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李淵建立唐朝是不是很容易?

子不語乎


大概還是有人認為李淵建立唐朝,算得上比較容易,主要是楊廣在位的時候,底下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到處有叛變的軍隊,也同時有無數的人民起義軍,中央的權威早就已經被掃到一邊去了。在此情況下,李淵帶著幾個兒子,拿下其他對手,不算很難吧。

其實也有些難度,因為公認隋末唐初這個時間段裡,出了不少名人,互相的征伐過程,其實不容易。虧得李淵有長子李建成居間調度,李世民和李元吉對外作戰,否則也不容易。但是問題在於,李淵建立唐朝的過程,確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些討巧。

為什麼要說李淵很討巧,因為在反隋浪潮此起彼伏時,李淵在太原主持軍政,並未隨大流,還順帶解決了突厥威脅,消滅了幾股反隋武裝。這時候的李淵,實際上在冷眼旁觀,觀察著這些反隋者。自然,李淵由此相當主動。

617年,李淵開始反叛隋朝,但這廝聲稱自己並不反隋朝,反的只不過是自己的表兄弟楊廣,所以李淵進攻長安,還立了代王楊侑為帝,這一點頗值得玩味。大致意思是楊廣不好,不得不反,還是支持隋朝的。當然了,等楊廣死的時候,也變化了。等楊廣死了,那麼代王楊侑的價值,就一點都沒有了。果然這時候,李淵就客客氣氣來勸說楊侑,你要不就禪位吧。其實這個時候的李淵,已經自封為大丞相和唐王,受九錫,登基只不過是個時間問題,果不其然。

所以說,唐朝建立過程其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容易,但是相對而已,是討巧的。


道法自然7757


不容易!而且是相當的不容易!

一、造反的本錢

幹什麼都要有自己的本錢,造反也不例外!

本錢之一:顯赫的家世。李淵的先祖李暠是西涼國的開國君王,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官居太尉,封隴西郡公,死後追封唐國公,父李昞是北周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

本錢之二:牛B的李淵。七歲時,李淵父親李昞去世,其襲封為唐國公。李淵長大後,為人灑脫,性格開朗,待人寬容,無論貴賤之人都得其歡心。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建立隋朝。楊堅任命李淵為千牛備身(皇帝的禁衛武官)。由於李淵的親姨媽是楊堅的獨孤皇后,所以楊堅特別親近器重李淵,累轉譙(今安徽亳縣)、岐(今陝西鳳翔)、隴(今陝西隴縣)三州刺史。當時有個善於相面的人叫史世良,曾經說李淵骨法非常,將來必建立帝業(竊認為是瞎編的),並希望它能潔身自愛,保護自己。李淵聽了之後非常自負。公元615年,李淵調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到達龍門時,遇上了母端兒農民起義,李淵領兵擊敗了起義軍,收編萬餘人,實力大增。又擊絳州賊柴保昌,降其眾數萬人,次年升為右驍衛將軍。後又帶兵大敗突厥來犯之兵,威望如日中天。公元617年,李淵正式任太原留守、晉陽宮監,成為這一地區最高軍政長官。此後,李淵又奉命率兵征討歷山飛賊甄翟兒,與甄翟兒遭遇在河西郡(今山西汾陽)的雀鼠谷,李淵大獲全勝。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李淵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

二、造反的過程。

下定決心。據說,為堅定李淵造反的決心。一天晚上,時任晉陽令的劉文靜、晉陽宮監的裴寂,請李淵喝酒,乘李淵喝醉酒之後,偷偷的選了幾個晉陽宮的美女陪李淵過夜。李淵第二天醒後,大驚。裴寂乘機說:“宮女侍奉,事情暴露後是要殺頭的!”李淵 從此以後那是膽戰心驚,坐立不安,有了造反的賊心了,但還是沒有造反的賊膽。公元617年農曆二月,李淵治下駐馬邑(今山西朔州市)的鷹揚府校尉劉武周發動兵變,殺死馬邑太守王仁恭,據馬邑而自稱天子。農曆三月,劉武周攻破樓煩郡,進佔汾陽宮,並與突厥勾結,圖謀南下爭奪天下。煬帝聞訊後大怒,要提李淵到江都治罪。在此危急情勢下,李淵二子李世民說:“事情緊急,可以舉事了。” (有人撰文說,此時李世民年少,不可能勸父造反。但史書上是這麼說的。)其周圍的心腹裴寂、許世緒、武士眜等也紛紛勸李淵起兵,李淵終於下定了反隋的決心。

