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秀才一上联:“孔夫子,关夫子,一对夫子”,解缙一下联,绝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载体,像对联文化,便是我国独特的艺术瑰宝,因其独特性,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交流消遣的方式之一,历朝历代的读书人,无不对对联有着特殊的情感,北宋的苏东坡,明朝的解缙,清朝的纪晓岚,均在对联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厚的一笔。

秀才一上联:“孔夫子,关夫子,一对夫子”,解缙一下联,绝了

说起明朝著名的才子解缙,熟读明史的伙伴一定不会陌生,他自幼聪慧,才思敏捷,小小年纪便善于吟诗作对,被十里八乡的乡邻称之为“神童”,特别是在对联领域,解缙的“对联大王”之名远扬,在后来步入仕途后,历多朝的帝王,均与他们留下了不少妙趣横生的绝对,令人看后回味无穷,乐趣颇多。

秀才一上联:“孔夫子,关夫子,一对夫子”,解缙一下联,绝了

一年的中秋节,解缙带着媳妇前去拜见岳父岳母,尽尽孝道,当他到岳父家时,发现几个姐夫也都过来了,在一起谈笑风生,把酒言欢,到了夜晚时分,一家子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赏月,好不热闹。一会,岳母便令三位女婿一起吟诗作对助助兴,借此良辰美景一家子也风雅一番。

秀才一上联:“孔夫子,关夫子,一对夫子”,解缙一下联,绝了

两位姐夫对解缙的才子之名不甚服气,早就想比试一番,听到岳母开口当即就应承了下来,大姐夫率先开口:“小姨丈先来吧,就以你父母的贵干为题,作一对子”,解缙一听,这大姐夫明显是在嘲笑自己的出身,嘲笑父母农民的身份,心中有些不悦,但仍然神色自若,吟出一副对联

上联:严父肩挑日月走街巷

下联:慈母手推磨石转乾坤

秀才一上联:“孔夫子,关夫子,一对夫子”,解缙一下联,绝了

解缙的父母当时从事小贩生意,母亲每天磨面做烧饼,由父亲挑出去叫卖,一副对联将父母的劳作的情景展现的淋漓尽致,可谓是大气磅礴,令人惊讶不已,在场的人一听,纷纷叫妙,大姐夫一听,脸上虽有不服,但内心却被解缙如此才情深深折服,钦佩不已。这时,大姐夫又指着墙壁上的圣人图,吟出了一上联

上联:孔夫子,关夫子,一对夫子

秀才一上联:“孔夫子,关夫子,一对夫子”,解缙一下联,绝了

大姐夫这上联很好理解,孔夫子指的是孔子,关夫子指的是关羽,两人一文一武一对夫子,吟罢了,大姐夫还故作谦虚的说道:“出得不好,还请小姨夫对下联”,解缙一听,这上联看似平常,却有些难度,略加思索后,便吟出了一下联来

下联:写春秋,演春秋,两部春秋

秀才一上联:“孔夫子,关夫子,一对夫子”,解缙一下联,绝了

解缙这下联运用相同的手法,对仗工整,意境相符,联中两个春秋,一则指的是孔子定春秋,一则指的是关羽夜读春秋,一定一读,形成两个春秋,应对巧妙,跟上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堪称绝对。大姐夫一听,连连称妙,直竖起大拇指夸赞。

秀才一上联:“孔夫子,关夫子,一对夫子”,解缙一下联,绝了

一旁的二姐夫一直在苦苦思索,想着出个有难度的上联来,试试解缙,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上联来,趁着解缙与大姐夫对句完毕,便吟诵了出来

上联:朝朝朝朝朝朝应

秀才一上联:“孔夫子,关夫子,一对夫子”,解缙一下联,绝了

话音一落,大家顺着二姐夫所指望去,不远处有一座龙王庙,天天人来人往的前去朝拜,香火旺盛,且有求必应,二姐夫将这场景融入到对联之中,非常的巧妙,难度更是绝了,大家都将目光投向了解缙,看他能对出什么绝妙的下联来

秀才一上联:“孔夫子,关夫子,一对夫子”,解缙一下联,绝了

解缙一听,顿时有些为难,这上联一连用了六个朝字,配应字,堪称绝对,难度非同一般,苦思冥想一番,突然想起了不远处文水河水涨水落,奔流不息的情景,灵机一动,一个绝妙的下联顿时映入脑海中,随口吟出

下联:长长长长长长流

秀才一上联:“孔夫子,关夫子,一对夫子”,解缙一下联,绝了

解缙下联一出,在场的亲人,纷纷称妙,二姐夫更是一脸的惊讶,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直端起酒杯跟解缙喝上几杯,一时间其乐融融,妙趣横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