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如何提高柑桔品質?適宜區域選優品種,8項優質栽培技術提高品質

在市場日趨劇烈化的商品經濟年代,柑桔生產者要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努力提高其產品的質量。柑桔果品的質量包括外觀和內質兩方面,外觀質量如果實形狀、大小,果皮厚薄、粗細、色澤、光潔度等,內質如果肉質地、風味、香氣,營養成分及維生素含量,果汁率、種子數、化渣度、可食率以及貯藏性等,除了與該品種的固有遺傳性有關外,也與栽培環境的適宜與否和栽培措施等有密切的關係。現介紹提高柑桔果品質量的主要栽培技術如下。

如何提高柑桔品質?適宜區域選優品種,8項優質栽培技術提高品質

1.選用優質的品種並加速品種的更新換代,為生產優質品種創造基礎條件。我省原有的主栽品種中熟溫州蜜桔是六、七十年代為發展桔子罐頭加工業作為優質的原料品種發展起來的,但它鮮食品質不理想,投放鮮果市場不受消費者歡迎,不僅價格低賤,而且滯銷最嚴重。今後的柑桔生產,必須以市場的需求為導向,生產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的名特優新稀品種,逐步取代原來不適應消費者需求的品質低劣的老品種,實現品種的優、新化。

2.按品種的生態適宜性區劃選擇適地進行栽培。不同的品種都有其對最適氣候環境條件的特定要求,適宜的地區才能生產出優質的果品,如黃岩產的本地早,品質一般比別地生產的好,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適地適栽也是生產優質果品的基礎條件,是發揮良種優質的關鍵。我國“七五”計劃期間,在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主持下,對全國和各生產省的柑桔生產進行了生態適宜性區劃,今後各地柑桔生產都應以此區劃為依據,對不同的品種,選擇適地,實施區域化生產,以充分發揮各地的氣候資源優勢,生產出優質的高檔次的果品。

如何提高柑桔品質?適宜區域選優品種,8項優質栽培技術提高品質

3.推行以提高果品質量為主攻目標的栽培技術措施。目前可先行推廣應用的優質化栽培技術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合理的種植密度,使樹體獨立化,改善柑桔園群體結構,使樹冠能充分獲得光照。

(2)推行矮幹、自然開心形的整形和“剔大枝、開天窗”改造鬱閉園的大枝修剪技術,擴大樹冠表面積,增加受光量。

如何提高柑桔品質?適宜區域選優品種,8項優質栽培技術提高品質

(3)推行科學化的施肥技術,尤其是改偏施化肥、氮肥為科學配方施肥,多施有機肥,強調營養元素的全面持續供應和按作物生育不同時期的需求供應,以充分發揮肥效、避免浪費損失。堅持不斷改良土壤,尤其是對重酸土和鹽鹼土要調整好pH值,以消除鋁離子等重金屬對柑桔的毒害和各種營養元素的缺乏症。

(4)提倡合理適量掛果,嚴格進行疏果,疏除頂生、低質的、粗皮大果、果頂朝天果(常遭日灼)、過大過小果、畸形果、密生果和病蟲果,使留存的果大小均勻,外觀和內質提高。

如何提高柑桔品質?適宜區域選優品種,8項優質栽培技術提高品質

(5)增糖減酸物質的應用,目前已試驗成功的有以下幾種:①吲熟酯(J455),對溫州蜜柑在盛花後50-80天內,?柑在盛花後65-105天內樹冠噴布100毫克/升1-2次,能明顯增質;②植物健生素,對溫州蜜柑在謝花後至第二次生理落果期,連續多次噴布5000倍液,增質顯著;③腐植酸鈉,幼果期(謝花後10天和20天)噴布300毫克/升2次,能使臍橙果皮細胞變細,提早著色,並增進品質;④增糖靈(石家莊農藥廠產)600毫克/升,在溫州蜜柑採前20天噴施,能增糖0.82%,減酸0.1%,並促進著色,提早5天成熟;⑤豐果樂(浙江農大產)300倍液,在花蕾期、6月落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各噴一次,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2%,還提早著色並增加產量;⑥豐甜靈(浙江農大產)100倍液,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前7-10天噴布,不僅著果率提高20%,還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並使果皮變薄,富有光澤;⑦開特靈5000倍液,在初花、謝花期各噴一次,既提高著果率,又提高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⑧綠旺3-15(從美國引進)1000倍液,對溫州蜜柑在果實生長膨大期噴施,能促進果實提早著色,提早出現芳香,並使果皮光滑、油胞細、果汁糖酸比和固酸比均提高。此外,磷酸二氫鉀、硼砂、鉬酸銨、葉面寶、農寶、稀土複合肥以及泰國引進的麥芽尼克(altanic)等等也都有一定增質效果 。

如何提高柑桔品質?適宜區域選優品種,8項優質栽培技術提高品質

(6)加強病蟲防治(尤以潰瘍病、瘡痂病、煤煙病、介殼蟲、鏽壁蝨等對果實外觀和內質影響最大),防止風害、日灼和裂果,減少果面斑痕,以提高果品質量檔次。提倡在果實成熟前樹冠噴布0.5%石硫合劑,既防果實日灼,也能增進著色。

(7)推廣節水灌溉,特別是採收前2周嚴格控水。有條件的在桔園地面鋪設反光地膜,可以明顯增進果實品質。

如何提高柑桔品質?適宜區域選優品種,8項優質栽培技術提高品質

(8)提倡完熟採收和選黃留青分批採摘,充分發揮品種的固有特色和質量優勢小年時實施此項措施,既增進了小年的果品質量,也有利於縮小大小年的產量差異幅度。

本文來源《果樹技術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