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山海經》中出現的一些奇特的羊,其中一種已找到

《西山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獸焉,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羬羊,其肢可以已臘。意思是西山經山系中華山的第一座山峰叫做錢來山,山上多松樹,洗石遍地,洗石是一種洗澡時用來搓灰的瓦片,山中有一種長著馬尾巴,外形似羊的羬羊。羬羊的油脂是製造護膚品的原料,據郭璞註解說,古代的大月氏國有一種大羊,形體像驢,而長著馬一樣的尾巴,名叫羬羊,也叫大巴羊,它的尾巴也可以食用。

《山海經》中出現的一些奇特的羊,其中一種已找到

《西山經》符禹之山,符禹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渭,其獸多蔥聾,其狀如羊而赤鬣,符禹水就從符禹山發源,之後向北流注於渭水,山裡的野獸以蔥聾為多。

《山海經》中出現的一些奇特的羊,其中一種已找到

蔥聾是一種形狀像羊,脊背上長著紅毛的動物,在喜馬拉雅山有一種塔爾羊,又叫長毛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的毛髮又長又密,呈褐色。雄性塔爾羊的肩部,頸部和臀部長有棕紅的長毛,它們黃昏時覓食。

《山海經》崑崙之丘,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在崑崙山有一種怪獸,它的外貌像樣並且有四個角能夠吃人,名字叫土螻。

《山海經》中出現的一些奇特的羊,其中一種已找到

四角羊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出現過,在中國呼倫貝爾草原發現了一隻長有四隻角的綿羊。

《山海經》中出現的一些奇特的羊,其中一種已找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