版黃曉明版和陳曉版,這兩版拍攝於最近幾年,所以畫質相較於前幾版有質的提升,而且劉亦菲扮演的小龍女也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沒錯,包括我)我本人還是很喜歡黃教主版的,主要是姑姑太漂亮了,但是缺點是故事敘述不完整,主要是前面楊過結實郭大俠夫婦那裡根本沒提,一上來楊過就跟隨郭大俠前往終南山,看的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當然了最近回看我才發現黃教主版的郭大俠居然是王洛勇老師扮演的,王老師的諸葛丞相我是非常喜歡的,扯遠了。

最後說一下陳曉版,這一版我本人並不喜歡,主要是姑姑顏值達不到要求啊,我全篇看下來真的是有點無感,有時候小龍女飛起來我簡直笑出聲,這種感覺我相信大家應該也是感同身受吧,楊過斷臂那一段,很多人也是留言說,楊過哭的像個小孩子,不像個大俠,這裡我到要說,那是真疼啊,大俠也是人,這裡真的有點真情流露的意思,演的真的不算差,而且陳曉版花了前面好幾集的內容補全了李莫愁的感情史,也算是一個亮點。

所以說,最後總結一下就是劉德華版親切,古天樂版經典,范文芳版漂亮,任賢齊版新奇,黃曉明版回憶,陳曉版最新,要說哪個最經典,我想我已經給出了答案。


孤傲的朝顏


作為一個資深的金庸迷,幾乎每個版本的《神鵰俠侶》我都看過,《神鵰俠侶》也被翻拍過無數次,但個人覺得最經典的還是古天樂。李若彤版本的《神鵰俠侶》。

1.先來說下《神鵰俠侶》有哪些版本的吧:

(1).1960-1961年 謝賢,南紅主演:

(2).1976年,羅樂林,李通明主演。

(3).1982年 ,傅聲,黃淑儀主演(電影版)


(4)1982年,張國榮,翁靜晶主演(電影版)

(5)1983年,劉德華,陳玉蓮主演

(6).1984年,孟飛,潘迎紫主演

(7)1991年 《91神鵰俠侶》劉德華,梅豔芳主演(電影版)

(8)1992年 《92神鵰俠侶》劉德華,關之琳主演(電影版)

(9)1995年 古天樂,李若彤主演

(10)1998年,李銘順,范文芳主演

(11)1998年,任賢齊,吳倩蓮主演

(12)2006年,黃曉明,劉亦菲主演

(13)2014年,陳曉,陳妍希主演

2.為什麼說古天樂版是最好看的呢?

個人覺得古天樂版楊過和小龍女是最接近金庸書中角色設定的,古天樂版本的楊過少年時候風流不拘,調皮搗蛋經歷了一系列事情中終於成為了那個充滿邪氣但又像大俠的那種痴情楊過,李若彤版本的小龍女是最有那種深居簡出古墓,不然人間煙火的仙女氣質的。以上僅僅代表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明月應當知我心


相對來說,我個人認為最經典當屬古天樂和李若彤版《神鵰俠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劇中角色被演員詮釋的相當完美。古天樂版楊過演技在線,顏值逆天,不輸於現在的任何一款小鮮肉。而扮演小龍女的李若彤更是氣質出塵,不食人間煙火。兩者開始一個古靈精怪,一個冷豔高貴,後來一個深情守護,一個以往情深。最後一個俠肝義膽,信守承諾,一個苦苦等候,不忘初心。兩個角色被詮釋的相當飽滿,演繹到位

二、劇情很是跌宕起伏。明明相愛的兩個人,因為外在的條件不能相守在一起。世俗理教,差錯誤會,中毒太深,種種原因,導致了小龍女出走,楊過斷臂,最後苦等16載。除了講述了愛情故事,更描繪了江湖武林的俠義情懷。這版將兩個方面融合的非常到位,沒有違和感。

三、配角的演繹也很精彩。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一生被愛所傷的李莫愁,蠻橫不講理,耍大小姐脾氣的郭芙。叫楊過傻蛋的李莫愁的徒弟陸無雙,默默喜歡楊過的程英和公孫綠萼。還有大反派金輪法王。瘋瘋癲癲的老毒物歐陽鋒。吃貨洪七公,不按常理出牌的黃老邪,調皮搗蛋的老頑童,為國為民的郭靖,足智多謀的黃蓉(當時看的時候真是巨不喜歡這個角色)。喜歡大哥哥的郭襄等等等等,各個角色被演員詮釋得特點鮮明。雖然當時的化妝技術,武打技巧,特效設計,畫面的清晰度和顏色搭配不如現在的精緻,但演員真實,演技在線,是翻版沒法比的

