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唐一林:創新是聖泉的靈魂,也是聖泉的核心精神

唐一林:創新是聖泉的靈魂,也是聖泉的核心精神

圖為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一林

新華網博鰲12月1日電(門妍)2019年12月1日,第九屆能源高層對話在海南博鰲舉行。論壇以“綠色引擎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主題,嘉賓齊聚一堂,圍繞企業改變生產方式,踐行綠色理念,提升自身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進行探討。談及企業創新話題,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一林頗有感觸,他講到,創新是聖泉的靈魂,也是聖泉的核心精神。

唐一林在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要爭當行業排頭兵,帶領行業前進,必然要創新。要真正地創造,更多地開展原始創新,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偉大的創新。

唐一林認為,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依靠模仿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模式,低成本、低風險,縮短了創新週期,加速了成果轉化,促進了企業快速發展。但是隨著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很多領域已經進入技術無人區,創新模式已基本實現了從逆向模仿到正向創造的轉變,單純的模仿、複製創新等傳統路徑已不足以支撐我們的發展。

“聖泉集團多年的創新實踐,最大的收穫我感覺是公司內部塑造出了包容創新失敗的氛圍,誕生出一種利於創新的包容文化。這些年我們創新項目中十個創新成功兩三個,就很了不起了,就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只要是真心實意的有所追求,不是因為個人原因導致的失敗,企業應該包容。”唐一林表示,正是寬容的創新環境孕育了聖泉人的創新基因,也讓聖泉的發展結出越來越多的創新碩果。

而在創新過程中,的確會面臨很多失敗的風險。“我們2012年新建的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中試做的結果很好,可等大生產裝置建好了,卻出現結垢阻塞的問題,甚至因工藝不完善直接無法生產,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當時我們的研發人員從裝置管架上跳下去的心都有,連續幾個星期不去食堂吃飯,覺得沒臉見人。公司內部要求處罰項目負責人的呼聲很高,但我們經營團隊最終頂住了,沒有處罰任何人,才有了後來這個項目的柳暗花明。”唐一林,備受質疑和麵臨失敗是科技發展的一種現實狀態,要在別人不理解、指責、猜疑,甚至嘲笑你的環境中堅持下來,創新者要有堅強的信念、摧不跨的心理素質和寬廣胸懷,去應對創新路上的千溝萬壑並最終拿出成果。

唐一林講到,聖泉集團的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春風,也得益於我國豐富的農作物秸稈資源。“我們一直在跟植物秸稈打交道,通過科技的力量將它搞明白弄清楚,轉化成各種高附加值的新材料產品,期間我們的項目失敗過,很多人說我們是吹牛皮說大話。研究秸稈綜合利用的美國的幾家化工和生物技術巨頭研究了30年,但最近幾年都選擇戰略性放棄了,研發團隊也一一解散。歐洲還有一家公司仍然在堅持,但是遲遲攻克不了產業化的問題。”

聖泉集團這條艱難的創新之路,也走了40年。“不只是外部質疑這個產業能不能成功,公司內部也存在著很多不理解、反對的聲音,但我們默默忍受著、堅持著。今天我們創新研發出 ‘聖泉法’,即生物溶劑法,秸稈精煉一體化綠色技術項目。目前已經申報200多項專利,成為全球秸稈節能綜合利用領域的開創者。”唐一林說,該技術將“點稈成金”這一不可思議的夢想變成現實,開創秸稈節能綜合利用新時代。

據瞭解,該項目解決了秸稈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三組分高效分離的全球性難題。纖維素部分可造紙,產品強度高、易漂白、濾水性好,還可做纖維用溶解漿等產品;半纖維素同時生產糠醛和木糖,將半纖維素利用率提高到80%-85%,若生產溶解漿利用率能提高到95%;同時得到高活性、低成本木質素,用來生產木香樹脂、染料分散劑、瀝青乳化劑、可降解塑料等產品。項目產生的生物質焦炭,合成芳烴類化學品後生產橡膠,合成乙烯、丙烯等烯烴類化學品後可生產聚乙烯、聚丙烯等通用塑料;還可產出天然氣、生物甲醇、合成氨、乙醇、乙二醇等大量化石原料產品。

整個工藝過程綠色環保無汙染,工藝過程無廢水、廢渣排放;生產效率較傳統工藝提高3倍,是一個綠色環保可循環的高新技術項目。更重要的是打破了長久以來對化石原料的依賴,實現了與石油化工、煤化工產業鏈的融合與並駕齊驅。我們的目標希望是最終能完成對石油和煤炭的替代。

唐一林補充說:“我們研發這項技術也有十多年的時間,試驗做了幾百次,但我們現在還不敢說我們成功了,工藝路線仍然在不斷完善優化。”據悉,該技術現在已在黑龍江建設工業化大生產項目落地,預計明年年底投產,下步計劃在山東、安徽建廠並根據市場空間在全國展開規劃佈局。“只有當大生產項目成功了,我們才能說創新成功了。”唐一林信心滿滿地表示。

據悉,第九屆能源高層對話是2019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的平行論壇之一,2019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是由新華網、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每日電訊共同主辦。該論壇旨在共同探尋企業高質量發展路徑,交流和分享企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助力新時代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期兩天的論壇主要包括開幕式及學者分享會、圓桌會議、文化交流活動以及金融、食品、健康、能源、文化、信用等平行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