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疫情下幼兒園升小學如何做針對性準備?

零度松江


對孩子來說,

幼兒園升小學極其重要。

升入小學就意味著孩子是真正學生了,要為迎接學習生活做好準備。

孩子的生活習慣就不再闡述了,因為在家庭的薰陶下已基本定型。

我們就談談知識準備吧,知識量要多要廣,這主要在閱讀中攝取。

如果孩子一直保持閱讀的習慣,那恭喜你,你只要為孩子把握好方向,選擇正確而有益的書籍即可。

如果孩子還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就需要家長努力了。

要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閱讀。

不要說孩子不愛看書,那要看看你有沒有看書的習慣,要從改變自身做起。

閱讀不是臨時抱佛腳,要天天抱,抱的時間越長越好,次數越多越好。

任何時候開始都不算晚。希望能堅持閱讀,書讀的多了,自然會喜歡上閱讀,這會成全孩子的人生。

除此之外,還要接觸數學知識、外語知識、科普知識……

不要感覺孩子消化不了,各方面接觸的知識越多,越有利於學習,學習新知識時,孩子會感覺越輕鬆。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不要盲從,根據孩子的情況做出合理的計劃,奔著目標前進吧。


白雲漂來


很高興參與這個問題的回答,我老大是今年2020年9月幼升小,感同身受的經歷說說我的看法。

第一、在孩子讀中班後,有時出去玩,我一般是帶去大學校園玩。讓他見識一下大大的學校,教室,操場,室內活動場地跟幼兒園是完全不一樣的。每次他都似懂非懂的說,要長大才能讀這麼大的學校。

第二、每次去了大學校園玩,在他心裡已經有印象了,長大意味著要讀大學校。有時聊天或是放學經過小學,我都會跟他聊天,小學的學校很大,操場很大,會認識很多新的同學,到時再大一點,還可以加入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有新的老師,會教更多的知識。這樣在他心裡有了新的憧憬,小學是跟幼兒園不一樣的。

第三、為啥我要幼兒園畢業呢!幼兒園太多好玩的東西。我說你不畢業意味著永遠長不啦,永遠是一個弟弟,當不了哥哥了。這樣他的意識就要長大想當哥哥去保護好他的妹妹。

第四、大環境下幼兒園銜接小學,例如語文、數學還是有必要抓。我家老大基本20以內加減法會了、湊10法,借10法。對於數學,很有必要把這些都學好學紮實,有利於上小學打基礎。在識字方面,他目前認識了大約1300個字,認字的話我建議是帶有圖來認字,這樣可以增加趣味性、加深印象。孩子學東西是需要這個反反覆覆複習的過程,這樣複習的過程又不能太單一,太枯燥。就像認字複習,有時我會給他一本故事書,好來寶貝,今天你能把書裡認識的字圈出來嗎?這樣他在已有的識字基礎上就能圈出認識的字並大聲讀出來。這樣也有利於他自信心的培養。

第五、說到最重點的寫字。我覺得很有必要在上小學前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寫名字,要讓他知道他姓什麼,叫什麼。大班都會開始學寫字了,寫字剛開始從筆順抓起,寫字都要用田字格。筆順寫會了,就可以學寫簡單的字了。

第五、拼音方面。這個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像我老大在暑假他們幼兒園有個拼音班,請的是非常有經驗的老教師,我跟那個老師是認識的,所以學拼音這個事我還是很放心讓他去提前先接觸。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我建議上小學再開始學。我自己是持有初級中學教師資格證,孩子爸持是高級教學資格證,我們在拼音這一塊還是不太敢自己教。怕在發音,氣流方面教不好,到時孩子上小學好難糾正了。

第六、在入學前,就要把生物鐘調整好,這樣孩子會更適應新的環境。也可以在入學前,帶孩子去新的學校,教室參觀一下,讓他知道這個即將是他要上學的地方。

可憐天下父母心。大環境下我們家長有時出現焦慮不安了,特別是為了孩子入學問題也是傷透腦筋。無論怎麼樣,孩子上小學了,需要花時間去關注他的情況,才能針對性去引導。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謝謝!





