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韩国最高分电影,告诉你为争取正义,前人曾付出过哪些努力?

韩国的顶级演员往往不是高颜值身材好的小鲜肉,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反而是那些相貌平平但却靠着演技登上大荧幕的中年大叔。在这些大叔中,主演过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的宋康昊绝对是韩国国宝级演员。2003年他就凭借《杀人回忆》这部在好评不断的影片斩获韩国大钟奖最佳男主角奖,之后更是大奖拿到手软,而他主演的豆瓣9.1分的《辩护人》更让他影史留名。

《辩护人》观影人次超过1136万,是韩国史上第9部观影人次破千万的本土电影。和大热韩影《熔炉》催生出韩国未成年人性暴力相关保护法案一样,《辩护人》也改变了韩国"釜林事件"的判决结果,成为了"影响国家的电影"。

韩国最高分电影,告诉你为争取正义,前人曾付出过哪些努力?

前总统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为争取正义付出了哪些努力

电影中宋康昊主演的"宋佑硕"律师,原型是韩国第16任总统、后来跳崖自杀身亡的卢武铉。因此《辩护人》中的每一幕,都浓缩了韩国民主转型的血泪史。《辩护人》的主题,即以"宋佑硕"的转型呈现韩国的转型,以宋佑硕的精神历程呈现韩国民主化的崎岖血路。

《辩护人》中有诸多历史素材和依据,颇具深度和厚重感,电影有闪回,也有往后的交代,时间跨度不小,但主题还是在为学生辩护的"宋佑硕"上。"宋佑硕"从逃避政治,两耳不闻民主的呐喊,到纵身跳入政治之河的历史背景是1981年的"釜林事件"。民主斗争、社会巨变的时势,让原本只想置身事外、关起门来赚钱的"宋佑硕"鬼使神差地当上了被控诉为"赤色分子"的学生朴镇宇的辩护人。

韩国最高分电影,告诉你为争取正义,前人曾付出过哪些努力?

电影异常工整,刚好登上法庭的时间基本相同,"宋佑硕"如何一步一步从"只图钱的税务律师"成为辩护人也铺陈展开。朴镇宇被打到近乎精神恍惚,不得不说韩国电影赤裸裸的画面镜头有着无比强大的震撼力。

以卵击石看似可笑,但"石头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是活的"。敢于揭露专制社会弊病的《辩护人》,它不是要讲"正义"最后如何打败"恶势力",而是讲在正义对抗恶势力的过程中,有人为之付出怎样的努力。可能"正义"打败恶势力的那一天是无穷远,但在战斗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唤醒,这就让人骄傲,让人有希望,让人觉得这样的奋斗是值得的。

韩国最高分电影,告诉你为争取正义,前人曾付出过哪些努力?

一个"宋佑硕",只能是孤胆英雄,无法改写法治的悲剧;一万个"宋佑硕",同心协力,才能成就法治的伟业。《辩护人》终结于"宋佑硕"含泪的微笑。一身白衣胜雪的他,孤胆怒斥专政走狗,为法治与民权大声疾呼,已经觉醒的99位人权律师义无反顾地站在他身后,民主的大潮翻滚而来、逆之者亡。电影没有一个有着中国意义上的大团圆结局,但却在冷酷残忍的现实社会里,给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希望。这正是这部影片的高明之处,它没有拘泥于英雄获得了额手称庆的胜利,而是即使我今天被打倒,我也能看到千万个我站在一起,挺直了脊梁。

韩国最高分电影,告诉你为争取正义,前人曾付出过哪些努力?

环环相扣的剧情,戳中人心的表演

"宋佑硕"原先是个只顾埋头挣钱的商业律师,他带着同事天天去欠过债的小餐馆吃饭,想着怎么把事务所做大赚更多的钱,和昔日的同学聚聚会吹吹牛皮,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一样。他以帮客户代理不动产业务大发其财,对现实生活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觉得搞反对运动的学生们都是吃饱了撑的,对于被接受的真相毫不怀疑。你不能因此说他不是一个好人,只是当一件事没落到自己头上就会觉得事不关己,像极了我们自己。但随着剧情展开,影片用一个个戳中人心的剧情让人深刻感受到"宋佑硕"的意愿变化和良知正义被呼唤的过程。也正是这一变化过程让人觉得,"宋佑硕"这一人物情感形象饱满,甚至打动人心。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影片的第一个触动,是"宋佑硕"还是一个准备司考的落魄青年时吃了一顿霸王餐,七年后他携妻带子来到店里,向汤饭店老板娘朴母表达歉意和感谢,归还当年的那碗饭钱。

影片最好的人物设计,就是设计了小酒馆母子这两个形象

。我们无法知道当年卢武铉内心转变的动机。但是电影里给了"宋佑硕"一个动机:一对可以说于他有恩、堪比亲人的母子。朴母曾用自己的善原谅了"宋佑硕","宋佑硕"又用自己的感恩在朴母的苦苦哀求下一脚踢开了自己的安稳人生。这是一段"善有善报"的爱心接力,"宋佑硕"奋战到底的"定心丸"当然有多种原料,但绝对少不了那一碗"猪肉汤饭"的味道,法治英雄的成长,离不开往昔道德的滋养。

韩国最高分电影,告诉你为争取正义,前人曾付出过哪些努力?

