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咖啡业过冬,连咖啡关店启示

咖啡业过冬,连咖啡关店启示

咖啡业过冬,连咖啡关店启示

目前,整个咖啡业都要做好“过冬”准备。

图/网络

2018年,在中国外卖咖啡市场上大展头角的瑞幸咖啡被预言将成“下一个ofo”。而年初叫嚷着要在北京、上海、杭州等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开设50家门店的连咖啡,如今也陷入了关店局面。据悉,于春节前后连咖啡在全国关店比例达到30%至40%,其中店铺网点占比最高的上海目前仅有70多家门店正常运营,而此前该地区门店数为120家。

可以说,整个咖啡行业的玩家们,都要做好“过冬”准备。

中国咖啡市场的变局

今年,对于整个咖啡行业来说,都应该是回归本质的一年。而一年前,中国咖啡市场还是一片大好光景。

据《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咖啡市场增速仅2%,而中国市场的咖啡消费增速高达15%,一些城市甚至达到了30%左右,预测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销量规模将达3000亿元。尤其是瑞幸、连咖啡等新兴品牌在咖啡市场上的风生水起,让资本和国际咖啡巨头看到了中国咖啡市场的高速发展阶段,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市场并纷纷入局:

鱼眼咖啡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采用互联网模式先后在上海和北京开出十多家直营门店;加拿大咖啡品牌TimHortons、日本咖啡品牌Doutor等国际咖啡巨头也纷纷涌入,在中国开出首家门店。

咖啡业过冬,连咖啡关店启示

但对于今天中国人日常咖啡的消耗量和消费支出比例,对比2018年整个咖啡市场的创新和供给量来说,现在的咖啡市场,已经严重供给过剩。这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是好事,但对于咖啡品牌来说就是大浪淘沙。

今年1月份,消费者熟知的咖啡品牌雕刻时光正式宣布倒闭,而曾经比星巴克还为人所知的上岛咖啡,也已大面积关闭甚至在很多城市消失,Costa则卖身可口可乐寻找新出路。就算是传统咖啡巨头星巴克,也开始与饿了么联手进行数字化改造并开放外卖业务。

看懂连咖啡的关店

对于大面积关店一事,连咖啡官方如此回应:

“针对不盈利和早期不符合品牌要求的店面,在春节前后完成了一轮店面调整,这轮调整优化的咖啡站,多数是处于负毛利状态和品牌形象欠佳状态,且以同商圈的重合店为主。”连咖啡还特别补充到,此次调整的目的也是考虑到盈利,保证公司重新回到盈利状态,做好过冬准备。

咖啡业过冬,连咖啡关店启示

众所周知,连咖啡创立之初,本是为星巴克等大品牌做线上配送服务。自2015年开始运营自有品牌的连咖啡,曾以“防弹咖啡”“粉红椰子水”等产品,打响了咖啡口味创新的艰难战役,其发布的线上社交游戏“口袋咖啡馆”小程序,更是一度刷爆朋友圈。截至2017年底,连咖啡在北上广深的100多家“咖啡车间”全面实现盈利,双十二期间单日峰值接近40万杯。也因此,连咖啡迅速在区别于传统线下店的外卖咖啡市场打开局面,率先抢占了一席之地。

咖啡业过冬,连咖啡关店启示

进入2018年,为哄抢市场,手握10亿启动金、先后融资4亿美金的瑞幸咖啡不遗余力地通过烧钱换取流量。仅一年时间,瑞幸咖啡全国门店数超过2000家。面对强敌,连咖啡唯有步步紧跟。此外,连咖啡除了要面对传统咖啡品牌的压力,还要面对国内咖啡市场上原来的行业竞争者的冲击,像是麦当劳、全家、便利蜂、711等纷纷加大自己的咖啡产品投入,湃客咖啡、麦咖啡开始加大市场传播声量并开打价格战。

在市场竞争加剧下,补贴成为各大品牌哄抢流量的普遍打法。

连咖啡身处其中,也只能紧跟市场大流。压力之下,连咖啡对新客户采取补贴政策,不到10元就能买到两杯咖啡;而后期通过拼单优惠,两杯咖啡也只需要30多元,而这样的价格只能够买一杯星巴克。持续营销补贴造成的盈亏不平衡,加上后续融资不到位,使连咖啡日显疲态。在整个宏观大环境持续不确定、整个咖啡市场面临不利的当下,连咖啡适时作出调整,显然是及时止损之举。

打造咖啡品牌的不可替代性?

对中国消费者而言,咖啡并非刚需,只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调剂品,随时可被茶饮和其他功能性饮料所代替。此外,咖啡行业由于处于新兴状态,诸多类似创新能力不足、人员培训体系混乱、管理机制尚未体系化以及数字化程度较低

等问题,困扰着大部分咖啡品牌。

更为致命的是,以瑞幸和连咖啡为代表的外卖咖啡市场在经历资本加持下的高速扩张后,目前还没有探索出明确的盈利模式,高订单量在停止补贴后是否还能维持,烧钱烧出来的消费忠诚度是否稳定,这一切都还不得而知。

眼下,对于咖啡市场的玩家们来说,要想安然过冬,就必须在产品创新、口味调试、营销互动上多下功夫,持续优化。毕竟在咖啡市场份额紧缩的情况下,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品牌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不是依靠资本“饮鸩止渴”。

咖啡业过冬,连咖啡关店启示

《连咖啡大量关店,咖啡市场将重新洗牌?》来源:胡润百富

“嗯,这篇好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