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曾經的“重災區”,僅一個月就控制疫情!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

新冠病毒在中國已似強弩之末,但海外尤其在韓國、意大利和伊朗等國愈演愈烈。在這個當口,筆者想專門花點筆墨,來談談新加坡治疫的經驗。

為什麼要談新加坡呢?

首先,說說對中國有可借鑑的因素。經過一個多月的全民大戰,付出高昂代價,疫情在中國基本被控制住了。但國家衛健委公佈的數據顯示,3月5日,湖北以外30省市加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增確診病例17例,其中16例為境外輸入病例。3月6日上午,上海通報新增3例確診病例,也是境外輸入型。

這表明,從現在開始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面臨的新的疫情壓力可能將是輸入型的;而且,目前隨著國內越來越多的省份沒有出現新增確診病例,正在展開復工復產,百姓生活正加快恢復正常,這種常態下的防疫該如何做好控制,也需要借鑑好的經驗。

其次,雖然新冠病毒襲擊了那麼多國家,但還有多個國家和地區未有發現,而且,已發現的國家和地區中,80%以上只有個位數,而且都是輸入型,找得到已知的感染鏈,還沒有形成全球範圍內廣泛的社區傳播。正是基於此,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特別重申:世衛組織仍然堅持認為疫情尚未發展到全球大流行的程度,新冠病毒疫情不是隻有全球爆發這一種可能,現在仍然有能力遏制住疫情的大規模傳播,就看各國是否儘早採取正確的行動。

他還特別表揚了新加坡的做法,認為很多國家都可以學習借鑑。

曾經的“重災區”,僅一個月就控制疫情!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


和絕大多數國家一樣,新冠肺炎對新加坡來說是輸入性病例。新加坡是國際上重要的航空樞紐和金融中心,華人佔多數,與中國的互通頻度極高。在武漢疫情爆發後,很快出現多個傳染社群,曾被稱為“重災區”,特別是2月中旬病例迅速增長,一度成為中國之外疫情病例最多的國家,市面也產生過一小陣慌亂和搶購情形,有人甚至認為新加坡可能會發展成武漢那樣的局面。

然而,新加坡政府迅速採取行動,效果很快顯現,自2月20日以來新增確診病例明顯降低,治癒病例連續多日超過新增病例,累計確診的百餘個病例已經有60%治癒出院,死亡病例為0,疫情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目前,人們照樣正常上班、生活,沒有要求戴口罩,國際商務往來也沒受大的影響。

曾經的“重災區”,僅一個月就控制疫情!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


曾經的“重災區”,僅一個月就控制疫情!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


新加坡之所以能在不明顯限制城市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將疫情做到有效控制,有如下幾條經驗:

首先是決策迅速。1月23日,與武漢封城同一天,新加坡確診了由武漢來的第一例輸入型新冠肺炎患者,當天政府立刻就在機場設立了體溫檢測等措施,將體溫異常的中國遊客隔離。僅4天后就宣佈限制持中國湖北省簽發中國護照的遊客入境, 2月1日,新加坡把簽證和入境限制擴大到所有14天內到過中國大陸的旅客。2月8日起,新加坡暫緩大型活動。衛生部門按照防疫需求,迅速實施了對不同人群的休假令和居家隔離令,對不遵守規定的人和機構進行嚴厲處罰。

其次,充分運用PHPC系統。這個系統全稱Public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公共衛生防範診所),類似於中國“發熱門診”,分佈在社區的接收點有873個,相當於北京發熱門診的11倍。這個系統是在2003年SARS疫情時期建立的,有非常明確的程序標準。PHPC體系的建立讓新加坡眾多的參差不齊的社區全科診所大家步調一致,按照統一的標準診斷、治療、上報、轉診、隔離,最大限度地減少漏診的同時,儘可能避免恐慌性擠兌公共衛生資源。

PHPC體系共享醫療信息,這也就為傳染病例追溯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同時,病人選擇在PHPC體系下的診所就診,一是會獲得政府補助二是診斷治療方案統一可靠,避免病人被錯誤的信息誤導,三是鼓勵患者在同一個PHPC診所同一位醫生處複診,小診所離家近,一般步行就能達到,儘可能減少疾病的散播。

第三,信息披露透明而詳盡。新加坡政府的衛生部每天更新最新的疫情情況,不僅是病例數字和防疫措施的公佈,還對以上提到的病例傳播鏈條分析全部披露,讓人們對聚集性病例有徹底的瞭解。

第四、政府體現強力又親和氣質。移民與關卡局職員嚴查所有旅客的旅遊歷史,查看他們是否在過去14天內去過疫區(先是中國,後來擴展到韓國、意大利、伊朗),做到對疫情人員零容忍,減少輸入性病例的進入。所有與患者有過接觸的人員都需接受密切的監控和隔離。

其他與患者有過但是非密切接觸的非高危人員將接受隨診監控,需要每日彙報健康狀況。

同時,政府官員,包括總理李顯龍和各個部門官員輪番對公眾講話,事無鉅細的闢謠,不厭其煩地呼籲無需囤貨搶購。政府還購買500萬個口罩派發每家每戶,對安穩民心起到良好作用。

曾經的“重災區”,僅一個月就控制疫情!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

注:本文作者和圖片來自武漢大學鏑次元數據傳媒實驗室,轉載請註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