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你只能有一部數碼相機,你會選擇哪一款?

燭光一點


首先我是一個尼康黨啊,所以按照你的選擇的套路,我一定會是選擇尼康的,沒有為什麼,只是因為心裡的那份愛啊。

佳能 尼康 索尼

三家就目前來說,在全畫幅相機領域都是做的很好的。各自有自己的優勢,佳能的色彩,尼康的寬容度,索尼更加均衡,在相機尺寸上也有很好的一個操作,便攜性最突出。各自有各自的優勢,各自有各自的特點。

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什麼機器

當然是徠卡啊,為何現在華為賣的這麼好,就是加入了徠卡元素,知道相機,玩相機的,終極夢想就是用徠卡相機拍攝,色彩確實好,不管怎麼樣,自己喜歡就好。

現實一點的話,我會選擇尼康的D850,握感,對焦,還有翻轉屏,寬容度,像素,是目前為止最優秀的一款尼康相機了。加上自己還有尼康的鏡頭組群,對於我自己個人而言,如果要買,肯定尼康D850是最合適的。

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我自己會選擇尼康D850,很多人會覺得這個要求並不高啊,但是對於我來說,我只是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機器就好。


光影的光陰社


我用過了那麼多相機,沒用過的相機更是數不勝數!

真要是隻能在這些相機中選擇一款使用,那我就得好好考慮一下,先定下一些基本要求。

首先,這臺相機應該是當年新出的或者兩年內最新的機型。機身性能必須出眾,代表著當時的最先進水平。不能讓我拿到這臺相機,就後悔。

其次,這臺相機必須有強烈的拓展性,固定鏡頭的相機不能在考慮之內,應該是可更換鏡頭相機,比如說m43,微單,無反,單反之類的。

第三,這臺相機的感光器面積應該比較大,起碼也得aps-c畫幅。要保證我多年以後還不嫌照片清晰度差。起碼也得aps-c畫幅或更大的感光器。尼康1j5如果當輔機玩,可以,如果只有一臺,那感光器就小了,不能選了。

第四,這臺相機必須有全手動功能,熱靴插座,這是專業機器必須要有的功能。

第五,最好有翻折屏,這對取景比較方便,省的為了拍小草小花趴地上了。

第六,機身不要太重太大了,最好是300克上下,這樣,全畫幅的無反相機就排除掉了。

第七,要有電子取景器,evf,這個對旅遊時強光下拍照太有用了。

第八,還要有時間戳功能。我希望每一張照片上都打上時間戳,不管怎麼改名,複製,亂放,也不會不知道照片是何時照的?

第九,拍攝視頻不一定要4k,但是一定要有視頻追焦功能,有些拍攝場合手動追焦跟不上。

這麼一圈問題拷問下來,答案出來了,就是索尼α6500微單相機。

不過話說回來了,有且只有一臺相機,還不用考慮價格,才會選a6500。

索尼a6500動輒萬八千的套機價格,就是個夢而已,

多臺相機的話,這個價我寧可買尼康d750全畫幅了,那多爽啊。

考慮價格,a6000價格更適合我購買,套機三千多塊錢。

我現在有三臺卡片機,一臺單反,成天想的是添加什麼鏡頭?

有了單反,這種微單不用也罷。哈哈。

有道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燭光一點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與經濟能力、攝影目的和理念、個人追求、身份等等都有關係。

我是一個業餘玩票的,工薪階層,對攝影談不上迷戀,也非“器材黨”,抱著隨心所欲的心態去耍,攝影只是打發無聊和尋找工作之外的一點精神寄託罷了。有兩臺中端尼康單反,最早的D90以及五年前入手的D610.曾經做過所有入門攝影愛好者都做過的瘋狂事情,一個人自駕,跑過很多力所能及到達的地方,披星戴月、四處奔波,拍過無數的片片,最終,一切都回歸沉寂。

攝影,就是一個不斷自我否定的過程。當所有的技巧都掌握,所有技術層面的東西都諳熟於心,你充其量只是一個會照相的而已,最多也只是一個優秀的“匠人”。

攝影就是按下快門的一瞬間,一瞬間的選擇,卻凝聚著一個人的精神朝向。它和音樂、繪畫、電影等等很多門類的藝術並無二致,最終的表達,都作者的內心世界,對人對世界的看法、態度。最終勝出的,一定不是靠多麼高深的技術。

