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混凝土基礎與樁基礎施工技術(二建施工)

一、混凝土基礎施工技術

混凝土基礎的主要形式有條形基礎、單獨基礎、筏形基礎、和箱型基礎等。混凝土基礎工程中,分項工程主要有鋼筋、模板、混凝土、後澆帶混凝土和混凝土結構縫處理。

(一)單獨基礎澆築

  1. 臺階式基礎施工,可按臺階分層一次澆築完畢,(預製樁的高杯口基礎的高臺部分應另行分層)不允許留設施工縫。每層混凝土要一次灌足,順序是先邊角後中間,務必使混凝土充滿模板。
  2. 澆築臺階式基礎時,為防止垂直交角處可能出現吊腳現象,可採取如下措施:在第一級混凝土搗固下沉2~3cm後暫不填平,繼續澆築第二級,先用鐵楸沿第二級模板底圈做成內外坡,然後在分層澆築。外圈邊坡的混凝土於第二級振搗過程中自動攤平,待第二級混凝土澆築後,在將第一級混凝土齊模板頂邊拍實抹平。搗完第一級後拍平表面,在第二級模板外先壓以200mmx100mm的壓角混凝土並加以搗實後,再繼續澆築第二級。
  3. 為保證杯形基礎杯口底標高的正確性,宜先將杯口底混凝土振實並稍停片刻,再澆築振搗杯口模四周的混凝土,振動時間儘可能縮短。同時,還應特別注意杯口模板的位置,應在兩側對稱澆築,以免杯口模擠向上一側或由於混凝土泛起而使芯模上升。
  4. 高杯口基礎,由於這一級臺階較高且配置鋼筋較多,可採用後安裝杯口模的方法,即當混凝土澆到接近杯口底時,再安杯口模板後繼續澆搗。
  5. 錐試基礎,應注意斜坡部位混凝土的搗固質量,在振搗器振搗完畢後,用人工將斜坡表面拍平,使其符合設計要求。
混凝土基礎與樁基礎施工技術(二建施工)

(二)條形基礎澆築

根據基礎深度宜分層分段連續澆築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縫。各斷層間應相互銜接,每段間澆築長度控制在2000~3000mm距離,做到逐段逐層呈階梯形向前推進。

(三)設備基礎澆築

一般應分層澆築,並保證上下層之間不留施工縫,每層混凝土的厚度為300~500mm。每層澆築順序應從低處開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澆築,也可採取中間向兩端澆築或兩端向中間澆築。

混凝土基礎與樁基礎施工技術(二建施工)

(四)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工程

1.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築

大體積混凝土澆築時,為保證結構的整體性和施工的連續性,採用分層澆築時,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將上層混凝土澆築完畢,澆築方案根據整體性要求、結構大小、鋼筋疏密及混凝土供應等情況,可以選擇全面分層、分段分層、斜面分層等方式之一。

2.大體積混凝土的振搗 

(1)混凝土應採取振搗棒振搗。

(2)在初凝前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排除混凝土因泌水性在粗骨料、水平鋼筋下部生成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現的裂縫,減少內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實度,使混凝土抗壓強度提高,從而提高抗裂性。

3.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

(1)養護方法分為保溫法和保溼法兩種。

(2)養護時間。澆築完畢後,應在12h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於14d。採用礦渣、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由其相關水泥性能確定,同時應滿足施工要求。

4.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

(1)優先選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拌制混凝土,並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劑。

(2)在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前提下,適當降低水灰比,減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控制混凝土內外的溫差(當設計無要求時,控制在25℃以內)。

(4)及時對混凝土覆蓋保溫、保溼。

(5)可在基礎內預埋冷卻水管,通入循環水,強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熱產生的溫度。

(6)在拌合混凝土時,還可摻入適量的微膨脹劑或膨脹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補償收縮,減少混凝土的溫度應力。

(7)設置後澆縫。當大體積混凝土平面尺寸過大時,可以適當設置後澆縫,以減小外應力和溫度應力;同時,也有利於散熱,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溫度。

(8)大體積混凝土可採用二次抹面工藝,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混凝土基礎與樁基礎施工技術(二建施工)

二、混凝土預製樁、灌注樁的技術

(一)鋼筋混凝土預製樁施工技術

鋼筋混凝土預製樁打(沉)樁施工方法通常有:錘擊沉樁法、靜力壓樁法及振動法等,以錘擊沉樁法和靜力壓樁法應用最為普遍。

錘擊沉樁法施工順序:確定樁位和沉樁順序一樁機就位一吊樁喂樁一校正一錘擊沉樁一接樁一再錘擊沉樁一送樁一收錘一切割樁頭。

靜力壓樁法施工順序:測量定位→壓樁機就位→吊樁、插樁→樁身對中調直→靜壓沉樁→接樁→再靜壓沉柱→送樁→終止壓樁→檢查驗收→轉移樁機。
混凝土基礎與樁基礎施工技術(二建施工)

(二)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技術

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可分為鑽孔灌注樁、沉管灌注樁和人工挖孔灌注樁等幾類。

  1. 鑽孔灌注樁:磚孔灌注樁可分為‘幹作業法鑽孔灌注樁’、“泥漿護壁法鑽孔灌注樁”、“套管護壁法鑽孔灌注樁”。
  2. 沉管灌注樁:沉管灌注樁是指利用錘擊擊打樁法或振動打樁法,將帶有活瓣試樁尖或預製鋼筋混凝土樁的靴化的鋼管沉入泥土中,然後邊澆築混凝土邊錘擊或振動邊拔管而成的樁。
  3. 人工挖孔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是指採用人工挖掘的方法進行成孔,然後安放鋼筋籠,澆築混凝土而成的樁。施工時必須考慮預防孔壁坍塌和流砂現象發生,應制定合理的安全護壁措施。
混凝土基礎與樁基礎施工技術(二建施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