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進行“摩旅”,你是喜歡一個人走,還是喜歡組隊旅行?為什麼?

大鵬摩旅日記


摩旅,已成為最近幾年備受大家歡迎的一種旅行方式。摩旅,有一個人“單槍匹馬”闖天涯的,也有三五成群,結伴出行的。到底是那種出行方式好呢?那種方式比較喜歡?各持己見,說法不一。那就讓我給大家細說一下。

摩旅出行不在乎這幾種方式:一個人獨闖、結伴同行、一個人出行路上組的隊。

||•一個人出行,摩旅都是一些喜歡機車,用兩輪承載著靈魂,去尋找遠方的那片星空那片海。用車輪丈量著土地,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片樂園。去自己喜歡的地方,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想在那個地方停留就在那個地方停留,待幾天由自己的心情決定,不受他們思想或者行為的約束。

||•結伴出行,因為摩托,讓喜歡旅行的朋友們集聚在一起,商量去一個美麗的地方,你一句,他一句開始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個地方不咋樣”,“那個地方太遠”,等地方敲定了,你說,他說:“一天可以”,“五天可以”,“多少天都可以”,有打工的,有單位上班的,有自己當老闆的……,各種因素導致出行時間難以決定。待一切商妥之後,本來自己想多去幾個地方,多玩幾天,都會因集體決議而耽誤,自己想去的地方只能等待下一次機會起去。

||•一個人出行路上結伴,“天下摩友是一家”,讓不認識而喜歡摩托車的陌生人成了朋友,深層次的瞭解都不是明確,只是同行一段路,因為目的地不同,路上有時想法思想而不同,“分道揚鑣”各自騎行,或者都是奔著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目的地,然後騎行到終點。

是團隊就會產生分歧,就會有不同聲音,如果我們把事情一分為二,把問題考慮周全,把自己的思想大眾化一點,那我們摩旅的路程走的會更遠。

摩旅出行我個人認為:長途摩旅還是一個人比較好,雖然路上會遇到各種無法預測的事件,摩旅精神就是敢闖、面對挫折和困難都不會屈服,騎士精神是勇敢的象徵!摩旅川藏線上的,穿越巴基斯擔的、東南亞的、環華騎行的諸多單行騎者。“單槍匹馬不要怕,一腔熱血在胸膛,你可以哭,但你不能慫”,為你們的勇敢,為你們的熱愛點贊!

短途(附近)旅行的話組團比較好,都是喜歡摩托的朋友聚在一起,就喜歡周邊摩旅,所以說我們還是要有團隊精神,相互協作,談天論地、一種大家庭的氛圍,讓我們的摩旅生活更精彩!聚在一起了可以去大家都感興趣的地方,可以搞一些公益性活動,傳遞一份正能量,摩旅不只是簡單的騎,玩,還要肩負起社會責任,健康的行為繼續傳承,這才是我們摩旅人多初衷。

摩旅出行沒有一個固定的限制,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最後祝願騎行愛好者們控制右手,安全出行!






大鵬摩旅日記


我是一個孤獨的騎者!摩旅這個詞應該是沒有歧視的!端午去川西,在二郎山隧道口,因為隧道維修摩托車可以過!我也停下來,我的車是國產銀鋼鐵拳,當時也有這個騎大地鷹王的車友,我們在一起聊天!挺隨和的!不一會兒一個車牌為陝D V6602的水鳥1200也在這裡停車了,讓後他以為很瀟灑的停車,結果車倒了了,他一個人在那裡弄很久沒弄起來,我看著吧,我就去幫他推,還別說這車真重,把我吃奶力氣使了出來推起來了!別家火到好,一生謝謝都沒有!還做出一副這是應該的!把我氣得夠嗆!陝西人都這樣嗎?我也不是那種刻意的去要求回報,擺出這種架勢我確實難以接受!之後路程一起到康定和理塘,我都沒合群,我走我的!因為沒有共同語言,現在裝逼炫耀人士已經瞄上課摩旅!再一次驗證,自私的人他的確會比那些坦率和灑脫的人會掙錢!這是我幾年摩旅路上和我現在做的工作對比,的確如此!這些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懂!摩旅路上走共同語言的管騎什麼車,有一次我從大理往昭通回重慶,路遇一對父子,騎得本田125,雖然我的車比他好一些,但是他的車拉的東西太多,路上一次大翻車,我停下車,幫他檢查情況,給他們包紮,不為別的,有共同語言的大家也沒有什麼高誰低?我想這才叫摩旅吧!


