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李蓮英只是一個太監,為什麼能在晚清的皇宮中如魚得水?

南風暖暖


李蓮英的得寵,傳說是因為他梳頭髮梳得好,但誰都知道絕非只是梳頭好這麼簡單。李蓮英的得寵還要感謝一個太監的死,他就是安德海。


我們來對比一下李蓮英前邊的那位得寵的太監安德海,安德海是個慈禧太后在辛酉政變中立功的人,但是說實話,這個人太過於跋扈,而且無法無天,最後在被慈禧派到山東服飾的途中,被山東巡撫丁寶幀擒殺。 安德海的死造就了李蓮英,不只是給了他機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就是,他的死像一面鏡子告訴李蓮英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李蓮英而且這個人識文斷字,非常懂得禮儀,這在清廷的太監中是非常少見地,因為清朝入宮都有規定,認字的一律不要,這也是怕太監把宮中的機密傳出去。

李蓮英隱瞞了自己有文化的背景進宮,讀過書的人談吐自然和那些土老帽不一樣,而且李蓮英這個人很謙虛,得寵後,從來不干預朝政,跟大臣們雖然打得火熱,但都是謙恭有禮,從來不會以勢壓人。 而且,他還跟光緒皇帝關係不錯,就在慈禧對光緒帝軟禁期間,他還是暗中接濟和幫助光緒帝。當然,這也為了慈禧一旦死後,光緒即位後做準備,不過也從另外一個側面顯示了這個人並非是個勢利鬼,有一定的政治眼光。若不是慈禧最後把光緒帝害死,興許清朝又在光緒皇帝手中“中興”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即便李蓮英到了光緒主政的時候,待遇恐怕也不會差。所以,李蓮英是那種靠情商和謙遜作為自己本錢的人,這種人才能是萬年青。



大鬍子說史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專門為成為“人上人”而活;還有一種人,則為了把別人伺候舒服而活。前一種人叫追夢者,後一種人――叫太監!(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不管是李蓮英還是安德海,亦或是小德張,他們的上位都與幾個字離不開,那就是“會伺候人”。

太監入宮,唯一的工作就是伺候主子。

不是簡單的一日三餐,更要在尋摸主子內心獨白時有獨到之處,說白了就是要做主子肚子裡的蛔蟲,主子渴了要及時的把水遞上,餓了要把食物端上來,主子不高興了,就要遞上皮鞭,準備捱打捱罵!

這李蓮英,據說就是伺候人伺候的好,他有一個絕技,那就是梳頭梳的好,人稱“小蓖李”梳頭功夫由此可見一般。

太監分三六九等,梳頭梳的好也可以成為走上人生巔峰的階梯,宋代不就有人因為球踢的好而升職為太尉嗎?

李蓮英能在宮中如魚得水,還跟一個人有關係,那就是他的前任安德海,李蓮英的大總管一職,接的就是死人安德海的班。

安德海身為下人,卻驕橫跋扈,活的像個主人一樣,最終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從安德海身上,李蓮英學到了下人就是下人,下人永遠都成不了主子,連裝裝樣子都不行!

因此,他能鑽研人,摸著慈禧太后脾性和愛好行事,同時還能謹小慎微的做人,做一個本本分分的“下人”!

因此,不能簡單的以李蓮英“只是一個太監”,卻為何能在晚清的皇宮中受寵論事,他是太監不假,但他是一個合格稱職的太監,甚至說是太監“精英”,伺候人自古以來就是大學問。

也許他死後的墓誌銘最能回答這個問題:“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


歷史三日談


若論晚清宮裡李蓮英對慈禧的影響之大,恐怕連李鴻章張之洞等人都比不了。據說是頭髮梳得好。其實,這只是他得寵的一個契機,真正得寵的開始是辛酉政變時,替兩宮太后通風報信。但根由還不在這裡。實際上,他對太后的心思下了很深的功夫。對慈禧的瞭解,整個帝國,沒人比得上,他知道太后心裡那塊肉癢癢那塊肉疼。他是太后的貼心人,是貼身的小棉襖。

李蓮英替慈禧辦三件事:一是照料慈禧的日常起居,越是年紀大,越是覺得李蓮英稱心;二是替慈禧斂財,賣官是主要渠道,各省的鹽茶道,各海關道等肥缺,都由李蓮英經手;三是充當太后的耳目,提供各方面的情報。有這三件事,李蓮英的權力實在不小。但他為人謹慎,平日裡與大臣結交,送給別人的名帖,都是自己親手寫的。

就是這樣的人,慈禧也不是完全信任。她時刻注意警惕手下的人專權。在李蓮英得寵後不久,他就為李安排了一個對手——崔玉貴。時不時地警告李蓮英,不能大意。大部分時候,是給李蓮英添堵。

在晚清,自慈禧當國之後。大臣們覲見慈禧,送銀子給李蓮英幾乎成為定例。李蓮英因此得以斂得鉅額財富。據稱,庚子年後,李家住在北京棉花衚衕,家資不下兩千萬兩。李蓮英把三弟的兒子送到國外讀書。還從每個兄弟家裡過繼一個孩子來繼承他的財產。

他知道,萬一哪天太后離開了,皇上掌權,他的日子也不會難過。畢竟光緒比慈禧年輕三十六歲。

在光緒與慈禧之間,他他總是盡力調和。皇帝有時候惹了慈禧不高興,慈禧就罰皇帝跪在那裡反思,時間長了,李蓮英就趁機暗示皇帝逃掉。皇帝鬧脾氣,李蓮英總在慈禧面前為他美言辯解。對於李蓮英的這些努力,光緒帝是心存感激的,他稱李蓮英為“諳達”,在滿語是“師傅”的意思。

