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長三角文博會丨到文物中去尋找中國之美

一件器物、一幅圖畫、一方碑刻……皆為認識“中國”的一個視角,從偉大的藝術品到日常生活用具,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文物都能匯成一幅多彩壯麗的祖國山河畫卷。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創建的兩家大學出版社之一,華東師大出版社始終堅持以傳統文化為滋養,以人文情懷為依託,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優質出版物。正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的第二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以“文化在中國”為主題,攜百種精品圖書,諸多文博、教育、科技、文創類產品參展。

长三角文博会丨到文物中去寻找中国之美

文博會展區現場

11月23日,華師大出版社在文博會舉行了《70件文物裡的中國》《宋拓多寶佛塔碑》兩部重量級新書的首發儀式。

為什麼看文物一定要走進博物館?沉默的文物能告訴我們什麼?如何才能讀懂歷史遺存的“語言”?《70件文物裡的中國》帶領讀者通過“物”重觀中國歷史漫長恢宏演進過程,就像偵探為還原事件真相努力尋找的蛛絲馬跡那樣,一件文物,就是還原歷史的一片拼圖,要找到它所屬的位置,就要看清它的各個面向,瞭解它所屬的那個時代。

长三角文博会丨到文物中去寻找中国之美

《70件文物裡的中國》

與眾多文物概覽性著作不同,《70件文物裡的中國》更注重對“物”本身多層次、多維度的分析闡釋,提供由“文物”達“中國”的一種路徑,展示中國璀璨歷史文化縮影的同時,予讀者以觀看文物的啟示,以期廣大文博愛好者和專業研究人員均能有所裨益。

在這本書裡,文博領域的專業研究者們試圖選取公眾感興趣的角度,以70件文物為支點,帶領讀者通過“物”重觀中國歷史漫長恢宏的演進過程。比如從祭器“何尊”中,我們可以知道“中國”一語可考的最初出處,可以從青銅銘文和紋飾認識“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再從“曾候乙編鐘”裡,可以讓我們思考現今通用的七聲音階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嘛?除了“八音之中,金石為先”的鐘磬之外,曾侯乙墓還出土了9 種 125件樂器,它們分屬什麼門類?能組成一支怎樣的樂隊?這些有趣的問題都能在《70件文物裡的中國》中找到答案。

长三角文博会丨到文物中去寻找中国之美

《宋拓多寶佛塔碑》

《宋拓多寶佛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唐玄宗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四月二十二日建,碑高263釐米,寬140釐米(一說高285釐米,寬102釐米),碑陽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碑額隸書二行八字,碑陰刻吳通微書《楚金禪師碑》,碑側刻有金代蓮峰真逸題名、明昌五年劉仲遊詩。原立於陝西興平縣千福寺內,宋時遷入文廟,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第二室中。

此碑由岑勳撰文,徐浩題額,顏真卿書丹,史華鐫刻。多寶塔者,由僧楚金建造,楚金曾寫《法華經》千部置於塔中,碑文內容即記述楚金禪師的生平經歷、建塔緣由及建塔前後出現的祥瑞事蹟。

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收藏一冊宋拓《多寶塔碑》,久不為世人所知。此冊錦面精裝,挖鑲蝴蝶裝裱,開本高大,正文二十一開,每開十行,行十字,內有前人隸書舊籤:“宋拓多寶佛塔碑,內府舊裝”,確為典型的明代內府庫裝式樣。宋白麻紙氊蠟,拓工極精,十五行“鑿”字清晰完好,全本完整無缺,字字神采奕奕,牽絲分明,罕有填描,與故宮博物院藏懋勤殿本及東京國立博物院藏本相較,實在伯仲之間,是極為難得的宋拓明裝善本。

這也是華師大第一次將該藏本影印出版,一億兩千萬像素高分辨率掃描,內文采用進口藝術紙,無反光調頻網仿真精印。分精裝本、複製本兩種裝幀形式。複製限量編號一千本,封面採用錦緞編織,與原本保持一致圖紋,內部採用中式四合藍色布面函套,附冊解說嵌於函套內。

此次文博會上,華師大出版社還展出了由國家榮譽稱號“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獲得者樊錦詩主編,展示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創造的傑出藝術成就和東方古代文化輝煌的“解讀敦煌”系列叢書(11冊);通過時間、空間和漢字本體結構三維立體呈現秦漢六朝漢字發展演變情況的《秦漢六朝字形譜》(15卷);重現1871年版彩色手繪絹本《茶景全圖》中珍貴古籍畫片的《茶景》;基於華東師範大學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館藏珍品情況整理而成的《御製耕織圖》《中國曆代錢幣》《華東師範大學西文藏書票目錄選刊》《華東師大檔案館名人手札》等。

长三角文博会丨到文物中去寻找中国之美

《中國文字發展史》

華東師大出版社歷年獲獎的精品圖書也在此次文博會上亮相。其中包括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圖書提名獎的《中國文字發展史》(5卷),該書填補了中國文字發展研究領域的空白;榮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上海圖書獎一等獎的《中古漢字流變》;榮獲第十五屆“上海圖書獎”一等獎的《中國近代經濟地理》從全國角度論述近代經濟地理格局的演變進程,包括理論、方法、資料的說明,論述中國近代經濟地理變遷的原因、歷史過程與結果;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獲第十五屆上海圖書獎提名獎的《日藏漢字唐代漢字抄本字形表》, 為漢字發展史和傳播史的考察研究提供彌足珍貴的資料;以及獲得“德國紅點獎”、“英國D&AD設計獎”、“中國最美的書”等多個設計大獎的《遇見手拉壺》等圖書參展。

此外,《朱子著述宋刻集成》、“新說山海經”系列、“致萃·典藏”碑帖系列、《古代世界歷史地圖集》、“西方博物學大系”、《挑戰者號航海科學考察報告》、《黃面志》等,貫通中西、製作精良的文博和藝術類精品圖書的參展令觀眾大開眼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