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劉三蓮開始覺得不對勁。

她老公叫宋正遠,是大學教授,一表人才,和她生有一個兒子。兒子上國中以後,宋正遠動輒便好幾個禮拜不回,打電話也不接。

她姐問是不是在外頭有別的女人,劉三蓮擰著眉頭,不言語。她姐接著問,“他多久沒碰你了?”

“不是,”劉三蓮忸怩著說,“他就在臺中教書,孩子都這麼大了,我們也都老夫老妻了。”

當姐的咂嘴,心下也明白了七八分,壓低聲,用的是過來人口吻,“躺在那裡不要像棺材板一樣,主動一點,淫蕩一點,那裡合了什麼都合了。”

沒用。

劉三蓮試了,被宋正遠拒在千里之外。他先是說“我們好好聊一聊”,又說要搬出去,見劉三蓮開始脫衣服解胸罩了他才終於承認:我喜歡男人。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誰先愛上他的],宋正遠向老婆劉三蓮坦白出櫃,劉三蓮先是震驚,後羞憤到無以復加

從那以後,劉三蓮變成了全世界最吵的女人。

捏住點雞零狗碎的事就嘮叨個沒完,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她。尤其當宋正遠得癌症死掉,保險公司拿著合同,說受益人不是她,也不是她兒子。

反倒是高裕傑——宋正遠的男朋友。

劉三蓮大罵:“不要臉的小三!”高裕傑嬉皮笑臉,“怎麼樣我也是男的,比小三多一根,要叫你要叫小王。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誰先愛上他的],劉三蓮上門羞辱高裕傑是“破壞別人家庭的死同性戀”,高裕傑不以為意

電影叫[誰先愛上他的],華語影史第一部以同妻角度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作品,前無古人。

它亮相金馬獎一週後,臺灣地區就“同性戀婚姻平權”全民公投,“挺同方”票數持續落後,最終敗給保守勢力,現場一片低迷。祁家威卻說,“原來有這麼多異性戀者在支持我們。

32年前,他是臺灣地區公開出櫃第一人,帶伴侶去法院公證遭拒,理由是“同性戀為少數之變態”。

如今票數1:2,相比那時已大有好轉之像。而倘若沒有電影,這一路的苦困不知要裝多少箱。

1986年,祁家威公開出櫃。

他在麥當勞點了20杯飲料,當著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海外媒體的面,發表了一篇長達8000字的《對社會大眾及同性戀者的懇切聲明及呼籲》。

彼時,臺灣地區正處在戒嚴期,“職場裡只要知道是同志就會被開除,開個餐廳警察就去站崗,讓你開不下去,開書店就用妨礙風化罪去抄。

但是祁家威不怕。

17歲,他從英語課上學到“homosexual”一詞,得知自己的性取向名稱。28歲,他在麥當勞將彩虹旗高高掛起,“媒體還不錯,沒有把我當怪獸。”

卻不是結實的人,生下來就瘦得要命,一米七八的個子只有90斤,竹竿筷子一樣。但口裡振振有詞,說要做“手握兩把寶劍的男人”。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人間》雜誌1988年7月號,30歲的祁家威

當然做不成。

很快,他就被警備總部抓去,162天后才由蔣經國赦免。出獄已是8月,最熱的時候,電影院售票口如常掛著一面小黑板,寫今日影訊,[孽子]

鏡頭裡是60年代臺灣地區的一群男同志。

[孽子]講的是臺北二二八公園聚集的男同志社群,在家庭、慾望與社會偏見中掙扎求存的故事。下圖為片中截圖,黑衣少年是邵昕飾演的主角李青,因與學校職工發生“不當關係”而遭退學,進而被攆出家門,後流落於二二八公園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這原是連載於《現代文學》的小說,作者叫白先勇,家中排行老八,父親是“小諸葛”白崇禧。

1954年,白先勇17歲,正預備考大學,因此暑假也不敢荒廢了功課,每日都要去建中上補習班。

一日去得晚,路上橫衝直撞,上了樓梯三步並作兩步,跟一同遲到的王國祥搶在一起,撞個滿懷。就這麼認識了,此後“來往相交,三十八年”。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圖左為白先勇,右為王國祥

1989年,王國祥的“再生不良性貧血”復發,白先勇四處打聽治病良方,“如果有人告訴我喜馬拉雅山頂有神醫,我也會攀爬上去乞求仙丹的。搶救王國祥的命,於我重於一切。”

