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農民增產增收 袁老這樣說

八十七歲的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對農村農業農民收入的看法。

他說:

農民增產增收 袁老這樣說

【農業補貼存在不合理,收購價格太低,應該提高!】

【中國現在的農業補貼不合理,國家直接兩元錢價格收購,才是解決農民低收入的“治本之策”】

【應該把補貼石油的錢拿來補給農民】

【國家很早就實行糧食補貼政策,這很好,但實施方式還需要改進。比如湖南,一畝地補貼130塊錢,農民就會想我種給130塊錢,不種還是有130塊錢,那肯定會影響農民的積極性啊。所以補貼不能以面積來補,要根據產量補,產量越高,補貼就應該越高。】”

農民增產增收 袁老這樣說

老人家因常年遊走在田野,更深切瞭解增產增收的不易,也更關心農民生活收入水平的增加,多個場合發表自己對農業增收的建議

農民增產增收 袁老這樣說

農民增產增收 袁老這樣說

雖然近幾年,農民進城相對農民基數已經減少了些,再就是房地產的發展,處於城市邊緣的好多村莊已經消失,很多地方取消了農民稱呼,全部為居民,但是無論是養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都要少於城市,還是存在城市鄉村的區別,現在的農村情況是家裡老人每月120圓養老保險,與城市最低保障對比應該是有很大差距的。

國家這幾年也出臺了一些利好政策,資金投入也在向農村傾斜,但是,除了投入一些政策資金投入之外,

農民增產增收 袁老這樣說

政府相關服務還需很好的跟進,比如協調農作物的灌溉,溝渠的整理疏通,再就是農作物的銷售通暢等,只有各方面協同努力,才能逐步改善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難題。推動鄉村,振興鄉村治理,發展生態產業,把農村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美好家園。

農民增產增收 袁老這樣說

解決農民增收,集思廣益,共謀出路,讓每一個公民共享社會發展的紅利,勤勞的人民協同創造生活的富足。

像有首歌裡唱的一樣

我們的家鄉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

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

一片冬麥 那個一片高粱

十里喲荷塘 十里果香

哎咳喲嗬 呀兒咿兒喲

咳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

為她富裕 為她興旺

我們的理想 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農民的汗水裡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聲中成長

西村紡花那個東崗撒網

北疆喲播種 南國打場

哎咳喲嗬呀兒咿兒喲

咳 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勞動

為她打扮 為她梳妝

我們的未來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們的勞動中變樣

老人們舉杯那個 孩子們歡笑

小夥兒喲彈琴 姑娘歌唱

哎咳喲嗬呀兒咿兒喲

咳 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奮鬥

為她幸福 為她爭光

為她幸福 為她爭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