四、情節不拖沓,主題曲和插曲配的也棒。新翻拍的電視給增加了一些故事情節,比如給歐陽鋒,洪七公,黃藥師,裘千尺等都安排了故事,對我來講只是延長了時間,覺得冗長,囉嗦且無味。音樂也是一大經典,只要聽到就想再溫故一遍電視劇。

五、這部電視劇是我第一次看的武俠劇,也引起了我對武俠劇的興趣。也是我覺得最完美的一部,後來翻拍的任何一版都找不到這版的感覺,在我腦海裡,後來的每一版都拿來與之相較,感覺95版的《神鵰俠侶》就是教科書般的存在

綜上所述,就是我覺得95版《神鵰俠侶》是最經典的原因






栗子瞄看點


當然是95版的古天樂,李若彤版本,估摸大多數人都會贊同我的選擇,對於一些年齡少長先接觸劉德華版本的另當別論,另外對於年齡較小,後期翻拍的一些黃曉明版本也可以另當別論。

那咱們現在就來說說為啥我覺得古天樂版本的最經典。

第一,自然是因為帥,美!古天樂的帥,李若彤的美,記得小時候看的時候,第一次見到古天樂,作為一個男生內心都咯噔一下,這個小夥子也忒帥了點,等看了幾集,到小龍女出場,內心就開始不淡定了,這個小姐姐是真漂亮啊,俊男靚女,天生一對,看到後半部分,小龍女跳崖以後,那個內心和過兒一樣,無比的絕望。從這個角度來說,兩位主角單憑藉長相就已經征服了一票影迷,可謂經典!

第二在95年的時候,當時的神鵰俠侶這部電視劇,集合了當時tvb最有實力的一票明星,李琦紅,傅明憲,雪梨等,在當時可謂是大牌雲集了,片中各個演員的表演都是十分敬業的,不像當下,各種走位,修圖,人心不古!老演員在這部電視劇中無論是各個角色的塑造和電視劇中的對白,都是足夠用心的。

第三個原因,大家都知道神鵰俠侶是金庸老先生的書,單純從書本到翻拍電視劇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各個版本之中,95版無論是演員選擇還是劇情設計及場景設計,甚至包括歌曲都是我認為最接近原著的。


影視控


70後資深金庸迷+追星族表示:我看過至少五六個版本的《神鵰俠侶》。第一部是1983年香港TVB劉德華和陳玉蓮主演的。當時的心情就是激動加震撼,那個年代能看到港劇完全是因為父母單位的福利---“閉路電視”。而且還是循環播放。所以這一部是我印象深刻的《神鵰俠侶》,從此愛上劉德華。這部劇今天看來雖然場景簡單,服裝樸素,特效幼稚,但那畢竟是香港電視劇的黃金時代,TVB人才倍出的時代。當時這部劇是TVB臺前幕後各路精英大咖火力全開的精良之作,無論演員陣容還是幕後製作班底都是空前絕後之選。最難得的是原汁原味,最忠於原著。連金庸先生都在以後的訪談中多次說到,這是他最滿意的一部作品。


尤其是裡面的主題曲《何日再相見》和插曲《情義兩心堅》,印象至深,直到今天偶爾聽到這個旋律還能回憶起兒時坐在電視劇前翹首期盼開播的情形。就像《霍元甲》裡那個“萬里長城永不倒”的前奏響起時,相信很多人都會和我一樣,勾起記憶中永不磨滅的一種親切。那是一種情結,一部經典之作的魅力就在於它給了你回憶和溫情的感動。

在這之後雖然有1995年古天樂、李若彤版的楊過和小龍女。1998年任賢齊版,2006年劉亦菲、黃曉明版。憑心而論,無論在製作、演員的表演、特技的運用上都遠超於10年前的劉德華版。但是作為我們這代人來說,先入為主,再加上主演是現在香港頂尖級的藝人劉德華,而陳玉蓮玉潔冰清的形象在7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心目中最經典的依然是這部劉德華版本的《神鵰俠侶》。正如“情義兩心堅”中歌詞寫道:“縱隔千山亦無間 ,愛比朝露 ,未怕短暫 。存在兩心堅 ,情不會淡!”