可最終,男友還是去世了,此後,白先勇身邊再沒出現過新的伴侶。

大學畢業服兵役,白先勇寫了《寂寞的十七歲》,男主人公被一個男人親吻雙手,“我沒有料到會這樣,沒想到男人跟男人也可以來這一套。

隨後,他又寫了此生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孽子》,公然將同性戀情攤開在臺灣地區的大街小巷,更將與王國祥的關係大白於天下,誓要為同志發聲。

書裡有一處二二八公園,正是現實中男同性戀群體的聚集場所之一。白先勇稱其為“黑暗王國”,是封閉而黑暗、又可供遮風擋雨的烏托邦。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孽子]裡出現的二二八公園,舊時稱“新公園”,臺詞是白先勇書中的描寫

這座王國,就在祁家威就讀的臺北建國中學旁邊。

儘管“戒嚴”時期,審查制度嚴苛,導致[孽子]被剪了21刀才準上映。鏡像隱晦不說,連“同性戀”三字都沒出現,只能用“老玻璃”、“小玻璃”。

但祁家威還是覺得,像得到了某種力量。

他就帶著這股力量,跑去臺北各大夜市,套上自制的廣告牌紙箱,希望大家為艾滋病解囊。籌來的錢,他全部用於發放安全套或幫人做艾滋篩檢。

那是艾滋病最猖獗的80年代,他總是一個人騎著舊摩托,奔波於各個住戶與檢驗所之間。

1998年,他又轉攻司法院,5道關卡,一路打一路輸,卻始終不曾偃旗息鼓。

唯一一次短暫的絕望,是去二二八公園號召爭取婚姻平權,“發夢啦!不可能的。”眾人鬨笑而散。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人間》雜誌1988年7月號,祁家威正在做有關同性戀的剪報

1987年,臺灣地區正式宣佈解嚴。

國民黨政權開始瓦解,民主、自由的思想終於傳入進來,同性戀群體也逐漸活躍。三年後,首個女同性戀社會團體組織成立,取名“我們之間”。

受此影響,1991年,[雙鐲][失聲畫眉]齊齊上映,皆是表達女同志之間的愛情。尤其[雙鐲],惠花將手鐲遞給秀谷,說,“姐妹夫妻永遠不分離。”

其實,異性戀觀眾很難分辨[雙鐲]描寫的是愛情還是友情,因為影片提供的線索十分模糊。但相較於80年代,已經進步不少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1992年,臺灣金馬獎仿效西方“New Queer Cinema”,設立“同志影展”單元。

次年,李安拍了[喜宴],男同志偉同遭父母逼婚,他說“媽,同性戀的人能夠在各方面合得來,非常不容易,所以我跟賽門都很珍惜對方”。

他還說,“你們天天期望我這個,期望我那個,為什麼不讓我安心地做自己呢?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喜宴]是臺灣地區首部正面描寫同性戀的電影,這種積極的態度與口吻並不亞於描寫異性戀群體

臺詞一出,滿場皆驚。

幾乎是一夜之間,“同志”成了全臺灣地區的社會議題,“酷兒理論”也因此被推動起來,同性戀人權問題更是首次被納入國會公聽會討論。

李安也因此獲得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使得此後的臺灣同志電影變得更加豐富與直白。

比如1994年的[愛情萬歲]

小康從床下爬出來,望著赤身裸體的阿榮,小心地湊了過去,在他唇上輕輕留下了一個吻。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愛情萬歲]

同年的[寂寞芳心俱樂部],周智龍與在Club認識的同性小高同床共枕,還用手指觸碰小高的耳朵。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寂寞芳心俱樂部]

1997年的[美麗在唱歌],陳美麗直截了當地告白林美麗,“我喜歡你。”但後者因對同性愛情有困惑而選擇逃避,陳美麗便勇敢踏上了尋找她的征程。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美麗在唱歌]

幾部電影上映的同時,臺大女同性戀文化研究社成立,臺灣同志團體第一次以“學術強暴”為主題遊行,向衛生署抗議,並爭取婚姻平權。

這一次,沒有人取笑“發夢啦!不可能的”。

但真正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或可說促發性別多元化教育的關鍵,不是電影,而是一場命案。

2000年,正在讀國中的葉永鋕因“太女性化”而遭同學霸凌,有時還被要求脫下褲子驗明正身。這使他不敢在下課時間上廁所,只能在下課前5分鐘舉手示意,經老師同意後離開教室。