瘋狂的野狗流浪又自由


摩旅我還是喜歡一個人,這可能跟性格有關吧,我是個比較內向的人,平時有空就喜歡往人少的山裡跑。而且要找到一個或幾個喜好相同又同時有時間一起跑的恐怕很難,而且還要車子排量、騎行速度比較接近,這就更加難了。

我出去都是一個人,偶爾會碰到摩友同路一起小跑一段,我的車子排量小,我騎車也比較慢,看到路邊好看的好玩的都會停下來玩一會。所以還是一個人騎行比較自由。

我是摩驢阿飛,我的“318騎遇”之行即將開始,期望能圓滿完成,也希望能有你的關注陪我一起來場不一樣的318奇遇!




摩驢阿飛


這件事我感覺還是有資格回答的,17年內蒙草原轉了小半圈,差不多三千公里,一個人挺爽的,不用為了住行鬧心,想停車就停車,因為出去玩肯定要拍照的,有時需要停車抽顆煙,喝點水,這些事如果是結伴的話,很容易造成不愉快!但是一人出行,缺點也不少,從敖漢旗去扎魯特,途中有一段沙漠,幾十公里無人區,心裡還是有點怵,晚上住宿時有點孤單,路上擔心車出現故障等等。不過草原這種地方還是獨行比較好,如果去西藏,新疆那種地方,最好還是結伴,因為路況複雜危險。


木秀於林amp


首先為騎士正名。不闖紅燈,控制右手,不炸街不路怒。

每年自己都會一個人騎行一次3000+的長途,曾經一個人在一個東亞國家累計騎行10000+左右,個人感覺組隊或者單人騎行都會有利有弊吧。講兩個自己以前摩旅發生的事情吧,估計經常騎行的朋友可能也會遇到我一樣的事情。

嗯,先說一下組隊吧。幾年前我們有過三臺車組隊一起跑一個小長途,也不算很長,大概1500,在一東亞國家,那個國家路況很差,差到什麼程度,整個國家沒有高速公路存在,最好的城際公路也就是雙向雙車道,路很窄,那條路怎麼說,甚至沒有國內一些省道路況好,而且因為地形屬於高山地形,所以一路都是盤山公路,相對來說路況很差了。

我們是三臺車一起,都是在本地租的小排量車。我做頭車帶隊,後面是另外兩個隊友。路上分歧就出了,一路上我都在一邊帶隊,一邊從後視鏡看他們的情況。以防發生意外掉隊的情況。從後視鏡看去,最後面隊友一直在最邊上行駛。我就有些惱火了,相信老司機大部分應該知道為什麼會惱火吧。很簡單,如果騎在最邊上的話,出現意外情況,打一個比方,你的前面有行人你需要躲避,你的左邊有一個大坑,右邊就是溝渠了,你說怎麼躲避?所以說一般老司機都不會騎在最邊側位置的。這個是一個騎行習慣。尤其是在時速超過50以後更應是這樣,這個道理我也和那個隊友說過,但因為他是新手原因,所以不免犯這種低級錯誤。而且當時路況是旁邊是懸崖!!!懸崖!懸崖!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然後我當時有些生氣,因為那是影響很大的安全問題,而且他們是和我一起走的,我自己也要擔責的,我很惱火的甚至是罵他的那種語氣。可能我語氣方式不對吧,人家還和我吵起來,說怎麼騎是他的事。是的,從這件事來說,我有責任,因為我說話語氣方式可能不太好,但是當時確實氣大了,因為不止和他說了一遍兩遍的,我也不是什麼聖人,當然會發火,但是究其原因呢。這個你們說全部責任在我嗎?