我想首先做到不被器材綁架,不用攝影去裝飾自己,也沒有什麼遠大的攝影理想,讓一切變得簡單一點。

回到問題本身,如果只能選擇一臺相機,結合個人經濟能力、攝影理念,綜合去考慮,我會選擇一臺體積小巧的徠卡D-Lux(Typ 109)卡片機,價格不足8000,\t實際焦距f=10.9-34mm,等效焦距24-75mm,最大光圈f1.7,便攜,可滿足所有拍攝特別是人文街拍需求。

僅此而已。(照片為本人拍攝)








也話夜雨寄北


用過很多設備,賓得,佳能,尼康,徠卡,富士,松下,哈蘇等等,從卡片機,1英寸,m43,apsc,apsh,到全畫幅,中畫幅。從旁軸,單反,雙反,無反到鏡間快門等等。如果只選一臺機器,我有很大可能選擇徠卡sl系列。

第一,做工和質量不好的我不喜歡,所以淘汰一批,順帶sony也不選了。

第二,只能選一個,而我又要拍些人像,至少全畫幅是肯定的。

第三,硬件配置,例如evf,雙卡槽,lcd顯示效果,當然還有對焦等等。到這一步,各家都不錯,差距不明顯。但徠卡除了像素,幾乎都是頂級的,特別是evf。

第四,最重要的,既然只能有一臺相機,肯定要貴的呀,雖然哈蘇和徠卡s2更貴,但是其他方面差的多。

所以,我會選擇sl。哈哈哈哈


Sipher


不請自來

這個開放性問題不錯,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對於器材數量會有追求,追求越多越好,但當只能選擇一部數碼相機,那就要好好的想想,要留下哪一臺了?

選尼康佳能索尼是最實用的選擇,三者對焦迅猛,功能強大,畫質優秀,唯一缺點是體積相對較大,重量重。

選富士奧林巴斯理光,體積小,重量輕,但卻不是全畫幅,雖然我不是全畫幅黨,但如果有的選還是會選全畫幅。

其實,我有想過一個類似的問題:如果我現在退休,我會用什麼相機去拍照?我給自己的答案是徠卡m10加11663,因為我享受手動鏡頭的對焦過程,享受手動對焦的操作,每一張相片來的更慢了,每次摁下快門思考的時間更長了,我更在意的是攝影的過程。現在的相機連拍和對焦都太快了,我覺得我更喜歡慢下來的拍,而且機器小重量輕,方便記錄所處的環境與事物。



攝影小小新


如果你只能有一部數碼相機,你會選那部?

這個問題問的好,實際上,這是一個兩難選擇問題,即資金問題和需要問題。只要資金充裕,就不必考慮需要,直接買最好的頂級相機和頂級的鏡頭群,玩個器材控。如果手頭缺錢,又喜歡攝影,那就買個全畫幅單反就成,鏡頭就買一個50定,一箇中焦變,一個長焦變就成了,至於什麼對焦點了,寬容度了,這個那個按鈕了,都是噱頭,你如果搶拍沒時間去找按鈕選擇最佳光線,最佳對焦點,最佳成像質量,這都需要你預先設置好才行。如果你需要在暗光裡搶拍成功,你只需要再添加一個手動閃光燈就成了,再根據你與被攝物的距離,大體調好閃光指數,你就會搶拍到一張新聞照片。實際上 ,場景不管有多少需要對焦的點,自動對焦只取平面上的點合焦,景深只能通過光圈進行調整,這是你就會發現,只有一個對焦點起作用,你只要選取中間那個對焦點對焦,半摁快門挪到機子,選擇畫面,摁快門,好了,一張你需要的對焦準確的照片已經被你成功完成了。

實際上,作為數碼相機,許多功能都大同小異,唯一差異是傳感器,傳感器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選大不選小,這是因為數碼照片的後期處理非常重要,傳感器太小基本上沒有裁剪的可能,後期處理基本上也失去了沒意義。全畫幅,中畫幅機子可以讓你的後期處理有非常大的寬裕,讓你對畫面的處理和剪裁充滿樂趣。畢竟攝影更重要的是敏感的視覺藝術,你的思考,與相應的機子配合才會產生好的照片。

當然,人對什麼東西還有一個厭倦期,一臺再好的機子和鏡頭,往往都是禁不住新品的誘惑的,似乎添加或更換新設備都是搞攝影的通病,而往往與照片質量無關。


鄭繼文1


真要是隻能在這些相機中選擇一款使用,那我就得好好考慮一下,先定下一些基本要求。

首先,這臺相機應該是當年新出的或者兩年內最新的機型。機身性能必須出眾,代表著當時的最先進水平。不能讓我拿到這臺相機,就後悔。

其次,這臺相機必須有強烈的拓展性,固定鏡頭的相機不能在考慮之內,應該是可更換鏡頭相機,比如說m43,微單,無反,單反之類的。

第三,這臺相機的感光器面積應該比較大,起碼也得aps-c畫幅。要保證我多年以後還不嫌照片清晰度差。起碼也得aps-c畫幅或更大的感光器。尼康1j5如果當輔機玩,可以,如果只有一臺,那感光器就小了,不能選了。

