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廚師如何利用紅油和調料,把涼拌菜調出3種味道?這個道理很實用

四川涼拌菜的現狀

不管是經典四川涼菜,還是路邊攤,只要是與四川涼菜有關聯的,都叫涼拌菜,經典涼菜對味道要求很高,這與每種涼菜的味型味道要求對等,紅油味、麻辣味、酸辣味、怪味、椒麻味、糖醋味等等,一菜一格就是這麼來的,往往這種涼菜都集中在稍顯規格的餐飲店裡,老店老要求,新店一團糟。路邊攤就不同,江湖氣重,拌菜隨心,選菜隨顧客意願,拌來拌去基本都是一到三個味道,麻辣、酸辣、不辣,這些都是根據每個人的要求調味,麻辣是大眾,有紅油,有花椒麵,有鹽有味,有蒜水油水重就可以,個別喜歡吃醋就給點醋,老人小孩不吃辣,就用其他自制油代替紅油就行了,其他調料,如花生碎、蔥、姜、蒜、香菜、小米辣等等都可以每一種都加點,沒毛病,好吃實惠就是親民江湖氣。


廚師如何利用紅油和調料,把涼拌菜調出3種味道?這個道理很實用

涼拌心舌

生意狀態取決於手藝和味道

正是因為易家川菜上面所表達的原因,很多人就對四川涼菜的味型搞不明白,就四川本地幾乎都拌成了一個味道,少有講究,只要一拿菜單,只要是涼菜,除了食材不同,味道都差不多,就因為差不多,所以就沒有特色競爭力,唯一剩下的就是價格戰,價格戰一打擾亂市場行情,損人不利己。不過還是有很多味道好的餐飲經營的有聲有色,此刻,同是餐飲,三六九等就自然出現了。手藝人靠的是手藝謀生,不是靠廉價經營,既然有手藝,就應該放大和展示這種優勢,手藝好就應該服務於懂得欣賞的顧客,這種顧客雖然不是大眾,但是你勞有所獲。反之,手藝不好的人,除了用價格和份量去吸引對等的顧客,剩下的應該是學習和摸索,否則就算你面向世界,也是在同道中狹縫求生,既然做生意就應該做出自己的個性,創造自己的價值。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廚師如何利用紅油和調料,把涼拌菜調出3種味道?這個道理很實用


廚師如何利用紅油和調料,把涼拌菜調出3種味道?這個道理很實用

調料的比例可以讓涼菜產生不同味道

既然都是拌涼拌菜,同一種涼拌菜如果能夠拌出多種味道,而且味道比別人更好,那麼你的生意競爭力更強,易家川菜今天就用涼拌雞出來給懂的朋友分享,認為自己無敵的朋友可以直接略過。四川涼拌雞可以拌出十多種味道,易家川菜近期發佈的《18種涼菜與6斤紅油專欄》,其中麻辣雞就是四川涼拌雞其中味道之一,一個拌雞用不同調料差異拌出來的味道截然不同,一些不懂的人總喜歡用自己的無知和井底之蛙的認知去胡亂評論,如果涼拌雞什麼都用上,那不就成了一個味道了。說話要講根據,下面幾種都使用到紅油的涼拌雞就是易家川菜的根據:

麻辣雞

麻辣雞的味道與名字一樣,麻在前,辣在後,麻辣為主基調,主食材是以品質高的土公雞肉的天然鮮味為特色,雞肉要緊實、韌勁有嚼頭,除此以外不可體現多餘的味道。麻的要求最高,所以花椒要選擇麻味重的花椒現磨出來,使用的比例高才可以體現麻香味,麻的讓人留口水,辣當然就是紅油的質量,紅油不但要辣,而且還要香和濃郁的粘稠度,香濃都源於紅油製作的工藝、配方、選材方面組成,主食材雞肉還要通過特殊化半加工,讓雞肉入味出鮮同時還要有韌勁,這樣才是麻辣雞的特色。有些膚淺人看了之後還提出加蒜水,加蔥絲這些黃腔,開口閉口就是不正宗兩個字,請問這些人吃過地道麻辣雞嗎?吃過吃懂才有資格評價。

廚師如何利用紅油和調料,把涼拌菜調出3種味道?這個道理很實用


廚師如何利用紅油和調料,把涼拌菜調出3種味道?這個道理很實用

紅油雞塊

紅油雞塊一樣是菜名決定了味道,吃的就是紅油的香辣和濃郁,其次就是複製醬油的鹹鮮味,沒有多餘的雜味,雞肉主體要求都一樣,除了少量花椒提香之外,花椒的用量很少,整個菜就是香辣油紅油氛圍強,這裡又會有人說,應該放點醋這樣更好吃,易家川菜聽過類似的建議,只能一笑了之,你如果要吃醋就可以吃酸辣味或者怪味雞,何必吃紅油雞塊呢。

廚師如何利用紅油和調料,把涼拌菜調出3種味道?這個道理很實用

怪味雞

怪味雞

怪味雞也就是棒棒雞,顧名思義,怪味在四川的意思就是酸、甜、鹹、麻、辣、香多種味道結合在一起,紅油的辣,花椒的麻,醋的酸,糖的甜,醬的香,五味合一,這道菜調味就用到了很豐富的調料,首先以原湯化調料,也就是雞湯原味來做味汁基礎,然後再用複製醬油、芝麻醬、花椒、紅油、微量醋、姜蒜,複合調配而成的味道,淋在雞上面,最後撒花生碎來確定味道根本。這裡要強調的是在雞很入味的情況下,如果雞不入味就造成了味汁有味,雞肉淡而無味的狀態。所以大家有機會可以參考易家川菜的18種涼菜與6斤紅油專欄,應該在技術和認知層面幫到需要的朋友。

由此而見,每種調料對相同一種食材可以起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獨特之處,易家川菜肺腑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