"宋佑硕"从"只图钱"的税务律师到为正义怒吼到声音嘶哑的人权律师。每一步的转换和改变都非常自然。一个人的价值观发生重大改变的背后,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都是因为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只不过之前限于环境、知识等等外在因素,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个游戏人生的拜金主义者,不是在某一天经历某一件事突然变得高尚起来的。早在"宋佑硕"富裕后像爆发户般购买游艇的他心里想的,也不只是挥霍金钱,而是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电影主人公不是瞬间的顿悟,这些细节的铺垫都让故事丰满详实。

而在追求正义中"宋佑硕"付出了什么呢?正如常务长对他所说的那句,"今天起,是你把自己安稳的人生一脚踹了。"但这是他的选择,如果说一开始是为了老板娘的重情,那相信他逐渐在这个案件中领悟了宪法存在的真谛,他找到了值得自己为之坚持奋斗的正义。"想让我的孩子们不要生活在因这种荒唐的事踩刹车的时代"、"因为国民不富裕就不能受法律保护,不能享受民主主义,这种说法我是无法接受的"。

韩国最高分电影,告诉你为争取正义,前人曾付出过哪些努力?

韩国"国民影帝"宋康昊在这部电影里的演技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奔走取证是演技,慷慨陈词是演技,咆哮公堂是演技,眼含泪光是演技。所有的演技加在一起,就是现实的模样。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他在法庭上关于"什么是国家"的那一番激辩。"国家即国民",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仿佛都是从心底里怒吼出来的,沁着愤怒,沁着鲜血。

韩国最高分电影,告诉你为争取正义,前人曾付出过哪些努力?

先后主演了《杀人回忆》和《辩护人》的宋康昊,在两部电影的末尾都有一个正视摄像机的镜头,在《杀人回忆》里,是痛苦的沉思,而《辩护人》中,则是欣慰的微笑。

韩国最高分电影,告诉你为争取正义,前人曾付出过哪些努力?

韩国电影因何成功?坚持反思社会现实

近年,韩国有不少佳作,如《杀人回忆》、《7号房间的礼物》、《素媛》、《实尾岛》、《局内人》。这里有讲述未侦破,或已侦破著名案件的,有讲述青少年犯罪的,有积极向上教育题材的,也有抨击专制的。这些电影收获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好评,也成了韩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砝码。

这个时代有些糟糕,但韩国电影人很乐观。韩国的不公和往昔动荡的政局都是最好的电影素材。正如韩国首位奥斯卡最佳导演奉俊昊所说:"没有独裁,没有审查,我们这一代电影人是幸运的。"

随着《寄生虫》"横扫"奥斯卡,关于韩国电影的讨论又变得热闹起来。毋庸置疑,韩国电影是当今世界除好莱坞以外,最具活力、最不设限、最锐利、最成熟、最具地区影响力的电影力量。在政府和民众的支持下,韩国电影人承前启后,在学习借鉴好莱坞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对娱乐大众和反思社会现实共存之道不懈追求的结果。

比起由梦幻狗血转向底色温暖的韩剧,韩国电影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残酷而真实。因为足够真实,所以触目惊心。因为触目惊心,所以反哺现实。以至于一提起韩影,很多人会想到这个标签:"改变国家"。像是反映儿童性侵案的《熔炉》,这部取材真实事件的电影,上映后引发了巨大讨论,上万人要求重新调查原案。同样反映幼女性侵案件的电影《素媛》,也激发了数十万观众请愿,要求嫌犯被判处无期徒刑。而《辩护人》更推动了33年前的一场冤案得以翻案。

韩国最高分电影,告诉你为争取正义,前人曾付出过哪些努力?

演员柳俊烈在2019年的百想艺术大奖上曾这样讲述对韩国电影的见解,"在百年时间里,即使在国家整体陷入低迷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即使是在试图实现文化、文艺复兴的当下,韩国电影都担当着慰藉缓和国民情绪的角色。作品中的台词抚慰着国民的心,那些被冰封的心融化,落下泪水。从大的方面说,电影包扎了时代的伤口;往小了说,电影轻拍着没能登上山峰、疲惫倒下的我们的肩膀

。"

电影是否该承担教化的作用,还是只要满足观众两个小时的娱乐目的即可?这并没有标准答案,但韩影却试图做到经世致用。它们越来越会在其中寻求微妙的平衡,即便选择沉重黑暗的题材,也不以直晃晃的方式呈现,反而尽可能在现实的底色下,以文艺的内核,披上商业的外壳,把故事讲得俗气但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