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演員請就位》劉雅瑟表演發揮失常:只因不懂運用“現實焦慮”

《演員請就位》劉雅瑟表演發揮失常:只因不懂運用“現實焦慮”

(文末有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現實焦慮”。

《演員請就位》第一期,趙薇組第一場演技PK,派出劉雅瑟、包文婧和鄂靖文。

趙薇出於信任,將《滾蛋吧!腫瘤君》這個有難度的劇本交給劉雅瑟,讓她飾演癌症女主熊頓。但在彩排過程中,她情緒瀕臨崩潰差點退賽。

《演員請就位》劉雅瑟表演發揮失常:只因不懂運用“現實焦慮”

劉雅瑟

第一天,她抱怨臺詞太長,記不住,拒絕排練。

第二天,彩排時,她因找不到感覺,突然情緒失控,想要退賽。

劉雅瑟在錄製現場頻頻想要放棄,甚至連跟拍導演也直言說讓她退賽。

《演員請就位》劉雅瑟表演發揮失常:只因不懂運用“現實焦慮”

劉雅瑟

網友看了後紛紛吐槽:身為演員,這是她的本職工作,哪有說不演就不演了。

其實,劉雅瑟的這種狀態,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現實焦慮

01、現實焦慮,是一種行為驅動力

《暗理性》提到,成長是需要一定的壓力陪伴,如果為了逃避壓力而選擇逃避焦慮,反而不利於個人成長。

弗洛伊德在《抑制、症狀與焦慮》中把焦慮分為三種:現實焦慮、道德焦慮和神經焦慮

現實焦慮:是指面對現實的潛在挑戰或威脅,產生的一種情緒反應。

現實焦慮取決於兩個要素,一個是“危險”係數的高低,另一個是個體能夠調動的應激資源。

當人面臨自己無法控制的事件時,擔心會有危機,此時大腦就會發出現實焦慮的信號,來提醒人們調動資源來應對當前的困難。

比如站在沒有護欄的頂樓,我們會擔心掉下去;去到陌生的城市時,會變得侷促沒有安全感;在重要事情來臨之前,會焦躁不安等等。

《演員請就位》劉雅瑟表演發揮失常:只因不懂運用“現實焦慮”

現實焦慮有利於個體調動潛能和資源來應對威脅,找到有效的解決措施,直到這種危險得以控制。

比如,我在組織第一次部門會議時,缺乏經驗,認為開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為此我鉚足了勁準備會議的稿子,並多次反覆練習,來提高對會議的控制感。

現實焦慮在正常範圍內,能產生有益的結果。它將人的精力和資源放在擔憂的事情上,讓人在一定壓力下,想辦法促成事情解決。

但大部分人排斥焦慮,認為焦慮會影響發揮。人處於高度焦慮時,總是出現信號識別錯誤,身體不斷調動應激資源,最終在消耗中變得力不從心。

正如劉雅瑟那樣,為了演好角色,她不停地調動經驗資源,因達不到目的,頻繁自我否定,導致發揮失常。

現實焦慮本該是適應環境的一種本能,為什麼大部分人會像劉雅瑟這樣,產生排斥心理呢?

《演員請就位》劉雅瑟表演發揮失常:只因不懂運用“現實焦慮”

02、為什麼現實焦慮總在為你的表現不佳而“背鍋”

身處複雜的社會環境,不僅僅是簡單而機械地應激,如挑戰或逃避。而是需要我們更精細化、更具體地思考,然而這種行為方式並不好控制,為什麼呢?

1、對危險不能做到量化,形成環境模糊感

《暗理性》中提到,人們對危險的評估,難以做到像氣象臺預測颱風等級那樣,對眼前的危險進行量化劃分。

正是這種對環境的模糊感,導致難以預估應該調用多少資源來應對危險。

《演員請就位》劉雅瑟表演發揮失常:只因不懂運用“現實焦慮”

《暗理性》衛藍說過:“情緒的本質是一種驅動行為的信號和準備。”

當個體感知到環境的“危險”之後,產生的現實焦慮,會驅動個體做出對應行為反應。但由於個體能調用的資源有限,無法自如應對“危險”,導致應對失敗。

劉雅瑟正是如此,趙薇交給她一個有難度的劇本,這樣的角色她從未演過,也沒有把握能演好。面臨錄製的恐懼壓力,因缺乏經驗,她不知道採取什麼辦法應對挑戰,所以陷入焦慮狀態。

劉雅瑟這種應激資源缺乏的狀態,如同我們玩遊戲,擁有的應激裝備可應付10個敵人。當出現1個敵人時,能輕鬆消滅,但當出現20個敵人時,便會擔憂是否能應對危機。

這種不安如果沒有得到剋制,情緒逐漸失控,最終導致發揮失常。

2、陷入“低通路”的焦慮狀態,導致工作效率低

神經學家約瑟夫·勒杜研究情緒發現,動物信息傳導上有兩條通道,一條是低通道,一條是高通道。

低通道反應速度比高通道快,但是獲取信息較模糊。

為什麼呢?