4月20日,葉永鋕向老師表示想上廁所,卻直到課間結束都沒能返回,最後被發現倒臥在廁所血泊。

衛生署認為,葉永鋕可能因心性猝死造成暫時性意識喪失,於昏倒時頭部撞擊發生顱內出血而死。

2015年11月7日,蔡依林在小巨蛋舉辦的演唱會上公開紀念他,人們也給了葉永鋕一個永恆稱號:玫瑰少年。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圖為紀錄片[不一樣又怎樣]中葉永鋕的遺照

因為此,官方首度為同志相關活動編列經費,製作《認識同志手冊》。12月,教育部開始提倡性別多元教育,規定“任何人不能因其性傾向、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原來,電影不是推動性別教育的唯一手段,死亡才是。但倘若沒有電影,只怕會有更多死亡。

2001年,迷你劇《逆女》開播,高中女生丁天使與一樣是女生的同學詹清清相愛。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逆女》

也是這一年,綜藝節目《文茜小妹大》,李敖問蔡康永“你是不是Gay”,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蔡康永笑答,“對啊,你要介紹人給我認識嗎?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蔡康永出櫃14年後在節目裡含淚開腔:我們不是妖怪。

後來李敖去世,當年被逼出櫃的事再次被提及,蔡康永說,我不恨他

次年,[藍色大門]上映,孟克柔在游泳館的牆壁上一遍又一遍地寫“我是女生,我愛男生”,企圖以此勸服自己不要喜歡林月珍。

後來,她對一直愛慕自己的張士豪坦白,“其實我一直幫月珍,是因為我想……我喜歡的是女生。”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藍色大門]

在[藍色大門]的帶領下,同志電影摒棄了90年代的直白勁爆,轉而以青春故事探索性向,也不再單一地表現同志的身份焦慮,轉而越來越多樣。

比如[漂浪青春][盛夏光年][17歲的天空][花吃了那女孩],比如[女朋友○男朋友]裡,王心仁對陳忠良說,“友誼長存。”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女朋友○男朋友]

這些電影上映期間,臺灣地區舉辦了首屆同性戀者大遊行,儘管參與者只有1000人。立法委員蕭美琴提出了《同性婚姻法》草案,儘管無疾而終。

2017年5月24日,司法院“釋憲”,推翻了《民法》中將婚姻視為僅在男女之間有效的定義,認為其違反了“憲法”保障的人民婚姻自由及人民平等權。

一瞬間,歡呼聲如春雷陣陣,同性情侶們頭戴彩虹條巾相擁而泣,“我們可以結婚了!”

但是冷靜下來,人們才發現,同性婚姻其實並沒有被法律承認,只是“不被非法化”。

然後,[誰先愛上他的]來了。

劉三蓮想不通,宋正遠為什麼會愛上高裕傑。高裕傑不明白,宋正遠為什麼要和劉三蓮結婚。

後來他忍不住去問,但是宋正遠說,“讓媽媽不難過、不擔心,就是我們的責任。”可惜高裕傑還是不懂,他說,“為什麼我愛你,她會難過?”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誰先愛上他的]

32年了,臺灣同志電影何其難得,竟又帶給了觀眾一種寶貴思考——

為什麼我愛你,媽媽會難過?為什麼同性戀要用結婚毀掉異性戀的人生?為什麼同性戀不能結婚?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誰先愛上他的]

或許因為此,一週後的“同性戀婚姻平權”全民公投,“挺同派”雖然以1:2輸給保守勢力,但祁家威卻說,“

你看這個票數,表面上我們大輸,但其實根本是大贏,有這麼多異性戀在支持我們。

說這話時,他除了頭髮花白,沒有絲毫變化。

兩條腿依然細得撐不起褲管,肩膀上依然扛著一面32年前在麥當勞揮舞過的彩虹旗。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59歲的祁家威站在由115藝人舉牌支持婚姻平權的“正視牆”前

他知道,一切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好。

你看,僅僅幾百年前,婦女還沒有選擇丈夫的權利;幾十年前,黑人不能和白人一起受教育;直到1972年,同性戀都被劃在“精神疾病”的類別裡。

而今天,幸有同志電影一路跋山涉水、披荊斬棘,支持婚姻平權的票數竟然達到了反對票的一半。

所以總會有辦法的不是嗎?總會有辦法的。

臺灣同志電影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