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孔子說“四十不惑”的“不惑”具體是什麼意思?

戀想家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這是一個遞進的過程。

什麼叫不惑?

古人云,不惑,是隨事物上見這道理合是如此。也就是說,不惑的意思,乃是知道事情的道理是什麼樣的。

什麼叫知天命?

古人云,知天命,是知這道理所以然。意思是,五十歲的人,就知道事情的道理之所以會這樣的原因。

對於人生的道理,四十知其然,五十而知其所以然。


人到四十,不惑有三。


不惑己身境遇。

人到了四十歲,人生基本就定格了,脾氣、性格,也基本定格了。之所以活成這個樣子,也是因為世事難料而又理當如此。到這一步,有人很滿足,有人還稀裡糊塗。滿足的人因為心中有篤定的信念,往後的日子也會繼續前行。稀裡糊塗的人,因為稀裡糊塗,到這種地步還不明白為啥會這樣,因此依然是沒有方向。用我們的常言講,就是“沒活明白”。


不惑他人態度。

所謂不惑他人,就是知道別人為什麼這樣,別人是什麼樣的人,可以很清楚地認識到這個人究竟是什麼性質的人,而不會疑惑。明白為什麼那人這樣對待生活,這樣對待自己,這樣對待別人。明白了,就能順利找到解決的方法。當然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看不明白,俗稱“識人不清”。


不惑凡俗世事。

這世界每天都會發生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有的令人驚訝,有的令人憤怒,還有的讓人感動。但歸結起來,都是有其原因的。能經歷世事,到四十對這些世事的原因有所瞭解,不會輕易衝動,沉穩而又體察,就是不惑。

經歷了四十不惑的過程,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生就算很好了。四十不惑,是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的根基,就好比三十而立是四十不惑的根基一樣。有的人二十歲就立起來了,有的人則是四十歲還是個巨嬰。也有人三十而立了,四十歲卻沒有不惑,到六七十歲依然讓人見著就想躲著,這就是根本沒長大,沒成熟。不惑之人,到六十自然耳順,聽什麼都樂呵呵的。到七十就精神能自由徜徉,而又不逾越應有的規矩了。這就是《論語·為政》中,孔子對自己的評判,這種評判標準,對所有人都適用,因此才如此有名。


豆子人民藝術家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這是夫子自道的為學次序和應達到的境界。三十歲的時候能夠道德人格「確有所立,不退不轉」而言行能夠「約之以禮」了。

(詳見「《論語》中孔子說“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這個問題下我的回答: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32597870716649730/)

「四十而不惑」是接著「三十而立」而言的。達到「不惑」的境界就是「知者」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論語·憲問》)

「知者不惑」具體什麼意思呢?《論語註疏》孔穎達疏曰:「知者明於事,故不惑亂。」《論語集註》曰:「於事物之所當然,皆無所疑。」

「知者不惑」並不是指知識從此完備而沒有疑惑了,而是指在有志和能立的基礎上,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志於學」其實是「志於道」、「志於仁」。到三十歲而能「不退不轉」,有了再也不會改變的信仰或信念。但這樣還不夠。

世間萬物變化紛紜,人生命運更是不可捉摸。你會遭遇困境,可能一直失敗。可能沒有人理解你,所有人都說你是錯的。這種情況之下,你會不會懷疑你自己?你會不會覺得自己真的錯了?你會不會懷疑自己所堅信的東西和所做的事的價值?你要不要隨大流、聽從眾人?如果你有所懷疑,那麼就是有「惑」。

「不惑」就是即使在上述那樣的情況之下,也不會有任何懷疑和動搖。因為你「於事物之所當然,皆無所疑。」你知道事是怎麼個事,理是怎麼個理。你不會遇見什麼困境,或者被眾人阻礙,或者其他因素就惶惑不知所措,你會「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就是「知者不惑」。

《後漢書·種暠傳》記載,種暠在承光宮監護太子時,中常侍高梵要把太子接到宮中。太傅杜喬猶疑不決,又不知該怎麼辦。種暠手提長劍擋住車架說:「太子是國家儲君,關係重大,常侍你來接太子而又沒有詔信,怎麼知道你不是心懷奸邪呢?」於是高梵只得回去奏報,得詔令才把太子接走。杜喬退而嘆息:「愧暠臨事不惑。」這大概可為「不惑」作一註腳。

「不惑」看上去不那麼難。堅信自己所信的,堅守原則,不被外界所幹擾就是了。很多人在很多時候是會做到這樣的。如果做到這樣,大概可以說到了孔子所云「三十而立」之「立」的層次,但還不是「不惑」。