喬媽育兒說


你好,雖說在特殊時期,寶寶現在去不了幼兒園,但這並不影響孩子上小學。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關聯孩子上小學的三個問題,我們如果解決了,就不影響孩子上小學了。

哪三個問題呢?

第一個問題:瞭解幼兒園和小學生活不同之處,有利孩子自然過渡到小學生活。有什麼不同呢?

生活節奏不同,幼兒園還可以遲到,但去到小學就不一樣了,不能再睡懶覺和拖拉了,並且課堂只休息十分鐘,馬上又進入下一個課堂,不像幼兒園,還吃個水果,喝個酸奶在不慌不忙的進入下個課堂,這些生活的節奏和幼兒園完全不一樣。

學習環境不同,幼兒園的學習環境比較鬆散,比較溫馨,卡通式的。而我們小學的話寬坦的課室裡,只有一個大黑板整齊的擺著一些桌椅。

學習內容不同,幼兒園的教育主要是以遊戲,還有五大領域豐富趣味性為主的教學活動,但小學就不一樣,小學是以大量的文字數字,符號,代替了圖片。

學習方式不同,小學的教育方式主要是讓孩子,聽,說,讀,寫,計算的學習互動方式。而幼兒園就會以玩,唱為學習互動方式。

師生關係不同,我們老師會關注孩子的生活,多一些和小學老師只會關注孩子的課堂紀律,學習進度多一些。

這個問題就是帶孩子到小學逛一逛,跟孩子解說一下,讓孩子心裡大概是有個底,說話要正面的引導,恭喜孩子成為小學生,為此感到自豪。

第二個問,要知道小幼兒園大班主要教孩子哪些銜接內容,自己可以當家庭老師

幼小銜接不僅是基本的知識,更多的是孩子適應力。在特殊時期,老師不在身邊,那家長首先就是家庭老師。

幼兒園銜接的基本內容是:筆畫描寫,拼音的認讀,十以內的家長減法。我們做家長的是可以在家教孩子練習這些的,但是注意的是不要硬要求孩子,而逐步與孩子一起完成練習,不急不躁自然練習。記住,沒有哪個孩子能在不愉快的情緒進行學習的。

另一個就是孩子的適應力,要孩子順利適應小學,培養孩子有開朗,自信,愉快的情緒。說白一點,不是說孩子認識多少個字,會算多少個數,就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了,而是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和熱情決定了他的適應能力。這裡更多的是要父母正面話語的引導。

第三個問題,為了孩子,可以更好地適應新角色,從現在開始有規律的落實好孩子每一天的生活,就是對孩子適應好小學生活最大的接力。如何做到落到實處?

首先,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的假期生活過長,孩子的生活習慣肯定是不規律的。所以我們要用點心,結合自己實際情況與孩子恢復每天規律的生活。有利於孩子開學,不會出現不適應的情緒。

其次,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堅持每天固定的時間與孩子用手指點讀繪本,在讀繪本的過程中,孩子會在輕鬆的氛圍下認識大量的字,並喜歡參與閱讀活動。這個是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最後,培養孩子喜歡運動

運動可以釋放孩子的天性,不僅讓孩子保持有情緒,而且我們發現愛運動的孩子社交也不會差,所以花一點時間適當陪孩子運動,不僅是增強孩子的體格,還鍛鍊他的人格。硬讓孩子愛上運動習慣,運動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如果我們把以上三個問題都解決了,每天堅持,即使孩子開學晚一點,那對孩子入學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曉笛育兒分享記


很榮幸回答問題。

我的女兒今年剛好也是要升小學,也是遇到這種情況。

小學,最重要的就是語文和數學。

每天我們做的事情就是有針對性的學習這兩門課程。

1.學習數學,練習二十以內加減法,湊十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還有思維性數學等等。