不怕犧牲。造反是有風險的,而且風險很大。勝利了,歡歌笑語,坐北朝南,君臨天下。失敗了,身首分離,禍滅九族,遺臭萬年。造反一定要有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壓力山大。公元617年5月15日,李淵先發制人,指使開陽府司馬劉政會告發王威、高君雅二人暗中勾結突厥,引突厥入寇中原,藉此將二人囚禁。5月17日,恰巧數萬突厥軍隊進攻晉陽,李淵立刻名正言順地命人將兩人推出斬首。6月,又遣李建成、李世民兩個兒子率軍攻殺拒命的西河郡丞高德儒。7月,李淵率軍三萬誓師,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名義正式造反。

排除萬難。造反後,留下兒子李元吉據守根據地太原。李淵與長子建成、次子世民揮師南下。據說,在起兵造反,進軍長安的過程中,天公不作美,暴風下下不停,道路泥濘難行。士兵怨天怨地,軍心乏力。又傳聞突厥和劉武周進攻根據地太原,李淵有了退兵的打算。李世民哭著向李淵訴說利害關係,才堅定了李淵造反要造的底的決心。代王楊侑得知李淵造反後,派虎牙郎將宋老生率精兵二萬駐守霍邑(今山西霍縣),另派屈突通率驍果數萬駐守河東,與宋老生遙相呼應,以拒李淵。8月,李淵計誘宋老生出城,兩路夾擊,大敗隋軍,佔領霍邑,打開了進軍關中通道。李淵軍攻取霍邑後,沿汾水南下,佔臨汾,克絳郡(治正平,今山西新絳),於十五日進至龍門(今山西河津西北)。屈突通率軍數萬屯守河東(郡治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南),準備阻止李淵軍入關。時李淵軍司馬劉文靜引突厥大將康鞘利率兵匹趕到,使李淵兵力大增。十八日,李淵軍到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招撫關中農民軍首領孫華。二十四日,命其先行渡過黃河,並派左、右統軍王長諧、劉弘基及左領軍長史陳演壽、金紫光祿大夫史大柰率步騎兵六千渡河至梁山(今陝西韓城西北)紮營,以待大軍。9月,屈突通派虎牙郎將桑顯和率數千名士卒乘夜襲擊王長諧等軍,起初進展順利。但孫華、史大柰率輕騎從側後襲擊桑顯和軍,隋軍敗回河東。初十,李淵率諸軍包圍河東。但河東城高險峻,加上屈突通又善於守城,使李淵軍難以很快攻下。李淵只好留一部兵力繼續圍城,親率主力於十二日渡河西進,威逼關中。

爭取勝利。公元617年11月9日,李淵攻入長安。11月13日,李淵宣佈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其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恭帝進封李淵為唐王、大丞相、尚書令,李淵權勢熏天,權傾朝野,完全控制了關中局勢。公元618年3月,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5月,隋恭帝楊侑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於長安,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是為唐高祖。

李淵的成功的確是非常的不容易。本人寫著容易,說著容易,我們看著容易,讀著容易,但李淵的決心和付出是非常不容易的。造反中,膽戰心驚、寢食難安、心有餘悸、赴湯蹈火等一路伴著李淵。成功了是英雄,是王侯!失敗了就是賊!而且死的還相當的難看!唉!我還是唱個歌結束這篇拙文吧!

數英雄論成敗

古今誰能說明白

千秋功罪任評說

海雨天風獨往來……


吳建彬626


沒有一個朝代是能輕鬆建立的,一將功成萬骨枯,何況是一國呢?李淵建立唐朝有多難?現在我將進行進行仔細的分析!