假設一下,如果真的出現突發情況,一個坑在路上出現無法躲避的話,輕的話車把扶住了,車子輪轂可能會損壞,如果嚴重的話呢,可能會摔車受傷,再嚴重一些呢,扶不住車把向懸崖方向衝去呢?這是什麼後果呢?這個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如果我們騎稍微中間一些的話呢?最起碼我們躲避的面積會大很多,我們可以左邊躲避,也可以右邊躲避,即便來不及,我們的安全係數也遠遠比在騎最邊上要安全很多吧?這個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後來的結果就是我們回到出發地結束之後我選擇了自己出行,因為我真的承擔不起那樣的責任,如果真的出了事情的話我自己真的承受不起。

現在的話我基本都是獨自出行。說實話路上碰到過一次意外,出了車禍,把我油箱過濾器卡住別爛了,但是我還是一個人解決了。自己一個人在地圖找附近的修車店,然後一個人把車停在路邊,找修車師傅過來幫忙換零件。

說實話單人出行也好,組隊出行也罷都是有利有弊的。單人出行自由,隨心所欲,想怎麼樣都可以。但是路上壞車等情況就沒有組隊來的優勢大,組隊出行的話,可以幫忙拖車找到修車店,單人出行的話只能自己解決了。

組隊出行大家一起有個照應,可以相互幫助,但是真的不建議組隊出行人太多,尤其是幾千公里的長途,需要十多天一起結伴的那種。個人感覺四個人以內最好,畢竟每個人的消費觀,價值觀,性格都不近相同,人太多怕分歧也大,容易出現不和諧。

還有就是組隊的話,車子排量區間不建議太大,你說一臺150和一臺1000如果一起組隊的話,怎麼樣?要麼就是150死命跟車,要麼就是1000那臺車慢悠悠晃著,這樣的話不管怎麼樣都會搞的很累的,反而還不太好。記得前段時間我們四臺車一起環洱海,我們兩臺小排量250,然後兩臺650一起跑,個人感覺都有一點吃力,不過沒太大影響不會掉隊,但是說真的因為洱海環洱海公路彎道比較多,所以不會差很多,如果在北方平原或者高速的話就不太好了,650完全90甚至100以上速度巡航,而我的250只能四千轉70左右的速度巡航。所以說實話如果組隊跑長途的話最好排量區間不要太大,當然百十公里短途沒多大事。

反正單人或者組隊都是都有利弊,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每個人觀念也都不一樣,只是我把我個人一些感覺觀點寫出來。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朋友指正批評,我會接受您中肯的意見的。謝謝。

最後國際慣例,貼幾個我的“大老婆”的戶外美照。








一直特利獨行的豬


對於長途摩旅,是很多騎士都非常向往而且期待的事情,包括我自己在內還有我身邊的人都比較喜歡摩旅,一到了有空餘時間的時候就喜歡往外面跑,那麼對於摩旅來說,到底是結伴而行還是當一個獨行俠呢?我覺得主要還是看各人的喜好還有你身邊同行的隊友和你的融洽程度。

1.一個人摩旅

一個人摩旅有一個人摩旅的好處,自己一個人摩旅不管到哪裡都是自由自在,想停就停,想走就走,不用照顧大部隊的節奏,也不用被拖累或者拖累別人。所以很多騎士願意當一個獨行俠,到哪裡都是獨來獨往,獨自享受一個人寂寞而充實的摩旅;

但是一個人摩旅也會存在一定的不好的地方,那就是路上的可靠性,因為一個人一輛車的話,在路上不管發生什麼都是需要自己一個人面對和承擔的,車子倒了自己扶,車子壞了自己修,行程自己定,後勤保障也是自己做,相當於一個人的摩旅你完全不能依賴任何人,只能自己一個人在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後獨自上路,所需要承擔的風險也沒有人一起承擔。

所以說一個人的摩旅其實考驗的不僅是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還考驗著一個人修車的功底和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那麼要做的就是自己一個人要把需要攜帶的東西全部都帶上,包括自己用的還有車子需要用的,因為這些沒有人分擔,也沒有人一起攜帶,只能自己全部帶全面一些。

2.組隊摩旅

而如果是集體組隊出行的話,好處就是一個人出行的不足,人多起來的時候,有意外情況的時候可以一起處理,譬如有人摔車或者有人車子壞了,那麼大家就可以一起商量著怎麼處理,或者說有人就知道車子壞在什麼地方,直接就可以在路上就修好了。

每個人的騎車的習慣其實都不太一樣的, 有些人騎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有些人則是比較慢,如果不同節奏的人一起出行的話,在路上的時候快的就要等慢的,等得不是特別的舒暢;而慢的為了趕進度也要用力追快的,這樣下來就會不太安全,因為騎車的時候一旦車速超過你的控制範圍,順利的話還好,如果不順利的話,一旦有一些意外的情況,就會不知所措,而往往救車的時間就是在這很短的零點幾秒內。

所以說,集體組隊摩旅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要選擇和自己騎車的節奏相適應的隊友一起出行,這樣就可以讓大家的體驗感都比較舒適,並且都會有不錯的騎行體驗。

如果是我自己的話,我比較喜歡的節奏是和三個以內的隊友一起騎車出行,並且另外兩個隊友的騎行節奏和自己有必要的是一樣的,而且消費的理念也要和自己是一樣的,這樣一起出去長途摩旅的話就不容易有分歧和意見,並且節奏也是差不多一致的。

請關注:明說汽車那些事,和你分享更多原創精彩內容!


