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浅谈格律诗词写作之古入声字的运用


浅谈格律诗词写作之古入声字的运用

入声字是古汉语中的一种发音声调,因此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古入声字。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朝时代因为受蒙古人发声的影响,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种声调,也就是现在使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字有一部分并入去声里,剩下的就是现在的三声,去声字和那些从上声并入去声里的字就是现在的四声,而古入声字则分别归入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等四个声调里,所以,现代汉语的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因为现代汉语的普通话是以北京地区的语音为基础,但在某些地方的方言里却保留对古入声字的使用,比如在福建、广州、上海、苏州等地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方言里就有古入声字的发音,也就是说这些人在学习和欣赏古诗词的时候对古入声字的使用可谓得心应手。

其次,是要明确在进行诗词写作的时候是使用新韵还是使用古韵。

如果想使用新韵创作诗词,只需要按着现代汉语的发音,遵循格律诗词的格律要求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区分古入声字,因为这些格律诗词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平仄变化)对新韵和古韵是同样适用的。但要想使用古韵进行诗词创作的话,那就要严格区分并熟练掌握古入声字以及古韵部的使用方法。这就涉及到了在进行诗词写作时对新韵和古韵的选择问题。

有人说,使用新韵简单易学,不需要费心费力的去学习古入声字和古韵部。但也有人说,用新韵创作的诗词虽然读起来朗朗上口,似乎很和现代人的韵律美,可又感觉缺乏古韵的意境,不要忘了,这些格律诗词的基本规则要求,比如平仄变化等是在古代就已经逐步发展并且到了唐代就使用成熟了,而今天我们用古人的格律要求,却使用现代汉语的发音标准,似乎总有不妥之处。

总的来说,新韵古韵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想要简单易学,又符合现代人的韵律美,那就使用新韵。可要想深入学习或是进一步欣赏古诗词的意境,那就选择古韵。

最后,是如何使用古入声字。如果我决定在诗词创作中使用古韵,那就要熟练掌握古入声字和古韵部的使用方法。

浅谈格律诗词写作之古入声字的运用

现在使用的古韵,一般是指写诗时用的《平水韵》和作词时用的《词林正韵》。它们都是古人在漫长的岁月中通过诗词创作的实际运用并经过认真总结才逐步发展成熟的,是无数古文人、诗词大家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前面已经介绍了古入声字的发展及古韵的一些特点,那接下来就重点分析一下古入声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家都知道使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进行诗词创作时必须遵循平仄和用韵的基本规则,那古入声字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上面已经说过,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作为一种单独的发音形式,而是并入了其它几种发音中。而诗词写作中平仄变化规则的运用是最基本的要求,古入声字并入三四声的就不用再费心严格区分了,因为古入声字和现代汉语的三四声一样都是发仄音。但古入声字并入现代汉语一二声的字却必须严格区分,因为现代现代汉语一二声是发平音,这样的话,如果不对古入声字加以区分,那就会出现新韵古韵混合使用的情况。实际运用中这种现象也很多,用韵时认为用的是平水韵,可对古入声字不能认真对待,结果造成本来整首诗词适用平水韵,可对个别字却是入声字与普通字混同,也就造成了平仄混乱,甚至是把入声字用在韵脚,而写作者自己又浑然不知,弄得古今通用,不伦不类。

其实,要想学好古入声字,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是慢慢学习,逐步熟练。开始可以在古韵书或网上查找古入声字表,同时网上也有一些对古入声字进行归类划分的方法,有的按现代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进行划分,有的按部首顺序进行划分,也有按汉字的象形字方法进行划分归类,但不管哪种方法也无法字全面概括,就连古入声字到底有多少个也没有统一的规定。不过好在常用的古入声字也就几百字,其它不常用的可以在各种工具书或是网上详细查验,总之是熟能生巧,慢慢在诗词创作中学习运用,久而久之就能掌握大部分常用的古入声字了。

本文结语,笔者还是建议初学格律写作者,应首先使用新韵,等格律诗词中的平仄、用韵等基本规则都熟练掌握了再学习使用平水韵或词林正韵这些古韵,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也就逐步学会了大部分古入声字的正确使用。

浅谈格律诗词写作之古入声字的运用

祝愿所有的诗词爱好者都能学有所成,最终诗词泉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