隋朝末年,楊廣三徵高麗耗盡了整個國家的國力,整個隋帝國狼煙四起,民眾苦不堪言!不僅有走投無路的人民佔山為王,與隋朝為敵,也有貴族高官招兵買馬,競逐隋鹿!就這樣,戰火再次席捲了中原大地!

一 李淵的對手

當一頭雄鹿患病無法快速奔跑的時候,周圍飢餓的捕食者們一個個都將蓄勢待發準備隨時吃掉這頭獵物!但是獵物只有一個,捕食者卻太多了,只有打敗其他競爭對手才能獲得這份美食!想吃掉隋鹿的到底有多少呢?答案是:數不勝數!

叛亂可以說分兩撥進行!第一撥是大業九年(公元613年),這一年楊廣準備二徵高麗,由於第一次征討高麗已經傾盡了全國之力,人民已經在破產和死亡的邊緣徘徊了,此時再傾盡全國之力進攻高麗,無論如何人民無法再忍受了,於是許多人毅然而然的加入到了造反的行列!這一撥人的名單主要有:楊玄感,王薄,劉霸道,張金稱,高士達,竇建德,孟讓,格謙,孫宣雅等!這些叛軍首領的實力參差不齊,部眾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雖然叛亂人員多,但是在楊廣看來,最擔心的就是楊玄感這支反叛軍,其他皆不足慮!因為楊玄感是真正的世家大族,有撬動他江山的能力,可惜不到兩個月,楊玄感就被鎮壓了!鎮壓完以後,楊廣氣不過第二次征討高麗的失敗,又要第三次去征討高麗!征討高麗的結果最後只能算個平局,因為根本沒有徵服高麗,只是接受了請降,算是給楊廣一個臺階下了!然後中原大地的反叛浪潮在這之後已經呈現燎原之勢,無法阻擋,這次的反叛者們相對於第一批反叛的人,他們的號召力和能量更加巨大!主要有劉武周,梁師都,郭子和,薛舉,李軌,蕭銑!這批人本就是隋朝的精英,軍事實力和政治資本都非常雄厚!

以上的這些人就是李淵的對手,可想而知,李淵創立大唐的路一定是荊棘滿地!

二 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李淵

競逐隋鹿的兩撥名單都出來了,可是我們卻沒看到李淵?因為李淵知道隋朝雖然狼煙四起,人心離散,但是其根基還健在,遠沒到轟然倒塌的地步!第一個出頭的椽子先爛,最重要的是等待合適的時機!要等!在後面說李淵舉旗反叛之時,首先要了解李淵的身世和其反叛的準備工作!

李淵的祖父李虎是當西魏的“八柱國”之一,柱國之下還有十二大將軍,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上層社會為了讓自己實力更加強大,通婚是最常用的方式,所以很自然而然的兩家就成了親戚!楊堅按照血脈關係來說是李淵的姑父,當隋文帝建立起隋朝之後,李淵大部分時間就是守衛太原!

當群雄逐鹿的時候,楊廣肯定有懷疑過李淵是否會叛亂,因為李淵所在的太原,城高池深,兵強馬壯,糧餉充沛!但是李淵頭腦就是精明,平時生活中裝的沉迷於酒色讓楊廣疏忽了對他的防範!

直到公園617年,李淵認為時機成熟了,於是毅然決然的舉起了反叛的旗幟!同時參與到反叛的人中還有:長孫順德,溫大雅,殷開山,唐儉,裴寂等大唐赫赫有名的開國功臣!

三 李淵—直搗黃龍

李淵雖然舉起了反旗,但是他不能說自己反,對外他必須說他的出兵是為了“匡扶帝室”

為了“匡扶帝室”李淵從太原出兵了!當李淵悄然入關中的時候,竟然發現百姓看他的眼神充滿了愛戴,彷彿被當成了他們的救世主!李淵就這樣一路勢如破竹的進入了關中,此外,李淵的平陽公主在長安外圍也是一頓攻城略地,所有這一切做完之後,李淵順理成章的攻入了長安,控制了這個帝國中樞!

