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和尼采一起思考002:向昨天學習會讓今天更有價值


和尼采一起思考002:向昨天學習會讓今天更有價值



尼采在《漂泊者及其影子》的這本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若是將每一次的體驗與見聞,只視為紀念品不加以利用,人生就會成為少數幾件板上定釘知識的重複,將經歷過的事運用到明天的生活中去,不斷開拓自己,這樣的態度能令你暢想人生之旅。


無字書

2013年9月23號,我讀到這句話,當時在書上寫下了這樣一段心得:

向昨天學習,以便讓今天過的更有價值。我們每遇到的一個人,每經歷甚至只是目睹的一件小事兒,都會對我們有所啟迪,那是上天派來點化我們的老師。普通人只會讀有字書,不會讀無字書,只會聽有聲之課,不會聽無語之課。

其實說白了就是,我們要在生活當中去體驗。只有體驗和實踐,才能對道理、對方法有更深刻的感悟和體察。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工作才是最好的大學。


失望

我們可以想想看,一個孩子,從七八歲甚至三四歲就進到課堂裡面,腦子裡裝滿了一大堆的童話故事,一大堆的道理,到了二十多歲拿了一紙文憑然後走入社會,大家想想看這是不是好的事情?

為什麼?他接觸的那道理也是對的,和現實是有差距的。或者說這些孩子裝了一大堆的道理裝了一大堆的方法,他用這大堆的道理和方法去檢查世界,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到處都不對。

每個人都不像書上寫的那樣,每件事都不像老師講那樣,這時候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會失望嗎?會沮喪嗎?會焦慮嗎?會自暴自棄嗎?所以,中國的教育也許真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反省

有人說,以後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我覺得也未嘗不可,我們是不是可以把人的工作時間從8小時工作制,改成5小時工作制呢,然後用3個小時去學習和檢討呢?

我們現在在企業裡邊,有沒有可能把8小時工作制改成7加1呢?用7個小時集中精力去做該做的工作,然後用1個小時來學習、反省和總結呢?

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也有人說失敗不是成功之母,失敗以後的檢討才是成功之母。


臺階

那我們是不是要問問自己,我們能不能把每一個昨天都變成一個今天向上的臺階?我們能不能把對昨天的留戀和悔恨,變成反省和總結呢?

如果我們沉浸於昨天的快樂、成功,我們可能就會忽視今天的問題與機遇;如果我們悔恨昨天的不足和失敗,我們可能會再一次的失去今天有可能取得的成果。

我們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曾子教導我們:吾日三省吾身。其實本質上也是告訴人要學會檢討、學會反省,從實踐當中學習。每一次生活經歷,都是自己人生向上的一個臺階。

我們可以向自己遇到的每一個人學習,向自己經歷的每一件事學習,這樣每天積累一點點,就會裝滿自己人生的百寶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