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40家餐廳命懸一線,“蛇王”輝哥:能否給人工養殖蛇一條活路?


餐飲戰疫,眾志成城!紅餐網(ID: hongcan18)將每天為餐飲朋友送上《餐飲戰疫·熱點解讀》,為大家聚焦餐飲品牌的最新動態,以及與餐飲相關的最新消息。為餐企加油,也歡迎大家爆料。

榕記蛇王輝哥:

支持禁食野味,但能不能別一刀切?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閉幕會。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此後幾家歡喜幾家愁。

喜的是牛蛙品類餐廳和相關養殖戶,終於上岸,不用再躺槍。因為:

捕撈魚類等天然漁業資源是一種重要的農業生產方式,也是國際通行做法,漁業法等已對此作了規範,根據各方面的一致意見,按照《決定》的有關規定,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

愁的是蛇品類餐廳和相關養殖戶,因為:

2月25日,向公眾徵求意見的《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中,經人工繁育、飼養的龜、甲魚、蛇、鳥、昆蟲等野生動物,也具有不小的疫病傳染風險,亦在禁止之列。

如果說全國版的規定,對於養殖龜類、水蛇還有迴旋餘地。那麼深圳版雖然是徵求意見稿,但目前的草案,可以說把蛇這個品類一竿子打翻了。

40家餐廳命懸一線,“蛇王”輝哥:能否給人工養殖蛇一條活路?

榕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國輝焦急等待了一個月多,卻等來了最壞的結果。

榕記是專注蛇宴的本土品牌,截止去年底已發展了40多家分店(包括直營店、加盟店)。榕記所使用的蛇全部是合法養殖,在廣西有長期合作的養蛇基地,每年能提供100多萬公斤活蛇。

王國輝強調,養蛇是一條成熟的產業鏈。據不完全統計,整個廣西,登記在冊的合法養蛇業主達15萬名之多,目前活蛇的保有量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在有些地區,養蛇還曾經被作為扶貧項目獲得重點扶持。

假如養殖蛇最終被列為禁食範疇,王國輝認為對榕記餐廳來說意味著滅頂之災,兩千多名員工集體失業。上游養蛇戶也會虧空家底,生計都成問題。

40家餐廳命懸一線,“蛇王”輝哥:能否給人工養殖蛇一條活路?

王國輝特別呼籲:希望政府先統計這些“嫌疑”動物包括養殖蛇、牛蛙、甲魚等的養殖數量,然後將養殖已成規模的食材列入檢驗檢疫系統。假如檢出沒有問題,那麼希望政府對這些食材完善檢驗檢疫流程,在確保顧客吃著安全的情況下,給我們這條產業鏈上的人一條生路。

流血開堂食,這賬怎麼算?

疫情之下,餐飲企業一方面轉型外賣等以求最大可能性地減少損失;一方面又忌憚因倉促開店、人流聚集帶來的疫情擴散,上座率不足也導致了堂食收益一時難以抵消支出。

對此有記者採訪了一些餐企,發現此時開展堂食服務遠不及外賣的性價比。但明知虧損,為何寧可“流著血”也要上堂食?

40家餐廳命懸一線,“蛇王”輝哥:能否給人工養殖蛇一條活路?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關於開堂食還是專注送外賣哪種方式更合算,這似乎並非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能夠說明的。

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直言,疫情到來確實逼出了外賣的紅火,但外賣能夠做的也只是讓餐企虧得少一些,堂食才是餐飲的主戰場。

“作為一個現金流依賴性極強的行業,餐企少營業一天就危險一天。政府恢復堂食,對餐企而言本身就是一個信心恢復和穩定員工的鼓勵。”

誠如陳洪波所言,廣東是餐飲大省,大中小餐飲企業數十萬家,容納了大量的就業人員,堂食相比外賣,穩定了大多數員工的收入。

40家餐廳命懸一線,“蛇王”輝哥:能否給人工養殖蛇一條活路?

大鴿飯總經理助理鍾活亮也認為:之所以要開堂食,一方面考慮到穩定企業員工,恢復企業及行業的信心;一方面就是要維護好社區老顧客的需求。有的店在社區開了13年,街坊都有感情了,相信疫情肯定會過去。

究其根本,堂食對於餐飲行業仍是決定因素。餐飲行業往往需要靠溢價帶來的利潤支付人工、店租等成本,而溢價需要靠堂食的環境及服務提升。外賣帶不來餐企溢價空間,尤其不利於品牌建立知名度。

一人食受寵

聽松樓、潤園四季賣便當

“一人食”本來是源於2012年的網絡術語。這幾年漸漸成流行趨勢,被越來越多的都市單身所接受。

本次疫情,復工開始,堂食受阻,讓“一人食”從獨居小情調變成了工作餐剛需。不過紅餐網(ID: hongcan18)告訴各位餐飲朋友,“一人食”可不是賣盒飯這麼簡單。事實上,有的餐企為了將“一人食”做出爆品,可謂挖空心思。

40家餐廳命懸一線,“蛇王”輝哥:能否給人工養殖蛇一條活路?