與此同時,王世充和李密率領的瓦崗軍也是打的如火如荼!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王世充在和李密的爭鬥中,死傷大半!和王世充的首次交鋒雖然贏了,但是瓦崗軍內部的矛盾也顯露了出來,瓦崗內部的權力結構不穩定,互相不服!尤其是之前退位給李密的翟讓,就發動了一場政變,政變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瓦崗內部也是人人自危了!後來王世充第二次和李密的瓦崗軍交鋒的時候,抓住了機會,將其大敗,失敗後的李密帶著約兩萬人的軍隊投靠了李密。投靠李淵後,只得到了一個管理廚房的職務,讓李密很不舒服,於是李密就想著法子從李淵眼皮底下留了出來,並和李淵對著幹,可想而知此時的李密完全就是沒資格和李淵扳手挽,最後免不了落的身死的下場!最後其手下單雄信,程知節,秦叔寶等人也都歸到了王世充手下,王世充達到了人生的頂點

江都這邊,楊廣依然自欺欺人,不相信外面大亂,繼續過著自己的日子。直到宇文化及帶軍隊出現在他行宮的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迎來終結!殺了楊廣後,宇文化及帶著楊廣十幾萬的近衛軍出發了。可以與文化及碰到了竇建得,可以說如果不是李世民的存在,竇建得真的有可能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因為竇建得體恤下屬關愛民生!竇建得沒費多少力便打敗了宇文化及!

競爭者一一出局後,李唐王朝在中原河北一帶主要的競爭對手就剩王世充和竇建德了!

  • 四 大唐建國

公元618年,稱帝的時機成熟了,於是李淵正式登機!雖然是開國了的,中國大地上開國的太多了!ttujit流淚了一山不容二虎,何況這麼多虎!

首先就是東都洛陽,那裡是王世充統轄的地方!李世民攻打洛陽,竇建得肯定坐不住,因為唇亡齒寒,所以竇建得在等著兩敗俱傷的時候再來援助王世充。李淵也知道這仗只有派李世民前去,李世民不愧是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雖然過程波瀾壯闊,還差點丟了性命,但是還是消滅了王世充和竇建得!

有時候做事斬草除根還是很有必要的,竇建得雖然覆滅了,但是他的手下劉黑闥瞅準機會又開始和李唐皇朝過不去,雖然最終也被消滅,但是也耗費了大唐不少的精力人力!至此,最初的大唐就這樣成立了!


靜心明目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以尊隋為名起兵,一路勢如破竹,十一月佔領長安,擁立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義寧二年(618年)三月,隋煬帝死,五月,楊侑禪位於李淵,李淵稱帝,定國號為唐,改元武德,仍定都長安,建立唐朝,隋朝滅亡。楊侑降為希國公,置居長安,次年五月去世。而後,李淵冊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李淵在入主關中前,先派使吹捧佔據河南的瓦岡軍李密,使其成為東方的屏障。入主關中後派李世民平定西北金城的薛舉、薛仁杲,派唐使安興貴、安修仁生擒武威的李軌。620年派李世民擊敗入侵河東(山西省)的劉武周、宋金剛,而後洛陽鄭帝王世充與河北夏王竇建德聯合抗唐。622年李世民擊潰聯軍,俘竇建德,王世充投降。竇建德的餘部劉黑闥也被李建成擊潰,河北至此平定。623年輔公祏率杜伏威餘部在丹陽反唐,隔年被唐軍俘殺,割據江陵的蕭銑則於621年被李靖、李孝恭率軍平定。翌年,嶺南馮盎降服,又虔州林士弘死,因此唐朝基本統一漢地。



灥靐飍羴麤龘


李淵建國是不容易的。困難點有三個:隋軍較強的軍事對抗能力;各地起義軍割據;外部有突厥時刻威脅;

