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李保國:太行新愚公

太行山板栗集約栽培技術,太行山片麻岩山地綜合開發治理技術,富崗蘋果,綠嶺核桃……這些技術也好,品牌也好,都凝聚著一個共產黨員辛勞的汗水。

他就是我國知名經濟林專家、山區治理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河北省特等勞動模範、河北農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創造了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區“聚續”生態農業工程技術,利用深眼悶炮技術疏鬆下方土後蓄水,把周圍的土層充填到溝裡,下雨時,雨水也能匯進溝中得以保留,樹木成活率由10%提高到90%。這項技術,使140萬畝荒山因此披上了綠裝。在前南裕,過往的8000畝荒山禿嶺變成“太行山最綠的地方”,山頂洋槐戴帽,山中果樹纏腰,山下梯田抱腳,森林覆蓋率90.7%,植被覆蓋率94.6%,獲得聯合國“全球生態五百佳”提名。

那時李保國所研究的還只是如何讓山區綠起來,工作中他發現群眾更期待富起來。如果發展經濟林木,不就很好地把二者結合起來了嗎?為徹底改變山區“旱、薄、蝕、窮、低”的面貌,李保國直接幫扶村莊40多個,間接帶動百餘村莊發展,技術示範推廣總面積上千萬畝,先後取得研究成果28項,推廣36項實用技術,舉辦不同層次的培訓班800餘次,培訓人員9萬餘人次,使山區增收35.3億元,形成10萬畝蘋果生產基地、百里核桃產業帶、萬畝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

1999年,李保國來到臨城縣高勝福的3000畝丘陵崗地實地查看後,肯定地說:“這地方可以治理。”隨後一個多月,他帶著技術團隊從土壤、氣候、水利條件和市場需求等多個方面展開研究,確定種植核桃的發展方向。2000年,李保國親自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引進6個核桃品種和11個山核桃品種,從國內其他地方引進13個優良核桃品種,進行了多次的嫁接組培實驗。

從3月下旬開始,他每天背一個水壺,從上午10點盯到下午4點,中午在樹底下啃兩個饅頭就算一頓飯了。一個多月,天天如此,別人心疼想替換他片刻,他一口回絕:“關鍵時刻我必須盯好,錯過了,要耽誤一年時間。”

李保國:太行新愚公

李保國在為山區果農講解果樹修剪知識

2003年夏,正在進行人工干預實驗,突降大雨,李保國用傘護住核桃新苗,自己則任憑雨水澆打。還有一次,愛人郭素萍因病住院,需要手術,李保國得知後雖然非常著急,但實驗正處關鍵時刻,只打電話安排了一下,自己仍留在基地。那幾天,人們只是覺得他眼神遊移不定,卻不知發生了什麼。

經過5年的努力,李保國成功培育出國內最優質的品種——綠嶺薄皮核桃。繼而,李保國創造了核桃的矮化密植技術,實現了壯枝掛果、連年豐產,僅在邢臺市薄皮核桃年產值就超過20億元,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尹偉倫教授認定為國內首創。2009年,他支持的“太行山優質核桃產業化技術及深加工系列產品開發”項目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科技研究的選題上,李保國有一句名言:“脫貧為科研出題,科研為脫貧解難。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他主持研究的“深眼悶炮”控制爆破鬆土蓄水技術、隔坡溝狀梯機械整地技術、太行山片麻岩區“蓄、集、整、改、排”防洪減災工程技術、太行山板栗集約栽培技術、優質無公害草果栽培技術、綠色核桃配套栽培技術……都為山區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效益。他發現現有節水灌溉設施在山區應用時有灌水時間不勻、灌水量不勻的問題,竟對機械產生了興趣,研發出一項國家發明專利——溢流式小管出流節水灌溉系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1996年8月,一場特大洪水颳走了內丘縣崗底村200畝保命田,山上的果樹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李保國隨省科技救災組進村查看災情後,帶著愛人扛著行李捲就住進了崗底村。

從1996年到2003年,李保國許多時候都吃住在崗底。李保國傾注心血,不斷摸索,崗底的幾千畝山場栽種了20萬棵蘋果樹,不斷總結,形成了128道蘋果生產管理工序,實現了優質無公害蘋果生產的標準化,打造出遠近馳名的“富崗”蘋果品牌。他的“河北省太行山片麻岩區防洪減災工程技術研究”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河北省片麻岩山地綜合開發治理技術”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30多年來,李保國先後承擔了數十項國家和省級科研課題,取得28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8項,出版專著5部,發表論文100餘篇,主持完成《北方經濟林栽培學總論》等9部教材的編寫工作。

按照李保國研究的128道工序生產出的“富崗”蘋果,果型、著色、個頭像一個模子脫出來的,極受市場歡迎。那時候整個河北省還很少見蘋果套袋技術,“套上不爛了嗎?”村民不接受。李保國自掏腰包買來16萬個果袋,在果園裡搞實驗:“套袋減了產,賠了是我的,賺了是大家的。”

村幹部說,賠了幹部償還,李保國搖頭拒絕:“你給我上保險沒用,人們懷疑的是我。”

為了讓村民掌握技術要領,他抻著他們的胳膊找角度,捏著他們的手腕找力度,常常一個多鐘頭才能教會一個人。秋天,套袋蘋果果型端正,又大又紅,五六兩的每個賣到10元,八兩以上的能賣到50元,甚至100元,比那些果皮厚、鏽斑多的沒套袋的蘋果價值高出幾倍十幾倍。這下子,農民才真心服了。第二年,村民購買果袋160萬個,第三年,1800萬個。