2.練習描紅,人的字很關鍵,女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從現在開始,不斷的給孩子灌輸字寫的好有多麼重要,每天都練字。

3.練琴,每天聯繫音樂學校的教材還有我給孩子買的教材,打卡。

4.幼兒園佈置的作業。按照正常的學期,現在已經開學,所以,幼兒也有佈置一些作業。每天按照老師的要求,配合一下。但不是所有都做,有選擇的。不然孩子太累。

5.讀書。陪孩子一起閱讀。共享安靜的時光。

6.看動畫片[呲牙]。孩子嗎,每天都會看,不能光學習,所以動畫片也要看的。

以上,是我女兒的學習安排,僅供參考哦。






碧露霜桐


幼兒園和小學區別很大,因為疫情幼兒園延期開學,家長要在家中,幫助孩子做好準備!

首先,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小學生一節課的時間是45分鐘。這期間要求小朋友安靜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按照老師的要求聽課,學習。不得不說,這對很多剛進入小學的孩子們是一個挑戰。

不少一年級的兒童,上課坐不住,一會看看東,一會看看西,就是不能盯著黑認真聽講!這就要我們家長在提前對孩子的注意力進行訓練。

其次,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1 養成定時排尿,排便的習慣。

幼兒園階段,小朋友們上課期間是可以去廁所的,但是進入小學,原則上不允許兒童上課期間上廁所。這可怎麼辦呢?

因為不適應,不少一年級的兒童都會出現上課尿褲子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家長要在家中提前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訓練!

2 正確的握筆姿勢和正確的坐姿

幼兒園階段老師對幼兒的要求低,只要孩子能出來,就會表揚孩子。可是到了小學,老師要求隨之提高,不但要寫出來,還要寫好。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幫助孩子養成正確書寫習慣,寫出一手好字!

3 尊敬老師

在幼兒園,我們的老師和孩子關係親密,經常發生肢體的接觸,老師會包包這個兒童,抱抱那個孩子。

到了小學,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肢體接觸會大大減少!這並不是說老師不關心小朋友,這說明小朋友已經長大了。家長要提前告知孩子的這些不同,讓孩子早做準備,開學了不會因為老師不抱他,就感到傷心難過!

最後,進行知識的積累!

一年級的課程主要是數學和語文。我們要對提前為孩子儲備相關的知識。

比如,在居家生活中和孩子一起認識數字,學習加法和減法,從10以內,20 以內,逐步過渡到30以內,50以內。在學習的過程中,家長儘量不幫忙,注重對兒童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


肖老師英語課堂


首先恭喜孩子從幼兒階段進入小學生的階段。小學生意味著緊張的學習就開始了。這時候有很多家長都不知所措,不知道給孩子準備些什麼,讓孩子更好地進入學習的階段。下邊兒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疫情期間幼兒園升小學如何針對性做準備的?

1、心理準備。孩子升入一年級的時候,每天就有繁忙的學習任務。還有正規的作息時間。家長要時刻準備好,為孩子的學習做好堅實的後盾。把孩子的衣食住新都想到,考慮到。這時候父母不讓心累,而且還會身體很累,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2、習慣養成。等孩子升到一年級的時候,家長和孩子都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孩子早睡早睡早起,按時吃飯,按時寫作業。家長督促孩子學習,檢查孩子作業,做好孩子的後勤保障。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和家長幹什麼都不會覺得那麼累,每天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3、安全意識。這個時候一定要培養孩子在學校的安全意識。因為小學生不像在幼兒園那樣,幼兒園老師那樣每天都看著孩子幹什麼幹什麼?小學生課餘時間有大部分的都是自己或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這個時候為了自己孩子和他的孩子著想,首先一定要加強安全認識的危害性。應該時刻為孩子講一講。在學校裡應該注意什麼?比如說下課不能隨意打鬧,不能玩兒一些高難度的器材,不和陌生人說話,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遇到什麼事情找老師。