低通道本能反應迴路,它的加工繞過很多大腦組織,也就是說它處理的程序少,所以反應速度快。

而高通道要在各個感覺區中加工,形成精準的信息,處理程序多且複雜,十分耗時,速度也就慢了。

焦慮情緒作為一種優先級情緒,當危險出現時,大腦的低通路信息渠道被打開,而高通路被阻斷。

換句話說就是,現實焦慮的負效應,比正效應的反應速度更快。

《演員請就位》劉雅瑟表演發揮失常:只因不懂運用“現實焦慮”

心理學家耶基斯和多德森做了一項關於“焦慮與水平發揮”的實驗,得出結論:

焦慮水平與工作效率呈正相關,當超過臨界點後,焦慮越高,水平發揮效率越低。

《演員請就位》劉雅瑟表演發揮失常:只因不懂運用“現實焦慮”

“焦慮與水平發揮”實驗

處於中低水平的焦慮,並不會讓人產生強烈的情緒感受,但當焦慮水平超過臨界點後,就會產生與之前弱情緒感受,形成較大差異的情緒波動

這種突如其來的差異“錯覺”,引起人的牴觸心理,進而產生負面影響。這就是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劉雅瑟的焦慮,就是超過了焦慮的臨界點,產生負效應作用,內心放大了對壓力的恐懼,導致她的表演失常。

可以說,只要將現實焦慮控制在臨界點以內,就能更好地發揮水平,那麼如何做到呢?

《演員請就位》劉雅瑟表演發揮失常:只因不懂運用“現實焦慮”

03、如何更好地發揮“現實焦慮”?

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它。”

1、運動是第一良藥:釋放體內過剩能量

從生理角度來說,產生焦慮的原因是皮質醇水平太高所致。當體內的皮質醇提高時,會產生大量的身體能量,使得人思維活躍、精力旺盛,同時伴隨焦慮產生

當這種能量缺乏釋放渠道,未能及時排解時,能量在體內打轉,進入焦慮死循環。

想要讓焦慮回到臨界點,更好地發揮其“現實焦慮”作用,可以通過運動的方式來舒緩。

①在過度焦慮狀態產生時,用緩和的運動釋放

當人處於過度焦慮狀態時,為了避免情緒過於亢進,最好用緩和些的運動方式,比如散步、爬樓梯、瑜伽等。

②日常規律性運動,保持體內能量的穩定

《運動醫學原理醫學》提到,人體處於適宜的能量狀態,人體、細胞的生命活動處於最佳運行狀態,不僅對身體有益,且不會產生過大的情緒波動。

可根據個人情況,每週間歇性地進行三四次運動:例如跑步、游泳或起自行車等。

《演員請就位》劉雅瑟表演發揮失常:只因不懂運用“現實焦慮”

2、利用ABCDE理論,舒緩情緒

焦慮情緒普遍存在,且無法逃避,可通過正確的方式來緩解情緒,比如ABCDE情緒管理理論

ABCDE情緒管理理論,由美國最心理學埃利斯提出。是指一種認知療法,用來修正人的思考習性,從而減少偏見的發生。

  • Activating Events(誘發事件)
  • Beliefs(個體對誘發事件的評價、解釋、看法)
  • Consequences(個體情緒和行為的結果)
  • Disputing(同不合理的信念辯論)
  • Effects(通過疏通產生積極的情緒和行為)
《演員請就位》劉雅瑟表演發揮失常:只因不懂運用“現實焦慮”

ABCDE情緒管理理論

【舉個例子】

(A)誘發事件:比如朋友瀟瀟在準備第一次演講時,由於不能呈現最佳狀態,而產生焦慮心理。

(B)對事件的看法:瀟瀟產生自我懷疑:“下週就要演講了,我現在卻仍不能完全脫稿,那正式演講該怎麼辦啊?”

(C)情緒導致的結果:瀟瀟分析到,如果這種焦慮情緒一直延續,形成過度焦慮,最終就會影響演講水平的發揮。”

(D)開始辯論:瀟瀟自我反省,“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我只是缺乏足夠經驗而已。”

(E)疏通情緒的辦法:“只要鉚足勁準備演講稿和PPT就可以了。”

3、利用集中性思維,將問題整合後,再統一處理

焦慮不一定源自單一方面,有時是來自多重方面的危機干擾。

比如我朋友阿亮,是一名設計師,上週他突然接到領導佈置的一項臨時任務,同時他對接的一個客戶對方案不滿意,需要修改。除此之外,阿亮還有本職工作要做。

面對突如起來的臨時變動,阿亮是如何處理的?

他採用了集中性思維,來解決眼前的難題。

集中性思維又叫聚合思維,是指將眾多難題聚合思考,朝著同一方向探尋一個邏輯規範的思維方式。

阿亮如何運用集中性思維,來解決難題?

①掌握相關信息:他手頭的工作有領導臨時交辦任務、待修改的客戶方案、本職工作。

②對所有信息進行分析,找出共同點:經過分析,領導交辦的臨時任務,對接方剛好是待修改方案客戶所在的公司,而且臨時任務與方案的截止時間很接近。另外,本職工作程序簡單,並不需要馬上完成。

③尋找合理的解決辦法:同時處理領導交辦的臨時任務和修改客戶方案,在空餘時間完成本職工作。

《演員請就位》劉雅瑟表演發揮失常:只因不懂運用“現實焦慮”

現實焦慮

結語

現實焦慮,是當個體感知危險時,產生的一種應激驅動力。它有利於調動個體的身體潛能和資源,找到有效的解決措施,來應對現實環境中的危機,直到危機得以控制或消除。

根據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得知,焦慮水平與工作效率呈正相關,當超過臨界點後,焦慮越高,水平發揮效率越低

因此,想要更好地發揮“現實焦慮”的作用,需要適度地控制和協調。可通過以下三個方法做到:

1、運動是第一良藥:釋放體內過剩能量

2、利用ABCDE理論,舒緩情緒

3、利用集中性思維,將問題整合後再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