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除了《醉翁亭記》,歐陽修還有一首詩寫滁州,一樣的精美無比

一談到歐陽修,我們就會想起著名的《醉翁亭記》。那一篇古文雖然篇幅不長,但是這流傳了上千年。不光成為了城市的名片,更使得醉翁亭、琅琊山、琅琊溪成為了滁州當地的著名景點。

尤其是滁州的琅琊溪。

除了《醉翁亭記》,歐陽修還有一首詩寫滁州,一樣的精美無比

在《醉翁亭記》當中,歐陽修寫“環滁皆山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釀泉是醉翁亭前琅琊溪上的一眼泉井,據說富含多種礦物質。過了釀泉,便是醉翁亭了。

除了著名的《醉翁亭記》之外,歐陽修還有一首詩寫到琅琊溪。

空山雪消溪水漲,遊客渡溪橫古槎。

不知溪源來遠近,但見流出山中花。

這就是歐陽修的《琅琊溪》。

除了《醉翁亭記》,歐陽修還有一首詩寫滁州,一樣的精美無比

滁州琅琊山在唐朝的時候就被開發,溪水就被命名為“琅琊溪”。詩歌的前兩句,就寫出了琅琊溪冬去春來雪融水漲的畫面。“空山雪消溪水漲”,這裡的“空山”自然指的是琅琊山。山林當中幽深不宜,積雪融化,所以溪水不斷上漲。

遊客渡溪橫古槎”,而此時正是滁州遊客們外出踏青尋春的好時機。遊客們漫步於橫跨在溪上的簡易木橋去到對岸。古槎(chá):原意為古舊的木筏。這裡指拼扎而成的簡易木橋。春暖花開的季節,看到雪山雪水融化,溪水上漲。走在吱呀吱呀的木橋之上,倒也別有一番風景。


除了《醉翁亭記》,歐陽修還有一首詩寫滁州,一樣的精美無比

更何況,琅琊溪也是一道獨特的景觀。“不知溪源來遠近,但見流出山中花”,歐陽修看到了什麼呢?我並不知道這溪水的源頭是遠還是近?卻能夠看得到那山中的落花從溪水當中流出來。

整首古詩讀來非常簡單,也不過是詩人的隨口而作,卻自有一番天地。詩人在其中,因見有山中落花從水上流出,源頭當在山中無疑,暗示美景更在深山幽境之意,表達出了詩人對山水自然的喜愛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