李淵從起兵到統一國家,用時8年,歷史上比較相近的是漢高祖劉邦,也是用時8年,其餘朝代,均在十年以上。所以,李淵建國也是非常不容易。

隋軍較強的軍事對抗

李淵起兵前期,瓦崗寨是隋軍的重點打擊對象,吸引了大部分的隋朝平叛軍隊,後期因為打擊興洛倉,回洛倉,更是為唐軍前期的起事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但是李淵在向長安進攻的路上依然不順利,收到了宋老生,屈突通等將領的抗擊,給新興的李唐政權很大的打擊。

各地起義軍割據

李淵在進攻長安,立隋恭帝楊侑後,自己稱丞相。挾天子而令天下,於在江南的隋煬帝對峙。這個時候他並沒有攻擊起義軍,畢竟大家的目標是同一個,推翻隋王朝,所以給各地義軍一個成長的機會,這裡邊最為強大的就是薛舉,幷州劉武周和宋金剛,鄭王王世充,夏王竇建德,還有劉黑闥。

李唐王朝用了兩年推倒隋朝,卻用了六年平定割據勢力,可見困難非常大。

外部突厥的時刻威脅

李唐王朝起兵是利用突厥進攻的謊言,殺了太遠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因為李淵在太原的重要任務就是防備突厥。貫穿整個大唐帝國,突厥的勢力一直存在,侵擾著李唐王朝,起義之處,李世明為了防止後方出現危機,再百般無奈之下還與突厥簽訂盟約。包括後來突厥支持劉黑闥反叛。

綜上,李唐王朝的建立並不是一帆風順,也出現過很多次危機和大的戰役。歡迎大家點評。


考古論今


任何朝代的建立都不能用容易來形容,開國創業都是篳路藍縷。李淵建立唐朝,肯定是不容易的。


隋煬帝徵高句麗,李淵在懷遠鎮(今遼寧朝陽附近)負責督運。楊玄感之亂,煩帝詔李淵為弘化留守,知關右諸軍事。可見李淵與隋朝宗室關係密切,參與了朝廷的眾多大事,他也趁此機會招納人才,引起場帝猜忌,李淵懼而以酬酒、受賄等行為“自汙”。

大業十一年(615年)李淵任山西河東郡慰撫大使。大業十二年(616年)升為右曉衛將軍,大業十三年(617年)正月遷太原郡留守,7月殺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打著勤王定亂,迎回隋天子的旗號正式開始於晉陽縣起兵,並且得到李氏宗族、姻親的響應。他一邊招降叛軍、流寇,一邊派親族迅速進兵,並且藉助突厥始畢可汗的500騎兵進攻隋大興城,於12月攻克。

他擁代王楊有做愧僵皇帝,遙尊隋場帝為太上皇,受假黃錢、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大丞相,進封唐王,不久進位相國,加九錫。

即帝位

義寧二年(公元618年6月18日),隋場帝在四月被叛軍所拭後,李淵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禪讓稱帝,建立唐朝,隋朝滅亡。李淵開始著手消滅其他原隋朝領土上的諸侯、軍閥,在他的兒女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和平陽昭公主的征討下,用了七年時間,先後消滅薛仁果、薛舉、李軌、宋金剛、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蕭銑、杜伏威和梁師都等割據勢力。

最後一個梁師都是在貞觀二年(628年)被平定的,此時他早已經將皇帝位讓給兒子李世民了。同時他又利用東突厥和西突厥之間的分裂,維持了北部的邊界,這是他有力量能夠奪取中原的主要條件(參見唐與突厥的戰爭)。

由此可見,開國創業,不是請客吃飯那麼容易。李淵篡奪了他表弟的江山,他兒子李世民篡奪了他的江山,可謂是一報還一報啊。


V度


李淵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隴西成紀人,祖籍邢州堯山,唐朝開國皇帝。

李淵出身於北周的貴族家庭,七歲襲封唐國公。

開皇中,歷任譙、隴、岐三州刺史,隋煬帝即位後,李淵又歷任滎陽(今河南鄭州)、樓煩(今山西靜樂)二郡太守。後被召為殿內少監,又升衛尉少卿。

大業十一年(615年),李淵拜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大業十三年(617年),又拜太原留守。

