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体验中传递能量,《激荡》如何体现湖南卫视剧场特点?

文|周煜媛

做出一部好剧,需要情怀,也需要工匠精神。

体验中传递能量,《激荡》如何体现湖南卫视剧场特点?

用一段故事去传递一份温暖,承载一份情怀,表达一份思考。对于影视剧来说,这是其功能性作用发挥的最大体现方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如何讲好故事。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批优秀的电视剧作品涌现,这其中,湖南卫视金鹰剧场播出的《激荡》有何不同?是否具有独特的价值?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从整体上来看,《激荡》将视角聚焦于宏大社会背景下,剧情时间跨度很大,以小人物微观的奋斗历程与生存状态,小中见大折射改革开放的社会巨变,也让人在时代洪流中更深刻地感知人生百态和温暖世事。

实际上,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的展播剧,《激荡》除了有大的格局立意,还在多个层面体现用心,所展现的很多内容都十分值得关注

▍在生活中展开时代图谱

从题材主旨来看,立于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区间,按照时间线推进,用企业的发展轨迹记录时代,这是作品的基础要素。但与同类型剧相比,《激荡》的生活质感和氛围明显更加浓郁一些,让“小人物的奋斗史”更加真实可触。

该剧真正采用家庭(情感)、创业作为核心的双线叙事展开——以家庭的维度展现社会的变迁,从商业的视角呈现国家的发展。而且,剧中的双线叙事除了指注重家庭和事业两部分的比重,更重要的在于两者之间能够紧密衔接,相互依托。

体验中传递能量,《激荡》如何体现湖南卫视剧场特点?

人物一切行为选择的动力都来于生活,也落于生活。在主线上,因为家境贫寒,陆江涛迫切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供妹妹上大学,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从收废品到倒腾认购券,工地打工,再到后来创业……在他的身上,正体现了一代底层人奋力向上的内心独白和身影。

由于挣钱心切,再加上涉世未深,陆江涛不断碰壁,但他不忘初心,守住了底线,勇气和锐气反而越挫越强。从连锁超市到江海集团,他与大哥陆海波一步一步扎实走下来,成为“创业潮”中的弄潮儿。这些也是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创业的大环境,抓住时机,敢于尝试,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愈加富足,每个人开始尽力在家庭和事业中找到平衡,江海集团也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进国家的发展中来,观众则跟着角色亲历了众多节点事件。

体验中传递能量,《激荡》如何体现湖南卫视剧场特点?

从“中国加入WTO”“非典”到“中国制造走出国门”“一带一路”倡议等,就像剧中陆江涛说的,企业发展要“跟着国家的大战略走,跟着时代一起跳舞”,不仅亲历时代变迁,更要成为其中的推动力量,参与绘制一幅社会发展的图谱。

《激荡》试图通过还原一代人的人生历程,打开时代记忆的相册,让国家与个人关系得到一种深度呼应的呈现,以细腻的切口,唤起更广泛观众的内心共鸣,从而在感同身受中体会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其实,大主线牵引,大格局观架构,以细节和情感填充,这看似常规的操作恰恰最需要用心,也最需要沉下去做,最终是否能做到位,其实就决定了能不能赢得观众。

▍人物的光芒最让人回味

人物形象是一部剧的灵魂。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情节桥段容易变得模糊,但一个最平凡的普通人的形象,他的挣扎、不甘等诸多细腻的情感体现着人性和生活最真实的一面,往往最让人难以忘怀。

剧中,海波和江涛兄弟俩截然相反的性格、事业认知和处事方式,常常能碰撞出很多的看点,释放出可以让人不断咂摸的戏剧张力。

体验中传递能量,《激荡》如何体现湖南卫视剧场特点?