比如靠椰子雞火鍋起家的潤園四季,在深圳常年排隊,接待了超過3000萬消費者。疫情讓火鍋品類受到衝擊,潤園四季積極自救,時隔11年上新——可以作為便當的海南雞飯。

常州聽松樓則更加文藝,吃出滿滿儀式感。記者為此採訪了聽松樓的老闆:為什麼選擇做一份小小的便當,一週七天還不重樣,這樣太花心思與精力了。

但聽松樓認為:這樣全新的挑戰很值得!大年初三下午,聽松樓正式暫停營業。在隔離時期,大家吃飯方式也在悄悄改變。不能聚集,但一個人吃飯如何讓心情變得更美?一份小小的便當就是一個很好的慰藉,有顏值,更有口味。

餐企陣亡無數,行業或迎來大洗牌

根據美食導報的消息,前天江門市烹飪協會會長梁少華曝光了《近期轉讓的部分餐廳名錄》。

名錄顯示僅僅在江門一個區就有18家餐廳在這次疫情中集體陣亡。其實有12間是中大型酒樓,其中一家更是總面積超6千平的大型餐飲。

據梁會長介紹,這份“陣亡”名單只是江門一個區的統計數字,包括了部分有資質條件、有“轉讓”意向的餐飲企業。“如果算上一些小餐廳、農莊,還有早就經營不善、有意向關張的餐廳,這個‘陣亡’數據還可以增加3倍以上。”

江門本土的大型餐企不超過10個,其餘絕大部分都是200-500餐位的小餐企。而從這次公開轉讓的餐企來看,中大型酒樓就有十多家,意味著當地的餐飲的狀況已經接近了崩潰邊緣。

有業內人士分析:未來2個月內,餐飲業“倒閉潮”的到來是毫無疑問的。其中,直接受疫情影響致使倒閉的,可能不多,但受其後續壓力,例如資金鍊斷裂、市場消費力下降、利潤縮減、甚至租金回調和上升等,都可能導致一些小餐廳關門、大型品牌部分門店倒閉的情況發生。

也有其他業內人士表示:這次危機,損失是無可倖免的。只不過是有的餐企是傷到皮肉,有的是傷到筋骨,有的是直接“要了命”。所謂“船頭大調頭難,船身輕好駕馭”,大餐企重創是必然,小餐企能把控的餘地反而多。

無論如何,行業洗牌是無可避免了。

尚一湯創始人陳鵬飛:

餐企突破困境的4大方面

疫情之下,餐飲業是重災區。尚一湯也未能倖免,從1月25日停業至今,休市營業及員工工資損失達3000萬。還未計算未來的經營虧損,可謂損失慘重。

40家餐廳命懸一線,“蛇王”輝哥:能否給人工養殖蛇一條活路?

尚一湯品牌創始人陳鵬飛,緊急成立了七個應對小組:恢復生產銷售小組,資金籌措小組,一線員工安撫小組,租金物業費談判小組,供應商賬期談判小組,員工安全保障小組,疫情防控小組。

陳鵬飛擔任每一個組的組長,高層相關負責人擔任副組長。部門領導擔任組員。通過以下4個方面,落實應對疫情的具體方案。

針對員工:

核心高管方面,內部坦誠布公告訴大家公司的現金流情況,商討對策,並號召大家同甘共苦,視疫情情況暫定3-6個月不領工資。

中層幹部(經理和廚師長及總部各部門經理),1-3月每個月支付生活費,4-6月視業績恢復程度拿相應的薪酬,待營業狀況恢復後,分期補發工資和獎金。

一線員工(服務員和廚師及後勤)方面,1-3月只領生活費,4-6月根據業績恢復程度及排班情況領取薪酬,倡議大家艱苦奮鬥,營業恢復正常後再分批補發。

如果有特殊困難的員工(家有病人、孩子讀書、養老),公司也會伸出援手特別照顧。大家一起共克時艱,爭取不裁員。

針對房東:

通過微信、電話真誠溝通,其次書面申請等方式,爭取租金減免。

針對供應商:

採購總監面對面溝通,統一發倡議書,暫緩支付貨款,告訴大家唇齒相依、相互報團取暖、相互理解支持。

針對融資:

企業內部針對公司管理層、老員工發行債券;銀行、融資機構借貸;擬定引入新股東。

餐飲面臨生死大考,但同時也是一次進化的機會,正所謂危機也是轉機,困難也是機遇。如何做到逆風飛揚,成長為疫後新餐飲品牌,其實取決於每一個餐飲人的努力。

*注:文章部分資料來源於21世紀經濟報道、美食導報、大廚微閱讀、長江商學院高層管理教育、尋味記XWJ及其他媒體。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留言,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