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小包总”怒斥儿子被骂上热搜:打击式教育要不得

最近杨烁又上了头条,原因跟育儿有关。

“小包总”怒斥儿子被骂上热搜:打击式教育要不得

《爸爸去哪儿6》(即《一起出发吧》)的花絮中,杨烁跟七岁的儿子杨雨辰相处,他几乎一直在喝斥、指责儿子。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管杨雨辰做什么,杨烁都能挑出刺儿来。杨烁对儿子说话的态度也很“刚”,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你怎么做得完全听我的。

“小包总”怒斥儿子被骂上热搜:打击式教育要不得

选房时,儿子选了自己的幸运数字5,因为5号房最高最远,杨烁便嘲讽儿子“选得真棒”;要不然就是儿子没有按自己的线路走,让回去重新走一遍,儿子不解的表情他根本不予理会;就是叠衣服也是各种问题,没按他的要求折就不算好,丝毫看不见孩子认真的样子……

看了简短的视频,满心都是对杨雨辰的心疼。孩子平时没有机会跟爸爸相处,有机会跟爸爸相处了,却是这样的方式,换作是谁,都开心不起来吧。

网友也称杨烁为“令人窒息”型老爸、“诈尸式育儿”。

01打压孩子不等于严厉

杨烁在采访中说,他觉得对男孩子就要严厉一些,要教他“懂规矩”,这样孩子长大了更有男子气概。

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法实在有待商椎,因为严厉和打压孩子并不能划上等号。

杨烁口中的“严厉”,就是事无巨细,无论儿子做什么都指手画脚一番,然后以数落的口气,让儿子对自己表示服从。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严父”也很常见,在他们看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孩子好。

事实上,却是借着父爱的借口,对孩子施威。

“小包总”怒斥儿子被骂上热搜:打击式教育要不得

朋友从小就在爸爸的喝斥下长大,她说不管她做什么,爸爸都能找到理由批评她。她放学回来晚了,爸爸骂她学习不上进,一放学就往家跑。她跟同学多做会作业,爸爸又会训她到时间不回家,在外面瞎逛。

爸爸从来不听她的解释,到后来她也懒得去解释了。现在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而爸爸也已成了花甲老人,她有时候想跟爸爸说说贴心的话,却感觉总也亲近不起来。

后来,虽然她从母亲口中得知,爸爸也时常牵挂她,在她外出求学时,总是担心她是否过得习惯;在她结婚后,唠叨着不该把女儿嫁得太远。可是童年的阴影已经深深地刻在朋友的脑海里了。

“小包总”怒斥儿子被骂上热搜:打击式教育要不得

社会的变化,亲子关系的变化,都在给我们做家长的提出更高要求。现代教育不是不提倡严厉,而是严厉要有侧重点,要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孩子会辨不出轻重来。

比如孩子把同学的橡皮铅笔装回家,又或者孩子总是喜欢袭击别人,这时候的严厉就很有必要。在孩子犯原则性错误时,是必须要严厉的。

至于生活中的小细节,是从左边大路追上爸爸,还是右边石子小路追上爸爸的,去较这个真,没多大必要。

李玫瑾教授说过:最有力量的是心里的力量,父亲要给孩子的是胸襟和建议。

听话和自主也不矛盾,父母要找到自己的界线。

02责骂式的育儿法效果低下

也可能因为平时生活中的缺席,让杨烁急于证明自己对儿子的关爱,才会全程插手儿子的小细节。但是这种事事责问的口气,真的很让人喘不过气来,网友甚至觉着杨烁唤醒了自己的“童年阴影”。

“小包总”怒斥儿子被骂上热搜:打击式教育要不得

杨雨辰跟小伙伴玩得正开心时,看到爸爸过来,第一反应是赶紧躲开。后来发现爸爸不是冲着他来的,才停下来悄悄地观察爸爸。

孩子被训斥、责骂的次数多了,容易对自己产生不信任感,尤其是当这个经常用语言打击他的人出现时,他会处在紧张和戒备中。

虽然平时难免会批评教育孩子,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孩子都应该处于一种自由和快乐的状态。教育的目的也不是责骂孩子,而是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错了,需要改正。

孩子裤子叠不好,那就跟孩子做个小游戏,比比看谁做得好。孩子叠完,先表扬几句“真不错,”再指出问题、告知方法“如果像爸爸说的那样,叠三下会更整齐,不信你试?”