陆江涛一直不安分,敢闯敢干,渴望摆脱贫穷,但他在各种“折腾”的过程中却毫无主角光环的眷顾,几乎没有幸运可言,反而处处碰壁,每一步的改变都来自结结实实的奋斗;作为兄长的陆海波则是一个典型的大哥形象,为护弟弟和妹妹的周全,他的任何选择都第一考虑是否稳妥,或许是天性使然,但更多的是出于责任感的要求。

这样的身份设定,既符合现实逻辑,也符合艺术表达,同时还能起到对当时社会环境微观折射的作用。

同样地,在温泉、林霞、思齐等这些其他人物身上,既有时代环境的痕迹,也有着身为社会普通大众很多共通的特征,说是优点、不足也好,说是个性、成长也好,总之真实感强,是引起观众广泛共鸣的基础。

作品要表现的是真正的普通人。作为设定时代下社会的一分子,他们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但也都需要岁月的打磨,经历成长过程中各种历练。但是,《激荡》显然没有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它还有对人物更深度的探讨和追问。

体验中传递能量,《激荡》如何体现湖南卫视剧场特点?

其一,作为作品中笔墨着重的角色,一定有其价值所在,一定会在最关键的、最基础层面上,有高于常态的部分。就像陆江涛,亦正亦邪,不是传统的正派主角形象,但不论何时,责任和家庭一定在他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而这种提亮和高光是一种精神价值出口的细致引导。

其二,陆江涛身上也细腻诠释了角色弧光。剧中我们看到陆江涛的创业之路艰辛,面对各种利益诱惑,他需要不断进行内心的自我对抗,甚至差点走向迷失,还原了底层人物打拼中经历的心灵秘史,展现出实用主义的一面。

“其实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条沟,谁也不能越过去,那就是人的底线。”在一系列经历之后,陆江涛最终能清醒审视自我,找回初心,真实的转变让人物更有张力。这种自我间的对比处理非常贴近生活,没有刻意为之的感觉,更为难能可贵。因为小人物越真实,他们身上的那种光芒和美好越是让人动容。

▍体验感,或许更有力量

综观全剧,正如湖南卫视金鹰剧场一直以来的特点——以体验感打动人,将不断发展变迁中的时代蕴味和社会价值细腻呈现,作为新中国砥砺奋进70年间的鲜活注脚,也将人物的纯粹和质朴、精神和信仰润物无声般地留在观众的心里。

体验中传递能量,《激荡》如何体现湖南卫视剧场特点?

如前所说,作为一部影视作品,《激荡》选择以生活底色浓厚的方式,在饱满鲜活的人物群像中,从民营企业的视角近距离触摸国家经济不断增强的环境肌理,表现社会的进步、群体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至关重要,那就是艺术的逻辑细节。这就像沙子一样,是建筑坚实的基础。《激荡》中将这点在角色身上进行强化,人物性格、想法和行为、结果的一致性,让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跃然人心。

比如,剧中的大哥陆海波,将简单朴素的想法坚持一生——“不管做什么事情,一日三餐最重要”“在超市设立美食专区,回馈社会”“股民买股票,我们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而在发现刘毅与顾亦雄的罪恶行为后,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他也毫不为所动,“我要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干净净的”,冒着生命危险,决然告知于众。

不管是对家人还是对他人,在陆海波心里,情义大于利益。而在这种质朴的言行中,又将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这些观点和思想化于微处,细致动人,也启发观众反观、对照自身,获得精神的感召。

在整个过程中,家国情怀不言自明,一直饱含其中。或者说,这种让人沉浸下去的体验感带来的精神震撼和能量往往是更有力的。

回望过去,为的是更

关注当下。借助电视剧作品作出有厚度、有温度、有锐度的价值表达,进行有营养的内容输出,这一点也正是湖南卫视对于金鹰独播剧场的价值定位。

不那么完美的主角、生活中诸多令人纠结的问题,以及面临变局时是该攻还是守的选择……这部剧带给观众的有好奇、感动,有疑问、揪心,更有纯真、美好,只要一旦开始走进故事,便会一直惦念着人物的选择以及剧情的走向,一部剧的“威力”也得到了更好的释放。

体验中传递能量,《激荡》如何体现湖南卫视剧场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