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乘勢從太原起兵,攻佔長安。

義寧二年(618年)農曆五月,李淵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禪讓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並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統一全國。

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兒子李世民。

貞觀九年(635年),李淵病逝。諡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

上元元年(674年)農曆八月,改上尊號為神堯皇帝。天寶十三載(754年)農曆二月,上尊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每天五分鐘讀歷史


一個新朝代的建立並不是容易的,需要實力、頭腦、民心和一定的機遇,條件達不到,也是很難成功的。

而唐朝的建立看起來是順風順水,水到渠成,但其實李淵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只有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民心,才贏得了勝利,取而代之,改朝換代。李淵都做了哪些準備呢?

第一,就是李淵通過各種好事拉攏民心。比如給老百姓們發放糧食,替老百姓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從而贏得了民心,而且也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了數萬官兵的追隨。

第二,就是李淵與突厥結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李淵深知這個道理,當時的突厥對中原虎視眈眈,想吃一口肥肉,所以與李淵有了合作的機會肯定不會放過,就這樣李淵獲得了突厥兵力的支持。

第三,就是李淵父子與當時的瓦崗軍保持著很好的聯繫,當時李淵對瓦崗軍的頭目說自己沒有稱霸的野心,自己只是反抗罷了。與此同時,李淵也非常聰明,還把當時的李密給誇了一頓,消除了李密的懷疑心。於是,取得了瓦崗軍和隋朝的優良兵。

就這樣,李淵父子趁著時機成熟後便發動了戰爭,李淵能夠統一中國確實存在著偶然性和戲劇性,但是,也離不開李淵父子的努力機智和聰敏。


煙雨笑春風


唐朝在我國曆史當中是一個偉大的朝代,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 唐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唐朝接納各國交流學習,經濟、社會、文化、藝術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 ,詩、書、畫、樂等方面湧現出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畫聖吳道子,音樂家李龜年等。

唐高祖李淵是歷史上稱帝最快、統一最快的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超過了其他所有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那是不是說利源建立唐朝很容易呢。每一個新興朝代的建立,都不是那麼容易,這個過程都是九死一生。亂世出英雄,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結果。

一,出生顯貴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李淵出生在長安。其父李虎曾幫助宇文泰在關中建立政權,是西魏、北周的府兵八柱國之一,死後被追封為唐國公, 李淵七歲時,父親李昞去世,8歲時繼襲唐國公的封爵。李淵長大後,為人灑脫,性格開朗,待人寬容,無論貴賤之人都得其歡心。他出生在北周關隴的貴族家庭,從小接受的就是貴族教育,身邊會聚集許多有才能的人。他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深得隋文帝垂愛,隋文帝受北周靜帝禪讓,建立隋朝。隋文帝任命李淵為千牛備身(皇帝的禁衛武官),累轉譙、岐、隴三州刺史。

二:隋末亂世

隋煬帝隋煬帝即位之初先後做了滎陽(今河南滎陽)、樓煩(今山西靜樂縣)兩個郡的太守,後來又被任命為殿內少監、衛尉少卿。隋煬帝討伐高麗時負責督運糧草。隋煬帝楊廣在做皇帝期間,對內實行殘酷的剝削壓迫,對外實行侵略擴張,結果導致民不聊生,起義者,造反者層出不窮。楊玄感造反,瓦崗軍李密起義,竇建德起立。隋朝末年,各地農名起義不斷,李淵父子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才。適逢亂世,必定召喚英雄。