明說汽車那些事


摩旅,(沒邀,路過看貼子後說兩句)被放大不少…其實這20來年以各種方式旅行的人不少,交通工具選擇也是多種多樣:自行車,摩托車,徒步,自駕汽車,拖拉機,三輪車,推車,推一個橡膠輪胎……那麼為什麼摩旅被放大?因為前年是自駕汽車被放大,這次輪到摩托車?當然還有自媒體的平民化,年輕人摩旅多所造成。回正題:摩旅從安全角度看,獨行安全。原因是獨行人變得膽小,敬畏,禮貌,不敢冒險。知道沒有幫手、後援,同時也沒有爭論、分岐,心態平和,隨心情。一個人的獨行是一種旅行享受。

組隊出行,熱鬧非凡,激情滿滿……什麼腎上腺素象PM2.5報表,給安全帶來問題,你追我趕,愛秀的就大打出手,眾膽大也……這個問題不可小視。而且隊伍大了嚴重影響交通,影響他人安全,吃、住也不是很方便。總之從安全第一考量最好組隊不超五輛,否則自己知道後果。個人理想認為結伴不結夥,意思是就兩輛最佳,兩人意見好統一,通過多次出去磨合都非常默契了,不說話都知道怎麼辦了就最好。即自由不費心,又安全有照應。路遇突發也能得到相互照顧,包括車子故障。視為首選。


李哥As


我就是通過摩托車,2018年5月開始到10月結束。走遍江西省撫州市各縣區。後面太冷了。沒騎摩托車到處走。一個人。後面去福建建寧縣是兩個人去的。

如果是近距離的旅行,一個人。遠距離,組隊。有個照應。

近距離一天,最多2天來回的旅行。

遠距離,比如來一趟雲南騎行,或者海南島騎行。

看了好多抖音裡面的騎行秀,雖然知道有假的。可一定有真的。

騎摩托車旅行,就是要裝備齊全。要注意安全。能力範圍內去做。

別還天天餓肚子,就去旅行。當然更多的是證件齊全。安排好行程。

天氣好的時候,來一趟摩托車旅行,出去看看也是挺好的。祝好運。


白鷺巡遊


曾經我也是很多人一起跑,認識的不認識的一大幫人好不痛快,慢慢的就討厭了,為什麼?進口的瞧不上國產的,大排的看不起小排的,每次出去就跟飆車一樣,他喜歡住大酒店,他喜歡吃路邊攤,他喜歡一有個景區什麼的都要逛逛,,,,,很多很多原因了,越來越討厭,越來越覺得沒意思,所以就單飛了!這些年來都是一個人摩旅,最多帶上老婆,一路上雖然孤獨了點倒也自在,我屬於窮遊的那種,出去了吃住都挑便宜的,也屬於激情出遊的那種,說走就走,每次出去的目的地都不是最終的地方,我看的是沿途的風景。我很懶,人家摩旅把吃喝拉撒都一併帶上了,而我就只一個揹包,不論多遠。我想去西藏,但幾年前的一次嚴重受傷讓我不得不打消這個念想,我有太多太多的地方要去,都只是我一個人


勇敢的酒鬼62179269


從旅遊的角度來說,當然是組隊結伴同行為好,但是要知道旅遊不僅僅是觀賞一路的風景,人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同行的朋友之間的文化差異,年齡,經濟條件,對旅遊知識,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差距大,是會對旅遊的質量有影響的,人能合在一起,到哪裡都好玩,特別是長途旅行,每個人的為人品質都會表現出來,一般不要跟臨時認識的人一起走長途旅行,當然旅行社組團除外,事先除了做好旅遊攻略外,就要對同行的人要了解,要在一起玩過,充分了解同行的人的為人,特別是要做一次長途旅行的話,就好好考慮了,才能讓這次旅行成為一生中最難忘的旅行,能在旅途中朋友之間結下深厚的友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