即使你在外在的行動上沒有被外界所改變,但你的心裡是不是會懷疑自我?你雖然外在堅持,但是不是心裡有點虛?如果這樣的話,仍是有惑。不惑怎麼會心虛,怎麼會懷疑呢?「不惑」不僅是「不退不轉」「有立有守」,而且是對於一切言論事變皆無所惑,是「知之明而居之安」的。是內心深處,從根本上「不惑」,而不僅僅是在行動上的堅持。

孔子四十不惑,孟子四十不動心,皆是夫子自道。這種境界是一個人在那個年齡「應該」達到的,卻不是一個人到了那個年齡就「必然」會達到的。


孫虛白


四十不惑,應包涵兩層意思。

一是,對自己曾經的選擇不迷惑。

二是,不被別人的選擇所誘惑。

這兩種選擇,不僅僅是聖人對處世的教訓,也是達人對處世的經驗

常言道,三十而立。說的是人到三十歲時,就要明白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幹什麼的。因為在二十多歲時,我們通過書本上的理論學習和社會上的實踐體會,知道了社會的供需求,也明白了自己的長短處,在三十歲時就應該把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定位好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明白自己在社會上追求的目標,明白自己在社會上努力的方向。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叫而立。

四十不惑,除了告誡人們生活目標上的不迷惑外,還在告訴人們做事過程中,一定要抵抗住其他方面的誘惑。也就是說是,有了目標不等於人生就會成功!因為社會是複雜的,在你為自己的目標奮鬥過程中,往往也經歷著意志的考驗,因為社會的誘惑力很大。意志堅定者,為目標必先要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不忘初心,不達目標心不死心。而意志薄弱者,往往經不住酒色財氣的誘惑,誤入歧途,貪圖享受,放棄初衷。

不迷惑,不誘惑。這就是四十而不惑!


原上麈


孔子曾說“吾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順耳,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晚年對自己一生從如何 踏入學者之道,到成為一代大師的分階段性總結。這個總結非常經典,即使我們運用現代認知發展來檢驗這個說法,那也基本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孔子的話流傳將近三千年,一些人對孔子的話有自己的理解,往往不是孔子原來的意思了。

我們對這個現象覺得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在閱讀和欣賞過程之中發展出來的引申與欣賞的現象。

比如大家提到的“四十不惑”。我們許許多多的人都認為,人到了四十歲,不應該有困惑了。那麼是那些方面不應該有困惑呢?

那就是各有各的人生體驗了。比如,做生意,可能覺得不應該困惑的就是賠與賺,做教師不應該困惑的,可能就是怎樣叫學生自己發展得最合適。普通老百姓覺得最不應該困惑的就是貧賤富貴等等。總之,每一個,到了四十歲,確實不應該有“不能理解”的事情。

這樣理解“四十不惑”對不對?當然是對的。只不過,這真不是孔子的“四十不惑”。這就是說,孔子雖然傳下來這麼一句話,但是,老百姓覺得這話好像說的就是我自己的那種感受。

其實,孔子當初,真的不會想到別人會那樣理解他的“四十不惑”的。不過,即使孔子覺得“這不是我的意思”,但是,他也會哈哈大笑:你們說的也對啊!

孔子晚年對自己的學術的總結。非常經典。他說的“吾十五有志於學”,這句話關鍵是“有志”。所謂的有志,就是有自己的愛好和信念。所以他“三十而立”了,這句話的關鍵是“立”。既然孔子有志於學,那麼十五年學得怎麼樣了?孔子用一個字回答了你:“立”。我們可以說,立,就是完成了全部學業。

以我們今天的情況來看也基本合理。因為孔子要學的可不是一個一般水平,也不是一個專業,孔子可以說,是把當時所有的學術都進行了系統學習,而且要達到很高的水準,按我們今天來說,孔子三十歲完成了博士學業,一點也不誇張吧?

要不,他怎麼教天下英才?孔子有的學生,三十都超過了,還跟孔子繼續學習呢!你說,孔子沒有很紮實的學術基礎行嗎?孔子三十而立了,這不代表所有人一定都會三十而立的。

古代如此,今天同樣如此!