旅人與貓


說到影視劇所有版本的《神鵰俠侶》港影君比較推崇兩部:一部是1995年TVB出品,古天樂李若彤主演,李添勝監製的港版《神鵰俠侶》;一部是2006年大鬍子張紀中導演,黃曉明劉亦菲主演的大陸版《神鵰俠侶》。至於其他版本的《神鵰俠侶》劉華陳玉蓮版本太糙,孟飛潘迎紫臺灣版本太過言情,任賢齊吳倩蓮版本的太扯淡,於媽版本的直接不想說,小籠包小混混是什麼鬼,根本不配叫《神鵰俠侶》。

回到港影君最欣賞的兩版《神鵰俠侶》,古天樂版本的勝在忠實原著,演員道具非常古樸好看,最妙的是每一位角色的演出人選簡直就是從金庸的書裡面走出來的,特別是魏秋燁飾演的中年黃蓉,老練世故又風韻聰慧,丐幫幫主的範兒十足,以及張可頤飾演的程英,真是氣質出眾,仙氣俠氣並存,一襲綠袍,一隻玉簫,逍遙江湖不沾一絲濁氣。

二來這個版本的故事講的最活,尤其引人入勝。

另外一版是06版,這一版勝在取景和動作場面,很有大片的既視感,華麗且用心。大鬍子給人證明大陸人也是可以拍好武俠的,但前提是像他那麼願意砸錢,又十分走心。

值得一提是當時年僅十八歲的劉亦菲她飾演小龍女真是從年齡和氣質最符合的一版,白衣勝雪,清秀絕俗,在她眼睛和身上真的看不到一絲人味,全是仙氣,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就是如此。還有扮演郭襄的小楊冪,這是楊冪目前為止貢獻出來的最有靈氣的演出,裡面的大冪冪真是人見人愛。


香港電影


《神鵰俠侶》作為金庸武俠作品中被影視化翻拍次數最多的小說,可謂不是被不斷翻拍,就是在被不斷翻拍的路上。

先是1960年峨眉影業出品的謝賢、南紅版,當年是金庸大俠親自任編劇;而後邵氏還製作了兩部電影版,分別1982年由傅聲主演的《神鵰俠侶》以及1983年由張國榮、翁靜晶領銜的《楊過與小龍女》。傅生那一版的《神鵰》配置也一言難盡,既沒神鵰也沒小龍女,不知何來“神鵰俠侶”一說。同年,TVB製作的劉德華、陳玉蓮版《神鵰》,取得了成功。因為劉德華版《神鵰俠侶》的席捲,1984年,臺灣中視也拍了一部,由孟飛、潘迎紫主演。

1995年,TVB再度翻拍,這回找來了古天樂、李若彤領銜,這一版獲得了巨大成功,至今仍是不可超越的經典之作。後來還有1998年任賢齊、吳倩蓮的臺灣台視版;1998年的李銘順、范文芳的新加坡版;2006年黃曉明、劉亦菲主演的內地張紀中版;2014年陳曉、陳妍希主演的於正版,以及2003年TVB和日本聯合制作的第一部金庸小說動畫,《神鵰俠侶》總共有12個版本。

除此之外,還有劉德華拍攝的電影《九一神鵰俠侶》、《九二神鵰俠侶》以及孟飛、楊鈞鈞《神鵰英雄》,不過電影只是引用了名字,劇情與原著毫不相干,同《東成西就》、《東邪西毒》無異。

但是這麼多個版本,至今只有95年古天樂和李若彤版才是良心製作,無法超越。劉亦菲版小龍女仙則仙矣,美則美矣,但除此之外,這一版還有什麼記憶點?那大概只有表現浮誇的楊過了。到了陳曉和陳妍希版,更是毀經典的代表,小籠包的形象,也永存於新生代的記憶裡。

至於近日宣佈再度被翻拍的《神鵰俠侶》,也同樣一言難盡。不同於以往版本,它將以少女郭襄為主觀視角展開,除了講述郭靖黃蓉的家國情懷和楊過小龍女的曠世之戀,還增加了張君寶等青春夥伴的存在感。

這一版《神鵰》正如網友所說,那就應該叫郭襄傳奇啊,叫什麼神鵰俠侶?郭襄出生的時候劇情已經走了一大半,前面怎麼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