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重虧損到年收入60億衝刺IPO,因董事長兒子鬧離婚而一度耽擱


近日,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聖泉集團”)在證監會披露招股說明書,宣佈A股IPO。殊不知,這家年入幾十億的企業早已在20年前就已啟動了首次上市,2014年掛牌新三板,苦熬20年,聖泉集團上主板的毅力和決心仍舊未減。

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相關熱點問題答疑

2000年聖泉股份開啟上市之路,或註定好事多磨,這二十年間,聖泉集團ipo的遭遇相當曲折,其中最具話題性的“絆腳石”無疑是董事長兒子鬧離婚。

資料顯示,濟南聖泉第一次嘗試上市,就因券商放棄推薦募集資金較少的小型企業而無疾而終。

2007年,聖泉集團再次整裝待發,由於大市不佳,第二次上市工作被推遲,2009年1月,聖泉集團在官網宣佈,證監會同意其撤回IPO 發行的申請。

2012年,濟南聖泉作為山東省知名企業再次緊鑼密鼓籌備上市,但是,因其十大股東之一的唐地源深陷離婚糾紛一度拖累了ipo進程。

唐地源目前在濟南聖泉擔任執行總裁,是董事長唐一林的兒子,屬於集團的核心高管,他與前妻邱曉燕在2004年結婚,於2010年離婚。邱曉燕認為,唐地源在離婚時隱瞞了其持有聖泉集團股份的情況,她在受到欺騙的情況下籤署了離婚財產分割協議,該協議嚴重損害了其權益,因而起訴要求撤銷財產分割協議條款。

當時便有律師指出,離婚案雖僅是公司股東後院起火,但其牽出的股權糾葛對於擬上市公司將造成重大影響,一旦股權權屬不明確,會讓即將IPO的公司增添變數。在IPO衝刺的節眼上遭遇離婚訴訟,對企業可能是命的打擊。

A股史上不乏因離婚而拖累企業上市進程的例子,趕集網創始人楊浩然,在公司上市前夕與妻子離婚,隨後也是因為趕集網的股權糾紛嚴重影響了上市進程。真功夫上市衝刺之際,創始人蔡達標遭前妻狀告,要求索回25%的股權,隨後,家族“內鬥”升級,上市擱淺。2009年年底時,王微趕在優酷之前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上市申請,但前妻楊蕾第二天的一紙訴狀導致王微名下三家公司股權遭凍結,其中包括土豆網的主要利潤中心,土豆因而錯失納斯達克上市的機會,後被纏鬥多年的優酷合併。

婚姻本是“家務事”,發生在擬上市公司股東層面,更是牽動著企業的未來發展。離婚必然會涉及股權的分割,極有可能削弱大股東的話語權,一旦遭遇表決權、減持或控制權的爭端,公司的前景自然也就變得撲朔迷離。部分離婚高管為了保持自己的控股地位會尋求與其他股東結成一致行動人,而使得董事會人數減少。除此之外,高管離婚後其配偶減持股份也將影響上市後的股價,離婚事件也將對高管的聲譽帶來負面影響。

2012年4月23日上午,章丘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邱曉燕起訴唐地源離婚財產糾紛”案件。當天,章丘法院以案情涉及當事人隱私為由,不公開開庭審理案件。法庭沒有當庭對這個案件作出判決。翻閱招股書,前十名自然人股東也未曾出現邱曉燕的名字。

如今,越過重重障礙的聖泉集團終於成功遞交了招股書邁出了上市的重要一步。值得注意的是,它作為濟南歷史上首批民營股份制試點企業,曾掛牌于山東企業產權交易所,股東人數遠不止200人。目前,聖泉股份控股股東為唐一林,唐一林、唐地源系公司實際控制人,兩人合計持有 15,233.22 萬股,佔本次發行前股份的比例為 21.96%,而其他社會個人股東佔比達到63.5%,龐大的社會個人股東人數可能會成為ipo審核關注的重點問題。

從一個虧損嚴重的小廠變成年收入超60億大戶

招股書顯示,聖泉集團是以合成樹脂及複合材料、生物質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報告期各期,聖泉集團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5.41億元、50.35億元、61.89億元和29.06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4.38億元、4.78億元、5.23億元和2.15億元。

從嚴重虧損到年收入60億衝刺IPO,因董事長兒子鬧離婚而一度耽擱

這個年收入超60億大戶曾經也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小廠,上世紀80年代,聖泉集團的前身刁鎮糠醛廠虧損嚴重, 90年代工廠改制後,通過創新,企業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多項技術還打破了國外壟斷,實現國內首創,如今酚醛樹脂、呋喃樹脂產銷量規模位居國內第一、世界前列。

芯片製造過程中一項關鍵原材料是光刻膠用線性酚醛樹脂,這一材料的生產技術曾長期由日本、美國等國家壟斷,公開資料顯示,聖泉集團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可實現芯片光刻膠用電子樹脂量產的供應商,打破國外壟斷。

而高鐵、飛機等的的箱體內飾板,用的材料“輕芯鋼”是一種新型複合材料,可以大大減輕車廂重量,2014年之前,這一產品的生產技術還被歐洲一家企業壟斷。據媒體報道,聖泉集團一開始想從歐洲引進,但對方要價太高,後來自己研發,做了幾千次試驗後終於成功,填補國內空白。

另外,生活中常見的木糖醇口香糖、生活用紙、牛皮紙、衣服的染色、馬路上的瀝青可能就來源於濟南聖泉集團貨場上堆放的玉米芯,依靠“創新”,聖泉集團將農作物廢棄物玉米芯、秸稈中的半纖維素、木質素、纖維素三大成分提純並高效利用。一根秸稈可以生產20種產品,一噸秸稈可以變成0.9噸產品。

儘管上市之路一直不順利,但是依靠創新,聖泉集團從一個虧損嚴重的小廠變成年收入超60億大戶,若此次ipo成功無疑將有利於聖泉集團在高端產品的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