孔子,三十歲以後繼續學習,進入四十歲,這時的他,據自己的回憶,到了“四十不惑”的境界了。那麼,什麼叫不惑?當然是各種學術之間的矛盾異同嘛!是不是?你想想,就以孔子教授的課本之一《詩經》來說,你肯定對《詩經》中的一些篇章沒有不同理解嗎?不可能的是不是?因為孔子的學生也是來自四面八方的青年才俊,他們本身就會提出不同的問題請孔子回答,而學生也會拿出不同的說法請孔子分析異同,孔子肯定會做到“不惑”的,也就是把問題的矛盾異同,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既不貶低別人,也不誇大自己的作用。孔子一向強調“中庸”,那麼不惑就是孔子具體的“中庸”了。

所以,孔子“四十不惑”是說自己學術的通融和做人的原則信念,已經非常明白了。如果一個人能夠“不惑”,挺好的。


千千千里馬


孔子說“四十不惑”,說的是自己而已。很多人卻喜歡張冠李戴,以為可以套到任何人的身上,這是很大的錯誤認知。我們,有必要來重新認識下這段話的意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孔子說:我十五歲的時候才用心學習,一直學到三十歲了,才確定了自己的所學,有什麼用,要怎麼用。我四十歲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看這十年,沒有後悔,沒有疑惑,認為我是對的。於是我繼續朝著這個目標走,當我五十歲的時候,我感覺到了,這就像是我的天命,認為我的一生,這麼做並持續下去,都是對的。我在六十歲的時候,會有很多人支持我,也會有很多人反對我,而我都接受,不因為人家反對我就給予辯解,我依然我行我素。直到我七十歲時,我依然按我自己的理想我的要求來做事,來規則自己,都是發自我內心的這麼去做去表現,從來都沒有逾越。

按上面解釋,“四十不惑”,說的是孔子對於他四十歲之前所做所為,沒有後悔和懷疑,並且堅定的相信這是對的。這才是真正的“四十不惑”!


命理師陳一宏


直接說答案吧。

這裡孔子說的“不惑”,指的是通達事物之理。

《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學習先王之道,三十歲的時候學有所成。四十歲的時候,知理之當然。到了五十歲,知理之所必由,皆受之於天而成。六十歲時,知天下通於一道,亦能以一道而通天下。故能一通百通,聞聲而盡知天下事。到了七十歲,乘物遊心,而不違物理人倫,不逾法度禮制。”


平凡2850


這句話的全話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

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


其實現在的書本譯過來,或多或少都包含這個人主觀意思,是翻譯的人用自己的學識給後人解讀古人的學識,但都是包涵自己的理解,不一定都是本意,大致意思相近,這也是問什麼文學擁有那麼多的歷史意義的原因,你在不同階段去品讀一本前人的作品,總會有不一樣的感觸。

孔夫子這句話對於後來者引起還是挺深遠的,人生總會有幾個階段的區分,雖然這與社會關係和家庭關係造成有關,但人的心智都是在不斷成長的過程,就拿我們現在的教育體系來說,為什麼一般的分別是十二歲以前讀小學,十五歲以前讀初中,十八歲以前讀高中,二十二歲完成大學學業,三十歲以前完成碩士博士學業,這跟人的心智是密不可分的,十二歲以前,屬於童年期,這段時間本事人生最為無知有的階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個人都不知道生活的苦楚,也不會去思考明天會怎樣,隨著年齡增長,家庭、社會慢慢灌輸社會真實的一面給到他們,其實這個社會一直都沒變的一個規則就是勞有所得,不付出是不會有收穫,但是這勞也是需要一定身份地位去分擔的責任,而人在十二歲以前,基本都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所以他們不需要思考和承擔就能活下來,而跨過十二歲,人的心智漸漸豐富,進入青春期,總會萌發許多的新奇思維,對社會有更多的理解和看法,而這一現象在高中時期被推入頂峰,但是進入高中時期,他們接觸的社會面廣了,同時也漸漸理解活著的本質是需要勞作去換取,所以人在這一階段走向成熟,懂得為衡量自己的能力和生活目標,也就符合孔夫子所說的“十有五而志於學”的境界。



高中和大學,是社會的雛形,讓人充分了解並定位自己,三十以前的人基本都在摸索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技巧,過了三十就是你真正扛起家的責任時期,所以有了三十而立,只有在三十以前確立自己的社會地位,才能肩負人的起社會責任,所以有了四十不惑,不在但是事業的問題。
人,過了五十是一道坎,跨過五十,很多事都不在會跟社會較勁,會順應自己所想去生活,因此孔夫子說了五十而知天命,你已經知道自己的人生大致會發展到什麼程度了,還會去跟命運跟社會較勁麼,不會了。過了七十,人的一生基本已是遲暮,在不隨心所欲,為時已是晚矣。


域外風塵


四十不惑,是孔子在描述自己在至於學的歷程中,到了四十歲左右,從志於學開始歷經了近25年的理論與實踐的運用,才進升到能看清前路,不在走彎路、錯路、岔路的程度,精神思想的成熟比生理的成熟晚了許多,生理在四十歲時已經到了壯極的時候,快要步入衰老的階段了,心理卻才成熟!

