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歷史傳說之臨渭區(渭南縣)八景

渭南八景,指的是沋水夜月、瑞泉瀑布、密畤晚霞、象山雨霽、渭水春漲、豐原秋眺、泰寧晨鐘、風門堆雪。 這八景,除了瑞泉瀑布殘存以外,其他景觀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不復存在,只能從史料和詩章裡去尋找其處所,品味其美麗。

(1)第一景 沋水夜月渭南曾經有“八景”水自山頭溶發盪漾,勢如鳥飛,環曲渭域,分為襟帶。晚來波面光浮。明霞燦爛,一鉤在天,相對不能面視。何處看明月,冷然沋水深。無風光不溼,有痕浪還浸。津樹徒高下,戍樓自古今。從來淡水月,取向北中尋。

(2)第二景 瑞泉瀑布泉出山中,六道爭飛,有如匹練垂天,珠濺當階,自沋入渭,神龍蜿蜒而出。至若引水流觴。比蘭亭、曲江之遊,不知醉客孰多。誰轉天河水,半山六道垂。晨星明鶴髮,細魚動魚鮞。野曠殘鍾外,燈深落葉時。不須濯月魄,對此見感儀。

(3)第三景 密田寺晚霞沋之東南數十武,人煙簇霧,時人傳為秦火所積。臺高出層巒,青草棲迷,直與碧天一色,晴巖掩映。晚紫氣橫浮,佳遊也。高臺下落日,佳氣鬱崢嶸。間俗徵前事,封禪得漢名。長春花自朵,不夜月初明。疑有神靈雨,雙峰送晚亭。

(4)第四景 象山雨霽

山在橋之南,遠望峰頭翠滴,蒼煙煤樹、如出雲際。雨餘,晴嵐若洗,千山嚴競秀,令人挹取不暇。遠翠南山獻,殘紅過石橋。朝來浴芳氣,樹梢泛春潮。高鳥排雲急,孤煙坐溼遙。公餘思閉閣,辜負赤誠標。

(5)第五景 渭水春漲春來野渡橫舟,漁歌棹聲,真如鼓收在耳。至煙樹積碧,兩岸潮翻,“春江帶雨潮”,自渭不及此景。細草喧高浪,春旗壓小亭。千家渭北樹,一夜雨中青。遠夢歸詩社,閒請應酒星。省農還自責,豈敢付沉溟。

(6)第六景豐原秋眺邑之南,有原曰:“豐”,以長穩得名。陟其尖,一邑勝概,宛宛在望。至秋而林巒紅樹,互相映發,極目遠眺,不知身在畫圖中矣。風高欲極目,草樹涼森森。遠水連天色,孤城接地陰。家家砧曬急,個個樵聲愔。紅葉堪留詠,興來遽不禁。

(7)第七景泰寧晨鐘泰寧宮者,妥后土所也。有鐘有虛,昏暮擊之,無甚聳聽。獨與曉發籟風生,清露晨流時發巨響,則鯨牢聲震,渭水波湧,殆聞萬里雲。畫牆舟羲近岸,銀漢落遙天。一杵驚殘夢,數聲到野船。幾年長樂道,此目鳧鍾邊。多少策名士,看星著祖鞭。

(8)第八景風門堆雪五指山在邑巽也,巽為風,故曰“風門”。每至冬凜,積雪彌山椒。清冷之致。爽爽逼人。入梁王之宛,泛山陰之棹,不足盡其致也。梅前一夜發,開檻素委垂。列峰披紈袖,因風治玉枝。既高郢客調,還寄梁園詞。清白足供賞,燭龍那得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