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莫言:假如有一天,我老無所依

莫言:假如有一天,我老無所依

上課了,老教授對同學們說:“我受一家機構委託,來做一項問卷調查,請同學們幫個忙。”問卷表發下來,同學們一看,只有兩道題。

1、他很愛她,她細長的瓜子臉,彎彎的娥眉,面色白皙,美麗動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車禍,痊癒後,臉上留下幾道大大的醜陋疤痕。你覺得,他會一如既往地愛她嗎?

A、他一定會

B、他一定不會

C、他可能會

2、她很愛他,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穩,敢打敢拼。忽然有一天,他破產了。你覺得,她還會像以前一樣愛他嗎?

A、她一定會

B、她一定不會

C、她可能會

一會兒,同學們就做好了。問卷收上來,教授一統計,發現:第一題,10%的同學選A,10%的同學選B,80%的同學選C;第二題,30%的同學選了A,30%的同學選B,40%的同學選C。

“看來,美女毀容比男人破產,更讓人不能容忍啊。”教授笑了,“做這兩題時,潛意識裡,你們是不是把他和她當成了戀人關係?”“是啊。”同學們答得很整齊。“可是,題目本身並沒有說他和她是戀人關係啊?”教授似有深意地看著大家,說到:“現在,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第一題中的他是她的父親,第二題中的她是他的母親。讓你把這兩道題重新做一遍,你還會堅持原來的選擇嗎?”

問卷再次發到同學們的手中,教室裡忽然變得非常寧靜,一張張年輕的面龐變得凝重而深沉。幾分鐘後,問卷收了上來,教授再一統計,兩道題,同學們都100%地選了A。教授的語調深沉而動情:“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愛,亙古綿長,無私無求,不因季節更替,不因名利浮沉,這就是父母的愛啊!”

龍應臺曾說過:“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在臺灣有一位夫人,早年喪偶,她在臺灣靠教書賺錢將兒子撫養成人,送他到美國留學。兒子畢業之後留在美國上班賺錢買房子,娶了一個妻子,生了一個孩子,建立了美滿的家庭。這位老夫人一直一個人在臺灣,她打算退休之後到美國跟兒子一家團圓,享受天倫之樂。就在她自己要退休前的三個月,她趕緊寫了一封信給她的兒子,將這個願望告訴兒子。在她退休的前夕,她收到了兒子的回信,信封裡還夾著一張三萬美元的支票。她覺得非常奇怪,因為她的兒子從來不給她寄錢,她趕緊把信開啟,信上寫道:“媽媽,我們經過討論,決定不歡迎你來美國同住。如果你認為你對我有養育之恩,以市價計算,約為兩萬多美金,現在我再加一點,寄上一張三萬美金的支票給你,希望你以後不要再寫信來囉嗦了。”母親讀完這封信之後老淚縱橫,只覺得一生守寡,從此會老年淒涼,她痛不欲生。

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子女都像故事中的這個兒子一樣沒有良心,但是做父母的,千萬不要抱著老了靠子女的想法過活。孩子對你孝順,是福分;若孩子不夠孝順,我們也強求不來。最好的辦法是,提前做好靠自己養老的打算。說到底,養老真的還是要靠自己,靠自己硬朗的身體,靠自己內心的充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