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党旗下的前沿“哨所”

2月12日上午,田家庵区田东街道8个社区党支部根据小区实际迅速组建22个临时党支部,分布在田东街道28个监控点,党旗下的前沿“哨所”成为防控疫情的坚强堡垒。

“疫情就是命令,在抗疫的关键时期,作为党员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我主动要求为一线防控工作做点事。”皖化社区退休党员高俊银第一个打电话报名。老旧小区道路多,出入口多,在临时支部的安排下,高俊银到处找材料,借来电焊机与同伴一连两天忙活于封堵道路和侧门,无论工作场所在哪,鲜艳的党旗始终陪伴在身旁。

麦浪村小区,单元门对着马路。由于出入口多,是出行管制中的难点。康利社区党员于兆平主动请缨:“临时党支部的岗位就要设在最关键的地方,把好固定的门,宣传好流动的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雨,党旗下的监测点、宣传站始终坚守在居民楼栋前。

临时党支部成员基本来自居民小区,由于“接地气”,在出行管控和化解矛盾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华田社区在监测机床小区人员出入中,每当遇到一些摩擦和纠纷时,总能看到一位六旬大妈的身影:“王师傅,你家的菜今天老伴买过了,人家劝咱不出去还不是为咱们好啊,这个时候不添乱,对自己好,也是对大家好”。说这话的是退休老党员王永芝,作为一名临时支部成员,老伴虽然有病需要照顾,但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放在如何管理好人员出入这个大事上,她被大家亲切称呼“疫情管控调解员”。

东风社区退休党员郑传丽,几乎全身心扑在疫情防控上,不仅认真执守,热情宣传,而且自觉担负起为监测点送水送饭后勤保障工作。

王凯是一名在职党员进社区成员,年后虽已复工,但他仍坚持成为皖纸社区临时支部的一员,每当周六与周日他都会按时到岗,为的是让其他监守人员得到短暂的休息。

夫妻同上阵,全家共防疫。这是对电建社区退休老党员姚俊华一家的真实写照。退休干部姚俊华,不仅主动带领居民党员参与电建社区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在人员紧张的时候他还拉来老伴共同参与。社区人知道,疫情防控以来姚老的儿子、媳妇都战斗在社区一线,为了管理好六里站路段的流动人员,他们老俩口也几乎没有闲着。

哪里是一线,临时支部就设在哪里;哪里是主战场,我们的党旗就在哪里飘扬。皖化社区居民小区庞杂,出入口及道路交错,皖化社区党支部通过组建4个临时支部,将9个小区监测点全部纳入监管中。

“每当看到党旗飘扬,我们从内心感到一阵温暖,因为有党组织作为坚强后盾,战胜疫情我们信心百倍。”这是很多居民发自肺腑的感言。(记者 贾 静 通讯员 严东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