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大连两家人因为遛狗打起来了,两人被判刑还赔了6万元!

近年来,养宠物狗的市民越来越多。因为宠物狗引发的邻里冲突也时有发生。近期,大连市各级法院集中宣判多起因为宠物狗引发的刑事犯罪案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案件多数由养犬纠纷引起,养狗者和他人发生冲突后矛盾升级,甚至发展成为刑事犯罪。由此引发的文明养犬话题,再次引发了广大市民的关注。

案例:因狗起冲突升级为刑事案件

大连两家人因为遛狗打起来了,两人被判刑还赔了6万元!

2017年10月26日下午4点,市民牛某的妻子推着婴儿车,领着小狗经过大连甘井子区的居民姜某家门口,姜某家饲养的大狗冲过来撕咬小狗,撞到了婴儿车,惊吓到了孩子。

牛某得知此事后赶来,和姜某发生冲突。此后牛某带着两人携带木棒木方和姜某家人冲突。姜某及其妹妹、妻子均遭殴打拖拽,其中姜某妹妹轻伤。2018年11月27日,牛某及两同案赔偿了姜某妹妹6万元,获得谅解。近日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牛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一名同案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另一人被另案处理。

无独有偶,市民王某也因为自己养的狗随意吠叫,被人砍伤——2018年8月16日下午,王某在遛狗时,小狗冲着经过此处的男孩叫了几声,男孩父亲郭某就用伞打狗,为此双方发生口角。郭某用锯片砍伤王某的头面部和胳膊左手,造成轻伤二级。郭某因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调查:人狗矛盾在居民区经常出现

本来是出于爱心养了宠物狗,却因为小狗与邻居起了冲突,甚至发展演变为刑事案件,令双方都蒙受损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狗矛盾在我市一些居民区经常出现。

“关键是一些宠物狗主人不文明养狗,狗随意便溺不说,最关键的是遛狗不拴绳,这让我们不养狗的人缺乏安全感。”家住沙河口区解放广场附近一小区的市民宋女士说,每次带刚刚学走路的儿子在小区散步,总会担心遇到遛狗不拴绳的邻居。“有的大型犬也不拴绳自由‘散步’,看到孩子总会扑过来。我只能赶紧抱起孩子远远躲开。”宋女士说,如果儿子被狗咬伤或者撞倒,自己也无法保证能按捺住脾气,确保不让矛盾升级。

家住甘井子区山东路的市民朱先生则遇到过和牛某类似的情况。“我家孩子曾经被邻居养的不拴绳宠物狗咬伤,在协商赔偿过程中对方一再推诿,当时也真动过打架的念头。”朱先生说,最终在社区和派出所介入后,问题才得到解决。

法规:市区禁止饲养大型犬烈性犬

记者从我市警方了解到,根据大连市有关养犬管理规定,市区范围内禁止饲养大型犬烈性犬,同时遛狗必须拴狗绳。但是不拴狗绳等违法养犬行为很难取证。专家建议,未来或许可考虑发动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社会共治,协同管理养犬事务。同时,还应鼓励并支持社区物业等组织开展文明养犬宣传,倡导与养犬人签订养犬公约,规范养犬行为。

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的王金海律师则建议,养狗本是为了给生活增添乐趣,如果因为养狗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甚至因此引发犯罪而获刑,可谓得不偿失。养狗者应遵守相关规定,依法养犬、文明养犬,在平常外出遛狗时应为犬只束好牵引带,换位思考主动考虑其他人的感受,避免由宠物狗随意乱跑、便溺等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减少案件的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