4、人際關係。鼓勵孩子在學校多交朋友,多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讓孩子在學校感覺到沒有那麼大的壓力。朋友多了,有好玩的孩子就喜歡上學了。如果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只是自己玩兒,它就慢慢的討厭了學校的生活,就開始不愛上學。要讓孩子多結交一些朋友,這樣會讓孩子不感覺到孤單。也能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是比較有好處的。


5、減輕負擔。現在家長為了讓孩子多才多藝,從小就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輔導班。這讓孩子每天都在忙碌的學習當中,大人的思想強加於孩子的身上,讓孩子感覺很累。如果上了小學以後,我們主要是以學習為主。讓孩子投其所好,如果他想學才藝就讓他去學。如果孩子不喜歡做的,千萬彆強迫他,這樣會使孩子造成逆反的心理,讓他厭煩學習。

孩子上小學你準備好了嗎?家長應該把孩子的學習放在第一位。剛開始的時候都會有些手忙腳亂,慢慢兒的養成好的習慣和進入正軌以後就好了。以上是小編的看法和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關注我”每天分享育兒心得。孩子升入小學做家長的你都準備什麼?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煜媽媽


疫情原因孩子們未能按時開學,而九月份又面臨升小學,我的孩子也是同樣的情況。我們是這樣安排的,希望能給您提供一點建議:

1、首先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雖然沒有上學,但家長要給孩子定好規矩,雖是假期但也不能完全視為假期,假期的自由散漫應調整為幼兒園的正常時間和規律。

比如早睡早起,吃飯要像在幼兒園一樣按時吃完不能拖拉,更不能家長餵飯,或者邊吃邊玩,邊吃邊看電視。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洗漱,自己找水喝,自己入廁,掌握用筷子,總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因為在家時間長導致依賴感與日俱增。

2、幼兒園的最後一學期,老師也會給孩子們幼小銜接準備。比如會在教室裡放置少一點的玩具,讓孩子們能靜得下來坐一會,這樣以後小學的幾十分鐘課堂時間才能靜下心。並且,以玩耍或者遊戲的方式教一些簡單的知識,比如數學加減法,拼音等。

那麼家長可以在家幫助孩子,比如學寫自己的名字,學會正確的坐姿和握筆方法。學會看時間,有時間的概念等。

3、假期時間長,可以讓孩子學學做家務,比如幫家長擦桌子,放碗筷,清洗蔬菜、碗筷,疊衣服。讓他們從家務中尋找快樂,鍛鍊了生活能力,同時也消磨了無聊的時光。讓他們從小明白不能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每個人都要學會付出勞動才能有收穫,畢竟勞動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4、家長如果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可以陪伴孩子學習,可以學學數字的概念,簡單的數學加減法,拼音,識字。尤其是識字,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而識字量決定了閱讀能力,也是以後學習的基礎。家長可以下載一些識字App或者識字卡片的方式讓孩子學習。

5、除了生活與學習方面,做好銜接準備,還有體能。我們在家可以讓孩子練習跳繩、拍球,鍛鍊了身體,消耗了能量,也能更好的應對小學的體能課。

6、教育是方方面面,生活裡的一點一滴。我們要留心身邊的大事小事,抓住每次教育的契機。

比如這次疫情,我們可以給孩子講講疫情是怎麼回事,讓他知道為什麼沒能按時開學。國家怎麼應對這次疫情,全國的醫護人員是如何舍小家為大家,讓孩子從小接受正能量教育。人不能自私,要學會為他人著想。

再比如快到三八婦女節,每一年的三八節幼兒園都會組織小孩們給媽媽做個手工,送個祝福。今年在家,可以告訴引導孩子,比如給媽媽梳梳頭,捶捶背。讓孩子從小抱一顆感恩的心,懂得回饋父母的愛。

幼小銜接,不僅僅是生活學習上的準備,教育也是滲透到生活的邊邊角角。只要我們家長平時多花心思,多注意引導孩子,必定能做好任何時期的銜接準備。人家不是說,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嗎?