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皇帝大婚、珍妃出現。珍妃的性子很烈,是個意志很強的人,與光緒很投緣,兩人關係很好。自此,皇帝把皇后(慈禧的內侄女,後來的隆裕太后)冷落得如同空氣。慈禧自然很不高興,但是男女之事,她也沒有辦法。光緒夾在珍妃與慈禧之間,時有左右為難的感覺。母子的關係越來越疏遠,這時候即便是李蓮英想圓場也很有些費勁了。要詳細瞭解,可以參見《火堆上的晚清帝國》之《“調和劑”李蓮英》這一節的內容。


劉大木


赭黃臉

高顴骨

兩頰略長

腫眼泡

大鼻子

厚嘴唇

長下巴

這就是大太監李蓮英的長相

什麼是赭黃臉?

就是土黃色,黃色中又帶點赤色

這的確是歲月留給人們的真實顏色

李蓮英的出生

李蓮英出生於1848年11月12日

原來和鐵人“王進喜”同名

叫做李進喜

屬猴,天蠍座,河北人

這類人的典型特點是

滿肚子詭計、愛耍小聰明

享年63歲

他7歲就淨身成為太監

服侍過咸豐帝、兩宮太后、同治帝、光緒帝、溥儀

12歲時經歷了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曾隨主子逃往河北熱河

52歲時,經歷了八國聯軍侵華

曾隨主子逃往陝西西安

李蓮英家裡有兄弟四人

他是老二

他父親本是個無業遊民

但並不是混混

雖然無業,但經常幫著長輩幹活

後來親戚就把他父親認作兒子

還給他娶了媳婦

這才有了李蓮英

後來李蓮英一家被迫來到北京生

因為家庭經濟狀況不好

李蓮英輾轉進宮當了太監

怎樣算是一個好太監?

以前的宮女這樣說:

溫順、有禮貌

眼角皺紋裡永遠保留笑意

伺候人不溫不躁

宮女們喜歡和他來往

見面有時還給公公請個安

問句吉祥

公公自會謙和地還個禮

主子越給臉,越謙虛謹慎

經常說“奴才不敢承受,奴才不敢承受!”

且看李蓮英是不是這樣的?

李蓮英和安德海

李蓮英進宮後

並不是一下就有機會伺候慈禧

他真正來到慈禧身邊

是在16歲

當時候

慈禧太后身邊還有個大紅人

那就是安德海

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安德海

安德海出生於1844年

大約也是八九歲的時候淨身當了太監

因為他非常善於察言觀色

對人阿諛奉承卻能不露痕跡

後來一度成為慈禧的心腹

不過後來開始干預朝政

他甚至做出“太監娶妻”的醜事

仗著慈禧寵愛

他恃寵而驕

甚至都不把小皇帝同治和王爺放在眼裡

有一次請求慈禧派他外出置辦同治皇帝的婚禮用品

其實就是出宮遊玩,藉口收斂錢財

關於太監

清朝有祖訓

官職不過四品的太監

不允許擅自出宮

而安德海是六品藍翎

因為有慈禧寵

他擅自出了宮

一路上過於張狂

最後被廉潔剛正的山東巡撫丁寶楨殺掉

因為安德海被殺

21歲的李蓮英成為了慈禧身邊的大總管

他深知安德海的教訓

所以在聰明、察言觀色之餘

更加小心謹慎行事

對主子非常尊敬

對下屬也很寬容

非常圓滑

誰都不得罪

兩面都討好

這就是他的職場哲學

李蓮英的後半生

所以他在26歲時

就成為儲秀宮掌案首領大太監

這個需要熬30年才能得到的職位

他只用了17年

後來隨著慈禧太后的權利越來越大

李蓮英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一度成為二品頂戴花翎

太監以四品為極限

李蓮英卻讓慈禧破了這規矩

可見二人的主僕關係不一般

想著花樣討主子開心

就是李蓮英主要的工作任務

這實際上比上陣殺敵更難

一不小心就掉頭了

你成天得想著法子讓自己避免掉頭

李蓮英確實聰明

甚至第一個稱慈禧為“老佛爺”

李蓮英權力越來越大

別人對他也是議論紛紛

什麼干預朝政

什麼貪汙錢財

有安德海的教訓在前

李蓮英還敢再犯嗎?

別的不知道

貪財是肯定躲不掉的

比如在負責採辦御用物品時

就可以趁機敲詐一番

慈禧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生活富裕、位高權重

可是在慈禧面前仍然謹言慎行

從不會張狂

就這樣謹慎了一輩子

一直到慈禧逝世

他才退休

離開了那個生活了50多年的皇宮

而他的死也成了謎

李蓮英的人生哲學

如果李蓮英前面沒有出現過安德海

也許安德海的下場就是他的下場

可是李蓮英成功做到了“溢美隱惡”

不管他惡不惡

做人低調、情商高是有參考價值的

俗話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俗話又說:“小心駛得萬年船”

可見,小心謹慎不等於膽小

膽大的只會撐死

死在膨脹的慾望和張狂裡

小心的才會萬年

得一世安穩


範煒


李蓮英出身很苦,所以他懂得夾著尾巴做人。由於他肯鑽營,深的慈禧太后的賞識。奠定了他在宮中的地位。他又很會做人,八面玲瓏,儘管光緒帝不得勢,李蓮英對他也是很維護。畢竟皇家都是血親。對待親王大臣很是謙恭。從不跋扈。不得罪人。所以,不樹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