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周芷若那句“倘若我問心有愧呢”,大概足以與“我偏要勉強”,並列《倚天屠龍記》兩大神句之一。

然而又大不相同。

“我偏要勉強”,前幾天說過了:那是趙敏成竹在胸的勝利宣言,早已瞄準了張無忌,更不看旁人臉色。

趙敏無非給張無忌一個臺階下,哄他跟自己走,賭的是張無忌對自己的愛,以及本身性格的獨立。

“倘若我問心有愧”卻是個被動應答,是個微妙的捧哏。回得好,回得妙,好在委婉。

當日周芷若在少林寺,一路對張無忌冷言冷語,還擺出了有老公的架勢,拉開了距離。到張無忌來求她相助,她撂了句狠的,“旁人定然說我對你舊情猶存。”

張無忌當時已經被打擊得心灰意冷,覺得沒戲,重點已經全轉到了救謝遜身上,所以趕緊說“咱們只須問心無愧。”周芷若這時神來之筆,“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真是好一招神龍擺尾回馬槍。

張無忌本來掉進谷底了,一聽這話,呆住了。

妙在周芷若後面,更不給張無忌立刻挽回的機會,也不讓他看自己的臉色,只是把他往外趕。

拒絕到谷底,讓張無忌絕望→忽然又給他希望→把他往外趕。

這玩法真是百變千幻,也難怪張無忌情難自已了。

當然,事後想來,如周芷若自己所說,她一直深愛張無忌,則拿宋青書當假丈夫來佈局,摧毀張無忌心志,早在她計劃之中。

再細想來,連這句話,都可能是提前準備好的。未必是這麼個現成句子,只是她總有個辦法,將張無忌踩到谷底之後,又轉身釣他一句,釣得他心神恍惚。

周芷若處事風格,一向如此機變。初見張無忌時,就是與殷離對掌後裝傷,哄過了毒手無鹽丁敏君;光明頂上為了救張無忌,又裝天真哄著滅絕老尼,指點張無忌陣法;刀劍皆失人云亡那一系列佈局,就不提了。

所以她的情話,得打著折來聽。甚至她最後說自己對張無忌是銘心刻骨的相愛,也未必十分是真——她事先把趙敏安排在旁邊,就為了等張無忌說錯話。

當局者聽見“倘若我問心有愧呢”,一定會意亂情迷。但一旦想明白了“周芷若的每句話多少都有目的,都是佈局”,大概就能從張無忌當日的心神悸動跳出來了。回頭看看,一身冷汗。

所以周芷若後面這些話再好聽,多少都有些問題。

她最動人的,反倒是前面的一句。

當日張無忌與她相認,一句漢水舟中餵飯,周芷若認出他來。之後周芷若的反應,連殷離都看到了:喜不自勝、臉現羞色、雙目光彩明亮,還問“身上寒毒,已好了嗎?”

——這段話信息量,大得不對勁。

——張無忌和周芷若這時分別許多年了。漢水舟中這件事,讀者有印象,當事人未必覺得。現在的人吧,第二次跟男女朋友出去下館子是什麼,都未必記得了,何況多年前什麼漢水舟中?

——‪就算認出來了,一箇舊識,幹嘛喜不自勝,幹嘛臉現羞色?

——她居然還記得他身上寒毒。要知道光明頂武當五俠與張無忌相認,也沒一個去問“無忌孩兒,你的寒毒可痊癒了麼?”

後來在光明頂上,張無忌排難解紛當六強時,在那裡教訓崆峒派。周芷若躲在眾師姊身後,側身瞧著張無忌,為他發愁。

這個躲,這個側身,都是真誠的少女情懷。

沒有“我問心有愧”那麼明明白白地撩撥,但仔細想,是很動人的。

以前提過這個:

張無忌當年與殷離相遇時,不過是個雪中斷腿、父母雙亡的大鬍子,殷離喂他救他,他於是心生感激,許下婚姻之約。他對殷姑娘所以感激,只因那時他孤窮絕路,缺的便是這個。

他對小昭憐惜,卻是因為小昭騙他道父母雙亡,他同病相憐,其實他憐惜小昭,便是憐惜他自己。

他喜歡周芷若,是因為童年舊識、峨眉高第、氣象清貴,而且對他念念不忘,令他好生感激。

等他統率群雄時,就愛上了被他口口聲聲罵成妖女的趙敏了——因為實在夠刺激。

當日周芷若也真誠過,也羞紅過臉、眼放光芒,也少女情懷地側身偷看、心中發愁。

等經歷了新婦素手裂紅裳時的絕望後,知道自己沒法靠常規法子搞定張無忌了,於是給自己找假丈夫,再使出“倘若我問心有愧呢”的反釣。

無非是看明白了張無忌的賤骨頭,實際上也是絕大多數人的感情通病: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就有恃無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