三:太原起兵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正式任太原留守、晉陽宮監,成為這一地區最高軍政長官。一些關東世族子弟為逃避遼東兵役,紛紛投靠李淵,河東的一些官吏看到隋朝大勢已去,也和隋朝統治者貌合神離,不斷勸李淵乘機起兵,建立新的王朝。大業十三年(617年)二月,李淵治下駐馬邑(今山西朔州市)的鷹揚校尉劉武周發動兵變,殺死馬邑太守王仁恭,割據馬邑而自稱天子。農曆三月,劉武周攻破樓煩郡,進佔汾陽宮,並與突厥勾結,圖謀南下爭奪天下。煬帝聞訊後大怒,要提李淵到江都治罪。在此危急情勢下,李世民說:“事情緊急,可以舉事了。” 其周圍的心腹裴寂、許世緒、武士眜等也紛紛勸李淵起兵,李淵終於下定了反隋的決心。於是,李淵藉口防備劉武周和突厥南下,派李世民、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在很短的時間裡便招到數千人。

太原的兩位副留守,其實是隋煬帝派到太原來的耳目,專門監視李淵等人發行動。現在看到李淵招兵買馬,心存疑慮,準備告發。正巧這年太原大旱,一天李淵要前往晉祠為民祈雨。於是兩位副留守準備借晉祠祈雨之際,捉拿李淵父子及親信。沒想到弄巧成拙,李淵先發制人,偽稱二人與突厥暗中勾結,殺了二人,史稱“晉陽事變”,這次事變是李淵公開起邊的開始。然後,他們聯合突厥勢力,依靠關隴,河東地主集團的力量,向西南迅速推進。當時,隋煬帝遠在江都(今江蘇揚州),關內隋軍力量薄弱;中原瓦崗軍與王世充激戰方酣,均無暇西顧。因此李氏父子進軍神速,大業十三年(617年)十一月九日,攻入長安。為了爭取和拉攏隋朝的一些地方勢力,減少敵對力量,十一月十三日,李淵擁立隋煬帝長子楊昭之子,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並且,遙尊逃到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這充分表明李淵具有老謀深算的政治經驗。因為立恭帝,即承認隋朝的存在,有等於取消了隋煬帝的皇帝合法地位。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位後面推翻隋室江山,建立唐朝打下了基礎。李氏父子完全控制了關中局勢。

四:榮登大位

義寧二年(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五月,隋恭帝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於長安,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是為唐高祖。一年時間內從公開起兵到登上帝位,李淵創造了稱帝最快的開國皇帝。


中山講壇


沒有李世民就沒有唐朝。

公元617年,李淵人任太原太守晉陽宮監。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李淵、招降納叛不斷擴充實力。

李淵之子李世民之隋必亡,暗中與旌陽縣令劉文靜密謀起兵,並想告訴李淵,但害怕李淵不聽,於是設下一計。選納晉陽宮中的美女,在李淵喝醉酒後陪他過夜,當時安排宮女侍寢,可是死罪。事後李世民向李淵彙報了反隋計劃。李淵聽後震驚,但反隋之心仍然不定。

同年2月,李淵治下校尉劉武周發動兵變,3月,劉五洲與突厥勾結圖謀南下爭奪天下隋煬帝聞訊後,大怒!要提李淵到江都治罪,情勢危急李世民勸李淵立即起兵反隋,不然,只有一死,李淵心知死罪難免。於是下定反隋的決心。

李淵假借阻止叛軍南下之名,到各地招兵買馬,太原留守王威,高君雅知道李淵要反,於是想除掉李氏父子向隋煬帝邀功請賞。

5月15日,李淵、李世民先發制人,將二人囚禁。5月17日正巧數萬突厥軍隊進攻信陽,李淵便名正言順將二人處死。7月,李淵率軍三萬誓師起兵,支取關中。

當時,隋煬帝遠在江都。關內軍力薄弱。中原瓦剛軍與王世充激戰無瑕。因此,李氏父子進軍神速,同年11月9日攻入長安,11月13日,李淵立楊佑為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

公元618年3月,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同年5月,楊佑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在長安登基。改國號為唐。

這一切幾乎都是李世民一手推動。

武門之變以前,李世民的權勢可謂滔天,明面上地位僅次於李淵這個皇帝和太子李建成這個儲君。實力是相當恐怖,使李淵都忌憚三分,所以通過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來打壓李世民,最後由此引發了玄武門之變。

然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