稀笑媽媽


疫情下幼兒園升小學,有很多人也是跟我一樣焦慮吧,因為家裡孩子也即將面臨升小學了。如果正常開學,幼兒園也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的內容了,包括作息規律都按照小學的來了,可是現在幼兒園開不了學,在家孩子懶散的很。

我是這樣給孩子做準備的:

1.每天練習幼小銜接的學習內容。

2.提前跟孩子說明小學跟幼兒園是不一樣的,首先上課就不能讓幼兒園一樣,有電視看,有玩具玩的哦,不能隨便去上廁所,上課就是要認真聽講的。

3.作息時間的規範,儘量提前讓孩子適應小學的作息時間,早上早起,按照小學的時間去要求孩子。

4.著手辦理孩子入校報名所需的資料。如戶口本、居住證、勞動合同、身份證等都要準備齊全。特別是外來務工子女的要有居住證和勞動合同,居住證要提前6個月辦理的。

孩子由幼升小要重視也不用過度緊張,在適當的準備下,也要讓孩子享受這最後的幼兒園時光。


全職寶媽小包


1、時間上的準備,早睡早起,按小學上課時間進行要求,在幼兒園早晨遲到了說兩句就沒事了,在學校每一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招兒。

2、心理上的準備,告訴幼兒馬上要成為小學生了,這證明孩子長大了,需要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要完成每一天老師佈置的作業,好好學習爭當學習標兵等鼓勵的話。

3、知識上的準備,首先,學習練字,因幼兒園不太注重這種小學化的教育,很多孩子握筆姿勢和坐姿有問題,直接影響身體健康和發育。另外練好字受益一生。其次,數學方面的知識,如湊十加等,可借小學課本進行預習。再次,學點拼音也是有必要的,小學拼音進度快,有的孩子學的吃力。最後,瞭解鄰居小學生,看看學校還有什麼要求。





紅仁兒媽媽


這個應該要看您所處的地區而言的。但是從16年開始,全國小學統一課本後我的瞭解沒有那麼詳細了。

但我想萬事不離其宗吧!我結合以前的經驗歸納幾點供您參考吧!

1.小學7數學一年級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

一年級語文總共有300個生字。基本都是簡單日常的字,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有引導或者有跟孩子一起讀繪本的話幼兒園階段孩子基本都已認識。

2.性格大大方方的性格

大方和開朗性格是孩子一輩子的財富,因為大方招很多人喜愛,因為得到別人的喜愛也就得到別人的肯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又因為有自信而做什麼事都能做得更好,良性循環。培養孩子一個的好性格比培養認幾個字要難得多。

2.對小學充滿期待

父母要在孩子上小學前給孩子灌輸小學是個另人嚮往的地方,在那裡有很多新的同學和老師即將認識,小學生活是另人嚮往的生活。讓孩子充滿期待,這樣孩子才能積極地面對小學的老師和關於小學的問題。千萬不要讓孩子對小學有畏難心理,這會造成孩子膽怯負面情緒和心理,大大阻礙孩子開始新的一段人生旅程的勇氣和熱愛!

記得我的孩子上小學第一天回來說的第一句話是:“小學一點都不好,一個玩具都沒有。[笑哭][笑哭]”

而我回答說:“是的,寶貝,這就是小學跟幼兒園不同的地方,也是小學美好的地方,因為在小學你可以學到好多好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呢!”

第二天放學我接到ta時:“媽媽,原來小學真的可以學到好多知識哦,早知道這樣,去年我就來小學了。”[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正面的引導有多重要,讓孩子對小學有多少美好的期待,ta就會回饋您多少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