李保國一身農民打扮,他細心地揣摩農民的心理和語言。他說:“我變不成農民,農民就變不成我,這是教學相長的規律。”他真誠地融入百姓中間,用他們聽得進、聽得懂的語言,使其快速地接受和掌握新技術。

李保國:太行新愚公

李保國在講解果樹管理

教農民疏花疏果,他說:“一棵果樹所供給的營養有一定的限量,打個比方,10個饅頭10個人吃,一人只能吃一個,誰也吃不飽。如果10個饅頭5個人吃,一人兩個,大家就都飽了……這和計劃生育的道理是一樣的,孩子多的家庭負擔重,如果就一個孩子,上學就業、蓋房娶媳婦就省勁多了,所以,果樹也要實行‘計劃生育’。”

教農民剪枝,他總結的口訣通俗易懂,簡單易記:“去掉直立條,不留扇子面。”“見枝拉下垂,去枝就留橛。”

每次培訓,李保國都會留下手機號碼,他撰寫的一些普及栽培知識的書籍,也都印上電話號碼和電子信箱,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只要農民打電話,他馬上解答,有時農民電話裡說不清楚,他就不辭辛苦直接到現場去查看指導。他手機中的900多個聯繫電話,農民朋友的就有三四百個,其中不乏“欒城楊核桃”“平山西北焦核桃”“寧夏蘋果”“江蘇核桃”“洛陽高核桃”這樣的名字,是不同地方的農民打電話諮詢而沒說清楚自己的姓名,李保國只好這樣記下來,以便隨時指導和了解效果。

2016年4月10日凌晨4時,李保國心臟病復發,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58歲。

李保國去世前的48小時,是這樣度過的:4月8日上午,在順平縣參加省科技廳舉行的山區開發會議,會議結束後趕回保定,立刻召集課題組成員開會討論,為第二天在石家莊召開的3個項目的驗收會做準備。下午3點會議一結束,便自己開車帶課題組成員奔赴石家莊,忙碌到晚上10點,仍不放心的他一一敲開課題組成員的房門,確認每一個環節:“驗收表做好了嗎?”“專家投影儀準備好了嗎?”4月9日,星期六,驗收會臨近中午才結束,他又趕往一個果樹節水灌溉項目的會議。晚上,返回保定,9點多,他還通過電話與南和縣紅樹莓產業園負責人周岱燕電話溝通採摘園的事情。

李保國去世前的2016年的101天,是這樣度過的:外出62天,行程近8000公里。這年的臘月二十九,李保國、郭素萍夫婦從外地趕回家中,商量著明天買點兒什麼年貨過年時,突然意識到今年沒有年三十,兩人在清鍋冷灶的廚房不禁相視苦笑。還好,親家打來電話,邀請他們過去吃了頓年夜飯。初二開始,就陸續有人找到家裡,諮詢開春後的果樹栽種管理事宜。初五到初八,兩人驅車冒雪跑了張家口的2個村、承德的7個村。這時的李保國已經飯量驟減,幾乎不吃肉,中午只就著鹹菜吃幾口米飯,晚上就著鹹菜喝碗粥。大家都勸他去醫院好好查查,可他說忙,就是不肯去,勸急了,他就說:“活著幹,死了算。”

這是他一生的寫照!

他最愛的就是治山,最高興的就是看著山裡百姓富起來。為了治山,他什麼苦都能吃,什麼罪都能受,顧不了自己的身體,拼著命地幹。1998年,他被查出患有嚴重的糖尿病。2007年,他又被確診為疲勞性冠心病。一般情況下,醫生講解病情都不讓患者在場,郭素萍卻特意叫著他一起聽,希望醫生能幫助勸服他把節奏慢下來,別再拼命。李保國當時答應了,可回到工作中,就把醫生的囑咐忘得一乾二淨了。後來他說:“我還這麼年輕,我還有很多事兒呢。不做事,那太空虛了。”

多少人勸他:“慢一點,慢一點。”他總說不行:“這個點講完了,下個點還等著呢。”多少次,上午在基地指導完,午飯都顧不得吃,帶上點兒乾糧就往下一個點趕,留都留不住:“我晚吃會兒不要緊,不能讓農民等我,農民見到我,心裡就踏實了。”在基地,他爬溝過坎,大步流星,講課示範,他精神百倍,毫無病態,但回到保定的家,常常連上樓的力氣都沒有了,甚至去500米外的兒子家也開車,因為實在走不動。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也不是不知道身上兩種病的危險性,正因為知道,他才更努力,做得更多,多幫一個點,就多給了一群人希望啊。

他擔任著河北省核桃、蘋果兩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理事長,不拿一分錢工資,不持一份股份。就是他的發明專利,也從沒想賣出去賺錢,而是走到哪裡都免費教給當地企業和農民應用這項技術。他說,國家給我發著工資呢,一個月八九千元,吃不清,一個共產黨員,計利當計天下利。他不追求金錢和地位,最大幸福就是怎麼把山治好,把樹種活,把果結好,幹成些有利於黨和人民的事兒!

鏈接:

李保國(1958.2-2016.4.10),武邑縣人,河北農業大學原教授,中國知名經濟林專家,山區治理專家。 1981年2月畢業於河北林業專科學校,2005年1月獲得中南林學院森林培育學博士學位。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時代楷模,被譽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