我的解釋是我個人對這四個字的揣測,不知道老夫子會不會在夜晚來找我叫冤!😂😄😉



聞法忉利天


這句話出自於《 論語· 為政》。原文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四十不惑”就是到四十歲的時候,在你所從事的領域中基本做到遊刃有餘不存在困惑了,這是孔子對自己前半生的經歷的概括總結。從孔子的個人經歷上來看,他四十歲之前,基本上都在學習新知識。

四十不惑,不單純指的是四十歲整,更多的是指向人到中年時的生活狀態和精神境界。

“惑”字上面是個“或”,為城池攻守之地;下面的“心”是若有站守,矛盾的意見相執不下。在理學家朱熹看來,“不惑”,是隨事物上見這道理合是如此”。

這裡的“不惑”,從人生的角度上來看,應該是有自己的判斷力,從而不被世俗迷惑,而不是單純學會了多少知識。

從孔子個人的生平上來看,孔子在中年,已經是魯國的名人,開創私學,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注重從“六藝”培養人才,成名弟子72人,據魯史而著《春秋》,名聲遠播。

“四十不惑“”中的“不惑”應該從兩個角度來理解:

第一、應該對自己的人生不再困惑。

人到了四十歲左右,已經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家庭和事業基本上已經有所成就,這個年齡段的人,應該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不會像20歲的人那般的迷惘,人予以雲了。

第二、對事情可以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四十歲的年齡段,對事情的美與醜、善與惡、是與非可以做出明確的判斷,知道那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這個年齡段的人,身體和心理上都有一定的變化,不會像二十幾歲的人迷茫和鋒芒畢露,已經開始懂得了退避和謙卑。身體上,精力也大不如前,不像年輕人那樣,熬個大半宿,還能元氣滿滿地完成第二天的工作。

所以,不惑之年的人們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生活,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從年輕時候的爭名奪利,開始轉向平實和淡然,由天馬行空的理想開始追求現世的生活,只要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子女乖巧,一切就應該知足了。

不惑之年的人們,把功名利祿,人生的生死都已經看明白了,所以他們不再追求外在的東西,而是開始轉向自我完善的階段。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這個年齡段的人,乃至更年長的一些人,他們開始摒棄功利和成功學的書,開始潛身心地閱讀《論語》、《莊子》等修身養性的東西。開始讓自己的生活有意識地慢下來,養養寵物和花草,培養幾項興趣愛好,充實和修煉自己的內心,讓自己未來的生活更加的平和。

總之,四十歲的“不惑之年”是生命線上的一道分水嶺,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還是返璞歸真親近自然,都取決於我們內心深處的追求。

人生如白駒過隙,匆匆而已,珍惜有生之年,過得更加詩情畫意。


作者:夢歸秦淮(多平臺簽約作者,歷史碩士,知識管理達人 公眾號:史覺一夢)

乾貨 | 思考 |技能 | 2018年,一起成長。


夢歸秦淮


四十不惑這句話,最初是孔子用來講述自己的經歷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是孔子自己十五歲的時候開始立志求學,三十歲就學有所成了,四十歲的時候遇事不再疑惑,能夠從容行事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最初是孔子用來表達讀書求學的修煉境界,到四十歲已經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並且處事經驗豐富,面對疑難都能從容應對,順心而為。

現在我們所說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多是指三十歲要成家立業了,四十歲能夠內心富足,從容生活,再沒有什麼事能難到自己了。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打臉。

四十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老的開始年邁,需要照顧,小的進入小學初中的緊張期,更牽扯金錢和精力。四十歲的年齡要不在單位混吃等死,要不正處於晉升的關鍵時期,多方的壓力糾纏,多方的精力牽扯,試問四十歲的你有多少活的渾渾噩噩,又有多少活的苦痛掙扎。四十歲不彷徨,不迷惑,有幾人能做到。

要想做到真正不惑,只有對生活做減法,對精神做加法。降低慾望,學會捨棄。不想參加的無用社交就不用再勉強自己去了,不想見的人也不必再主動聯繫了,不想做的事也要學著拒絕了。豐富你的內心,去學點你感興趣的東西,讓自己內心富足,對生活多一份淡定,多一份從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