第四,這臺相機必須有全手動功能,熱靴插座,這是專業機器必須要有的功能。

第五,最好有翻折屏,這對取景比較方便,省的為了拍小草小花趴地上了。

第六,機身不要太重太大了,最好是300克上下,這樣,全畫幅的無反相機就排除掉了。

第七,要有電子取景器,evf,這個對旅遊時強光下拍照太有用了。

第八,還要有時間戳功能。我希望每一張照片上都打上時間戳,不管怎麼改名,複製,亂放,也不會不知道照片是何時照的?

我認為佳能的色彩,尼康的寬容度,索尼更加均衡,在相機尺寸上也有很好的一個操作,便攜性最突出。各自有各自的優勢,各自有各自的特點。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每個人需求,認知,看問題角度不同所以選擇會很有意思。對於我來說用過不少各個品牌的相機,1部相機太難選,如果只是棚拍我當然想選中畫幅,最好是飛思,當然富士gfx100也很嚮往。

如果出去到戶外拍攝野生動物,自然風光我想有臺奧林巴斯em1 mark2,專業輕便強力防抖,可以手持大炮。除了以上少數侷限性的使用外,我還是會選擇富士xt3,體積重量性能畫質是目前所有系統最均衡的,原廠鏡頭群畫質好,性價比不錯,最關鍵也是輕巧便攜同時兼顧大光圈的進光量拍攝應該廣泛。

實際上,這是一個兩難選擇問題,即資金問題和需要問題。只要資金充裕,就不必考慮需要,直接買最好的頂級相機和頂級的鏡頭群,玩個器材控。如果手頭缺錢,又喜歡攝影,那就買個全畫幅單反就成,鏡頭就買一個50定,一箇中焦變,一個長焦變就成了,至於什麼對焦點了,寬容度了,這個那個按鈕了,都是噱頭,你如果搶拍沒時間去找按鈕選擇最佳光線,最佳對焦點,最佳成像質量,這都需要你預先設置好才行。


搞機的張張三


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佳能的色彩,尼康的寬容度,索尼更加均衡,在相機尺寸上也有很好的一個操作,便攜性最突出。各自有各自的優勢,各自有各自的特點。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每個人需求,認知,看問題角度不同所以選擇會很有意思。對於我來說用過不少各個品牌的相機,1部相機太難選,如果只是棚拍我當然想選中畫幅,最好是飛思,當然富士gfx100也很嚮往。

如果出去到戶外拍攝野生動物,自然風光我想有臺奧林巴斯em1 mark2,專業輕便強力防抖,可以手持大炮。除了以上少數侷限性的使用外,我還是會選擇富士xt3,體積重量性能畫質是目前所有系統最均衡的,原廠鏡頭群畫質好,性價比不錯,最關鍵也是輕巧便攜同時兼顧大光圈的進光量拍攝應該廣泛。

實際上,這是一個兩難選擇問題,即資金問題和需要問題。只要資金充裕,就不必考慮需要,直接買最好的頂級相機和頂級的鏡頭群,玩個器材控。如果手頭缺錢,又喜歡攝影,那就買個全畫幅單反就成,鏡頭就買一個50定,一箇中焦變,一個長焦變就成了,至於什麼對焦點了,寬容度了,這個那個按鈕了,都是噱頭,你如果搶拍沒時間去找按鈕選擇最佳光線,最佳對焦點,最佳成像質量,這都需要你預先設置好才行。

如果你需要在暗光裡搶拍成功,你只需要再添加一個手動閃光燈就成了,再根據你與被攝物的距離,大體調好閃光指數,你就會搶拍到一張新聞照片。實際上 ,場景不管有多少需要對焦的點,自動對焦只取平面上的點合焦,景深只能通過光圈進行調整,這是你就會發現,只有一個對焦點起作用,你只要選取中間那個對焦點對焦,半摁快門挪到機子,選擇畫面,摁快門,好了,一張你需要的對焦準確的照片已經被你成功完成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科技之我談


尼康D810足矣


花生毛豆738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a304001463e9c65cf7b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