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泰安故事」李白和杜甫的泰山情缘

「泰安故事」李白和杜甫的泰山情缘

我们常说山是石头的,坚硬,冷峻,默默无言;诗则是感性的,柔韧,炙热、灼灼欲燃。山与诗又远又近,诗和山无缘而又有缘。泰山上刻着不朽的李杜,李杜笔下却有着一座永远的泰山。泰山是天下第一山,李白、杜甫是我国古代的诗仙和诗圣。泰山与李杜联系起来,是名山与名人,名副其实!

咱们都知道在泰山的东南方向有座名山叫做徂徕山,山下有一城镇叫做旧县。早在唐代,那时候的泰安城其实就是在旧县这个位置,当时叫做乾封县。而李白在徂徕山隐居六年,留下了“竹溪六逸”的典故,与杜甫一生中最后一次见面就发生在了这里。

可能大家有所不知,李白一生有两个追求,一个是成仙,一个是当官。成仙咱都理解,他本身外号就是诗仙,而咱泰山本来又是座神山,所以在泰山一带隐居成就神仙梦也是很正常的。那为什么想当官却要来泰山呢?

原来啊,李白为了求官,可以说托了不少关系。其中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给他指了条名路。原来唐玄宗计划要来封禅泰山,而徂徕山和乾封县正是封禅的必经之路。李白在此隐居,一来修身养性,一来在皇帝到来的时刻,可以显现一下的自己的才华,从而得到重用。通过玉真公主的举荐,再加上自己诗词歌赋的深厚功力,果然在唐玄宗封禅泰山期间,李白受到了皇帝与杨贵妃的赏识,从而回到了长安,走进了政界。

但是话说回来了,李白毕竟不是个当官的料。官场的腐败和阿谀奉承他也是极为看不惯,也因此得罪了贵妃的弟弟杨国忠和太监高力士,最终被皇家扫地出门。忧愤之下,李白怀念起了在泰山徂徕山的美好时光,于是就又回到了徂徕山,并娶妻生子在徂徕山一隐居就是六年。在这个时候李白也登上了泰山,被泰山的魅力深深吸引。屡屡不得志的李白,站在泰山之巅,仿佛置身仙境,感觉自己化作了神仙,也发出了“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的经典名句。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有了他们一生中最后的一次会面。

「泰安故事」李白和杜甫的泰山情缘

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唐天宝三年,两个人在洛阳第一次会面,当时李白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而杜甫确是初出茅庐,非常的仰慕李白的大名,两个人相见也是惺惺相惜。之后不到半年,二人就在徂徕山相遇,最后在兖州分手。李白去了江南,杜甫则去了长安。从此以后二人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的友情却十分的深厚,杜甫经常想念李白,也非常赞赏李白,写下了很多赞美和思念李白的诗句。而李白也十分怀念自己这位小兄弟,他也写道:“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网络上对李杜之间的情谊争议也很多,有人说为什么杜甫给李白写了这么多诗句,而李白却不回应,其实也不是不对的。就是回应的少而已,为什么回应的少呢?让老夏说吧,大概是因为李白毕竟是杜甫的长辈,多少也得保留点面子吧?我姑且这么一说,恁也就姑且这么一听。

杜甫来到泰山以后,也兴奋的登上了五岳独尊,并写下了闻名天下的《望岳》。这首诗一般在杜甫的各种诗集里面都是排在第一位,可见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其实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还很年轻,当时大概只有二十四五岁。

李白和杜甫虽然相差十一岁,但是有幸的是,他们两个曾经相会在泰山脚下,他们的到来给泰山增添了不少光彩,而泰山也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的深厚友情。

最后,还是让我们回味一下杜甫的这首望岳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安故事」李白和杜甫的泰山情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