寓教于乐地跟孩子沟通,这样既能提高陪伴质量,孩子也乐于接受。

“小包总”怒斥儿子被骂上热搜:打击式教育要不得

教孩子可以严厉,但不能以严厉的名义,时时打压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一味地责骂和泼冷水只会让孩子丧失信心,对所做事情没有把握。孩子还可能为了少挨骂会随时观察大人的脸色和情绪,生怕一不小心又做“错事”。

如果因为陪伴而丢失了快乐,那陪伴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要知道:小孩不是黏土,任由家长恣意妄为地捏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生命,他们属于自己,不是家长或者任何人的所有物。

让孩子保持天性,才是父爱该有的本色。

03找到爱的表达方式

不管是杨烁,还是朋友的爸爸,他们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没找好的表达方式。杨烁上楼护着儿子的小细节,我们也能体会到浓浓的父爱。

只是和责问式的严厉相比,这种爱的气息太过微弱,估计要等多年以后孩子有了孩子才能体会。

其实做一位“严父”,不一定非要吼叫孩子,或者让孩子绝对服从,而是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亲内心的力量,愿意尊重、配合自己。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个可以想到父亲,因为父亲见多识广,心胸开阔,可以给他令人信服的建议。

“小包总”怒斥儿子被骂上热搜:打击式教育要不得

《少年派》里林妙妙的父亲林大为,看起来很普通,却是一位很细心的父亲。妙妙跟妈妈闹矛盾时,林大为会替妈妈说好话。妈妈对妙妙严厉时,林大为又会劝她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表面上,他像一个老好人,事实上,遇到重大问题时,林大为的威严和力量就体现出来了。妙妙小姨离婚后进了精神病院,他体现出男人的担当,在妙妙的心中,父亲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

妙妙刚开始不能接受他葬礼主持人的身份,以绝食相逼,希望林大为改行。

平时觉着林大为性情软,但在原则问题上他不会退让,没有因为爱女儿就违背自己的意愿。最终他帮妙妙把猫咪葬到宠物墓园,获得了女儿的理解。

这样的父爱很细腻,你能说他没有威严吗?相反他的威严就体现在,不打不骂就能让孩子信服他,愿意听他的。

这样的父亲才是大多数人更能接受和喜爱的父亲角色。

04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

杨烁也说过自己陪孩子时间很少,孩子出生时是自己最忙的时候。没有哪个父亲不忙碌,但是和工作相比,最不该缺席的就是陪伴孩子。

之前,有位台视台工作的爸爸,总是很忙碌,他在书中写道,愧对儿子,因为没有太多时间去陪儿子,他说在儿子的眼里,“父亲”就是藏在棒棒糖背后的一张脸。

“小包总”怒斥儿子被骂上热搜:打击式教育要不得

后来他生病有段时间在家休养,跟儿子朝夕相处了一个多月,孩子对他立马改观。因为他会和孩子一起下象旗,会教孩子打乒乓球。他病愈去上班的前天晚上,孩子万分不舍地拉着他的手,说爸爸好棒,什么都会。

那一刻,他觉着自己在工作上收获再多荣誉,都没有儿子给的嘉奖可贵。从那以后他尽可能减少晚上的应酬,留出时间给自己的孩子。

多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因为没有谁的童年可以倒回重来。在孩子长大成人后,他再次想起父亲这个名词时,应该是美好的回忆,而不是父亲的“严厉的吼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